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0715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对外贸易方面,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

但随着中国入世的脚步越走越远,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现关及其存在的的问题。

第二部分,分别从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两方面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外部环境主要是融资渠道窄、税负不公、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企业自身的原因主要有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差异化小、企业创新不足,缺乏自主品牌、缺乏优秀外贸人才,管理不科学等。

第三部分,提出了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措施。

分别从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来思考。

首先,在政府方面要创造出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民营企业管理制度等。

其次,企业自身也应提高产品质量,保持产品创新;加强自身学习,打造自主品牌,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

最后,还应不断完善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为我国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培训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和其它方面的服务。

【关键词】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问题措施

Abstract

Undertheconditionofeconomicglobalization,theprivateenterprisesplayanimportantroleinChina’snationaleconomy.Evenbecomeamainstayintheachievementofexport.However,withChina’saccessiontoWTO,theprivateenterprisesarefacingmoreandmorechallenge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

Thethesishasthreeparts:

Thefirstpartintroducesthecurrentexportsituationandexistedquestionsofprivateenterprisesatpresentbriefly.

Thesecondpartseparatelyanalyzesthereasonsof problemproducedfromexternalenvironmentandtheprivateenterprisethemselves.Theexternalenvironmentmainlypresentsasfollowing:

thenarrowfinancialchannel;theunfairtaxburden;theimperfectsocialservicesystem.Theprivateenterprisesmainlypresentthefollowingproblems:

lowtechnologycontentofproducts,littledifferenceamongproducts;insufficientinnovation;lackingofownbrandandoutstandingforeigntradeperson,unreasonablemanagementandsoon.

Thethirdpartproposestherelatedmeasurestopromotetheforeigntradeofprivateenterprisesfromthreeaspects,whicharethegovernment,theenterprisethemselvesandthesociety.Thefirst,thegovernmentshouldcreatedthemacroenvironmentwhichissuitablefordevelopmentofprivateenterprises,expandthefinancial channel, establish fair market environment, consummate themanagementsystemofbusinessetc.Thesecond,privateenterprisethemselvesalsoshouldimprovetheproductquality,keepproductinnovation;strengthenownstudy,makeownindependentbrand,andusenewtrademethodspositivelyaselectroniccommerce.Finally,thesocietyshouldmakesocialservicesystemofprivateenterpriseperfect;provideprivateenterpriseswithlegalservice,trainingservice,informationconsultingserviceandothers.

【KeyWords】Privateenterprise;Foreigntrade;Problem;Measures

目 录

引 言 4

1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 4

1.1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态势 4

1.2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5

2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8

2.1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8

2.2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 9

3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措施 10

3.1政府方面 11

3.2企业层面 12

3.3社会层面 13

结 语 14

致 谢 17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引 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已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中,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今天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认真分析当前其发展过程中具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和思考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对于进一步引导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

1.1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态势

从商务部获悉,2005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2243.7亿美元,同比增长38.9%,占全年外贸总额的16%。

其中出口149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47.3%,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22.8个百分点1。

“十五”期间,民营企业对中国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5%。

另有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增速高于全国进出口总体增速

15.7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489.8亿美元,增长47.3%,高于全国出口总体增速18.9个百分点;进口753.9亿美元,增长24.8%,高于全国进口总体增速7.2个百分点。

就目前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区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民营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江苏和开放型经济发达的广东、山东,是中国民营企业出口的主要地区。

2005年,浙、苏、粤、鲁等民营企业出口为333亿、144亿、390亿和122亿美元,4省合计有989亿美元,占我国民营企业出口额的2/3,而中西部21个省(区、

市)出口额仅占15.2%2。

以下是2005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额最大的100家民营企业前十位名单(见表1.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前10位当中广东就占7家,且排名第一、第二位的均是来自广东东莞的进出口贸易公司。

因此,对外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2)出口大产品多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为主。

