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9031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docx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

孔雀鱼养殖基本知识20题

一、孔雀鱼的品系

目前市面上孔雀鱼的种类分类很多,以一般较为普遍的数种为例:

1、礼服(Tuxedo)

其表现型只要身体后半呈色即称礼服。

早期是由黑色为基础,由德国人开发出各式蓝、绿的礼服体系。

后来新加坡朝红色礼服体系发展。

黄花红礼服在台湾俗称红苹果,而新加坡3/4黑礼服又称黑金钢。

基因型为XtYt。

2、马寒赛克(Mosaic)

其表现形为尾鳍底部有一块黑色斑,因为此型是礼服孔雀里面由隐性基因引进再剥离出来的。

马赛克体系的尾鳍花纹为大色块分布,有闪电的感觉为较成功的马赛克体系。

其基因型为XmYm。

3、草尾(Grass)

其表现型为尾鳍上要有一点一点的色点布满,而身体则是自由色块分布。

由于此名是由日本翻译过来,故原来英文名为Glass,有琉璃尾之意,但由日文外来语翻却误码会成草业(Grass)之意,故中文叫草尾。

其基因型为XgYg。

4、蛇纹(Cobra)

此为美国所提出的体系,表现型为身体体色类似蛇样,一条条的横纹,给人似蛇皮的感觉,而其体侧表现出有金属光泽。

若搭配具有黑斑的黄色尾巴(如Grass),一般称为蛇王。

基因型为Yc。

5德系豹纹(Deutshlandleopard)

表现型为其尾巴基部有平行横纹,类似=或≡之类的流水纹。

不过目前市面是比较少见。

基因型为XlYl。

6德系黄尾礼服(Deutschlandyellowtailtuxedo)

表现型为尾鳍颜色是淡黄到像白色,体色是深绿或黑色,搭配大大的背鳍,是一款完成度极高的鱼。

可算是孔雀鱼的高级货,已经很完美了。

二十年前其培养出的德系黄尾礼服体质非常弱,当初几乎灭绝,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经和一般孔雀易于饲养。

基因型为XsYtXtYsXtsYts。

7、金属(Metal)

表现型为身体前半段呈现青色的金属光泽,不过这种光泽在换水后或受到惊吓之余会消失,所以一般饲养者难以了解其特别处。

这是前苏联人的作品,在柏林围墙倒后才流传到外面的体系。

基因型为Yme。

8、白金(Platinum)

表现型在强调身体所拥有的特殊颜色,例如金色、银色、亮白色等。

一个好的白金体系鱼种,应该是全身所有的鳍都以同样色系盖住。

基因型为Yp。

9、古老品系扇尾(Oldfashionfantail)

表现型在于其美丽金属体色和充分展开的鳍,且此体系的鱼种寿命较长。

但要等其完全显色大约要五个月以上的时间,若是尾鳍底色为藏青色并点上少许红点,一般俗称烟火(Fireworks)。

基因型为Yo。

10、野生种委内瑞拉(Andler'sLiveBearer)

表现型为身上原色底带色斑,而尾鳍形状为双剑或底剑,无三角尾。

别名为以安德拉斯。

基因型为Ya。

11、日本蓝(Japanblue)

表现型为其下半身呈现蓝色金属光泽,这种特性由于是由性联遗传(**-linkedInheritance),故在母鱼上看无特征,此种体系的繁殖力强,会大量繁殖。

基因型为Yj。

12、委内瑞拉与维也纳绿宝石

其二者均为属于野生形孔雀,而且目前委内瑞拉与维也纳,大都是双剑形尾,所以给人感觉类似。

但在体形差异颇大,绿宝石体系较大只,大约是一般常见的双剑孔雀那么大,而委内瑞拉就小的多了。

绿宝石体系的特点是当你用光线照其侧面时,会反射出绿色光泽,若以等级区分,较好的绿宝石体系孔雀鱼,其双剑尾内侧是橘红色外铡是绿色,不过一般双剑尾的上下剑内外侧是不同颜色,也就是可能上剑的外侧是绿色而内侧是橘红,而下剑的外侧是绿色而内侧是橘红。

