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8809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国绿色gdp解读Word文件下载.docx

目前,GDP已经形成比较确定的核算方法,具体衡量方法有3种:

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

支出法: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收入法: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政府净补贴+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统计误差。

生产法:

GDP=全部企业的增加值=全部企业收入-全部中间产品的成本

3.缺陷

总的来说,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总体规模、经济增长水平一个很好的指标,但也具有他的局限性。

首先,GDP计算的是经济活动的总量,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质量;

第二,传统GDP只考虑当代人的利益,也无法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即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三,不能全面反映人们

的福利和公平状况,无法进行生活质量的核算;

第四,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状况。

(一)绿色GDP

绿色GDP就是在传统GDP的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的代价,能更加准确地衡量一国财富的真实水平。

从理论上来说,绿色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生产角度:

绿色GDP=总产出-中间投入价值-固定资本消耗-非生产自然资产的经济使用

收入角度:

绿色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非生产自然资产的经济使用

产品最终使用角度:

绿色GDP=最终消费+净资产+净出口-非生产自然资产的经济使用

3.优势与缺陷

绿色GDP能更加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而非单纯的增长,更能反映经济增产的质量;

能更加全面地反映社会的全面进步;

能反映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能更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如反映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生态维持、就业保障、居民住房等方面的进步对人民生活的改善。

其缺陷只要体现在核算上,就目前来说,面临着诸多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如:

资源环境评估困难;

资源产权的明晰问题;

资源环境如何定价问题等等。

二、我国绿色GDP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有过的伟大奇迹,也是我国国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际地位日益上升的根本保证。

但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

式下,与高增长相伴的是高资源投入和高污染排放。

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在社会生产力日益提高的同时,削弱了自然生产力。

在人造资本不断增长的同时,加剧了自然资本的损耗。

20世纪80-90年代,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约相当于GDP的8%。

2005年以来这一数值虽然有明显好转,大幅降低到4%左右,但如果在GDP中扣除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的真实经济增长速度仍仅有5%左右。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一)绿色经济指数全国普遍偏低

由资源、环境、经济三个要素形成资源环境效率指数水平决定绿色经济指数水平。

《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指数》报告显示,中国273个城市绿色经济指数平均值为0.2062,比上年提高了4.8%,中国资源环境效率水平较低。

(见图1)

图1273个城市绿色经济指数分布

在统计的全国内地273个城市中,深绿色体系城市5个,占1.8%;

绿色体系的城市1个,占0.7%;

黄色体系的城市3个,占1%;

橙色体系的城市为9个,占3.3%;

红色体系的城市有36个,占13.3%,比上年增加了3个;

黑色体系城市有215个,占79%,比去年减少1.2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2011年整体绿色经济指数水平有所提高。

(见图2)

图2273个城市绿色经济指数颜色比重

(二)生态环境污染威胁中国

1、生态破坏

白色农业、黑色工业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根据国家环保部《2009年环境保护公报》数据,09年全国203条河流408个地表水断面中,?

?

类、?

类和劣?

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7.3%、24.3%和18.4%。

其中,珠江、长江水质总体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全国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由长江、珠江、黄河和闽江等入海河流排海的CODCr、油类、氨氮、磷酸盐、砷和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总量为1445万吨(见表1)。

这些化学污染物增加与扩散,不但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了人类健康。

2.珠江三角洲全面污染

根据中国海洋局《2009年南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南海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30750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21.3%。

其中,较清洁海域

面积19870平方公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2880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278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5220平方公里。

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珠江口以及江门、阳江和湛江等城市近岸局部水域。

其中珠江口属严重污染海域。

珠江口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无机氮的含量普遍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

3.长江三角洲全面污染

根据中国国家海洋局《2009年东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国东海区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为91950平方公里,其中较清的洁海域面积40120平方公里,轻度污染的海域面积1460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1380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21570平方公里。

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射阳河口、长江口、杭州湾、舟山群岛、乐清湾等海域。

数据表明,长江三角洲内陆地区面临同样污染。

其中,太湖水质总体为劣?

类。

在21个监测点位中,?

类水质的点位比例分别为14.3%、23.8%和61.9%,湖体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三)中国绿色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指数》报告中,名义GDP*绿色经济指数形成绿色GDP。

即绿色GDP=?