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大产品大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2006年民营经济蓝皮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第三卷(2005—2006)》,全国工商联主编

多以传统劳动密集型,如是服装、鞋类、小家电等纺织轻工产品为主。

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尽管份额也有所增加,比重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2005年,民营企业机电产品出口496亿美元,占民营企业总出口的33.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01亿美元,占6.8%,均大大低于机电产品出口占总体出口5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28.6%的全国平均水平。

表1.12005年进出口额最大的100家民营企业前十位名单

排名

公司名称

金额单位:

万美元

进出口

1

广东省东莞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

228727

2

东莞市百业进出口有限公司

102909

3

新疆野马经贸有限公司

78318

4

绥芬河龙江商联进出口有限公司

60666

5

广州市华泰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44796

6

广州番禺对外贸易有限公司

43550

7

东莞市泽通贸易有限公司

39671

8

黑龙江华宇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6805

9

中山市中经进出口有限公司

36106

10

广东省东莞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

34868

资料来源:

民营企业出口促进网

1

(3)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民营企业一般对外贸易大多是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其贸易行为与中国总体的贸易方式结构截然不同。

2005年,民营企业一般贸易出口1174亿美元,占民营企业总出口的79%;加工贸易出口230亿美元,占15%。

而2005年中国总体出口中,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比重分别是41%和55%。

1.2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从总体上看,发展势头良好,有着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灵活等优势,但仍处于发展初期,起点低、底子薄,整体层次不高,竞争力较弱。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近段时期以来,中国已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

12006年民营经济蓝皮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第三卷(2005—2006)》,全国工商联主编

摩擦的形式日趋多样化,对我国民营企业构成了严峻的考验。

一时间,我国很多民营企业遭受到如暴风骤雨般的反倾销的侵袭,其中有不少民营企业在这场较量中败诉、停产、倒闭,而胜诉者却只是凤毛翎角。

入世后,我国反倾销申诉案件数为110起,年均22起,最高峰值点是2002年,为27起(见图1.2.1)。

从下图可以看出,自1997年我国企业提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1年的5年间,我国的反倾销申诉案件均未超过10起;但自2001年以后,我国申诉案件开始大幅上升,2002年我国申诉案件数是2001年的

1.7倍;2002年后,我国企业的反倾销申诉案件呈现较为稳定的态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出口瓶颈,我国民营企业只有从自我做起,大力转变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缓解反倾销带来的出口压力。

图1.2.11997-2005年我国企业申诉案件立案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1.2.2企业规模小,开放性不足

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这样一方面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其研究和创新能力。

由于研究开发能力、创新能力不够,不能使产品更新换代,所以产品的技术层次低,竞争能力弱。

此外跟同类国外企业相比,规模上的巨大差异也影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目前民营企业对外开放总体程度不高,大部分是体现在贸易上,而不是在直接生产上,更谈不上资本经营。

而且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相互封闭性也较强,跨行业、

跨地区、跨所有制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互相参股经营现象少。

1.2.3产品单一,品牌意识不强

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大产品大多以传统劳动密集型,如服装、鞋类、小家电等纺织轻工产品。

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尽管份额也有所增加,比重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同时,随着劳动力便宜优势的递减,以低价方式占领国际市场已经不能作为民营企业今后的出口战略。

一个不争的现实是,我国民营企业目前自主创新的能力很弱,品牌意识不强。

“中国出口约8亿件衬衫,才能抵一架法国的空客380飞机”。

商务部部长薄熙

来在2005年5月为消除法国与欧盟对中国纺织品的恐惧而说的这句话,说明了我国制造业特别是纺织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尴尬,印证了“中国民营企业正在成为全球苦力”的评价的某种真实性。

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制造的产品要向具有知识产权的国外企业交纳专利费,以致出口商品虽然耗费了大量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但获利甚少。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品只占外贸产品的2%,我国许多外贸出口产品是贴牌、无牌产品,有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只有21%。

