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7139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docx

微生物实验教案模板

实验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

2.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

3.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放大以后能够很好的看清个体微小的微生物的形态,显微镜性能的好坏处于放大倍数有关外还决定于显微镜的分辨率,分辨率即物镜能判别某物体两点间的最小距离(D)。

因此就以分辨距离来衡量显微镜的分辨力。

D可用下式表示:

D=λ/2N.A.

D值愈小,分辨力愈高,物象愈清楚。

提高分辨力的方法:

减低波长;

(2)增大折射率;(3)加大镜口角来提高分辨力。

当实际应用时光源和物镜的镜口角是确定的,所以在使用油镜时我们采用折射率较高的香柏油作为介质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

三、实验器材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永久装片

光学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

四、实验步骤

认识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的机械装置

(1)镜座和镜臂 它们是显微镜的基本骨架,起稳固和支持显微镜的作用。

(2)镜筒 镜筒上接接目镜,下接转换器,形成接目镜与接物镜(装在转换器下)间的暗室。

(3)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上可安装3—4个接物镜,可以按需要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接物镜和镜筒接通,与镜筒上面的接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4)载物台 用于安放玻片。

载物台中央有一孔,为光线通路。

在台上装有弹簧标本夹和推动器,其作用为固定或移动标本的位置,使得镜检对象恰好位于视野中心。

(5)推动器 是移动标本的机械装置。

(6)调焦装置 即粗螺旋和细螺旋,是移动镜筒调节接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

(1)反光镜 由一平面和另一凹面的镜子组成,可以将投射在它上面的光线反射到聚光器透镜的中央,照明标本。

(2)聚光器 在载物台下面,它是由聚光透镜、虹彩光圈和升降螺旋组成的。

其作用是将光源经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聚焦于样品上,以得到最强的照明,使物象获得明亮清晰的效果。

(3)物镜 

物镜的种类很多,可从不同角度来分类:

根据物镜前透镜与被检物体之间的介质不同,可分为:

①干燥系物镜 以空气为介质,如常用的40×以下的物镜,数值孔径均小于1。

②油浸系物镜 常以香柏油为介质,此物镜又叫油镜头,其放大率为90×—100×,数值孔径值NA大于1。

根据物镜放大率的高低,可分为:

①低倍物镜 指10×以下;

②中倍物镜 指20×;

③高倍物镜 指40×—65×;

④油浸物镜 指90×以上。

(4)目镜 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放大了的实像再放大一次,并把物像映入观察者的眼中。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目镜通常由两块透镜组成,上端的一块透镜称“接目透镜”,下端的透镜称“聚透镜”。

上下透镜之间或在两个透镜的下方,装有由金属制的环状光阑或叫“视场光阑”。

2.介绍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一)观察前的准备

(1)显微镜从显微镜柜或镜箱内拿出时,要用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平稳地将显微镜搬运到实验桌上。

(2)将显微镜放在自己身体的左前方,离桌子边缘约10cm左右,右侧可放记录本或绘图纸。

(3)调节光照,将10×物镜转入光孔,将聚光器上的虹彩光圈打开到最大位置,用左眼观察目镜中视野的亮度使视野的光照达到最明亮最均匀为止。

(二)低倍镜观察 

将标本片放置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移动推动器,使被观察的标本处在物镜正下方,转动粗调节旋钮,使物镜调至接近标本处,用目镜观察并同时下降载物台,直至物像出现,再用细调节旋钮使物像清晰为止。

用推动器移动标本片,找到合适的目的像并将它移到视野中央进行观察。

(三)高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找到合适的观察目标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心后,轻轻转动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移至工作位置。

对聚光器光圈及视野亮度进行适当调节后微调细调节器使物像清晰,利用推进器移动标本仔细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结果。

(四)油镜观察 

1.先用粗调节旋钮将镜筒提升(或将载物台下降)约2cm,并将高倍镜转出。

2.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

3.从侧面注视,用粗调节旋钮将载物台缓缓地上升,使油浸物镜浸入香柏油中,使镜头几乎与标本接触。

将聚光器升至最高位置并开足光圈,调节照明使视野的亮度合适,用粗调节器将载物台徐徐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并用细调节器使其清晰准焦为止。

