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764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二城市与环境练习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如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 

)。

A.E

B.F

C.M

D.N

7.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

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益

8.下列因素中,对城市地租高低影响比较小的是( 

A.环境质量

B.人口分布状况

C.土地质量

D.城市化水平

9.图中①②③④点,地租最高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0.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11.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提、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目的是(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13.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河道取直,加剧侵蚀,水质恶化

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D.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读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国家

城市化水平

空气污染指数(μg/m3)

产业结构

化石能源消耗比例

日本

66.64%

24.90

1:

17:

72

81.01%

德国

73.72%

15.78

28:

71

79.49%

19.46%

19.46

14:

65:

21

51.30%

14.甲国最可能是( 

A.美国

B.中国

C.巴西

D.英国

15.甲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是( 

A.滞后城市化

B.虚假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市中心衰落

随着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断向郊区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

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称“边缘城市”。

下图示意美国某“边缘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生产用地

B.居住用地

C.办公用地

D.零售业用地

17.图示“边缘城市"

( 

A.人口的昼夜流动性大

B.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C.空间上和中心城市相接

D.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大

读“我国某城市简图”,完成1—2题。

18.铁路穿越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行政因素

D.历史因素

1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是三种主要的城市功能分区。

回答下题。

20.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字母A表示(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教区

21.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A 

B.B 

C.C 

D.交通设施用地

22.关于C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距市中心远近对其影响最大 

B.交通通达度对其影响较大

C.一般布局在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D.与高级住宅区、文教区毗邻

下图为不同城市居民上下班拥堵所花时间与其忍耐极限时间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23.交通最拥堵及居民对交通拥堵感受最痛苦的分别是( 

A.北京 

重庆 

B.武汉 

广州

C.北京 

西安 

D.南京 

成都

24.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城市立体交通 

B.开辟公交专用车道

C.减少主干道红绿灯 

D.加强城市交通规划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4%,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

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

据此完成各题。

25.“两栖”群体产生的原因是( 

A.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B.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C.产业转移的影响 

D.交通条件的改善

26.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A.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B.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C.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 

D.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27.1949年以来,黑龙江省城市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下图为2011年该省城市化水平示意图。

黑龙江省:

( 

A.主要靠边境贸易带动城市快速发展

B.商品谷物农业发达延缓城市化进程

C.黑河市比哈尔滨市的服务功能更齐全

D.大庆市调整产业结构利于可持续发展

读“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图”,回答下列小题。

28.1975年,与英国相比,巴西城市化特点是( 

A.城市环境质量更高

B.城市化水平更高

C.城市化速度更快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9.1950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城市环境恶化

②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

A.①② 

B.③④ 

C.③④ 

D.②④

下图示意安徽省1990-2030年城市化水平统计及预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0.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有( 

A.2000-2010年已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

B.2020-203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C.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减缓

D.I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

31.目前安徽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A.水平较低,发展较快 

B.水平较高,发展快

C.水平低,发展慢 

D.水平高,发展慢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32.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一日本工业化率

B.②一中国工业化率

C.③一日本城市化率

D.④一中国城市化率

33.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于日本

B.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C.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适应

D.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通常城市地域图层可分为老城区、近城区和远城区。

下图中三城市的人口均在500万人以上,老城区均指新中国成立前的城市区域范围。

读图完成1、2题。

我国三城市老城区人口密度变化图

34.上图三城市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的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甲城市和乙城市

35.关于图中三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丙城市人口总数最多

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数量有所下降

C.乙城市人口总数明显减少

D.人口密度变化最大的是乙城市

读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完成1~3题。

降水量

(mm)

径流总

量(mm)

地表径

流量(rmm)

地下径

流量(mm)

蒸发量

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区平

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36.北京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A.地下水位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小

C.蒸发量减小

D.降水量减小

37.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量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小

D.城市热岛效应

38.为减少城市中心区雨季地表径流( 

A.将城市中心区的水调到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小绿地的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

读“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演变路径”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图”,完成1~2题。

39.关于我国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65—2005年间,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B.197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慢于世界平均水平

C.1985—199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D.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40.我国城市化属于图中的(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二、综合读图题

41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2.除考虑风向外,图中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还有哪些?

3.F、G两地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 

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是什么?

42、

2013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将建设新型城镇化作为拉动内需,实现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村镇功能区的布局是人们当前考虑较多的一个问题。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哪些?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

1.C2.A

3.C4.C

解析:

1.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

鬼城主要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

严重依赖资源开发,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一旦资源开发完,城市经济萎缩;

城市萎缩,城市的环境污染也就减少。

选C正确。

2.鬼城指数=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

即建成区面积越大,居住人口越少的城市,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超过了城市人口发展;

它不是逆城市化现象,也不是虚假城市化。

5.A;

6.C;

7.A

1.D点房价在6000~7000元/平方米之间,N点房价在3000~4000元/平方米之间,D点与N点房价差值在2000~4000元/平方米之间。

2.M位于河流上游,盛行风向垂直郊外,环境好。

3.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需在成本较低的地区,城市郊区土地价格较低,适合建设

8.C;

9.B

1.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环境质量等,和土地质量关系不大。

2.在①②③④点中,②点的等时线数值最小,说明该处交通通达度最好,所以在距市中心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地租最高。

10.C;

11.B

1.本题考查三类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内部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图可知,2005年与1990年相比,①土地利用类型在市中心所占面积比例较大且大幅度下降,而离市中心较远处所占面积比例大幅度上升,这最可能代表居住用地,这是市中心的地租越来越高,居住区不断外移的结果;

②土地利用类型在市中心所占面积比例较低且有所下降,这最可能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用地;

