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8393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汇总精品

高考地理考点整理

一、自然地理

(一)地球与地图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课标卷)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经纬网的判读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015课标Ⅰ,6,4分

以飞行航线为背景。

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地图三要素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

——

——

——

等高线地形图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

2012课标,10-11,8分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考查海拔,高差计算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

——

——

(二)行星地球

1、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天体系统,地球与宇宙探测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

——

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14课标Ⅰ,1-2,8分

以太阳能光热电站建设为背景,考查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以及光热电站建设的影响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

——

2、地球自转运动

考点

名称

内容

运动特征与水平物体的偏转

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晨昏线的判读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3、地球公转运动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运动特征与四季、五带

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

——

——

昼夜长短的变化

——

——

——

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2014课标Ⅰ,3,4分

以物体正午影长与物体高度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与分布规律

(三)地球上的大气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大气受热过程与逆温现象

大气受热过程

——

——

——

热力环流

——

——

——

等压线和风

2013课标Ⅰ,9,4分

以等压线分布图考查风向

2、大气环流与气候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全球性大气环流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

——

——

气温与降水

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2012课标,37

(1),10分

以南美洲局部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沿海气候干旱的原因

气候类型

——

——

——

3、天气系统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锋面系统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

——

——

高低压系统

2013课标Ⅰ,10-11,8分

以等压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暴雨出现时间,以及气压形式出现的月份与地区

(四)地球上的水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015课标Ⅰ,1-2,8分

以雨水花园结构图为背景,考查覆盖物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陆地水体

陆地水体、河流径流

2012课标文综,4-5,8分

以河流水系图和流量过程图为背景,考查降水位置、洪峰峰值差异原因

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世界地理环境的影响

——

——

——

(五)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

——

——

内里作用与地貌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里因素

——

——

——

外力作用与地貌

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2016课标Ⅰ,7-9,12分

以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的影响

2015课标Ⅰ,10-11,8分

以黄河三角洲近岸观测点变化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变化原因

2014课标Ⅰ,36

(1),6分

以局部区域图为背景,考查风沙活动的沙源

(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6课标Ⅰ,37,22分

以勘察加半岛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野生动物数量少的原因,野外拍摄点的选取等

2017课标Ⅰ,6-8,12分

以盐湖的剖面图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各地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现象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7课标Ⅰ,1-3,12分

考查陆地自然的分布以及影响植被景观的区位因素

2013课标Ⅰ,6,4分

以区域景观图,考查山麓自然植被类型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16课标Ⅰ,10-11,8分

以某山地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为背景,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17课标Ⅰ,37,22分

通过图表中海拔、坡向与植物多样性之间的联系,考查自然环境差异中的垂直地带性

(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

——

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

——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015课标Ⅰ,7-9,12分

以渤海及其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海冰厚度、单位面积海冰资源分布及影响海冰大规模开发的因素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

——

——

二、人文地理

(八)人口与环境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容量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014课标Ⅰ,10-11,8分

亿人口统计坐标图为背景,考查人口增长特征

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我国人口政策

——

——

——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013课标Ⅰ,7-8,8分

以区域人口年变化柱状图为背景,考查人口变化及所属国家

(九)城市与城市化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2016课标Ⅰ,4-6,12分

以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空间规划为背景,考查城市规划作用

城市区位与等级体系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014课标Ⅰ,6,4分

以兰新铁路为背景,考查西北城市区位因素

城市化及其影响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5课标Ⅰ,3,4分

以城市雨水花园为背景,考查城市化影响

(十)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2016课标Ⅰ,36(1,2,4),18分

以广西横县茉莉种植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2015课标Ⅰ,36,22分

以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条件

2013课标Ⅰ,1、3,8分

以美洲鲜切花生产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条件差异

2017课标Ⅰ,36,22分

以中国在非兴建剑麻农场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

——

——

农业生产与粮食问题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012课标文综,1-2,8分

考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及区域生产差异

2012课标文综,37(2,3),14分

以美洲局部区域芦笋种植为背景,考查区域芦笋种植条件

(十一)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

2014课标Ⅰ,37,22分

一霎特磷酸盐工业城建设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2012课标文综,8-9,8分

以区域工业要素变化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工业生产条件及发展特点

2017课标Ⅰ,5,4分

以海德堡印刷产业的优势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特点

工业集聚与分散

工业其余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6课标Ⅰ,36(3),6分

以横县茉莉花茶厂集聚为背景,考查集聚的原因

2012课标文综,36,22分

以红木生产为背景,考查工业基地形成条件

2017课标Ⅰ,4,4分

以印刷产业的集聚为背景,考查工业集聚的优势

(十二)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地域联系方式及区位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015课标Ⅰ,4-5,8分