4.观察完毕,下降载物台,将油镜头转出,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再用擦镜纸蘸少许乙醚酒精混合液(乙醚2份,纯酒精3份)或二甲苯,擦去镜头上残留油迹,最后再用擦镜纸擦拭2—3下即可,(注意向一个方向擦拭)。

5.将各部分还原,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头不与载物台通光孔相对,而是成八字形位置,降下聚光器,反光镜与聚光器垂直,再将载物台下降至最低,用一个干净手帕将接目镜罩好,以免目镜头沾污灰尘。

最后用柔软纱布清洁载物台等机械部分,然后将显微镜放回柜内或镜箱中。

五、实验报告

1.实验结果

绘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态图

2.实验心得

 

实验二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初步掌握革兰氏染色法。

2.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由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

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红色。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三、实验器材

1.菌种

培养12-16h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24小时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2.试剂

结晶紫、卢哥氏碘液、95%酒精、蕃红

3.其他用具

载玻片、接种杯、酒精灯、擦镜纸、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

1.制片:

(1)涂菌:

取干净载玻片一块,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按无菌操作法取菌涂片,注意取菌不要太多。

(2)干燥:

让涂片自然晾干或者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文火烘干。

(3)固定:

手执玻片一端,让菌膜朝上,通过火焰2-3次固定(以不烫手为宜)

2.染色

(1)初染:

滴加结晶紫(以刚好将菌膜覆盖为宜)染色2min,水洗。

(2)媒染:

用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约1min,水洗。

(3)脱色:

用滤纸吸去玻片上的残水,将玻片倾斜,在白色背景下,用滴管流加95%的乙醇脱色20sec,直至流出的乙醇无紫色时,立即水洗。

(4)复染:

用番红液复染约2min,水洗。

3.镜检:

干燥后,从低倍到高倍顺次观察,最后用用油镜观察。

菌体被染成蓝紫色的是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被染成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

4、混菌的革兰氏染色:

按上述方法,在同一载玻片上,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混和涂片、染色、镜检进行比较。

五、实验报告

1.实验结果

列表简述2株细菌的染色观察结果(说明各菌的形状、颜色和革兰氏染色反应),分别绘制单菌及混菌的染色结果。

2.实验作业

(1)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

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2)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用老龄细菌染色会出现什么问题?

3.实验心得

 

实验三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使用显微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2.掌握对酵母菌细胞大小测定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增强对酵母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之一,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其测量工具一般为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标准刻度尺的载玻片,其尺度总长为1mm,精确分为10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为10个小格,共100小格,每一小格长度为0.01mm,即10μm。

镜台测微尺并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的大小,而是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入接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一般有等分为50小格和100小格两种。

测量时,需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用以测量经显微放大后的细胞物象。

由于不同显微镜或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倍数不同,目镜测微尺每小格在不同条件下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一样。

因此,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出该显微镜在一定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然后根据微生物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即可计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

 

镜台测微尺中央部分及镜台测微尺校正目镜测微尺

三、实验器材

1.菌种及装片 葡萄酒干酵母、酿酒酵母的染色玻片标本。

2.仪器和其他用品 镜台测微尺,目镜测微尺,普通光学显微镜,擦镜纸等。

四、实验步骤

1.目镜测微尺的安装

取出接目镜,把目镜上的透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刻度朝下放在目镜镜筒内的隔板上,然后旋上目镜透镜,再将目镜插回镜筒内。

双目显微镜的左目镜通常配有屈光度调节环,不能被取下,因此使用双目显微镜时目镜测微尺一般都安装在右目镜中。

2.校正目镜测微尺

将镜台测微尺刻度面朝上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

先用低倍镜观察,将镜台测微尺有刻度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调节焦距,当清晰地看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

利用推进器移动镜台测微尺,使两尺在某一区域内两线完全重合,然后分别数出两重合线之间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所占的小格数。

用同样的方法换成高倍镜和油镜进行校正,分别测出在高倍镜和油镜下,两重合线之间两尺分别所占的格数。

由于已知镜台测微尺每格长10μm,根据下列公式即可分别计算出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

 

3.菌体大小的测定

目镜测微尺校正完毕后,取下镜台测微尺,换上酵母菌制片和酵母菌染色装片。

先用低倍镜找到标本后,换高倍镜测定酵母的宽度和长度。

测定时,通过转动目镜测微尺和移动载玻片,测出酵母菌直径或宽和长所占目镜测微尺的格数。

最后将所测得的格数乘以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即为该菌的实际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种群中的不同酵母细胞之间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测定每一种细胞的大小时应至少随机选择10个细胞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平均值。

