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7113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x

福建省晋江季延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时,请注意字迹清楚,书写工整。

一、基础积累题1-10(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呜咽(yè)教坊(fǎng)匙箸(chízhù)敛声屏(bǐng)气

B.舵把(bǎ)盥(guàn)沐症(zhēng)结穿红着(zhuó)绿

C.甬(yǒng)路砧(zhēn)板颦蹙(píngcù)冠(guān)冕堂皇

D.宵柝(tuò)嫉(jí)妒果脯(fǔ)悄(qiǎo)声细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贬谪沧茫追溯骋礼渣滓歆享蘖根祸种

B.九洲敕造杜撰闪烁聒噪谬种字字珠矶

C.寒喧漂沦纨袴编篡脊髓吞噬不经之谈

D.膏梁红绡琐碎嬉闹阿谀形骇百无了赖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

对这些流言飞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很不以为然。

 

B.齐白石画展在开幕后,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D.丢弃了孤芳自赏的梦呓和我行我素的执拗,国产大片开始在与人的心灵对视中,回归到“讲故事”的传统做法上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B.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C.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D.由于王熙凤出生于高贵而复杂的大家庭,小时候曾被当做男孩子教养,使她接触广泛,见识丰富。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他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秋浦歌》等,有《李太白集》。

  

B.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D.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他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

由于他的诗作文学价值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邻国之民不加(更)少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B.填然鼓(动词,鼓动)之 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 

C.合从(通“纵”)缔交  赢粮而景(通“影”)从 

D.王无罪(动词,归罪)岁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   

7.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或师焉,或不焉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

做《师说》以贻之 请以战喻  自以为关中之固 

B.而:

群聚而笑之   弃甲曳兵而走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苏秦、杜赫之属奋六世之余烈

D.其: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译文:

黄河以南发生凶案,就把那里的百姓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凶案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译文: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

C.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译文:

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先后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

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

难道值得奇怪吗?

二、古诗文阅读(共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1-14(15分)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曾祖依艺,位终巩令。

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

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

天宝末,献《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

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

明年春,琯罢相。

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

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

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

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

“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

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

既至而适卒。

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

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

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奇:

认为……不一般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宵:

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过:

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棹:

用桨划

1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3分)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②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③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④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⑤瞪视武曰:

“严挺之乃有此儿!

”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陈涛斜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严挺之乃有此儿!

”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3分)

(2)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3分)

(二)默写名句名篇15(20分)

15.

(1)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3)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4)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5)______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6)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7)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他生未卜此生休。

(9)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

(1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16)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官盛则近谀。

(18)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

(19)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诗歌鉴赏16(11分)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3分)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

请简要概括。

(3分)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5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6分)

唐诗的任侠精神

汉魏以来,游侠形象开始在诗歌里崭露头角。

但是,直到唐代,尤其是到了盛唐时期,对游侠的赞美才如奇峰突起,成为全社会普遍的歌唱。

唐诗中的任侠精神,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它随着唐诗高潮的到来而扩展成为诗坛上的一代风尚。

 

 所谓任侠精神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下面数端,即:

排难解纷、效功当世的襟怀;轻财好施、重交谊重恩义的操行;“不衿其能,羞伐德”的风度;尚武轻儒的意识,以及豪荡使气,不以礼法为意的个性。

所有这些,曾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 它们在盛唐诗歌中不仅得到了全面的歌颂,而且由于它们和时代的进步理想相结合相渗透,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健康、生动、有力。

 

 盛唐诗歌对“尚武”精神的赞美,闪耀着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这和“轻儒”的意识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张扬了任侠理想,从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而对豪荡使气、磊落不羁的性格的推许,也是和反礼法、反权贵反教条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的。

诗人对游侠形象的集中歌唱,以及对生活中的侠义精神的开掘和赞美,表现了这个时代特有的精神面貌。

它显然并非儒、道、释这些意识形态所尽能规范和牢笼,但它构成了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组成部分,却是无可置疑的。

 

任侠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突出的文学现象,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社会上盛行的游侠风气,一旦和特定时期的历史需要、社会思潮相结合,就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文学理想。

商业资财的积累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为游侠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内附和迁徙,不仅给中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也使其雄杰剽悍的风尚深入内地。

但是,盛唐的诗人们所以不约而同地从任侠风气中吸取诗情,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它提供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唐诗中任侠精神的美学意义就在于:

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富有开拓精神的性格,一种强者的性格,它以其富于展望的清醒信念,直面现实的斗争意识,敢说敢为的豪爽意气,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最富有朝气的青春时期。

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力的美,运动的美,因而成为中华民族淋漓元气的历史明证。

这正是构成唐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一。

 

17.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体现“任侠”精神的一项是(   )(2分)