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出口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就更少。

目前全球500种名牌产品中,中国只占4席,而在世界100个名牌产品中,亚洲占有10席,其中日本7席,韩国3席,中国无。

这种状况与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市场的地位极不相称,必须尽快改变。

品牌建设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亦是其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1.2.4劳动力便宜的优势逐渐减弱

民营加工出口型企业占领市场在于其显著的成本优势。

在形成成本优势的因素中,我国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是主要的形成因素。

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不仅工资成本增长了很多倍,其他成本诸如水费、电费等都涨了很多倍,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日趋减弱。

由于民营企业降价竞争,产品的报价与劳动力价格背道而弛,导致我国民营企业的成本优势逐渐递减,进而导致民营企业利润率下降。

而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他们也凭着劳动力低廉的优势进行加工贸易,尤其是南美洲和东南亚地区廉价劳动力比我国更具有吸引力,我国劳动力的优势已逐渐趋于消失。

而且劳动力价格优势对一个具体的企业而言,不具可持续性,民营出口

企业不能再将低廉的劳动力作为产品的成本优势,而必须通过其它方式形成自身独特的、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

2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越来越大,它们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生力军。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原来出口的比较优势也逐步在消失,使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面临越来越来严峻的考验。

下面从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两个方面来对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2.1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2.1.1融资渠道窄

金融制度结构歧视限制了民营企业的筹资渠道和利用资金的范围和规模。

国有银行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的控制,大量的资金被经济增长等因素所牵制,中国的证券市场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化功能还很弱,民间金融

中介服务机构缺乏,导致金融体系中缺乏能够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机构。

此外,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由民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规模不大,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低,存在信用度低、抗击风险能力差的特点,加上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缺少国家担保,风险较高,给银行考察其真实经营情况和资信状况带来了难度,导致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存在偏见,民营企业能够通过国内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的比例很低。

2.1.2税负不公

税负不公,首先表现在税法中的税收规定不合理,例如现行的个人独自企业法中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按33%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还应从企业的收益中按20%的比例提取个人所得税。

这种双重征税制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对我国民营企业的投资扩张存在十分不利的影响。

第二,表现在某些税收优惠政策将民营中小企业排除在外。

如国家对企业技术开发费、技术改造投资购买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的政策优惠,国家对外资企业实行的各项优惠政策等,民营中小企业多半享受不到;在所得税减免政策中对外资企业是“从获利年度起”,而对民营企业则是从开办之日起,而企业在开办初期往往没有利润或者获利甚微,其优惠政策的效用大大降低。

第三,表现在不合理的收费太多。

税费长期并存,是我国的一大现状。

税负

不公,无形之中增加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本,严重挫伤了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2.1.3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出口促进体系仍对民营企业存在一些歧视性政策,不能很好地支持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如政府在外贸、税务、海关、外汇、商检等多道出口手续办事效率低下,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效率,还抑制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另外,国家进出口银行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对民营企业都设立了很多限制,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出口的实际需要。

而且民营企业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虽强调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但缺少完整的、具体的引导,缺少为民营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和业务培训。

2.2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

2.2.1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差异化小

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差异化小。

据统计,民营企业出口前五名为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机电、贱金属及其制品、杂项制品、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这些传统产品占据民营企业出口总量的70%左右.民营企业对产品研发能力有限导致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使得民营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国有外贸公司之间出口产品的差异化较小。

出口的产品差异化小,造成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如互相压低价格,绕过该国进口企业直接卖给该国的批发企业等等,以至于我国产品在该国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甚至没有利润,引发了很多国外的贸易摩擦和反倾销诉讼,严重影响了外贸市场的拓展,也损害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造成我国民营企业出口环境严峻,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出口市场的巩固和发展变得十分困难。

2.2.2企业创新不足,缺乏自主品牌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的洪流浩浩荡荡、吐故纳新。

