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7168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docx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说课讲稿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说课讲稿

各位专家、同仁:

大家好!

我是烟台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教研室《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的负责人:

张文军.下面我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特色创新等七个方面对《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建设进行汇报.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烟台市是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港口,有着先进的航空、铁路、公路网络,是大宗物资和货物的集散地,是人才交流、旅游的胜地。

烟台市发展物流业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2006年;随着国家批准烟台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的试点,对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又是极大的促进;同年,烟台至大连的铁路轮渡项目正式开通运营,这标志着原本断为两截的铁路大动脉真正合拢,把烟台和大连这两个美丽的港口城市通过陆海联运连接起来.烟大铁路轮渡项目的开通,直接把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极:

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直接连接起来,使得烟台成为铁路交通的枢纽城市。

上述这一些都对烟台市经济发展,尤其是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了适应新形势,服务于烟台地方经济,尤其是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烟台职业学院于2006年在由诸多专家先期做大量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

专业开设之初分国际物流和仓储配送两个方向。

运输是物流功能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它是供应链中的核心环节,发挥着物流的空间效用,在整个物流运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稳定、快捷的物流运输支持是任何物流系统运作的关键所在;运输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背景下,将从物流管理视角对传统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化运输管理进行全新的诠释,进行工学课程的改革,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依据“逆向分解、整合重构,动态反馈、循序提升”的原则,进行课程设体系设计并按岗位重构重组课程,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课程之中,进行颠覆式的课程体系改革,打破原来的三段式学科课程体系。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工作过程包括:

与运输客户洽商-受理运输业务(运输合同的签订)—选择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组织装运—运输途中的管理—到达交付等基本环节,基于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就是要以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岗位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实训目标,通过课程实训、岗位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训加强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在充分进行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将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就业岗位定位于中小企业的下列岗位:

(1)初始职业岗位:

吊装工、调度员、押运员、库管员、订单员、行车工、驾驶员;

(2)发展职业岗位:

仓储经理、运输部部长、物料经理、供应链协调员、物流服务营销经理;(3)提升职业岗位:

物流采购师、物流咨询师、物流规划师等.由行业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对上述各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制定个岗位能力标准,并进行分解细化;专业教师和课程专家进行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分析,进行情景开发。

通过分析、论证与研讨,确定16项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对16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6个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确定8个学习领域。

以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岗位工作过程为线索,以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岗位工作职业环境和真实的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业务为载体,按起步岗位、持续岗位、发展岗位等岗位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进行,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融入课程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通过课堂实训、岗位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加强实践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实训中,采用物流企业真实案例和真实资料,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专业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岗位实训中,按就业起步岗位、持续岗位、发展岗位等岗位工作任务,进行项目教学,按岗位环境进行岗位实践能力培养,仿真物流企业业务部门布局、岗位、业务运作程序,模拟物流企业实训真实业务的处理过程,轮流担任岗位角色,循环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上述各岗位的职责及各岗位之间的内在关系。

学生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职业能力与素质训练再到企业岗位过度,实现了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彻底打破以理论为主的课程内容结构,基于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业务流程(工作过程),按照“任务驱动、案例引入,项目教学"进行课程设计,重视实践教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融做、教、学于一体。

根据物流行业对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岗位人才的需求,确定相应的具体岗位,围绕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确定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建立“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注:

项目就是物流运输企业的具体工作过程:

分公路货物运输工作过程、铁路货物运输工作过程、航空货物运输工作过程、水路货物运输工作过程、集装箱货物和多式联运工作过程等)、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注:

把物流运输企业的工作任务转换成教学任务),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注:

根据具体的工作过程又将业务流程分为:

公路货物运输业务流程、铁路货物运输业务流程、航空货物运输业务流程、水路货物运输业务流程、集装箱货物和多式联运业务流程等,每一个业务流程又包括了若干项具体的教学任务:

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开发体系,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形成:

“课堂教学+校内实训+企业专家定期讲座+企业短期岗位实习”工学结合、循环交替的课程教学模式,符合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2、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实行项目教学,刚才在课程设计理念中提到了,项目就是物流运输企业的具体工作过程:

公路货物运输工作过程、铁路货物运输工作过程、航空货物运输工作过程、水路货物运输工作过程、集装箱货物和多式联运工作过程等,然后根据物流运输企业的工作过程确定教学项目(也就是教学任务),教学项目由若干个业务流程组成:

公路货物运输业务流程、铁路货物运输业务流程、航空货物运输业务流程、水路货物运输业务流程、集装箱货物和多式联运业务流程等,最后根据每个教学项目在制定若干个具体的教学任务。

