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7488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agv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各省书院改为(C)。

A.预备学校

B.私塾

C.高等学堂

D.专业学会

2.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礼教进行揭露控拆的《狂人日记》的作者是(B)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3.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C)。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B.帝国主义的社会内部矛盾

C.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4.太平天国政权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是(C)。

A.全盘否定

B.全盘接受

C.先全盘否定后来保留其封建纲常

D.先全盘否定后全盘接受

5.总理衙门设立时清朝在位的皇帝是(C)。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

6.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D)。

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加大

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7.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C)

A.秋收起义B.上海工人武装起义C.南昌起义D.武昌起义

8.前三次的反围剿斗争中,红一方面军在(D)的指挥下,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战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

A.贺龙叶挺B.周恩来朱德

C.朱德刘伯承D.毛泽东朱德

9.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B

A.鲁迅的《狂人日记》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10.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D)

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D.长征

11.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12.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D)

A新文学运动B民主、民权运动C反封建礼教的运动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

13.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国内政局的表述,正确的是(D)

A.全国各省区均已宣布独立B.清朝皇帝已决定退位

C.革命派掌握了各省的政权D.袁世凯已掌握了清政府的实权

14.1923年中共三大就国共合作问题决定A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同国民党实行党外合作

C.帮助国民党改组,使之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D.必须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15.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C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16.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农民个体所有,个体经营B.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C.集体所有,个体经营D.国家所有,个体经营

答案A

17.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民主人士发表了

A.《对时局的意见》B.《对时局的声明》C.《形势与任务》D.《目前形势与任务》

答案A

18.我国的政体是

A.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朱德D、周恩来

答案A

20.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的文章是

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

答案C

21.毛泽东说: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的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这里的“最基本条件”是

A.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B.建立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C.取得占人口最多的广大农民的拥护、支持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C

22.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是

A.辛亥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D.社会主义改革

答案C

23.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的时间是在

A、1927年B、1937年C、1947年D、1957年

答案C

2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长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

答案A

25.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A),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

A五届三中全会B五届二中全会C六届三中全会D六届二中全会

26.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

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A)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B.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27.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A)

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

C、广州——武汉——重庆——南京D、广州——南京——重庆——南京

28.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A)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

A六届七中全会B六届六中全会C七大D六届五中全会

A《<共产党人>发刊词》B《新民主主义论》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论联合政府》

29.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事件是

A、五四运动的爆发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抗日战争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D

30.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进一步扩大对华资本输出B.在中国建立稳定统一的全国性政权

C.控制中国,推行全球战略D.缓和美苏矛盾,划分势力范围

答案C

31.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C)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32.(B)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33.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D)。

A.小康社会

B.生活富裕

C.经济繁荣

D.共同富裕

3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C)。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

35.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6.1956年,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的领导下,集中数百名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D)。

A.《第二个五年计划》

B.《1957年经济计划》

C.《1956年到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D.《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37.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C)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A.《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

B.《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38.“九一三事件”指的是(B)。

A.“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中央“文革”小组基本取代中央政治局的职能

D.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39.文化大革命中的“一月风暴”,是指(C)。

A.《跑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印发

B.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

C.上海张春桥、姚文元等人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

D.江青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

40.在武昌起义前同盟会发动的一次影响很大的起义是(A)

A.保路运动

B.镇南关起义

C.安庆绍兴起义

D.黄花岗起义

41.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主要著述是(C)

A.《日本变政考》

B.《仁学》

C.《新学伪经考》

D.《变法通议》

42.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是在党的(A)

A.七大

B.六届六中全会

C.六届七中全会

D.四大

43.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B)

A“三步走”战略部署

B《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

【答案】

44.中共提出的的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D)

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都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45.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D)

A.中国农民人口多

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敌人在农村力量薄弱

46.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C.国会请愿运动D.保路运动

【答案】B

47.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D)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C.土地革命的总路线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8.1895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C)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9.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与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D)

A.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B.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C.帝国主义的破坏

D.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50.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A)

A.中国农民阶级

B.中国资产阶级

C.中国工人阶级

D.中国小资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51.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ABCD)。