没有一种力量,能比科学技术更加深刻地变革世界经济;没有一种精神,能比创新精神更加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

而在我国,民营企业缺乏的就是创新精神,要想取得长期发展,就得不断创新。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增强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注重共性技术的开发,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增强企业自身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能力。

随着市场的开放,企业劳动力便宜的优势逐渐减弱,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依靠低价竞争已不能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

如果再以低价切入国际低端市场,只会形成恶性循环,更难以摆脱“低档产品”的形象。

影响我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自主品牌的缺乏。

企业,作为创品牌的主体,存在品牌意识不强、创牌理念不先进、企业产品档次低、创牌能力弱等不足。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民营企业大多脱胎于乡镇企业、家庭作坊,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很多企业仍处于封闭式发展,企业制度和管理水平滞后于创牌需要,难以有效集聚创建品牌所需的外部资源。

对于国有、集体企业而言,不少企业虽然改制成为公司制,但内部管理带有很浓的国有体制的痕迹,缺乏企业家长期激励机制,导致企业普遍存在短视倾向,重视短期或任期内的利润及收益,对于品牌建设等长期工程不重视。

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积极倡导企业搞技术创新,打造自主品牌。

2.2.3缺乏优秀外贸人才,管理不科学

外贸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自身管理不科学严重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我国,民营企业内从事出口业务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相关的外贸法律法规理解的不够透彻,实际业务操作能力较弱。

另外,大多企业都缺乏足够的研发技术人员,于是不能及时地开发新产品,优化现有的产品结构,导致影响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所以,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只能依赖外贸代理进行出口。

另外,缺乏外贸经验也是企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家族化管理是中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也是资产经营者,使得资本、风险与决策权高度集中,管理缺乏规范。

这就决定了民营企业不能够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进行及时和大量的投资,导致产品加工业在低水平上平面扩张和重复建设,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对外贸易发展。

3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措施

民营企业出口增长迅猛,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其本身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既有市场环境的恶化,也有企业自身逐渐暴露出的一些不足之处。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其出口竞争力,不仅需要企业进一步

优化产权结构,重视产品的创新和人才的引进等,也需要政府和社会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

现从政府、企业、社会环境三方面来思考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贸易发展的措施。

3.1政府方面

3.1.1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当前,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还是外贸体制。

我国外贸体制改革步伐一直迈得不大,在进入国际市场方面,实行企业对外经营权的许可制度。

虽然目前外贸经营权有了较大放松,但是,仍不能适应我国经济走向国际市场的需要,主要问题是审批环节多,我国民营企业较难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使企业信息闭塞,产品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反应不灵。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革国家外贸经济体制,加快推进生产性小企业自营出口。

我国民营企业自营出口不但能减少出口成本,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使民营企业直面国际市场,有利于他们及时准确了解国际市场行情,充分发挥小、快、灵的特点,动态调整出口策略。

另外,还应加快税制改革,着手解决民营企业的税负不公问题,促进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对民营企业实行增值税转型,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企业所购固定资产进项税额,避免重复征税。

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行基础产业的投资和生产设备的更新。

3.1.2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融资难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瓶颈之一。

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财政支持。

首先,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

通过财政优惠或建立民营企业出口发展基金,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外贸出口,如银行信贷担保、出口奖励、扩大信用保险投保人的范围等。

其次,应帮助民营企业对外融资。

因为民营企业知名度一般较低,资信度也低,如果有政府为民营企业对外融资作信用担保,那么我国民营企业在国外融资就更容易。

第三,应加强招商引资。

大部分外商都是选择有比较优势的地方或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进行投资,所以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各种比较优势(如品牌优势、环境优势、服务优势)来吸引外商,促进“三资”企业发展,通过合营解决民营企业资金或技术问题。

最后,应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

中小金融机构

体系应当向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开放市场以促进竞争,使中小金融机构有动力去接近民营企业,并最终与民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