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08155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9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某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可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3.3.10国家和地方制订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

1.3.3.11其他各有关专业设计规范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2编制范围

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程、规范,本可研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医疗需求、建设规模、内外部条件、总平面布置、公用工程、环境保护、投资估算、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详细的研究论证,并提出基本结论和合理化建议,供业主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1.4建设地点

拟建地点:

XX县新城开发区和森路XX县妇幼保健院新址大院内。

1.5建设内容与规模

XX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

新建综合楼一栋及附属配套工程。

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675m2,总建筑面积2700m2。

1.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6.1总投资:

216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9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费10万元,土地和前期工程费8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4万元,其它费用4万元,预备费6万元。

1.6.2资金来源:

1.6.2.1中央专项资金50万元。

1.6.2.2XX县财政配套资金100万元。

1.6.2.3项目业主XX县妇幼保健院自筹66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XX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1.1位置范围

XX县地处湖南省中部湘中丘陵区,东经111°

54′54″-112°

31′05″、北纬27°

12′--27°

42′49″之间,东毗衡山、湘潭;

南靠衡阳;

西接邵东、涟源;

北界娄底、湘乡。

县境东西长61km,南北宽59.2公里,行政辖区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占全省的0.81%。

XX县委、政府设永丰镇,地处湘中腹地,跨湄水两岸,属县境中部,东倚长潭株“金三角”,南临衡郴“弹性地带”,西临邵阳,北接娄底、益阳。

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湘中丘陵地区的粮、猪、茶、酱之乡,是党的早期创始人,卓越的领导人之一——蔡和森同志的故乡。

2.1.2行政区划、面积、人口

XX县现辖3个乡,13个建制镇,899个行政村,42个居委会,总人口89.2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人均耕地占有量0.7亩。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为92.2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47.73万人,女性人口44.47万人;

城镇人口15.46万人,农村人口76.74万人。

2.1.3自然条件及资源

XX县属南岭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形轮廓为东部中低山环绕,南境低山连绵,西端山地崛起,北部丘陵起伏,中部岗盆宽广。

县境山脉走向分为西北,东南两支。

海拔最高点818.8米,位于紫峰山仙女殿,最低点海拔64米,位于县东北涟、测水汇合处的江口河谷。

境内地貌形态复杂,呈四周山丘崛起、中部岗平相间的立体轮廓;

类型多样,呈山地连片、岗丘交错、平地绵展的组合;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大体分为五区,即西部山地区,中部风盆区,北部丘陵区、东南及东北山地区。

XX县位于湘资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处,是湘江二、三级支流上游。

境内分两大水系(涟水、涓水)。

全境共有长5公里的河流49条,总长655.6公里。

其中涟水水系42条,流域面积150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7.6%;

涓水水系7条,流域面积20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1.85%;

其余0.55%为蒸水水系。

县内主要河流测水,为涟水的一级支流,从青树坪镇旺村入境,流经侧石桥、湄水桥、永丰、湾头、街埠头,于江口汇入涟水,全长105公里,境内流程65.2公里,流域面积1347.3平方公里,平均坡降0.89‰,多年平均流量2819立方米/秒。

XX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寒潮频繁,气温变化剧烈;

夏季暑热期长,伏旱明显;

前秋干旱频繁,后秋天气多变;

冬季严寒期短,阴睛少雨天多。

全县年平均气温17.0℃,年降水量1200至1350毫米,年日照1500至2700小时,无霜期260至300天。

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21.75亿立方米,地表径流9.116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容水量2.627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3亿立方米。

XX县生物资源比较丰富。

常见的农作物及茶果资源有34科84属1700多个品种;

养殖业动物资源有家畜家禽两大类100多种:

水产养殖资源有60多种;

全县森林资源有216科820余种,乡土树种43科14种,尚存古老、稀有、珍贵树种20余种。

境内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分布广。

已查明的有27个矿种,99个矿点,其中金属矿有黄金、铅锌、钨钼、锑钼、铁、矾、铜等;

非金属矿有煤、石膏、黄铁、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土、耐火粘土、碳、磷、钾、重晶石、硅石等。

位于全省前10位的矿产有:

石膏、大理石、黄铁、煤、耐火粘土、黄铁矿等。

洛湛铁路、长邵铁路、潭邵高速和320国道横贯东西,两个火车客货运站紧毗县城,两条铁路专线连通国营厂矿,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