A.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B.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8.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尚武”精神闪耀着唐人立功效世的人生理想的光芒,而“轻儒”的意识则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B.“尚武”“轻儒”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后者更使唐诗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C.盛唐诗歌对“尚武”的赞美正面张扬了任侠理想,而对“轻儒”的否定则从反面张扬了任侠理 想,二者结合,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D.“尚武”和“轻儒”并不矛盾,它们在张扬了任侠理想的同时,也使盛唐诗歌呈现出一种“非文人化”的面貌。

 

1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任侠”精神并不是唐代所独有,早在汉代就被司马迁概称为“侠客之义”。

 

B.考察唐诗中游侠形象的消长起落,可以为我们考察唐代的社会风貌、思想发展提供一个方面的线索。

 

C.盛唐儒、道、释三种意识形态并存,从而使游侠精神获得了丰富和发展的充足养料,使之成为唐诗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D.“任侠”精神所体现的强者性格,代表了时代的进步要求,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二)小说阅读,完成20—22题。

(12分)

陈 泥 鳅

汪曾祺

邻近几个县的人都说我们县的人是黑屁股。

气得我的一个姓孙的同学,有一次当着很多人褪下了裤子让人看:

“你们看!

黑吗?

”我们当然都不是黑屁股。

黑屁股指的是一种救生船。

这种船专在大风大浪的湖水中救人、救船,因为船尾涂成黑色,所以叫做黑屁股。

说的是船,不是人。

陈泥鳅就是这种救生船上的一个水手。

他水性极好,不愧是条泥鳅。

运河有一段叫清水潭。

据说这里的水深,三篙子都打不到底。

行船到这里,不能撑篙,只能荡桨。

水流也很急,水面上拧着一个一个漩涡。

从来没有人敢在这里游水。

陈泥鳅有一次和人打赌,一气游了个来回。

当中有一截,他半天不露脑袋,又过半天,岸上的人以为他沉了底,想不到一会,他笑嘻嘻地爬上岸来了!

他在通湖桥下住。

非遇风浪险恶时,救生船一般是不出动的。

他看看天色,知道湖里不会出什么事,就呆在家里。

他也好义,也好利。

湖里大船出事,下水救人,这时是不能计较报酬的。

有一次一只装豆子的船闸炸了,炸得粉碎。

船碎了,人掉在水里。

这时跳下水救人,能要钱么?

民国二十年,运河决口,陈泥鳅在激浪里救起了很多人。

被救起的都已经是家破人亡,一无所有了,陈泥鳅连人家的姓名都没有问,更谈不上要什么酬谢了。

在活人身上,他不能讨价;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

人淹死了,尸首找不着。

事主家里求到时,得事先讲明,捞上来给多少酒钱,他才下去。

有时讨价还价,得磨半天。

陈泥鳅不着急,人反正已经死了,让他在水底多呆一会没事。

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是他不置产业,一点积蓄也没有。

他花钱很散漫,有钱就喝酒尿了,赌钱输了。

有的时候,也偷偷地周济一些孤寡老人,但嘱咐千万不要说出去。

他也不娶老婆。

有人劝他成个家,他说:

“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

淹死会水的。

我见天跟水闹着玩,不定哪天龙王爷就把我请了去。

留下孤儿寡妇,我死在阴问也不踏实。

这样多好,吃饱了一家子不饥,无牵无挂!

通湖桥桥洞里发现了一具女尸。

怎么知道是女尸?

她的长头发在洞口外飘动着。

这座桥的桥洞很高,洞身也很长,但是很狭窄,只有人的肩膀那样宽。

桥以西,桥以东,水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翻花卷浪,老远就听见訇訇的水声,像打雷一样。

围观的人都不知这女尸怎么会卡在桥洞里,但也都知道不能就让她这么在桥洞里堵着。

可是谁也想不出办法,谁也不敢下去。

公益会的人去找陈泥鳅。

陈泥鳅来了,看了看。

“十块现大洋,我把她弄出来。

“十块?

”公益会的人吃了一惊,“你要得太多了!

“是多了点。

我有急用。

这是玩命的事!

我得从桥洞西口顺水窜进桥洞,一下子把她拨拉动了,就算成了。

就这一下。

一下子拨拉不动,我就会塞在桥洞里,再也出不来了!

你们也都知道,桥洞只有肩膀宽,没法转身。

水流这样急,退不出来。

那我就只好陪着她了。

大家都说:

“十块就十块吧!

这是砂锅捣蒜,一锤子!

陈泥鳅把浑身衣服脱得光光的,道了一声“对不起了!

”纵身入水,顺着水流,笔直地窜进了桥洞。

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只听见嗖地一声,女尸冲出来了。

接着陈泥鳅从东面洞口凌空窜进了水面。

大家伙发了一声喊:

“好水性!