二、孔雀鱼的饲养

设缸

一般人认为养鱼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先买鱼再说,其实这是不太正确的观念,因为如果鱼缸和于一起买,常常会有些问题发生,后面会再详细叙述。

如果已经决定好要养鱼了,那么应该先去选购自己所喜欢的鱼缸.鱼缸买完之后应该先清洗一下,然后泡盐水放个水妖精,先打气一两天。

然后将其水抽掉,再换新的水(此时最好也加点盐)还是一样用水妖精打气一两天-养水.这时候可以加点硝化菌,因为硝化菌可以分解掉一些有毒的物质,像鱼的大便所释放出来的氨和亚硝酸,让这些有害鱼的物质,变成无害的亚硝酸盐.假如新设的缸看起来雾雾朦朦的,那就是硝化系统尚未建立,建议再加盐硝化菌进去,如果不见改善,那就要重新设缸了.虽然很麻烦,但是这是可以确保鱼的安全,所以养水时不要偷懒喔.

假如硝化系统已经建立了,水又养了几天,那这时就可以去选购喜欢的鱼回来了,但是买回来的鱼还是不要一下子就投入鱼缸中,最好可以用个小容器或小宠物箱,让它们慢慢适应你所养的水.但是要如何那做呢?

其实很简单,只有把养好的水,慢慢滴入容器中,要慢慢地滴喔,等一两天后就可以放鱼进鱼缸了,虽然很麻烦,但是这些都是基本的养鱼功,不要忽视喔,一开始会觉得很麻烦,等上手之后,我想一切都会变得很得心应手的.

养水

很多人在换水时,直接把旧的水抽掉,直接加入自来水,其实这对鱼的伤害并不小,因为自来水中常常会消毒用的氯气,如果将这样有毒物质直接加入水中,体质较差,抵抗力较弱的鱼,常常因为这样而导致鱼的死亡,所以在换水前几天最好将自来水先用其他容器装起来曝气几天,这样这些有害的物质将挥发掉,储存这些水让水中的有害物质挥发掉,这就是养水

换水

为了使孔雀鱼有更快适应生活,日常的鱼缸管理极为重要。

除经常注意于水质、水温外,还要维持鱼缸内的生态平衡。

给予孔雀鱼最佳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充分理解鱼缸和自然界生态的关系。

自然界是具有净化水,以及再度利用的生态环境,如河川或海洋的鱼粪或死骸等都由细菌予以分解,而成为鱼饵的浮游生物营养源。

要把跟大自然界完全一样的生态环境,重现于狭窄的鱼缸是不可能,于是有必要藉过滤器来净化污水或换水,来演出人为的生态环境。

 

水是有硬度。

所谓硬度就是指溶解於水中的镁或钙离子,以及碳酸离子等。

而水中含有多量时叫做硬水,少者叫做软水。

自来水中却对孔雀鱼有害的氯或重金属在内,氯或重金属等只要把水储存一段时间后,将会自然消失。

所谓PH值就是指溶解於水中的氢离子浓度,如此数值小于7为酸性,而大于7为碱性,若是正好7则表示中性。

饲养孔雀鱼用水必须将PH值调整这近中性的弱酸性或弱碱性(PH6.5~7.5程度),凡是此一范围者,孔雀鱼的饲养可以说是没问题了。

造水是先从中和自来水的氯或重金属开始。

虽说是自来水,但因地域,或同一地域也因季节不同而氯浓度也有不同,因此,为合乎自己饲养的孔雀鱼的PH值,并放入过滤细菌的休眠体;这是繁殖鱼滤材的好气性细菌,而对于分解,发生于水中而有害孔雀鱼的阿摩尼亚或亚硝酸也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因为此一细菌繁殖后,才适合于饲养孔雀鱼用的水质。

鱼缸内的水要经常予以循环,并通过过滤器来持续过滤,但水质还是会渐渐恶化。

因此,有必要做定期的换水作业。

换水的基本为「少量而频繁」,并每2~3周1次,以全水量的四分之一程度为准。

水质的剧变对孔雀鱼的伤害很大。

此外,每年至少也要做全面扫除1次,孔雀于对全新的水还是难以适应,所以有必要保留老旧的水约二分之一左右,来另加新水。

换水前几天可以先让新水开始曝气,以便让那些有害物质消失.