每项任务的完成是通过实际案例的导入、专业知识的讲授、专业技能的训练,最终完成任务目标:

使学生真正具备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内容的选取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岗位主要有运输型物流企业的营业部、运输部、分理部、客户服务部、市场开发部以及其他类型物流企业的运输部、配送中心等.因此,我们按照学生毕业后1—2年能熟练进行运输岗位操作;2-3年能从事基层管理岗位工作;3—5年能够进行市场开发的目标,确定本课程的知识总量,具体体现在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能够进行运输客户接洽、运输业务受理、缮制运输单证

能根据运输需求,选择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线路

2、能进行零担货物配载,设计装车方案

3、能够熟练操作运输管理软件

4、能够进行运输线路的优化

5、能够计算运输费用

6、能进行客户调查,拟定运输合同

7、能够进行鲜活易腐货物运输、危险货物运输、大型物件运输的关键环节分析

1、掌握运输流程知识

2、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主要技术经济特征

3、掌握运输工具、装卸搬运设备技术参数及使用特点

4、了解货物特性知识

5、了解运输成本与运价知识

6、了解运输合理化知识,掌握运输优化原理及方法

7、掌握运输软件结构及功能

8、掌握运输市场调研方法,掌握运输合同知识

9、掌握鲜活易腐货物运、危险货物、大型物件的分类、特性及运输业务流程

1、具有与客户交流沟通的基本素质

2、具有语言和文字表达方面的基本素质

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4、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5、具有成本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

6、具有应用现代信息的基本素质

7、具有自学、判断和创新思维的基本素质

8、具有应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取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职业能力培养基本规律,对原学科体系内容进行了重新序化,设计了6个教学项目,分解为16个具体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分解表

教学项目

学习任务

学时

项目一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及货物运输合理化

(10课时)

任务1:

选择适宜的货物运输方式,推行运输合理化措施

任务2:

优化物流运输的线路

2

 

8

项目二公路货物运输操作

(14学时)

任务1:

公路整车货物运输操作

任务2:

公路零担货物运输操作

任务3:

核算公路运输费用

4

4

4

项目三铁路货物运输操作

(16学时)

任务1:

铁路整车货物运输操作

任务2:

铁路零担货物运输操作

任务3:

核算铁路运输费用

任务4:

铁路运单的缮制

4

4

4

4

项目四水路货物运输操作

(16学时)

任务1:

组织海洋货物运输

任务2:

拟定海洋运输合同

任务3:

核算海上运费

任务4:

海运提单的缮制

4

4

4

4

项目五航空货物运输操作

(8学时)

任务1:

航空货物班机运输

任务2:

航空运单的缮制

4

4

项目六联合运输

(4学时)

任务1:

货物国际多式联运

4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工作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组织学生互评并进行归纳总结,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并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实践,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学习任务实施表

教学项目

学时

学习任务

能力目标

知识支撑

实施过程

项目一

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及货物运输合理化

 

2

任务一:

选择适宜的货物运输方式,推行运输合理化措施

能够针对不同的货物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能够针对常见的不合理运输方式,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措施

掌握物流运输的分类及几种常见的运输方式的特征及他们营运特征的比较;了解运输型物流企业常见的不合理运输的方式及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任务驱动;教师进行知识渗透;通过企业实践,认知几种常见运输方式的特征;学生分组讨论,联系实际列举实际业务中不合理运输的方式,进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8

任务二:

优化物流运输的线路

能够使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根据运输任务在选择运输方式的基础上进行运输线路的优化

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及运输工具类型、相关技术参数;了解运输网络布局和运输线路优化的方法

任务驱动,小组收集资料、研讨方案、模拟操作,建立数学模型,教师点评归纳

项目二:

公路货物运输操作

(14学时

 

4

任务一:

公路整车货物运输操作

能够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根据货物特性正确缮制托运单,办理公路整车运输业务

掌握公路整车货物运输业务流程及轻重货划分标准

分角色扮演承运方和托运方,进行模拟操作,展示结果,教师点评总结

4

任务二:

公路零担货物运输操作

 

能够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合理配载货物,缮制装车清单

了解货物特性;掌握配载原则

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践相结合

4

任务三:

核算公路运输费用

能够根据业务资料正确计算公路货物运费

掌握公路货物运费的计收方法

校内模拟实训

项目三

铁路货物运输操作

4

任务一:

铁路整车货物运输操作

能够组织铁路整车货物运输业务

掌握铁路整车货物运输的流程和组织方法;

分角色扮演承运方和托运方,进行模拟操作,轮换角色轮流进行,办理整车货物运输,教师点评总

4

任务二:

铁路零担货物运输操作

能够组织铁路零担货物运输业务

掌握铁路整车货物运输的流程和组织方法及注意事项

分角色扮演承运方和托运方,进行模拟操作,轮换角色轮流进行,办理零担货物运输,教师点评总

4

任务三:

核算铁路运输费用

能够根据实际业务核算铁路货物运费

了解铁路货物运输法规《铁路货物运价规则》

根据实际业务,在校内实训进行

4

任务四:

铁路运单的缮制

能够正确缮制铁路运单

理解铁路运单的构成和填写方法

分角色扮演承运方和托运方,进行模拟操作,轮换角色轮流进行操作

项目四

水路货物运输操作

4

任务1:

组织海洋货物运输

能够组织海洋运输的班轮货物运输和租船货物运输业务

掌握班轮运输的业务流程和租船运输的业务流程

教师案例导入,利用多媒体教学,小组研讨分析其作业流程

4

任务2:

拟定海洋运输合同

能够根据实际业务订立班轮运输业务的运输契约和租船运输合同

掌握海洋运输合同的条款

分角色扮演承运方和托运方,进行模拟操作,轮换角色轮流进行签订

4

任务3:

核算海上运费

能够正确计算核收海上运费

掌握海上运费的计收标准和方法

分角色扮演承运方和托运方,进行模拟操作,轮换角色轮流进行计算

4

任务4:

海运提单的缮制

能够正确缮制海运提单

掌握海运提单的构成

校内实训室通过计算机操作

项目五:

航空货物运输操作

4

任务一:

航空货物班机运输

能够组织航空货物班机运输业务

掌握航空货物运输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其操作流程;班机运输的特点

教师案例导入,利用多媒体教学,分组研讨分析其作业流程

4

任务2:

航空运单的缮制

能够正确缮制航空运单

掌握航空运单的填写方法

分角色扮演承运方和托运方,进行模拟操作,轮换角色轮流进行练习

项目六:

联合运输

4

任务1:

货物国际多式联运

能够货物多式联运业务业务

掌握货物国际多式联运业务的操作流程

教师案例导入,利用多媒体教学,小组研讨分析其作业流程

(以项目四为例加以说明)

三、教学方法

(一)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知识、技能、态度、素质相融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因此,我们对教学的设计始终围绕工作岗位的需要,建立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一体化课程体系,采取任务驱动教学、企业认知实践、仿真软件训练及全程化考核四个环节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岗位升迁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此我们注重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重视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课堂分别设在校内和物流企业,合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

(1)教学模式设计体现真实工作环境。

按照运输型物流企业的运输业务类型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以任务就行驱动,充分训练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2)校内实训场景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一致。

校内实训室设有营业部、分理部、运输部、客服部、财务部等和物流运输企业一样的部门和岗位。

在货物周转区备有不同规格、不同包装、不同形状、不同品种的好多种货物;划分了不同线路收发货区位置;配置了几部大小不同按比例缩小的车厢模型;配有常用的装卸搬运工具及设备、称重设备。

实训室还贴有物流企业的规章制度及宣传标语,学生上课俨然就在物流企业进行工作。

同时,教学过程中还穿插安排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真正达到工学结合的效果。

(3)教学安排上体现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使教、学、做真正的一体化.

(4)改革考核模式,教学评价注重过程。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实行以过程考核为主的考核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职业素养、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成绩考核,打破了传统的注重期末考试考评的情况。

(二)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实训室提供的情境,带领学生在“真正的企业”中工作,亲身感受各部门、各岗位的实际工作,了解物流企业业务流程,掌握和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角色扮演及转换法。

在物流实训室,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两个小组是一个组合,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代表承运方的承运企业,另一个小组的同学代表托运方的托运企业,由两个小组的同学在实训室,按照前述的接洽运输客户—受理运输业务(运输合同的签订)的程序,双方先进行沟通交流进而再订立运输合同,缮制有关单证。

一个过程结束后,双方的角色再进行转换,再重复上述过程。

针对同一运输型的物流企业内部,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也可以按此法进行轮岗实训。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剖析案例,使学生逐渐认识到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如何应用于物流运输业务的实践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4)多媒体教学法。

广泛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制作集文字、表格、声音和图像以及声情并茂的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实践训练法。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作为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充分利用校企两种资源,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实习和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在专兼教师和企业骨干的全程指导下,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和巩固,通过社会实践和大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面对面接触岗位和感受企业文化,使学生加快成为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仓储专门人才进程。

(6)竞赛式教学法。

在课堂实训和实验中,安排竞赛小组,明确实训目标,以小组为单元考核,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激发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为将来融入企业团队做好积极准备。

