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07463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docx

现代物流学自考重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物流学》重点

 

第一章概述

 

1.物流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

 

1)物流概念的孕育与萌芽: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2)分销物流学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3)现代物流学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到现代;

 

2.现代物流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电子化2)网络化3)社会化4)集约化5)系统化6)国际化

 

3.物流的作用:

1)物流贯穿商品生产流通全过程;

 

2)物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价值;

 

3)提升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

 

4)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物流系统的特点:

 

1)目的性2)整体性(特点中最重要的)3)协调性4)专业性5)先进性与开放性

 

5.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1)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

 

2)物流功能的系统化管理阶段;

 

3)物流管理领域扩大阶段;

 

4)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

 

5)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

 

6.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

 

1)物流作业管理2)物流战略管理3)物流成本管理

 

4)物流服务管理5)物流人力资源管理6)供应链管理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物流管理的原则:

 

1)总体上,坚持物流合理化原则,兼顾成本与服务,合理配置,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

 

2)宏观上,完善支撑要素建设,配合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规划和指导;

 

3)微观上,不仅要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还应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与增值化;

 

4)服务上,遵循7R原则,即适合的数量、质量、时间、地点、商品、价格、优良的印象)

 

8.物流标准化的特点:

 

1)复杂性2)固有性3)科学性4)民主性5)经济性(特点中的重点)6)国

 

际性

 

9.物流标准化的意义:

以前曾出过案例分析题

 

物流标准化对于提高物流作业标准,加快商品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提

 

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

 

1)物流标准化能够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

 

2)物流标准化是实施物流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3)物流标准化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

 

4)物流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

 

5)物流标准化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

 

6)物流标准化是加快物流系统建设的捷径;

 

10.物流标准化的内容:

物流系统标准化、物流作业标准化、管理组织工作标准化;

 

第二章仓库与库存管理

 

11.仓库的功能:

 

1)储存与保管2)调节供需平衡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4)配送与流通加工

 

12.仓库的分类: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按用途分:

a.自用仓库;b.营业仓库;c.公用仓库;

 

2)根据保管形态分:

a.普通仓库;b.保温仓库;c.特种仓库;d.水上仓库;

 

3)根据建筑形态分:

a.按建筑构造分:

平房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地下仓库等

 

b.根据建筑材料分:

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板、木制建筑、钢骨架建

 

筑仓库

 

4)根据功能及其分:

a.储存仓库b.流通仓库;c.配送中心;d.保税仓库;

 

13.仓库管理原则:

 

1)质量第一;2)预防为主;3)讲究科学;4)提高效率;5)确保安全

 

14.库存的分类:

 

1)按其在生产加工与配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

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库存;

 

2)按经营过程的角度分类:

 

a)经常库存;

 

b)在途库存:

是指处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上的库存,即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不能被使用,但是它仍然是库存的一部分;

 

c)安全库存:

指为了预防不确定性因素(短时间内的大批订单、交货期延长)而准备的库存;

 

d)投机库存:

是指为了满足正常需求之外的某种需求而准备的库存;

 

e)季节性库存;f)促销库存g)呆滞库存

 

15.协同供应体系下的库存管理模式:

 

1)及时供应(Justintime,JIT);

 

2)寄售库;(consignmentwarehouse,CW)

 

3)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ointmanagedinventory,JMI):

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同步进化程度而提出来的。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虚拟库存(Virtualinventory,VI):

把未来可能需要而又没有的物品的所有相关信息建立档案,包括品名、规格、价格和数量等,在需要的时候能使用上。

 

第三章现代包装

 

16.包装的概念:

在现代物流领域,物流包装是指物流服务提供方为了保证客户完整、方便、正确

 

地获得并享有产品使用价值和品牌价值而进行的产品封装设计、制作和使用等系列活动的总和。

 

17.包装的作用:

1)保护性;2)便利性;3)商业性

 

18.产品包装基本原则:

1)适用原则;2)美观原则;3)可靠原则;4)经济原则;5)科学原则。

 

19.防震保护技术:

1)全面防震包装方法;2)部分防震包装方法;3)悬浮式防震包装方法;

 

20.防破损保护技术:

1)捆扎及裹紧技术;2)集装技术;3)选择高强保护材料;

 

第四章装卸搬运

 

21.装卸搬运的特点:

 

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

 

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

 

22.装卸搬运的地位与作用:

 

1)装卸搬运是物流各环节之间相互转换的桥梁;

 

2)装卸搬运是伴随运输和保管等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

 

3)装卸搬运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

 

23.装卸搬运的类型:

 

1)按货物的集散程度分:

单件装卸搬运、集装装卸搬运、散装装卸搬运;

 

2)按搬运设备的作业特点分:

间歇性装卸搬运、连续装卸搬运;

 

3)按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分:

人工作业、机械化作业和自动化作业;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搬运实施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对象分:

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

 

24.叉车的优点:

灵活、机动性强、转弯半径小、结构紧凑、成本低廉;

 

25.巷道式堆垛机的特点:

构造轻巧,能在很窄的走道内操作减轻堆垛工人的劳动强度,且堆码或提升高度较高,仓库的库容利用率较高,作业灵活;

 

26.输运机的优缺点:

优点:

生产率高、设备简单、操作简便;

 

缺点:

一定类型的连续输送机只适合输送一定种类的货物,不适合搬运很热的物料或是形状不规则的单件货物;只能沿一定线路定向输送,因此在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7.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依据:

1)设备特点;2)货物特点;3)时间因素;4)设备成本;

 

28.装卸搬运设备的选择方法:

---通过距离、物流量和搬运设备的关系:

 

1)简单的搬运设备适合距离短、物流量小的搬运要求;

 

2)复杂的搬运设备适合距离短、物流量大的搬运要求;

 

3)简单的运输设备适合距离长、物流量小的运输要求;

 

4)复杂的运输设备适合距离长、物流量大的运输要求

 

第五章现代运输

 

29.运输的功能:

产品的转移功能和产品的储存功能;

 

30.运输管理应遵循四项原则:

及时、准确、经济、安全。

 

31.运输合理化的定义:

运输合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依照物品流通规律,应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与方法,合理使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

 

32.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1)运输距离;2)运输环节;3)运输工具;4)运输时间;5)运输费用;

 

33.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1)与运输方向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对流运输、空驶;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运输距离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迂回运输、过远运输;

 

3)与运输货物有关的不合理运输:

重复运输、无效运输;

 

4)运力选择不当的不合理运输:

违反水路分工,弃水走陆路运输、铁路短途运输、水运的过近运输;

 

34.合理化运输的主要形式:

区分产销平衡、直达运输、提高技术“装载量”、推进综合运输方式

 

35.运输合理化途径: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推进共同运输;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6)配载运输。

 

第六章流通加工与配送

 

36.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

流通加工合理化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也就是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等问题做出正确抉择。

 

37.不合理流通加工的表现形式:

 

1)流通加工地点的设置不合理;

 

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3)论证不足,使得流通加工成为多余环节;

 

38.流通加工合理化途径:

 

1)加工与合理商流相结合;

 

2)加工与配送想结合;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工与合理运输相结合;

 

4)加工与配套相结合;

 

5)加工与节约相结合;

 

39.配送的类型:

 

1)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

少配置、大批量配送;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成

 

套配套配送

 

2)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

定时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即时配送

 

定量配送---是按规定的批量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的配送;

 

定时定量定路线配送:

是指在规定的运行路线上,制定配送车辆到达的时间表,按时间表进行的配送;

 

3)按配送主体分:

生产企业配送;分销商配送;连锁店集中配送;社会配送中心配送

 

40.不合理的配送表现形式:

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2)库存决策不合理;3)价格不合理;

 

4)送货中的不合理运输;5)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6)经营观念不合理;

 

41.配送合理化措施:

1)推行加工配送;2)推行共同配送;3)实行双向配送;

 

4)推行准时配送系统;5)推行及时配送

 

42.资金标志:

1)资金总量;2)资金周转;3)资金投向的改变;

 

43.配送中心的类型:

 

1)从经营主体的角度划分:

厂商主导、批发商主导型、零售商主导型、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

 

中心,共同型配送中心---是为了实现物流活动的效率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企业相互协作共同开展配送活动的一种形式;

 

2)从服务对象分:

面向最终消费者的配送中心;面向制造企业的配送中心;面向零售商的配送中心;

 

3)从配送货物的性质分:

商业货物配送中心;非商业货物配送中心;

 

4)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

通过型配送中心;集中库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配送中心的作用:

1)使得供货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2)经济高效地组织储运;

 

3)实现物流的系统化和专业化;4)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成长;5)完善连锁经营体系。

 

45.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

1)采购、集货功能;2)储存功能;3)分拣功能;4)加工包装

 

功能;5)配货、分放功能6)送货功能;7)商品展示和贸易功能;

 

8)信息处理功能。

 

第七章供应链管理

 

46.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复杂性;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4)交叉性;5)创新性;6)

 

风险性

 

47.供应链的分类:

 

1)按经营方式的不同分:

1)推式供应链;2)拉式供应链

 

2)按性质和功能不同分:

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2)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3)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4)企业供应链和产品供应链;

 

3)按供应链定位战略分:

1)面向库存制造的供应链;2)面向订单装配的供应链;3)面向订单制造的供应链;4)面向订单采购的供应链;

 

48.供应链管理(SCM)的定义:

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在核心企业协调下,本着共赢原则,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为商业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从而将客户、供应商、制造商、销售

 

商、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的管理方法。

 

49.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1)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流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

 

2)供应链管理是全过程的战略管理;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库存观;

 

4)供应链管理以最终客户为中心;

 

50.

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1)降低库存量;

2)为决策人员提供服务;

3)改善企业与企业之

间的关系;

4)提升服务质量,刺激消费需求;

5)实现供求的良好结合。

51.