2.1.4经济和社会发展

XX县属国家级贫困县,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初步核算,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55969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5%,比上年快0.9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4181万元,增长6.6%;

第二产业增加值150810万元,增长22.4%;

第三产业增加值174707万元,增长9.9%。

三次产业构成为41.8:

26.9:

31.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6546元。

2006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2682万元,增长15.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216万元,增长13%。

地方财政收入中,国税部门完成2350万元,增长27.3%;

地税部门完成5798万元,增长15.9%;

财政部门完成5980万元,增长5.8%,税收收入为8531万元,增长23.4%,快于非税收入23.3个百分点。

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55.3%提高到60.4%。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障。

近几年来,XX县“三化”进程扎实推进。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

优质稻、药材、草食动物、名优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巩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2家,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实现规范运作。

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启动了18个新型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规划编制。

“城镇建设管理提升年”成效明显,城镇化进程实现新跨越。

全县城镇化水平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完成了县城整体修编,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城市规划集中执法行动,查处违法建设行为1100多家。

投资6750多万元,完成了曾国藩大道建设、复兴路中段改造和湄水公园建设,县城“五纵四横”主骨架正式成型,城市品位得到提升。

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

2006年全县工业增加值135710万元,增长2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

农机、烟花、针织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共有21个农机产品分别纳入国家和省市支持推广农机产品名录,新上烟花鞭炮企业11家,已发展针织企业85家。

园区工业发展迅速。

XX经济开发区新引进技术含量高的工业企业14家,计划总投资3.9亿元。

  2.2XX县城总体规划布局

根据经省、市两级人民政府批准的XX县城总体规划,县城永丰镇将按照“限制东南、发展西北”的原则,到2020年建成20平方公里、人口20万的中等规模城市。

育才风雨桥横跨湄水河,连接育才东路和育才西路,是XX县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2.1城市性质

XX县城是湘中经济区物资贸易和交流中心之一;

以发展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加工和小农机生产为主导,并形成以历史名人为依托的地域特色文化产业;

逐步成为娄、邵、冷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2.2.2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05)年  8.5万人左右