几个问题:

1、珍珠草能否与孔雀鱼一起养

1)可以一起养,而且软性水草孔雀鱼比较容易生小鱼,比如绿菊、金鱼藻、松尾等)

2)但珍珠草吃养分比较重,要养的好看(呈翠绿色)需打二氧化碳行光和作用转氧,添加液肥、铁肥、微量元素(水草主食),且光照要强。

不然几天它就开始有枯掉的现象。

3)你可以选择墨丝,和珍珠草差不多,非常好养,灯光普通,水干净一点,不需吃肥料,且绝对比珍珠草便宜,初期练手的鱼友考虑看看吧。

2、孔雀鱼适合与哪些鱼混养

优先选用:

1)红球(球类鱼)

2)鼠鱼(白鼠花鼠咖啡鼠)

3)斑马(锦鲤科,非常好养)

4)红灯管(和日光灯、红连灯等都是灯科鱼,但红灯管对水质比较不敏感)

5)丽丽鱼(七彩丽丽、电光丽丽、草莓丽丽等),好养又漂亮

三、孔雀鱼的成长

一是鱼饲料是一个重点。

不要选择便宜又大颗的,一方面孔雀鱼小不便食用,另一方面营养不足。

只是吃了塞胃。

二是生长环境和空间要够宽敞,才能使鱼长的大。

三是种一些水草与造景也是让鱼快乐长大的方法。

四是鱼种的关系。

不是所有孔雀鱼都是穿长裙的,如果孔雀的鱼种太杂,小鱼长大出来的花色与样貌就不一定了,有点尖似抽奖的感觉吧!

五是母孔雀鱼很少会出现花色的,通常就只是干干净净的一条鱼。

我想如果你那一群是娘子军,就别逼它们要长得多漂亮了,不过母鱼会比公鱼大的多。

四、孔雀鱼的授精

孔雀鱼属卵胎生将科鱼,公鱼利用换接器进行交配把精子转送到母鱼的体内,母鱼有储存精子能力,一次交配的精子,可再受精达两胎以上卵子,在母体受精后,大约一个月小鱼就完全成型,这时候母鱼的腹部大得吓人,游动慢,是产子的最佳时机,母鱼会直接把小针从产道生产出来。

五、孔雀鱼的繁殖

繁殖:

成熟的公鱼很自然的会有追逐母鱼的动作出现,交配往往在一瞬间就完成了,怀孕的母鱼肚子会渐渐大起来,约一个月后肚子会呈现似方型状,此时母鱼就接近生产了,并母鱼会不大觅食且不安的躲在角落;孔雀鱼是卵胎生的,所以小鱼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孵化后再生出来,刚离开母体小鱼会蜷成球状,在一瞬间弹开来开始游水,此时的小鱼会被大鱼误认是饲料而吃掉,所以要事先营造好让初生小鱼躲藏的地方,或者要眼明手快的将小鱼另外捞起出来。

1、    孔雀约二个月大就已有生殖能力了,但建议还是等鱼儿再成熟点再交配较健康,才不致有小鱼生小鱼,及难产的事件发生!