(三)教学手段

参观企业、多媒体教学、观看录像和专题讲座、软件实训、网络教学资源、网络环境互动等

四、教学团队

为了保证本门课程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引进和培养了高学历、技能强、善研究、懂教学的教师队伍。

我们共有8名专职教师,其中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2人、在读硕士2名,其余的为本科;教学团队中:

副教授5人、讲师3人;全部为“双师”或“双师素质”教师,每年教师通过培训考取了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

高级物流师、物流师、工程师、经济师高级营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网络信息考评员,其中4人分别有6年和3年企业亲身经历,有4名教师现在仍在企业兼职。

8名教师分别毕业于复旦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工商学院、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

五、实践条件

按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完善现有校实验室的设备设施,创建三个校内实训中心一个研发室,改善两个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三个新的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综合物流实训中心

在原有60万元的模拟实训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引进物流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实际业务,加强物流综合实训中心的生产性建设,充实实训内容.先后建成国际物流实训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物流仓储与配送中心实训室、条码技术实训室、物流运输综合实训室.

校内实训中心建设项目表

项目

组成部分

主要设备、

设施名称

金额

(万元)

完成时间

物流核心实验室

软件部分

ERP、POS系统等

35.5

2007年

硬件部分

卖场应用设备

自动识别设备

激光条码枪

条码检测设备

RF手持终端

28

2007年

实验室基础设备

 

28。

8

2007年

物流实训中心

宽项道立体库

窄项道立体库

流通加工生产线

仓储堆场

立体仓库

有轨巷道堆垛机

多频电磁导航

立库配套设备

500

2008-2009年

校内超市与配送中心

 

货架

商品

车辆

40

2008-2009年

物流软件研发室

 

服务器

P4计算机

交换机

打印机

扫描仪

5

2007年

合计

637。

3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中心的建设目的是满足顶岗实习的需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下操作,感受工作过程,同时可以争取企业的投资,使企业成为物流人才培训的主体之一。

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名称

合作起始时间

主要实训内容和方向

烟台万方物流有限公司

2006年8月

物流运输、仓储配送

烟台海通联合发展公司

2005年7月

物流运输、仓储配送

烟台瑞特物流有限公司

2007年6月

物流运输、仓储配送

烟台银鹰航空货运代理公司

2008年6月

航空货运代理业务

烟台铁路公司货运站

2009年10月

铁路货物运输业务实训

烟台东龙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

海上货物运输业务实训

烟台北明运业有限公司

2007年4月

公路货物运输业务实训

烟台家家悦物流配送中心

2008年3月

仓储、配送

烟台德华物流有限公司

2010年6月

运输业务、仓储配送

龙口港务局

2011年9月

海上货物运输业务实训

 

六、教学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与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了校内外、企业专家和学生的高度评价.

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取得多项实践成果。

在校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帮助校内食堂、各大超市、商店:

制定商品的采购方案、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优化运输线路、与客户的接洽和谈判、订立运输合同或采购协议,使得校内各个超市商店、食堂,在满足服务的前途下,能够使用少量的资金、减少不合理的库存,降低运输成本和库存保管成本,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协议。

学生积极参加助理物流信息师和国际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等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近三年来,双证书平均获取率高达近98%。

另外,校内外专家、企业领导、毕业生、实习学生和在校生对本门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鲁东大学商学院王东副教授对本课程的评价:

烟台职业学院的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能根据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够用为度,以能力为本位选择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同时,该课程建设小组的师资队伍配备合理,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学术造诣高、敬业精神强的中青年教师,发展空间较大。

教学团队能够高效的组织教学,教学内容新颖,理念比较先进,教学态度认真,教书育人效果明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环节的设置比较合理,上网教学资源丰富,提供给学生的参考资料有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习题及解答、教学实例及案例库、实验任务书及实验课件、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参考课题等等.该课程培养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为优秀学生进行自我研发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我认为烟台职业学院的运输组织与管理这门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有它独到之处,符合精品课建设要求。

宇野国际货运代理(青岛)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于波总经理对本课程的评价: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工作能力为目标,将运输组织与管理的主要业务作为教学项目,以业务步骤为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特色鲜明,能够满足实际业务的需要。

课堂授课以案例引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性教学贴近实际业务。

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管理规范,考核评价方法可行有效,教学效果良好。

该课程采取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完成前二年的基本素质、专业理论和专业基础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后,第三年实施实践操作能力实训以及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岗位适应性教育,使学生在毕业时即达到上岗的要求,使学生就业与企业保持“零距离”。

我认为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实践培训等方面均符合实际业务的需要。

院教务处副处长原宪瑞、院督导科科长贾春荣对本门课程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经过几年的不懈能力由我系代表烟台职业学院参加了:

(1)2010年6月23日-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