●中期(2010年)  11.5万人左右

●远期(2020年)  18万人左右

●远景设想(30-50年)市区人口规模按25~28万人控制。

2.2.3用地规模

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控制在85平米/人左右近期为723公顷

中期控制在85平米/人左右中期为1000公顷左右

远期控制在100平米/人左右远期1800公顷

远景按105平米/人左右控制远景控制在3000公顷以内

2.2.4城市规划区范围

规划区总面积约67km2。

2.2.5城市对外交通及道路规划

2.2.5.1公路交通规划

●320国道绕城线建成后,近期作为XX县城主要对外交通公路。

远期过境路从北环路(白玉街)绕过,绕城线(和森路)改作城市主干道。

●娄衡公路(万宜路)作为高速公路连接线,按一级公路标准修建,道路红线24米,另外两侧再设10米的绿化隔离带和21米的辅道作为城市道路。

●现有城市客运站均改为公交站。

在和森路与梓园路交叉口东北侧设长途客运东站,在和森路与娄衡公路(万宜路)交叉口东北角设长途客运西站。

●在各主要入城道路出入口附近,设置车辆维护设施,停车场,加油站等交通设施。

2.2.5.2城市道路规划

县城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

规划城市主干道共八条(其中白玉街兼有对外交通功能),为三块板和四块板,双向六车道,红线宽度为60米、45米。

规划城市次干道以一块板为主,为双向四车道,红线宽度30米。

规划城市支路全部为一块板,为二车道,红线宽度12米、18米、24米。

规划全县城主次干道网(不含过境公路)密度为4.41公里/平方公里。

(1)、城市道路网规划

●规划XX县城道路系统采用方格网道路系统,主干道形成“四纵四横两环”结构。

●新修道路根据城市建设需要,按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一次贯通。

原有道路的改造拓宽,根据实施的难易程度逐步形成,但必须按规划红线严格控制,严禁在红线范围内新修或翻修旧建筑。

(2)、城市广场系统规划

●规划县城设游憩集会广场1处,占地约10公顷,位于县行政中心,由和森路、富厚路、存朴路、思云路围合而成。

●规划县城设绿化广场1处,占地约4公顷,位于复兴路与梓园路交叉口的东北角。

●规划全县城设交通广场5处,分别位于城东汽车站、城西汽车站前,万宜路入城处、复兴西路入城处、复兴东路入城处,各占地约2-5公顷,以方便客运,展示城市大门形象。

●规划在高科园工业区科技大道(暂定名)两端的2个小广场,各占地约1.5公顷。

2.2.5.3城市桥梁规划

规划在湄水河上新修建桥梁五座,以联系沿河两侧,分别位于白玉街、归朴街、和森路、育才街、有恒路。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项目的建设是落实妇幼保健工作方针的需要。

2007年妇幼保健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部署,继续推动各级政府落实《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纲要》。

进一步完善法制管理和政策措施,深化改革,探索维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健康教育机构公益性质的运行机制,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促进各相关工作领域规划目标的进一步落实,更好地为增进城乡居民的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重点工作是加强妇幼保健依法管理和服务。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明确妇幼卫生发展的工作思路,争取尽早出台《儿童保健管理规范》和《儿童保健技术规范》等,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进一步贯彻实施《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助产技术管理办法》,争取早日出台《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办法》,贯彻实施《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

尽快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力争尽快下发。

另外是继续推进《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的落实。

下发《孕前保健服务指南》,组织培训,要求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规划、组织、开展规范化的孕前保健服务。

进一步规范产前诊断工作,开展规范化培训,培养产前诊断专业人才队伍。

深入开展《行动计划》系列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普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

再就是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拟召开全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

继续开展监督指导评估工作,加强服务人员能力建设,建设专家队伍。

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开展专项调查。

推动全国336个国家级监测区县全面同步开展妇幼卫生监测工作并尽快步入正轨。

继续开展妇幼卫生监测和年报的质量控制,实施网络电子直报工作,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完成2007年监测结果年度报告。

重点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卫生保健情况和农村儿童营养及喂养的专项调查研究;

关注农民工的儿童保健问题。

继续深入做好“降消”项目。

进一步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开展国家级督导评估。

举办项目专家研讨会、管理培训班和技术培训班。

组织开展项目地区的经验交流和评选项目“示范县”活动。

继续做好国际国内合作项目工作。

加强培训,开发新教材,探讨乡级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工作的新方法;

改进儿童营养及育龄妇女贫血监测工作。

在“中国食物营养监测系统”监测项目中增加孕产妇贫血、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和行为等内容。

继续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开展母婴系统保健、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项目,并认真做好下周期项目准备工作。

继续开展孕期健康教育项目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

2.3.2项目的建设是新形式下妇女儿童保健持需要

XX县有92多万人口,农村人口居多,看病、治疗、保健需求大,但目前农民由于社会生活、交通、经济等条件的限制,看不起病,有的甚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需要政府及各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关爱。

妇幼保健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二的妇女、儿童,她们本来就是一个弱势群体,更加需要现代化的保健、医疗服务。

目前我县孕产妇死亡率有所反弹,高危孕产妇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切实管理,婴幼儿因肺炎、腹泻、早产等原因死亡率也不低,这些给社会、家庭造成的损失不得不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

要想奔小康,首先保健康,根据广大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需要及我院的实际情况,目前,XX县妇幼保健院的办公业务用房与承担的工作任务很不相适应,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省、市领导来院检查工作时多次建议必须新建办公、业务用房。

2.3.2项目的建设是XX县妇幼保健院改善服务条件需要。

但由于XX妇幼保健院占地面积窄,业务用房少,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差,与承担的保健服务工作很不适应,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因此,XX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建设将有效改善该院的医疗条件,增强发展潜力,加快发展步伐。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XX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总用地面积6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四层,按二级妇幼保健院的建设,主要设住院床40张,

另设业务科室和医技科室。

业务科室:

妇女保健科、婚姻保健科、围产保健科、优生咨询科、乳腺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儿童生长发育科、妇儿营养科、儿童五官保健科、生殖健康科、计划生育科、妇产科、儿科、健康教育科、培训指导科、信息资料科。

医技科室:

药剂科、检验科、影像诊断科、功能检查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1选址

项目专家组会同XX县发展计划局、规划局、卫生局、妇幼保健院等部门有关人员一起在XX县妇幼保健院内进行了反复考察论证,并报XX县委、县政府。

将在XX县新城开发区和森路旁边行政划拨20亩给XX妇幼保健院建设妇幼保健医技大楼。

其理由如下:

4.1.1XX县妇幼保健院位于XX县新城开发区和森路,已征地20亩,土地权属清楚,建设妇幼保健医技大楼不需新征土地。

4.1.1由于该地址位于XX县新城区的和森路,交通非常便利,病人就诊和职工工作的交通较为便利。

4.1.1“三通一平”问题中,土地已平整,院内有现成的水电管线,并不需增容,能满足大楼的用电、用水要求。

4.2项目建设工程条件

4.2.1地质水文

境内分两大水系,以九峰山、牛立寨、紫云山、白石峰为分水岭,将流经该县的涟水、测水、涓水分为东西两大水系。

4.2.2气候气象

4.2.3植被

项目区域光热充足,以林、粮、经济作物为主,植被以马尾松为主,间有松杉混交林、茶林。

4.2.4地震

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2001),路线所经地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对应于原基本烈度VI度区。

依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004—89的规定,可不考虑抗震设防。

4.2.5建设材料和运输条件

本项目建设材料交通运输便利,周围盛产石料,产品规格可满足本工程需要。

此外,项目地区有大型的建材市场,具有充足的资源,路基所选用的石灰、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在本地区均有相应的生产厂家供给,并能满足建材质量标准的要求。

本项目筑路材料主要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少量材料也可采用湄水河水运,项目所属地公路、铁路均比较发达,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期间材料运输要求。

4.3项目建设市政条件

4.3.1供电、供水和排水

本项目用电量不大,基本为照明用电。

项目和森路有城区电力线路,院内变压器及配电设备均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建设用电和生活用电不成问题。

供水能得到保证,城市主水管从该项目所在地和森路通过,主水管已接入院内。

排水可通过和森路的城市污水管网排出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4.3.2市政交通条件

项目所在地南临XX县城新城开发区和森路,市政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4.3.3邮电通信

XX县属省内区域性邮政中心和信息枢纽,XX县城区已建成程控交换网、宽带互联网、长途数字传输网、移动通讯网、无线寻呼网等现代公用电信网络。

项目处市区中心地带,信息传递方便。

第五章工程方案

5.1区域概况

5.1.1地理位置

XX县妇幼保健院医技大楼位于XX县新城开发区,临城市干道和森路。

5.1.2交通条件

场地紧靠XX县新城开发区城市干道和森路,和森路有多条公交线路通过,交通十分方便。

5.1.3场址地形地貌

土地已征好,完成了三通一平。

5.2总平面布置

5.2.1总平面布置

根据建设标准及方便患者就医的要求,本综合楼四层南北方向布置,在北面设置休闲、健身区,供病人休闲用。

本工程主要道路宽度7.0m,次要道路宽度4.5m为城市型道路,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5.2.2竖向设计

根据场地自然地面标高及外部道路的标高情况,场地竖向设计采用平坡式布置,道路纵坡大部分为0.5~1.5%,局部为3%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场地雨水由东往西排入道路侧现有的排雨水系统。

5.3建筑方案

5.3.1工程类别

本项目是由一栋多层建筑组成综合楼建设项目。

5.3.2总体布局:

新建院综合楼,四层,按二级妇幼保健院的建设,主要设住院床40张,另设业务科室和医技科室。

5.3.3平面布置

综合楼总用地面积675平方米,按不同功能要求特点设计。

保证医务人员与病患分别使用不同通道,使污洁线路互不交叉。

妇幼保健医技大楼区为4层建筑,平面呈“一”字形。

5.3.4剖面设计

剖面按不同功能特点设计

  综合楼首层层高3.6m,二层以上层高3.3m。

5.3.5垂直交通设计

建筑单体根据不同功能特点运用楼梯及电梯组织医患人流、物流。

5.3.6无障碍设计

门厅室内外地坪高差处设坡道连续,坡道宽1.2m,出入口内外留出轮椅回转面积。

卫生间设残疾人厕位。

5.3.7立面设计

建筑外型力求新颖、简洁、建筑色彩淡雅。

采用大面积米色面砖贴面,上嵌灰色线条,顶部采用白色构架,使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