4.测定完毕

测量完毕后取出目镜测微尺,将目镜放回镜筒,再将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分别用擦镜纸擦拭干净,放回盒内保存。

注意事项

1.目镜测微尺很轻、很薄,在取放时应特别注意防止使其跌落而损坏。

2.观察时光线不宜过强,否则难以找到镜台测微尺的刻度;换高倍镜和油镜校正时,务必十分细心,防止物镜压坏镜台测微尺和损坏镜头。

五、实验结果

1.结果

(1)将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填入下表

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

物镜

物镜倍数

目镜测微尺格数

镜台测微尺格数

目镜测微尺每格代表的长度/μm

低倍镜

高倍镜

油镜

菌体大小测定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μm

葡萄酒干酵母

酿酒酵母装片

2.思考题

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的大小时,其测定结果是否相同?

为什么?

六、心得体会

 

实验四显微镜直接计数

一、实验目的

1.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2.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对雪球技术板进行介绍:

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自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为九个大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

血细胞计数板构造如下图。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但无论是哪一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都是400个。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

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数,再乘上25或16,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ml菌液中的总菌数。

三、实验器材

1.菌种酿酒酵母

2.器材血细胞计数平板,显微镜,盖玻片,无菌毛细管等

四、实验步骤

1.菌悬液制备:

以无菌生理盐水将酿酒酵母制成浓度适当的菌悬液。

2.镜检计数室:

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

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3.加样品:

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再用无菌的毛细滴管将摇匀的酿酒酵母菌悬液由盖玻片边缘滴一小滴,让菌液沿缝隙靠毛细渗透作用自动进入计数室,一般计数室均能充满菌液。

4.显微镜计数:

加样后静止5min,然后将血细胞计数板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然后换成高倍镜进行计数。

若计数区是由16个中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中方格(即100小格)的菌数;

如果是25个中方格组成的计数区,除数上述四个中方格外,还需数中央l个中方格的菌数(即80个小格);

如菌体位于中方格的双线上,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差;

如遇酵母出芽,芽体大小达到母细胞的一半时,即作为两个菌体计数。

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来计算样品的含菌量。

16×25型血细胞计数板的计算公式:

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的计算公式:

5.清洗血细胞计数板:

使用完毕后,将血细胞计数板在水龙头上用水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完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

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洗涤至干净为止。

五、实验报告

1.实验结果

酵母菌细胞数的测定(课后第一题)

2.思考题

根据你的体会,说明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误差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应如何尽量减少误差、力求准确?

六、心得体会

 

实验五培养基的制备、分装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分装方法

2.掌握各种实验室灭菌方法及技术

3.掌握微生物实验中常用器具的灭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培养基配置的原理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

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水分等。

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pH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合适的渗透压。

2.灭菌原理

灭菌的原理就是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发生变性,从而达到灭菌的作用,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就是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性与其本身的含水量有关,在菌体受热时,当环境和细胞内含水量越大,则蛋白质凝固就越快,反之含水量越小,凝固缓慢。

因此,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高(160~170℃),时间长(1~2h)。

但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

否则,包器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烧焦,甚至引起燃烧。

高压蒸气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气。

待水蒸气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气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

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

其原因有三:

一是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二是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三是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

这种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

三、实验器材

1.试剂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1mol/LNaOH,1mol/LHCl

2.仪器电热干燥箱、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等

3.其他器具培养皿,培养皿,试管,吸管,天平,牛角匙,pH试纸(pH5.5~9.0),棉花,牛皮纸,记号笔,麻绳,纱布等

四、操作步骤

1.首先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个药品配制培养基。

2.介绍高压蒸汽灭菌锅和热风干燥箱的构造及使用时注意事项。

3.对配置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具体过程如下:

(1)首先将内层锅取出,再向外层锅内加入适量的水,使水面与三角搁架相平为宜。

(2)放回内层锅,并装入待灭菌物品(培养基等)。

注意不要装得太挤,以免防碍蒸气流通而影响灭菌效果,三角烧瓶与试管口端均不要与桶壁接触,以免冷凝水淋湿包口的纸而透人棉塞。

(3)加盖,并将盖上的排气软管插入内层锅的排气槽内。

再以两两对称的方式同时旋紧相对的两个螺拴,使螺栓松紧一致,勿使漏气。

(4)用电护或煤气加热,并同时打开排气阀,使水沸腾以排除锅内的冷空气。

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徘气阀,让锅内的温度随蒸气压力增加而逐渐上升。

当锅内压力升到所得压力时,控制热源,维持压力至所需时间。

(5)灭菌所需时间到后,切断电源或关闭煤气,让灭菌锅内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打开排气阀,旋松螺栓,打开盖子,取出灭菌物品。

4.将灭好的培养基放进五十度的干燥箱中冷却以备到平板使用。

五、实验报告

1.实验思考题

高压蒸气灭菌开始之前,为什么要将锅内冷空气排尽?

灭菌完毕后,为什么待压力降至“0”时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

六、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六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课前提问】

1.自来水作为饮用水对细菌总数有什么要求?

2.细菌总数的测定采用什么方法?

细菌总数单位的意义?

【目的要求】

  1.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和水样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2.了解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基本原理】

在食品卫生学指标中,细菌菌落总数也称杂菌总数,杂菌总数的多少表示食品的新鲜程度和被污染的程度。

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在37℃,培养24h,所生长的菌落总数。

本实验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样品中细菌总数。

它常用于测定水、食品、发酵制品等中的活菌数。

由于该方法采用倾注法,容易造成人为的误差(如稀释过程、培养基温度的控制等)。

另外,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每种细菌都有它一定的生理要求(如对氧、培养温度、培养pH等),很难实现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来计算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

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完成实验。

【实验用品】

1.实验样品根据需要选择自来水、池水、湖水等;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3..仪器和其他用品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培养箱,无菌操作台,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灭菌三角烧瓶,试管架等。

【方法步骤】

1.水样的采取

1)自来水:

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烧灼3分钟灭菌,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5min后,用灭菌三角烧瓶接取水样,快速进行分析。

2)池水、河水或湖水:

应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2.细菌总数测定

1)自来水

①用灭菌吸管吸取1mL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

共做两个平皿。

②分别倾注约15mL已溶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并立即在桌上作平面旋摇,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③另取一空的灭菌培养皿,倾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5mL,作空白对照。

④培养基凝固后,于37℃温箱中,倒置培养24小时,进行菌落计数。

两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即为1mL水样的细菌总数。

2)池水、河水或湖水等

①稀释水样:

取3个灭菌空试管,分别加入9mL生理盐水。

取1mL水样注入第一管9mL灭菌水内,摇匀;再自第一管取1mL至下一管灭菌水内;如此稀释到第三管。

稀释度分别为10-1、10-2与10-3。

稀释倍数看水样污浊程度而定,以培养后平板的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稀释度最为合适,若三个稀释度的菌数均多到无法计数或少到无法计数,则需继续稀释或减小稀释倍数。

一般中等污秽水样,取10-1、10-2、10-3三个连续稀释度,污秽严重的取10-2、10-3、10-4三个连续稀释度。

②自最后三个稀释度的试管中各取1mL稀释水加入空的灭菌培养皿中,每一稀释度做两个培养皿。

③各培养皿倾注15mL已溶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立即放在桌上摇匀。

④凝固后于37℃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4小时。

3.菌落计数方法

1)先计算相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若其中一个培养皿有较大片状菌苔生长时,则不应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苔生长的培养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若片状菌苔的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菌落分布又很均匀时,则可将此一半的菌落数乘2以代表全培养皿的菌落数,然后再计算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2)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即为该水样的细菌总数(见表6-1,例1)。

3)若有两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按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

若其比值小于2,应采取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取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见表,例2及例3)。

表6-1菌落总数计算方法及报告方式举例

例次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两个稀释度菌落数之比

菌落总数/(CFU·mL-1)

备注

10-1

10-2

10-3

1

1365

164

20

——

16400或1.6×104

两位以后的数字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

2

2760

295

46

1.6

37750或3.8×104

3

2890

271

60

2.2

27100或2.7×104

4

无法计数

1650

513

——

513000或5.1×105

5

27

11

5

——

270或2.7×102

6

无法计数

305

12

——

30500或3.1×104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见表9-1,例4)。

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见表9-1,例5)。

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以最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见表9-1,例6)。

【注意事项】

1.取样时应注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

2.培养基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