以国际航线为背景,考查交通点区位条件

2015课标Ⅰ,4-5,8分

以兰新铁路建设为背景,考查交通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2013课标Ⅰ,2,4分

以鲜切花运输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

——

——

(十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点

名称

内容

环境问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

(十四)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

考点

名称

内容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的含义。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RS)技术的应用,全球定位技术(GPS)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数字地球的含义

(十五)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2014课标Ⅰ,36(2,3,4),18分

以青藏铁路部分路段风沙危害为背景,考查起啥原因、风沙危害及治理措施

森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2014课标Ⅰ,7-9,8分

以实验方式,提供植被变化数据,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十六)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考点

名称

内容

区域能源。

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十七)区域经济发展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区域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

2012课标文综,3,4分

直接考查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于河南省的原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生产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6课标Ⅰ,1,4分

以佛山陶瓷发展为背景,考查珠江三角发展条件

(十八)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

——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6课标Ⅰ,2-3.8分

以佛山陶瓷产业转移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

四、区域地理

(十九)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况与亚洲

考点

名称

内容

世界地理概况

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主要人种的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亚洲

1,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

2,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2、世界其他地区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非洲

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各大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的地理特征

2013课标Ⅰ,37,24分

以维多利亚湖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尼罗河鲈鱼生长条件及带来的影响

欧洲

——

——

——

南、北美洲

2013课标Ⅰ,4-5,8分

以区域自然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特征

大洋洲和极地地区

——

——

——

(二十)中国地理

1、中国地理概况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位置与地形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2012课标文综,6-7,8分

以经纬网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地形区位置影响及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

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

——

河流与湖泊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

——

——

——

中国人文地理

我国疆域与人口。

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

工业地理分布特点。

交通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

——

——

2、中国地理分区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划分依据和界线,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北京、港澳、台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珠江三角洲、海南岛、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环渤海地区等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自然特征,区位发展条件(优势与不足)及措施,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区域内的主要自然灾害、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措施

2013课标Ⅰ,36,22分

以攀枝花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气温、天气特征、大气质量及成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015课标Ⅰ,37,24分

以青藏铁路建设为背景,考查冻土成因及其对交通建设的影响、治理措施的理解

2017课标Ⅰ,9-11,12分

以丰枯雪年的气温变化图为背景,考查图文分析能力以及对中国地理分区的理解

五、选修地理

(二十一)旅游地理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旅游资源的类型,分布与欣赏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意义

2014课标Ⅰ,42,10分

以深度游为背景,考查旅游地自然环境特征及旅游必备用品

2012课标Ⅰ,42,10分

以敦煌文化遗产保护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特征及文物保护措施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与旅游规划

1,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2,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手机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路线

2016课标Ⅰ,42,10分

以区域旅游信息为背景,考查莫干山民俗旅游发展快的原因

2015课标Ⅰ,42,10分

以户外运动为背景,考查峡谷徒步旅游可能存在的危险

2013课标Ⅰ,42,10分

以我国三沙市成立为背景,考查三沙旅游的独特性与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2017课标Ⅰ,43,10分

以我国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为背景,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作用,考查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

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

——

——

(二十二)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地质灾害

1,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

4,防灾与减灾

2016课标Ⅰ,43,10分

以区域自然特征为信息,考查古乡沟夏秋季节泥石流破坏力巨大的原因

2014课标Ⅰ,43,10分

提供图文资料,考查地震后区域次生地质灾害成因

2015课标Ⅰ,43,10分

提供东南亚区域图及气候资料,考查水患严重成因

气象灾害与其他灾害

2013课标Ⅰ,43,10分

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洪灾成因及应对措施

2012课标文综,43,10分

以美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为背景,考查灾害类型判断及防治措施

(二十三)环境保护

考点

命题特点

名称

内容

考题统计

考查难度

命题方式

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

1,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3,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环境问题的管理及个人的作为

2013课标Ⅰ,44,10分

以区域图与锰矿开采冶炼为背景,考查矿渣库对环境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2012课标文综,44,10分

以上海饮用水源地变化为背景,考查水源地变化原因及保护水源的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

1,资源问题及原因,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及保护、合理利用经验

2,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2016课标Ⅰ,44,10分

以沿海高低养虾池为背景,考查其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2015课标Ⅰ,44,10分

以公路建设、土壤保护为背景,考查喀斯特地区开挖、堆放弃料应采取的措施

2014课标Ⅰ,44,10分

以切沟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2017课标Ⅰ,44,10分

以柽柳入侵天然林为背景,考查生物入侵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