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6759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动力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进行探究性实验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当时范•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他当时不知道,增重的物质除了部分来源于水以外,主要还来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A错误。

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B错误。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

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避免叶绿素影响显色效果。

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因此脱色时要隔水加热,C错误。

滴加碘液并漂洗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D正确。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3.在一朵单性花的花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花柄或花被B.花被或花冠C.花冠或花瓣D.雌蕊或雄蕊

【解析】一朵完整花的结构有:

①花药(内有花粉)、②花丝、③花瓣(组成花冠)、④萼片(组成花萼)、⑤柱头、⑥花柱、⑦花柄、⑧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⑨花托,其中①②合称雄蕊,⑤⑥⑧合称雌蕊。

植物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首先必须进行的两个生理过程为:

传粉与受精,而发育情况为

,可见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因此,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故选D。

4.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甲先萌发B.乙先萌发C.同时萌发D.乙不萌发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相同的适宜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甲组、乙组同时发芽,因为甲、乙两组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5.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桃花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  )

A.子房壁B.花托C.雄蕊D.花瓣

【答案】A

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下:

综上分析可知,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受精卵发育为胚,所以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桃花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故选A。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6.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A、B、C三根枝条,按图处置叶片并插人量筒中,让油滴铺满水面,24小时后观察量简中液面的变化。

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

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

C.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

D.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A、B、C三根枝条,按如图处置叶片并插人量筒中,题中A、B、C的变量是叶片,其它条件都一样,可以形成对照实验。

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C没有叶片,观察三个装置中液面的下降情况。

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的吗?

故选C。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蒸腾作用的过程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7.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这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A.无机盐B.水分C.温度D.光

本题考查叶绿素的形成条件,可以从植物所处的环境来考虑。

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大葱暴露在外的部分见光,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

而埋在土中的部分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说明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8.叶片仅由一层细胞构成,有毒物质易侵入,因而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A.藻类植物B.苔鲜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答案】B

解答时可以从苔藓植物叶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选B。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对有毒气体非常敏感。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天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在花的结构中与果实的形成有关的主要是(  )

A.花粉和柱头B.柱头和子房C.花冠和花粉D.雄蕊和雌蕊

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等组成,雌蕊有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雄蕊有花药和花丝两部分组成,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

植物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必须经过传粉与受精。

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如下:

所以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其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

10.南瓜、黄瓜、丝瓜等植物的花多半都不会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它们都是虫媒花,需要昆虫来帮助传粉B.他们都无法完成受精

C.可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来增加果实数量D.它们的花大多是单性花中的雄花,无法结果

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

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的花叫做单性花。

在单性花中,只有雌蕊的花叫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

黄瓜、南瓜和丝瓜都是单性花,“谎花”是雄花,只有雄蕊。

没有雌蕊,所以不能结出果实。

选项D符合题意。

不同的分类标准使花有不同的类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11.绿色植物分布广泛,千姿百态,为大地增绿,为人间添彩。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植物的花都十分微小

B.桫椤,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也有输导组织

C.金鱼藻有种子,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D.海带呈褐色,但细胞中也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体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植株通常矮小。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①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②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A.诗句中的苔花极其矮小,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根、花等器官,语句中的“苔花”指的是孢蒴,不是花,错误。

B.桫椤是木本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正确。

C.金鱼藻结种子,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正确。

D.海带呈现褐色,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中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正确。

掌握各种植物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列叙述中属于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应用于生成实践的是(  )

①给植物松土

②冰箱保鲜果蔬

③种子晒干后保存

④蔬菜大棚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⑤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长.

A.②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

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2)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这一生理活动是所有活细胞都要进行的,具体部位是在所有的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

①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②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降低温度,抑制蔬菜水果的呼吸,以减少呼吸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

③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

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

④蔬菜大棚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强光合作用。

⑤延长农作物的光照时长。

增强光合作用。

可见①②③符合题意。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温度、氧气、二氧化碳、水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13.如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此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B.在开花时期,雨天多于晴天会影响过程①

C.完成受精后③凋落,④⑤能继续发育D.图中②将发育成果实

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长得也各种各样,有香味或无香味等。

图片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过程①是传粉,②是子房,③是雄蕊,④是花柱,⑤是柱头。

A.花是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冠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

因此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面有胚珠,A不符合题意。

B.过程①是传粉。

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花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传粉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

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传粉媒介主要有昆虫(包括蜜蜂、甲虫、蝇类和蛾等)和风。

因此在开花时期,雨天多于晴天会影响过程①,B不符合题意。

C.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使命,因而纷纷凋落,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

因此完成受精后③雄蕊、④花柱、⑤柱头凋落,②子房能继续发育,C符合题意。

D.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因此图中②子房将发育成果实,D不符合题意。

本题的重点是开花和结果。

14.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B.蒸腾作用散失了根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

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

D.没有蒸腾作用,生物圈的水循环就无法进行

试题分析:

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A正确;

根吸收来的水分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B正确;

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

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C正确;

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而不是没有蒸腾作用,生物圈的水循环就无法进行,D错误。

考点:

蒸腾作用的意义。

15.移栽植物时,人们常常去掉几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了()

A.降低蒸腾作用B.降低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D.操作方便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较弱,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蒸腾作用,常常去掉几片叶,A正确。

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16.为研究不同颜色的光照对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均铺上潮湿的滤纸,并分别放入同一品种的莴苣种子100粒,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光照,数天后结果如表,分析该实验及其数据,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

A.光照对莴苣种子的萌发无影响B.橘红光可以促进莴苣种子的萌发

C.光照是莴苣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D.莴苣种子只用远红光照射不发芽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从表格中可知:

甲用黑纸遮光,数天后萌发的种子数10,表明光对莴苣种子萌发有影响;

乙照橘红光,数天后萌发的种子数99粒,表明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

丙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数天后萌发的种子数40粒;

表明远红光可部分抵消橘红光的作用;

丁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最后再橘红光,数天后萌发的种子数98粒,表明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萌发。

B。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明确种子命萌发的条件和对照实验的要求。

17.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

A.胚根B.胚芽C.胚轴D.胚乳

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

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

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由分析可知,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首先吸水,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A正确。

知道种子萌发的先后顺序,即胚根、胚轴、胚芽,而胚乳和子叶只提供营养物质。

18.为探究温度对玉米发芽的影响,王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玉米,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如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向阳处

20℃

充足

30℃

A.向阳处、不充足B.向阳处、充足C.黑暗、不充足D.黑暗、充足

(1)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不在休眠期。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为探究温度对玉米发芽的影响,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温度,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甲、乙的阳光、水分等都应该相同。

所以,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向阳处、充足。

故选B。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19.下列坐标图表示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晴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

00和18:

00)

A.

B.

C.

D.

池塘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主要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而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是有光,而呼吸作用随时都能进行。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6﹣18时为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从18时到次日6时为黑夜时间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释放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升高,从四个选项的图示来看,只有B图曲线符合要求。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20.下列有关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子房发育成果实B.胚珠发育成种子

C.受精卵发育成胚D.子房壁发育成种皮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

子房发育成果实,A正确;

胚珠发育成种子,B正确;

受精卵发育成胚,C正确;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而不是种皮,D错误。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