供应链管理的原则:

1)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

2)按不同需求设计网络;

3)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制定相应计划;

4)应用延迟策略;

5)与供应链建立双赢的

合作策略;

6)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建立信息系统

7)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核准则。

 

第八章物流信息管理

 

52.物流信息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

起着神经中枢的作用;

 

53.物流信息的分类:

 

1)按管理层次分:

1)作业信息;2)战术信息;3)战略信息;

 

2)按信息功能不同分:

1)计划信息;2)控制及作业信息;

 

54.物流信息的特点:

1)信息量大,分布广;2)动态性强、实时性高、时效性强;3)信息种类多、来源多样化;4)信息标准化程度高;

 

55.物流信息的作用:

1)有助于物流活动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衔接;

 

2)有助于物流活动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控制;

 

3)有助于物流管理和决策水平的提高。

 

56.物流信息的组成要素:

1)硬件;2)软件;3)数据库和数据仓库;4)相关人员;5)物流企业管理思想与管理制度;

 

57.物流信息系统的职能:

1)数据信息职能;2)计划组织职能;3)客户服务职能;4)合作协调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能;5)管理控制职能;

 

58.条形码概念:

简称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字符组成,人们根据其形状称之为条码。

 

59.条码类型:

1)商品条形码;2)物流条形码;3)二维码

 

60.条形码的优点:

1)简单、容易制作;2)采集信息速度快且量大;3)可靠性高;4)灵活、实用;5)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6)自由度大;

 

61.射频技术(RFID):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62.RFID的组成:

标签、阅读器、天线

 

63.EDI:

是指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64.地理信息系统(GIS):

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

 

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GIS在物流中的应

 

用主要有物流配送需求分析、系统模型设计和系统功能实现等。

 

65.全球定位系统(GPS):

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

 

66.GPS在物流信息中的应用主要有:

1)车辆分布;2)历史轨迹;3)当前位置;4)连续监控;

 

5)区域看车

 

第九章物流成本管理

 

67.物流成本的概念:

物流成本是指伴随着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也称物流费用。

 

68.物流成本按物流功能类别分类:

1)运输成本;2)存货持有成本;3)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69.物流成本的特性:

1)背反性;2)系统性;3)分散性;4)隐蔽性;5)核算标准不统一;6)

 

战略性;7)行业相关性;8)多特性;9)削减的乘数效应;

 

70.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

1)物流成本核算;2)物流成本预测;3)物流成本决策;4)物流成本预算;5)物流成本控制;6)物流成本分析;7)物流成本绩效评估;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物流成本管理方法:

1)比较分析--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计划与实际比较;2)综合评价;3)

 

排除法;4)责任划分。

 

72.物流成本控制原则:

1)经济原则;2)全面原则;3)责权利相结合原则;4)目标控制原则;

 

5)重点控制原则。

 

第十章国际物流

 

73.国际物流:

是指物品在两个或以上国家之间进行流动的物流。

广义的国际物流:

是指各种形式

 

的物资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入和流出;狭义的国际物流:

是指与一国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活动。

 

74.国际物流的发展阶段:

1)萌芽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初);2)成长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3)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75.国际物流系统的定义:

是由商品的包装、存储、运输、检验、流通加工,以及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和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

其中储存和运输子系统是物流的两大支柱。

 

76.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1)运输子系统;2)储存子系统;3)商品检验子系统;4)商品包装子系统;5)配送子系统;6)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77.国际物流计划的类型:

1)战略层计划;2)策略层计划;3)战术层计划;4)作业层计划;

 

78.国际物流计划的制订原则:

1)总体协调发展原则;2)要有供应链思想;3)适度超前原则;

 

第十一章第三方物流与精益物流

 

79.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特征:

1)服务个性化;2)信息网络化;3)关系契约化;4)功能专业化;

 

5)管理系统化。

 

80.第四方物流(4PL):

它专门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及供应链管理等活动,本身并不实际承担具体的物流运作活动。

 

81.第四方物流的特征:

1)供应链协作和供应链流程再造;2)使原有的各个供应链功能更强;3)

 

与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相得益彰。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精益物流系统的特征:

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2)准时;3)准确;4)快速;5)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精益;6)系统继承性;7)信息化程度高。

 

83.精益物流的目标:

根据顾客需求,提供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同时把物流服务过程中的浪费和延迟降至最低程度,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过程的增值服务。

 

第十二章新兴物流

 

84.逆向物流的类型:

 

1)按回收物品的渠道分类:

退货逆向物流、回收逆向物流。

 

2)按逆向物流材料的物理属性分类:

钢铁和有色金属制品逆向物流、橡胶制品逆向物流、木制品逆向物流、玻璃逆向物流等。

 

3)按成因、途径和处置方式及产业形态分:

投诉退货、终端使用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与副品、以及包装。

 

85.逆向物流的特点:

分散性、缓慢性、混杂性、多变性

 

86.逆向物流的原则:

1)“事前防范重于事后处理”原则;2)绿色原则(“5R”原则;)3)效益原则;

 

4)法制化原则;5)社会化原则;

 

87.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1)信息化;2)自动化;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