2、    母鱼的肚子已经胀到呈现方型了却又迟迟不生,真的是很伤脑筋,我提供各位一点小技巧来自行安排母鱼生产时间,就是几天不换水后,再将母鱼移至刚换好干净水的容器里,很快就可以看到小鱼出生了。

3、    鱼如果配种太多次,应该说亲鱼的不断交互繁殖,会导致后代的鱼苗一代比一代体型还要娇小,这是要特别注意的,所以才有经常换种鱼的要求。

4、如何隔离要生产的母孔雀鱼

基本上很多鱼友已经提供不错的答案。

我认为先将公鱼捞到别缸母鱼别动他,那你可以去买小隔离盒一个,如果不想多花钱,也可以去十元的店买一个洞洞的笔筒或者是有勾子的挂篮

主要是要有洞,然后将母鱼放在里面,将盒子在挂在缸壁

这时候要注意盒子里的水位跟外面的水位。

不管是市面上买还是你自己做的盒子,都要挂离底部一段位置

目的是小鱼刚刚出生时会往下面掉,小鱼可以离开盒子,也就是说盒子里的水位不要太高。

繁殖盒也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许多网站上都有不错的构思与设计。

 

六、孔雀鱼草缸养法

孔雀鱼的确是适应碱性水质,但非一定得碱性水质不可,会溶鳍并不一定是水酸就会溶,水质差一样会。

很多人养孔雀是根本没去调水的pH值照样养的好好的,不必别人教你怎么样养就怎么样养。

而对水的方式你做的正确与否,是会不会养鱼的问题而是基本的经验!

除此之外草缸的水不一定得调成酸性水质。

你所种的草都可以适应到pH7.5~pH5.5左右皆可。

当然有很多鱼友提出只要将水质尽可能维持在pH7.0那对于多数水草与鱼皆可种植与混养。

自制的二氧化碳已经有许多的缺点。

重要的是这样的环境不见得不能养活孔雀。

很多新手都是乱养都能养活孔雀不是吗?

只要pH不要降到6.0以下太酸都还是可以的。

只是这样的水养孔雀会使颜色变得不漂亮!

除此之外沉木与珊瑚并不是导致水质酸碱的关键,要去调软水降酸的话水是不可能酸的太严重。

沉木能吐出来的酸质没有想像中那么快速,而珊瑚一般顶多稳定住pH值也未必能达到提升pH值的效果除非量很大。

最後整理一下简单的说

要在草缸中养孔雀就尽可能选能适应pH6.5以上的水草最好。

水就不必刻意去把他调酸这样就行了。

如果无法或一定得维持这样的pH值的话,那就只有放弃在这样的水中养孔雀了。

反正酸性水可以养的鱼种也不少,何必在不适合孔雀的水中养它呢?

酸性水中养孔雀除了不能完全展现它的美之外寿命也会比较短!

七、孔雀鱼生产前的征兆

可以看胎斑,还有鱼快要生的时候...肚子会变椭圆...也就是从正面看会有一点呈凹字型,.而且可以看到小鱼的眼睛(我是没看过~我只看过黑黑的东西,不确定是不是眼睛,但是生完就不见了)....这就是快生的前兆.

至于鱼的情况我觉得是因鱼而异味吧,通常会显的较焦躁不安,喜欢在隐暗的角落,但似乎不是绝对......还有,如果你的鱼缸空间不大,又没有良好的躲藏地点(水草,石缝...)的话,建议你要把母鱼捞出隔离(帮它准备个温暖舒适的产房),等母鱼生完之後再把母鱼放回缸里,否则小鱼会被吃光。

八、新进的孔雀鱼如何对水

◎    "对水"就是更换鱼只到另一环境时,为了让它适应一个环境的水质而对水缸加以调整,让鱼只不会因为水缸改变过大而适应不良的动作。

新进回来的鱼连同袋子一起放入水族箱,让间谍调和,接著打开袋子慢慢让水流入袋子里,让鱼自己游出袋子,你可以问一下水族馆他的水质是怎样的、还有温度,再对照水族馆的水质这样会比较保险。

(最好做一下检疫动作)

    九、孔雀鱼疾病产生的原因

孔雀鱼的大部份病症,都是饲育者本身的疏忽所引发的,通常引发的病症有四大因素:

1.水质的恶化

水质恶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饵过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过滤器污秽所引起的有害质的积存。