③土地利用类型在市中心所占面积比例明显增加,而随着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加,面积比例增加得越来越不明显,故它代表对市场条件要求较高的商业用地。

2.本题考查了城市各类用地的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时,可在横坐标12千米处作一纵线,观察该纵线与图中6条线的关系可知,距市中心12千米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比例增加了,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12.B;

13.C

1.根据材料分析,城市渠化现象目的是增加城市休憩娱乐的场所,B对。

城市渠化现象不能改善城市供水条件,A错。

城市内河一般没有航运能力,C错。

城市内河不是排污水道,D错。

2.城市渠化硬化河提、河底,导致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C对。

河流流速可能加快,泥沙淤积减少,A错。

硬化河提、河底,岸坡为砌墙或混凝土墙,侵蚀减弱,水质较好,B错。

阻断下渗,地下水位下降,D错。

14.C;

15.B

1.甲国城市化水平虽高,但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因此可推测甲国为发展中国家,选项中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很高,与表格数据相符合,因此选C。

2.由上题可知,甲国应该是巴西,其城市化水平是虚高的,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

16.D;

17.B

1.最早出现在出入口附近的产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最近,图中零售业用地位于出入口附近,占地面积较大。

D正确。

2.土地利用方式反映该城市的就业及产业结构。

图中零售业及办公用地面积大,该地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B正确。

18.D;

19.B

1.铁路穿过市区会加重城市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现象,因此导致铁路穿越该市区的影响因素最有可能的是历史因素.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线穿过了三个商业区,因此有三次高值区,其中又以市中心的商业区地租最高。

20.A21.B22.B

1.A区地租水平高,距市中心近,应布局为商业区;

商业区的付租能力高,市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市场广阔,布局商业区更合理。

选A正确。

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是住宅用地;

图中B介于市中心与郊区之间,适合布局住宅区。

选B正确。

3.C距市中心最远,地租低,适合布局工业区;

工业区布局在郊外远离城区和住宅区,一是对城市中心环境影响小,二是地租水平低,生产成本低;

但工业区要求交通便利,以降低运费成本。

23.A24.C

1.读图,交通最拥堵的是图中拥堵所花时间最长的北京,感受最痛苦的城市是忍耐极限时间最短的重庆,A对。

2.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可以发展城市立体交通,A可行。

开辟公交专用车道,B可行。

减少主干道红绿灯,可能加重交通拥堵,C不可行,选C。

加强城市交通规划,D可行。

25.B26.A

解析:

1.本题以农民工因户籍限制而成为特殊的“两栖”群体为背景材料来考查主干知识——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主要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通过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有效措施这一设问来考查学生对地理文字信息的获取能力与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可以看出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有效措施是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27.D

资源开发、工业发展是促进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该省国营农场经营的商品谷物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

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其服务范围为该省各城市之首。

大庆市以石油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28.C29.A

1.读1975年数据,巴西城市化水平低于英国,城市化里程曲线呈上升趋势,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环境质量比英国差。

C正确。

2.从1950年开始,英国城市人口比重开始下降,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与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等有关。

A正确。

30.D31.A

1.读图,安徽省2000-2010年城市化水平低,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A错。

2020-2030年1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速度较慢,B错。

2010-2012年城市化速度加快,C错。

I990-1995年城市化速度最慢,D对。

2.根据图中城市化水平的数值及变化,安徽省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快,A对,B、C、D错。

32.B;

33.D

1.读图可知:

①曲线代表日本城市化率,日本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水平远高于中国;

②曲线代表中国工业化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发展虽有波动,但整体水平是上升的;

③曲线代表中国城市化率,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是个农业大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但是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④曲线代表日本工业化率,日本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总体水平高,但工业化率在降低。

2.由图可知,1980年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处于加速阶段,日本处于成熟阶段,进程较慢,但总体进程中国远慢于日本,故A项错;

日本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率在下降,但工业总产值在上升,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故B项错,D项对,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工业化,C项错。

34.C;

35.B

1.丙城市老城区人口密度呈增长趋势,说明近城区和远城区发展缓慢,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密度降低,说明老城区人口数量下降。

36.C;

37.C;

38.D

1.阅读表格可发现,中心区径流总量、降水量在增加,地下径流量减少,故地下水位下降,蒸发量减小。

2.比较表中数据可发现,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降水量差别不大,但地表径流量比郊区平原区大很多,可推断水泥地面导致降水下渗量减小。

3.减少地表径流量的关键是提高降水下渗量,故使用渗水砖较好。

39.D;

40.C

1.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大小主要看曲线的斜率大小,纵坐标代表城市化进程速度,横坐标代表经济发展速度,所以1995~2005年间,城市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

2.目前我国的人均GDP比较低,城市化水平也较低,所以处于Ⅲ型。

41.

答案:

1.偏南风;

2.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便利;

靠近河流,用水方便;

河流下游,减少污染;

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

3.G;

4.A 

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

1.工业区布局在该市的北部,可推测该市主导风向是偏南风。

2.从交通、河流、与居住区之间有隔离带等方面分析。

3.商业中心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处。

4.A处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地处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

42.

1.东南风(或偏南风);

2.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处、城市的边缘地区

3.附近有丰富的铁矿(煤炭)资源;

交通运输便利(铁路、河流);

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居民区大气污染小。

丰富的水源;

城市外围,地价便宜,适合建大型工厂。

4.C;

5.D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向,污染少;

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交通便捷。

1.考虑工业区大气污染问题,该城市的主导风应是东南风(或偏南风)。

2.交通便利,取水方便,地价较低。

3.从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有利城市环保等方面思考。

4.商业中心应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5.高级住宅要求上风上水,风景优美、环境洁净、交通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