名义GDP×

绿色经济指数。

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273个城市平均经济增长11.6%,名义GDP总和为354692亿元,绿色经济指数平均值为0.2062,同比上升4.8%。

其中,有16个城市绿色GDP增加比例超过100%,占城市样板总数的5.9%。

总的来说,基于统计数据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水平在上升。

然而,273个城市平均资源环境效率只相当于国内基准城市北京资源环境效率的20.6%。

换句话说,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多消耗了79.4%的资源环境,存在着巨大的资源环境浪费。

如果其他城市都能达到北京的资源环境效率水平,中国可以再增加79.4%的GDP。

三、绿色GDP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一)绿色GDP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系统功能的表现,生态系统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

当前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分类,是建立在Pearce等对自然资本的价值分

类研究基础之上的,如图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估值检验;

间接价值可以运用基于市场的方法,也可以通过了解人们的支付意愿来评估;

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只能通过对消费者偏好的调查获得。

图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

Alexander等基于生态系统进入GDP账户的可能性出发,通过假定一个在全球经济中拥有所有生态系统的独占者,测算其在生态系统市场建立后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来评价未来有可能包含在GDP账户中的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上的逻辑价值。

在绿色GDP核算中,需要衡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量,而对生态系统

是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核算及生态环境恢复费用核算的重要组成部服务的评价,

分。

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为平台的绿色GDP核算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见图4。

图4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

(二)绿色GDP与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是一种以土地为度量单位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主要用来计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足迹),将其与同区域范围可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相比较可以判断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生态足迹指标指明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直接依赖关系,采用生产性土地面积测算,便于理解。

但生态足迹指标仅对人类需要的一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测算,无法全面的反映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降级方面的信息。

绿色GDP以货币化为原则,评价环境价值与环境折旧的经济价值,对环境的间接利用价值、存在价值及选择价值更为关注。

四、中国未来绿色GDP发展

(一)why?

经济发展有三种路径选择:

一是单纯增加投资,扩大名义GDP;

二是单纯减少资源环境消耗;

三是增加名义GDP同时,减少资源环境消耗。

实践证明,单纯扩大名义GDP,资源环境消耗也会扩大,经济增长没有和谐,难以持续。

如果单纯减少资源环境消耗,经济增长也会下降。

最好的方式是像北京那样转向服务经济,在降低资源环境消耗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

假如全国各地达到北京的资源环境效率水平,中国高效绿色GDP将达到3445783亿元人民币,是名义GDP总量

354692亿元人民币的9.7倍(见图5)。

不仅如此,生态农业、循环工业、服务产业是中国短缺的东西,市场需求的空间也非常巨大。

中国经济将突破资源环境和市场过剩的双重瓶颈,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按照目前6.3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汇率计算,中国的高效绿色GDP总量可以达到540091亿美元,是美国GDP总量14.3万亿美元的307%;

若按着13.4亿人口计算,超过欧盟人均32283美元的水平,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因此,绿色经济应当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途径,不但具有人类发展的一般逻辑,同时也具有巨大的利益空间,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的唯一选择。

图5

(二)how?

1.转变执政理念

加快改革目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摒弃以增长来考核干部政绩,引入绿色作为对各级政府和官员的考核指标,引导各级领导进一步转变执政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实现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普及绿化观念

大力宣传和教育培养和树立国人绿色人均绿色增长意识和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意识,逐步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还可通过公众参与进行核算补充,让公众通过切身体会对一些大的公众项目做出自己的评价,专家把这些评价资料收集汇总作为绿色核算的一个重要补充。

3.进行技术革新

一是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干预手段,制定针对企业进行环境核算的相应激励措施,推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二是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奖励机制,鼓励科技人才研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经济技术,鼓励各高校重视培养与循环经济相关学科的人才,鼓励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机构,加强内部技术人员培训,吸引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扩充企业的人力资源三是加快新进技术的开发推广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

4.完善统计制度

逐步建立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核算体系,着重解决绿色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不接轨统计数据收集分析难的问题,同时,还需各相关部门加快自身信息化建设,针对我国各种资源能提供更详实更精准的数据发展绿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必然结果同时,绿色作为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公共信息,可以有力促进政府更加关注本地的宏观发展战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从具体项目管理转向为公众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在发展绿

色成为全国民众共识的今天,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经济高速增长环境条件更加改善的绿色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300个省市绿色经济与绿色GDP指数.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遂宁绿色经济研究院

[2]2009年东海区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国家海洋局

[3]白烨.中国经济绿色GDP之路[J].2012.

[4]崔兆文.浅析绿色GDP[J].2012.

[5]修瑞雪.吴钢.曾晓安.孙建国.于德永.绿色GDP核算指标的研究进展.北京.2012

[6]刘荣刚.GDP与绿色GDP比较研究[F2].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