只要每日的投饵适量,以及适当扫除过滤器与水质调整都可以防止发生。

虽然适当的抑郁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换水,这样对孔雀鱼有伤害,稍注意。

过度清除过滤器,也同时洗掉繁殖的过滤菌,而导水质恶化。

2.水温的变化

孔雀鱼是属于变温物,会随着周遭的温度来变换体温的。

水温不论高或低都有碍鱼体机能正常的运作,尤其水温的上升或低下,对孔雀鱼是最大的致命伤。

结果体内的代谢不顺,食欲也低下而会衰弱下去,也要注意季节早晚过度落差很多。

3.粗鲁的接触鱼身

孔雀鱼的身体表面是特别纤细而易损伤,所以利用网子捞起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体表一但损伤,细菌会从伤口侵入而感染。

若不用网子而用手捞起时,也不要用指甲损伤鱼体。

请特别留意。

4.带进病症

孔雀鱼,容易患病的原因中,估有最大的比例是受到他鱼的感染,若将新购入的孔雀鱼放于鱼缸内时,一定要先行确认,是否有病症或先养于他缸观察三、五天,确定无病症再放入。

十、孔雀鱼病症的前兆

●索饵不佳

●在水面附近做出呼吸困难状

●在水底附近静止不动

●游水动作有些不自然

●身体磨擦于他物似的在游水

●一直在张嘴状态

●呼吸的方法有些怪异

●鱼体全面欠缺光泽

●尾鳍呈合闭状态

如发现孔雀鱼的外观有如下现象时,患病的可能性最大需及早判别病名并采取药浴等做适当的治疗。

●    鳍部先端溶解

●    体表或鳍部有白点

●    嘴边或身体的一部分呈白状

●    腮部呈红白肿状

●    鱼体有瘀血部分

●    鱼体出现水泡

●    极度消瘦

●    鱼鳞竖起而鱼体呈肥胖状

●    眼球呈突出状

●    类似绵花球状

一旦发现孔雀鱼有异状时,就要及早判别病名,如自己无法判断时,就要请教水族馆店家并购入治疗用品。

治疗可分药浴和口投。

十一、常见病的治疗

孔雀鱼一般常见的病症

白点病

症状:

鱼体全面会出现直径1mm以下的白色细点,并且一定会从各鳍发病之后再扩散至全身,如不予处置时,将会渐次衰弱不久就会死亡。

这是淡水鱼典型病症。

尽管孔雀鱼发病率不多,但也不是说完全不会发病,所以大意不得。

原因:

白点虫等纤毛虫所寄生引发的病症,其体表的白点即是寄生虫的本体。

寄生虫的周边的表皮呈白色状者也有,白点愈多则表示寄生状态愈为严重。

烂尾症

症状:

是从尾鳍开始附著黄白色粘著物。

不久,再蔓延至各鳍,并渐次糜烂。

尤其病情进行时,鳍部会呈烂腐状,甚或断落尾鳍都有。

因食欲大减,不久连肌肉也被侵腐而衰弱致死,故有必要及早治疗,发病雄鱼较多,是其特徵。

原因:

遭受卡拉姆那里斯细菌感染所引起,感染途径为伤口,而受伤大部份由于鱼只之间的争斗,粗鲁的接触所引起的居多。

水霉病

症状:

别名口腐病,棉花病,但正名为水霉病。

这是水霉寄生于体表而带上棉花般是白色状,不久蔓延至全身而腐烂皮肤,尤其病情进行时水霉繁茂部份会腐烂掉落都有可能。

而到了患病中期以后就会失去食欲,游水也欠活泼,不久将会死去。

原因:

体表的伤口或锚虫,鱼虱等寄生所引起的伤口,由水霉科的真菌著生引发二次病症者。

真菌大都是输入孔雀鱼带进来的居多。

松球病

症状:

全身的鳞片竖起鱼体,全面也会鼓满,病名是因为看似松球般乃有此名。

如病情进行则鱼鳞会剥落,于是不能再游水而导致死亡。

原因:

遭受野罗孟那斯细菌感染所引发。

口腐病

症状:

口部周边或颊部附近呈白棉花状而不能再进食,不久,将会衰弱而致死。

原因:

与烂尾病一样,卡拉姆那里斯细菌感染为原因输入

具体判断与治疗

1、孔雀鱼带来的新感染

症状:

鳃部肿胀而在水面痛苦中勉强呼吸,并且合闭尾鳍而不时在摇头,做不自然的游水动作,不久,鱼体呈白浊状而衰弱致死。

原因:

由输入孔雀鱼带进来的细菌为感染因素。

而一旦发现感染的鱼只时,必须随即隔离于其他鱼缸。

初期者,只有换水或加入盐水也可改善。

治疗:

可使用一些市售的杀菌剂来进行药浴,大部份的情况都会有所改善。

若仍然无法痊愈,原因可能在于一些导致细菌性的感染的因素,并未消除,如水温过低,死鱼未捞出等。

患水霉病症者,可能要注意水质,应捞除死鱼或残饵,并赶快换水,而松球病可能要优先改善水质,药浴除去水中的病原,待鱼较有食欲后,用细菌治疗的药饵喂食。

至于烂鳍、烂尾等外表症状的鱼只,换水并佐以药浴,情况也能改善。

2、白点病

一整块白色还有丝状的话那有可能是水征,如果是白色一小点....很多点的话就是白点病,可以加入甲基蓝药水,或是加入一些粗盐。

再把水温提高到30度。

如果是水征的话,就必须要换水了,表示水质不好。

3、白朦症

主要是看起来鱼的眼睛是肿的,细菌性感染,下药(征菌性疾病治疗剂)先换水五分之一,活性炭拿出,再下药让它们药浴,发现后及时下药,如严重了就不管用了,药不强细菌会产生抗体。

4、腹水

1.腹水是吃到脏东西,如寄生虫,也有可能是寄生虫寄生,那就是水质的问题了,但不管如何,先换水五分之一,下一点盐巴(家用盐可,约一茶匙),再下(治体内寄生虫)药剂便可。

2.其实腹水要看为什么腹水,这也只不过是一个症状名称....不是疾病,也有很多病毒性疾病都会引起腹水,生理性代价也会腹水,只要造成腹腔渗透压不平衡都会导致腹水。

比如腹膜炎,因为腹膜发生炎症,组织液就会渗出,腹腔又来不及吸收就会腹水。

比如肝有问题,可能因此造成白蛋白制造降低,也会腹水。

比如肾有问题,可能水循环不佳,也会腹水。

还有好多好多状况....而且说真的,没有细菌性腹水和堵塞性腹水...在医药分类来说,完全没有这个命名法。

诸如以上举例,除了腹膜炎可以适用抗生素外,而且抗生素是用来制菌或者杀菌,对于炎症反应也没有什么效果。

其他例子都不太适合抗生素,可能用了还死的更快而已。

也只能针对原因治疗,原因不明也只是常常使用利尿剂加强水分排除...因为很多抗生素也是需要肝肾代谢,这要看每一种抗生素的特性。

还有,一般不提倡乱用抗生素。

5、烂尾

1.一般不提倡隔离,不要另放他处,因鱼生病是水质关系(有不安因素),你还放别的缸那更惨,且如果随便移位新环境,死亡的机率也提高很多。

2.换水五分之一

3.加一点粗盐(家用盐也可),约一茶匙

4.下(细菌杀手)或有关细菌的药,如微菌性感染治疗剂,因烂尾大部分是水质污染和孔雀鱼互斗而造成伤口,细菌趁虚而入。

5.水加温到30度(发挥药效)。

PS:

TETRA是欧洲产品,非常好的药,但万能水是属于维他命类,只是事先预防,并不能治愈。

十二、如何饲养小孔雀鱼

1.换水最好脏时再换,一次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加水要非常慢,在加水中可放少许盐巴(粗盐或家用盐,可底逆渗透压且有矿物质)盐也可当消毒剂使用。

