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753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江西省德兴一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德兴一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命题人:

霍有军审题人:

曾育根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总分50分)

1、下列省区中,既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又是我国重要甜菜产区的是()

A.青海        B.新疆        C.西藏       D.黑龙江

2、下列省区跨四个温度带的是(  )

A.陕西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甘肃省       D.山西省

3、下列有关我国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曾母暗沙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漠河是我国冬、夏气温最低的地方       D.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4、我国某地区民居多高脚竹楼,那里丛林遮天蔽日,林中常见“孔雀开屏、大象戏水”的趣景。

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省级行政区中的()

 

A           B            C            D

5、下图为我国某清洁资源分布示意图,该资源最可能是()

A.潮汐能       B.石油          C.太阳能        D.风能

6、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D.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7、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主要位于()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8、下列地区中,雨季开始最早而结束最晚的是( )

A.南部沿海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北地区

9、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

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比南方日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

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

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11、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梅子黄

C.稻田受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秋风狂

 

目前,我国政府启动了能源作物培育计划,能源作物主要有:

玉米、甘蔗、高粱、油菜、大豆、棉花等。

下图是我国部分能源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能源作物依次为(  )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回答13题。

13、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D.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松嫩平原   D.太湖平原

15、该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土地面积广阔    C.降水丰富       D.消费市场广阔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16-17题。

16、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     B.北坡较多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

17、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南坡3500米     B.南坡2000米  C.北坡3500米   D.北坡2000米 

读图3,完成18-19题。

18、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A.土壤肥力B.热量C.水源D.光照

19、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②多大风③水能丰富④森林分布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20-22题。

20、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1、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江汉平原D.成都平原

22、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23-25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23、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D.陇、黑、川、苏

24、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25、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二、综合体(总分50分)

26、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较,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                      ,

原因:

                                                               。

(4分)

(2)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分析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8分)

 

(3)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

简要分析理由。

(6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8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简述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4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简述原因。

(4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6分)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简述甲河所在省份的地形地势特征。

(4分)

 

(2)图中等温线的走向主要受                    、                   因素的影响。

(4分)

 

(3)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试分析其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6分)

 

德兴一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地理答题卡

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体:

26、

(1)                     ;

 

                                                               。

 

(2)                   ;

 

(3)

 

27、

(1)

 

(2)

 

(3)

 

(4)

 

28、

(1)

 

(2)                   ;                  

(3)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D

A

D

B

C

A

D

C

C

D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B

D

C

A

B

A

D

A

D

D

二、综合题

26:

(1)四川盆地 ;阴雨天气多(雾天多、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4分)

(2)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2分)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口稠密,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6分)

(3)不可行;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6分)

 

27:

(1)有利条件:

(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4分)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4分)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分)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

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

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每点2分,总共6分)

 

28:

(1)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4分)

(2)地形(山脉走向);海陆位置    (4分)

(3)水土流失(2分);地面起伏大,坡度较陡;年降水量大,多暴雨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