陈泥鳅跳上岸来,穿了衣服,拿了十块钱,说了声“得罪得罪!

”转身就走。

大家以为他又是进赌场、进酒店了。

没有,他径直地走进陈五奶奶家里。

陈五奶奶守寡多年。

她有个儿子,去年死了,儿媳妇改了嫁,留下一个孩子。

陈五奶奶就守着小孙子过,日子很紧巴。

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

陈泥鳅把十块钱交在她手里,说:

“赶紧先到万全堂,磨一点羚羊角,给孩子喝了,再抱到王淡人那里看看!

说着抱了孩子,拉了陈五奶奶就走。

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

(节选自汪曾祺《故里三陈》,有删改)

2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对陈泥鳅的描写,没有浓重的刻绘,而是寥寥数语,轮廓井然,栩栩如生,收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

B.作者笔下的陈泥鳅不过是市井小民,所叙之事亦是日常琐事,但从中能令人感到他对底层人物的深切悯怀,对凡俗人生的悠长感喟。

C.陈泥鳅一辈子没少挣钱,但他不置产业,花钱散漫,喝酒赌钱,未曾留下积蓄,也不考虑娶妻生子,这都说明他是一个缺乏责任感和承担意识的人。

D.这篇小说的语言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味悠长。

E.作者选择生活中的某些原生态的碎片加以连缀,使这篇小说具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矛盾冲突,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灵与情感。

21.本文第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22.简要概括陈泥鳅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6分)

23.下面是张明同学分别为两家企业写的广告词以及对该广告词的分析说明,其中有几处错误,请帮他修改。

某钟表公司广告词:

贵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

(分析说明:

本广告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产品的质量可靠。

“天仙”牌电扇厂广告词:

实不相瞒,“天仙”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分析说明:

本广告用拟人手法,突出产品质量好销量大。

)(2分)

甲处:

将改为

乙处:

将改为

24.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4分)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

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

(校团委会通知)

(2)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赵县参观“千年彩虹”赵州桥。

我是导游,希望大家尊称我“小李”,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

(解说词)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

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

(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

(招领启事)

(1)将改为

(2)将改为

(3)将改为

(4)将改为

五、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天下的江河很少有直直的,大多是拐来拐去的。

为什么?

水要跟大地妥协。

当然,最后水还是往东流了,那是挡不住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季延中学2015年春高一年期中考试语文科评分标准

一、基础积累题

1.选D,(A项坊fáng;B项把bà;C项颦pín)

2.选C,喧—暄篡—纂

(A沧—苍  蘖—孽骋—聘, B洲—州  矶—玑铄—烁, D梁—粱  了—聊骇—骸)

3.选D,(A项流言飞语:

指没有根据的话。

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B项“趋之若鹜”多用贬义,在此处使用不当。

C项“万人空巷”是指很多人都出来了,挤在一起;此处用于在家看电视节目不恰当。

4.选C,(A项,“站在”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小康”后加“的高度”;B“食品”与“方便面”等不能并列D.句子成分残缺,删除“由于”)

5.选C,(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6.选B, 鼓-击鼓   

7.选A,(B无-毋不要,不-否;C涂-途道路,莩-殍饿死的人有-又;D生-性天性,颁-斑)    

8.选B,表修饰 (A以:

连词-表目的来, 介词-用,介词-把;C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提前的标志,结构助词-的; D其:

代词,代“生乎吾前”的人,副词-大概,代词-代书) 

9.选D,宾语前置(A判断句,B被动句-状语后置句,C定语后置句) 

10.选A,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二、古诗文阅读

11.选C,(C项中的“过”应解释为“拜访”。

12.选B,(①句表现杜甫文章打动玄宗,玄宗授给他官职。

⑤句表现杜甫放纵不羁。

上述二句不能表现其凄苦人生。

13.选B,(“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错。

原文是“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意思是他们没有获取功名,只是平民时关系就很好。

14.⑴你父亲严挺之竟然有你这样的儿子!

”严武虽然急躁暴烈,却也不认为他忤逆。

(乃:

竟然;忤:

忤逆,各一分,大意一分)(3分)

⑵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

(为:

被;旬:

十天,各一分,大意一分)(3分)

15.

(1)可以横绝峨眉巅

(2)飞湍瀑流争喧豗(3)别有幽愁暗恨生(4)江间波浪兼天涌

(5)沧海月明珠有泪(6)无边落木萧萧下(7)环佩空归夜月魂(8)海外徒闻更九州

(9)相逢何必曾相识(10)谨庠序之教(11)金就砺则利(12)金石可镂

(1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1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16)传道受业解惑也(17)位卑则足羞(18)以手抚膺坐长叹

(19)犹抱琵琶半遮面(20)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16.

(1)(3分)【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解析】“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