A.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

B.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

C.对侵略者本质认识不清

D.领导集团内部的腐败

52.以下对戊戌变法的评述,正确的是(ABC)

A.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B.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C.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D.触动了清朝统治的经济基础

53.在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主要有(ABCD)。

A.主张革除吸食鸦片

B.主张革除妇女缠足

C.提出“剪辫易服”

D.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

54.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DE)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

E.城居地主

55.民族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ABCD)。

A.林则徐: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魏源: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严复:

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D.孙中山:

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56.天京事变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包括(BC)。

A.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被提拔

B.杨秀清、韦昌辉被杀

C.石达开出走

D.洪仁玕开始总领朝政

57.晚清时期,曾割占过我国领土的国家有(ACD)。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58.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展现了新的面貌,主要表现是(AD)。

A.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抗击了帝国主义侵略

C.完整地提出了土地革命纲领D.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进行革命

E.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

59.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陆续成立的革命团体有(ABC)

A.华兴会

B.科学补习所

C.光复会

E.强国会

60.下列哪些改革内容是清末“新政”中的内容?

(ABCD)

A、鼓励留学

B、建立新军

C、废除科举

D、奖励工商

61.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包括内容有【AB】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62.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涉及到的问题有(ABD)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驱逐占据中国的帝国主义势力

D.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63.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所反对的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有(CD)

A自由主义B形式主义C教条主义D经验主义

64.“一二·九”运动与“五四”运动比较,共同点是(BCD)

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B.背景是面临民族危机

C.以青年学生为先锋D.始于北京后扩大到全国

46下列关于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AC)

A.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B.英美支持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

C.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65.中国近现代女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宋庆龄的主要事迹有(ACD)

A.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B.领导一二·九运动C.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66.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AC)

A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B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

“八一宣言”

C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D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67.开展土地革命的目的和意义(ABCD)

A消灭封建地主的私有制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

D使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

6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基本经验有(ABCD)

A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B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C在被迫同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和中立

D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特殊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

69.经过土地革命,根据地农民获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是(ACD)

A.分到了田地B.分到了地主的全部财产C.摆脱了封建剥削的债务D.摆脱了政治压迫

70.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国家经济发展上提出的思想有(ABCD)。

A.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权,使企业享有适当的自主权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C.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D.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71.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是(BCD)。

A.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发展是硬道理

D.两手都要硬

72.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ABD)。

A.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日友好条约》签订

73.中共十五大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在应对来自经济,政治和自然界等方面的一系列严峻考验中稳步前进的.这些考验有(ABCDE)。

A.亚洲金融危机

B.长江等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

C.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

D.李登辉抛出“两国论”

E.法轮功邪教组织策划和煽动非法聚众闹事

74.1994年,中央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

江泽民提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D)。

A.稳定是前提

B.改革是动力

C.发展是目标

D.三者互相促进

75.“文化大革命”悲剧的社会原因是(ACD)。

A.长期以来“左”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

B.近代帝国主义侵略

C.没有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机制

D.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久远

7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

A.革命英雄主义的胜利

B.革命乐观主义的胜利

C.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胜利

D.毛泽东正确思想的胜利

【答案】ABCD

77.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BC)

A.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B.宋教仁被刺杀

C.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善后大借款”D.张勋复辟帝制

78.1913年至1922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辛亥革命成果进行的斗争有(答案ABCD)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第一次护法运动D.第二次护法运动

三、判断题

79.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

80.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

81.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

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

(√)

82.中国的民族资本经济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8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只有几十个党员。

84.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85.没有国共合作,不会在短时间内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86.大革命时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

87.孙中山的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88.中国无产阶级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

89.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说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

90.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91.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7月召开的二大上,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9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资本主义持完全接受的态度×

93.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在关内占领区,日本军国主义者允许“中华民国”国号的存在,但是,这些地区实质上仍然是日本的独占殖民地。

94.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95.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经济上,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96.中国革命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所以中国革命应该象俄国一样按“城市中心”模式进行。

×

97.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98.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C)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B.中共“三大”的召开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中国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解析:

民党一大成为第一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9.毛泽东总结经济教训指出社会主义可能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

 

100.1964年成功排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代表了当时国家的最高艺术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