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07741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6届复习计划徐晓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四、2016年普通高考数学学科考试内容

学科

必考

选考

数学

(文科)

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

选修1-1、选修1-2,选修4-5《不等式选讲》

不设选考内容。

(理科)

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考生从二个模块中选择一个作答

五、把握课标教材与考纲相对原大纲版教材及考纲部分内容要求的变化

新课程中增加的考试内容是比较好掌握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传统内容在《考试说明》中或删减、或降低要求,有较大的变化,教学与复习中就不能依据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处理。

1.新增教学内容

新课标教材

教学内容

课时数

数学1(必修)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8

数学3(必修)

算法初步(含程序框图)、统计、概率

36

选修1-2

推理与证明、统计案例、复数、框图

选修2-1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2

选修2-2

推理与证明、定积分、微积分

14

选修2-3

条件概率、统计案例

选修3-1(IB)

数学史选讲

18

选修4-1(IB)

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IB)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IB)

不等式选讲

2.删减的教学内容

原大纲教材

选修Ⅱ

极限

3.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点的调整

新课标

教材

增加知识点

删减知识点

必修1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

幂函数

 

必修2

立体几何初步

三视图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空间直角坐标系

必修3

概率

几何概型

统计

茎叶图

必修4

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余切函数、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反三角函数

平面向量

线段定比分点、平移公式

必修5

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

选修1—1

选修2—1

常用逻辑用语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选修2—2

导数及其应用

函数的极限、极限四则运算、函数的连续性

选修2—3

计数原理、统计案例

统计案例

4.部分教学内容要求的变化

提高要求

降低要求

Venn图的应用

分段函数的应用

函数单调性

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函数定义域、值域,反函数只要求以具体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反函数的定义不要求,求具体函数的反函数也不要求

性质定理

仅要求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对棱柱、正棱锥、球的性质由掌握降为不作要求;

判定定理

随机数、茎叶图

任意角概念、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由三个减少为两个、三角恒等式证明

数列、不等式

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不等式背景和应用,加强了与函数、方程的联系

解不等式

选修1-1

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四种命题及其关系由理解变为了解不要求使用真值表

平面解析几何

不再要求“直线到直线的角”和“两条直线的夹角”;

不再要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位置关系作精确研究,只对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垂直)进行研究

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由理解变为了解,其性质由掌握变为知道,文理有别

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方差

组合数两个性质

六、新增内容在高考中怎样考查,复习中应如何把握

新课标的新增内容,对老教师来说也是新问题,一方面内容感觉陌生,另一方面不知高考怎样考,考查的面有多广,以什么题型出现等,因而是我们在备考中最为关注、最感迷茫的问题。

我们现在只有课标和教材,相关资料上的题目也非常有限,因此我们的复习主要是依据课标,充分利用教材,尤其要把教材中的题目做全做透,再帮助学生加以总结、整合,这极有可能是考查所在。

纵观三年来各课改省份高考数学试题,分析分布在各模块中的新增内容的考查情况可以看出,新增内容在各省市各年度均占有较大比例,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如函数的零点、三视图、程序框图、茎叶图,文科的复数和系列4(选考内容)等新增内容各省份几乎每年都考过,统计中的直方图、散点图和回归直线方程,定积分、条件概率、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统计案例新增内容也都有所体现。

这反映了高考命题的取向,体现“高考支持课程改革”的命题思路,同时又照顾到试卷涵盖的各部分内容的平衡。

所以,要重视新增内容的复习,也要注意把握适当的难度和实际背景,如利用统计中的直方图考查学生收集、分析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利用程序框图简约地表示解决问题的算法过程等。

七、“选考内容”高考会怎样考

新高考方案规定了系列4中的4-1《几何证明选讲》、4-4《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为高考的选考内容,理科从二个模块中选择一个作答,文科不作选考题。

4-5《不等式选讲》为文、理科的必考内容。

对于理科的两个选考模块可以考虑只上4-4。

八、具体措施

经过备课组认真研究后,我打算分三个阶段来完成本届高三数学的复习工作。

首先,本学期7月份完成高三建议选修内容的教学。

然后进入高三第一轮复习,

时间分配:

1.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是本次复习的核心,从2016年署假补课开始至2016年2月底结束,可用实际教学时间为27周。

2.第二轮专题复习,是为了突出高考重点,明确考试主线,题型,从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4月15日结束。

共6周。

3.第三轮强化训练从2016年4月16日开始到5月25日结束。

共5周。

4.回归教材,查漏补缺,从2016年5月26日至高考前。

第一轮:

夯实基础

(一)同备课组老师之间加强研究

1、共同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教学要求。

2、研究高中数学教材。

处理好几种关系:

课标、考纲与教材的关系;

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关系;

重视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3、研究近几年新课标区年高考试题,把握考试趋势。

4、研究高考信息,及时了解2016年高考动向,研究本校数学教学情况、尤其是本届高三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适时调整复习方案。

(二)重视课本,夯实基础,建立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体系

课本是考试内容的载体,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智能的生长点,是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只有吃透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以不变应万变。

在求活、求新、求变的命题的指导思想下,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将课本题目进行引申、拓宽和变化,高考试题千变万化,异彩纷呈,但无论怎样变化、创新,都是基本数学问题的组合。

所以,对基本数学问题的认识,基本数学问题解法模式的研究,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理解,乃是数学复习课的重心。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

基础题、中档题不需要题海,高档题题海也是不能解决的。

在第一轮复习中,切忌“高起点、高强度、高要求”,所谓“居高临下”,往往投入很大,收效甚微,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要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最基础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最基本的方法是最有用的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融代数、三角、立几、解几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高效的有机认知结构。

(三)提升能力,适度创新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重点和永恒主题。

教育部已明确指出高考从“以知识立意命题”转向“以能力立意命题”。

新大纲提出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做出思考和判断。

其中理性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是数学的一种综合能力,需将思维、运算、空间想象有机结合去完成的一种复合型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更高层次。

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题中表现为:

①领会题意、明确目标;

②寻找解题方向和有效解题步骤;

③正确推理和运算,表述解题过程。

能力的培养首先应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思想方法的渗透。

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思想方法的掌握有助于广泛迁移的实现。

实践能力在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

创新是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综合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和研究,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处理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汇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四)强化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思想。

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也是高考数学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最高层次上的概括提炼,它蕴涵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能够迁移且广泛应用于相关科学和社会生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适用于数学全部内容的通法,对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必然要与数学知识考查结合进行。

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把数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各个阶段的复习中,要结合具体问题不失时机地运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其进行多次再现、不断深化,逐步内化为自己能力的组成部分,实现“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可分为三类:

一是具体操作方法,如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迭代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特值法、待定系数法、同一法等;

二是逻辑推理方法,如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类比法、探索法、解析法、归纳法等;

三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在复习备考中,要把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每一章、每一节、每一课、每一套试题中去,任何一道精心编拟的数学试题,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注意渗透,适时讲解、反复强调,学生会深入于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格,考试时才会思如泉涌、驾轻就熟,数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的始终,因此在进入高三复习时就需不断利用这些思想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并非只在高三复习将结束时去讲一两个专题了事。

(五)强化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质量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注意多题一解、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多题一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

一题多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

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一节课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讲三道题,不如愉快宽松的引导学生探讨完两道题。

我们的共识是“教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

教师有计划的精心研究全国各地的高考题和模拟题,从中精选和改编部分面目新,质量高,难度适中,针对性强的试题,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训练,讲评,以少胜多,提高效益。

对学生要求“会、快、对”,“会”即有方法,会动手;

“快”强调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题量;

“对”即准确,指解答正确。

只有会,才有可能得分;

只有快,才能多得分(指整套试卷);

只有对,才能得满分(指某道试题)。

在复习中,首先要训练学生解题有“办法”,能动手,但决不满足于此,尤其对“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眼高手低”的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以往的考试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都有这个通病。

要从审题的仔细、思维的严谨、表述的规范、计算的准确等方面下功夫,做到“会做的不丢分”。

要尽可能稳中求快,对基本题提高熟悉程度,才有时间去思考新题、难题,对基础题、中档题要清楚明白,准确熟练,对难题要量力而行。

(六)认真总结每一次测试的得失,提高试卷的讲评效果

试卷讲评要有科学性、针对性、辐射性。

讲评不是简单的公布正确答案,一是帮学生分析探求解题思路,二是分析错误原因,吸取教训,三是适当变通、联想、拓展、延伸,以例及类,探求规律。

还可横向比较,与其他班级、其他学校比较,寻找我们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七)根据所教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组题进行强化训练

抓基础题,得到基础分对大部分学校而言就是高考成功,这已是不争的共识。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情况,首先抓好90分一120分的低中档题,教师在复习的过程当中结合所教学生实际,对学生在某一块加强一下就能增加得分的内容,要精心组题、强化训练。

这一轮复习我们打算每一讲用3个课时,第一课时,知识点、考点复习,第二课时,典型例、习题讲解,第三课时,作业讲评及数学思想、方法、总结。

这一轮复习应针对学生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知识不能纵横联系,特别是“代数推理题”、“三角函数变形题”等常常出问题,解析几何不能从宏观上把握题目,其基本套路不熟,缺乏运算的恒心,概率题不能突破“排列与组合”瓶颈,选择题与填空题的速度与准确率不高等问题进行重点、难点突破,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

(八)针对弱科的踏线生进行集体辅导和课后个别辅导相接合

重点巩固与提高中等生的数学解题水平和能力;

带动数学困难生努力跟上复习。

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

A类边缘生采用各个击破,B类边缘生抓基础,促能力,A类边缘生注意备课组集体研究,个别指导;

B类边缘生手把手的教,主要课堂重点关注,课后重点辅导。

根据以上计划,制订以下实施步骤:

第一步:

课前

教师:

编制导学案,(将任务分工到每一个教师,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结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针对知识点进行初编,然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教师共同审核每一节导学案,最后形成定案,)要求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题目适中,学生用后效果明显。

学生:

根据导学案要求进行课前预习,首先自己逻列、复习知识点,找出自己的不足。

第二步:

课中

1.重审目标:

把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所要求达到的目标,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有的放失。

2.学情调查:

教师要了解学生导学案的预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失。

3.问题汇总

4.精讲点拨

5.当堂检测:

用当堂检测题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6.课堂小结:

通过多种方式总结出本节课的得失,以便学生学的更好。

第三步:

课后

收缴本节课学生的导学案及作业(注意检查学生是否完整的写出解题过程),进行教学反思.

具体总结本节课内容,包括方法、知识归类,按导学案要求预习下节内容

总之,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

面向全体,分层实施,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质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轮专题过关

对于高考数学的复习,应在一轮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专题复习,更能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专题过关分思想方法与技巧过关和小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及应用题过关。

在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不要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需配合着专题的学习,提高学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换元”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选择、填空的特色,学习一些解题的特殊技巧、方法,以提高在高考考试中的对时间的掌控力。

第三轮综合模拟

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

3、检验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

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

这一轮复习以仿真卷为主,一定要注意试卷的仿真性,把握好试卷的难度和梯度,掌握考试时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使学生不断总结考试经验与考试技能,真正高考时不慌神,沉着冷竣,创造性地考出高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