2.换水不可用到的,要用虹吸管或软(风)管吸底部杂质,不可换水太多,一般一星期换2至3次。

换水每周最水一次,以活化水质,让它们习惯换水。

3.建议买个打气机或过滤器(让水活化)

水质稳定剂:

去除自来水中的氟、氯等有毒气体,也可保护鱼(水稳会形成一层薄膜包住鱼体)

消化菌:

形成薄膜包住排泄物

十三、孔雀鱼缸的打气

其实孔雀鱼还是需要打气的,只是他需要的氧气量不用太多^^!

这跟水中的含氧量有很大的关系。

不然你可以尝试一公升的面积里养6只孔雀鱼!

!

十四、孔雀鱼生产孔雀鱼是卵胎生的,生出来时便是一只只的小鱼,快一点的话最少生大至2个小时久一点会至1天以上才会生完。

一只的时间很难说有时几秒钟就生出来了有时会半个小时才生出来。

他的腹部没怀孕是透明的,怀孕时腹部会有小黑点,到快生的时候会清楚看见小针闪闪的眼睛,鱼店有卖专门的待产室,因为他会吃自己的小鱼,所以最好把他隔开,不然小鱼就针被吃掉了。

孔雀鱼少生十来只多可以生到八十几只,幼鱼不是非常易养,要小心照顾不是每只幼鱼都可以存活。

幼鱼和成鱼要分开来养喔!

十五、孔雀鱼缸合适的垃圾鱼我个人是不建议养垃圾鱼,所以提供一些我认为还可以的鱼类供你参考:

1.小精灵:

产于南美的小型鲶鱼,孔雀鱼水族箱中的最佳伙伴。

水族箱在刚装设好时,往往容易在玻璃表面或水草长出褐色的藻类,小精灵会帮我们吃掉它。

它的大小大约4~5公分.再六十公分大的水族箱里,最好养个10尾以上,其中以黑色的小精灵被公认为是最勤奋的一种。

2.小丑花鳅(水族箱内专门扫除的鱼种):

工作努力,在以水族箱之中最能将它的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它的个性非常怕羞,因此总是躲起来不轻易露面。

由於体型会变大,因次在孔雀鱼的水族箱中只能放入10公分左右的小丑花鳅。

和小丑花鳅同品种的其他鱼类也会担任清洁工作,不过其中不乏红翅波提亚等。

较粗暴的鱼种,因此再选择时需要特别小心。

3.青苔鼠(食藻鱼):

此於是以水族箱中水藻为食,因此食藻鱼对于除藻有莫大的帮助。

这种鱼在小的时候虽然很温驯可是一但长大就不太爱工作,个性也越来越粗暴。

4.老鼠鱼:

个性温和,水质,水温也都与孔雀鱼相同.此外,也是个大胃王的老鼠鱼,以完美扮演水族箱清道夫的角色,所以在60公分的水族箱中只要放入5~10尾就能免与保箱内清洁。

5.蛇鱼:

外表非常华丽的热带泥鳅类,它的性格老实所以和孔雀鱼混养绝对没问题,而且还会吃孔雀鱼吃剩的饲料,连沉在沙中的残渣都吃的干干净净。

它的工作能力虽然颇受好评,可惜个性老实过了头反而显得内向害羞。

由于常躲在流木或岩石的阴隐下不见踪迹,因此会有并没有在养它的感觉。

十六、孔雀鱼燕尾基因表现

燕尾基因确实是很难抓,所以在市面上带燕尾基因的孔雀还是很贵一般要纯化孔雀鱼会选择寻找基因表现较佳的鱼加入种鱼行列

若无法找到显性基因表现很好的鱼时就以反交来稳定基因要经过数十次以上的交配才有可能稳定住基因型,参考看看

十七、孔雀鱼公和母的分辨

其实不难,成熟的孔雀鱼,公魚颜色相当鲜艳,而母鱼相形之下就显得朴素许多,其实自然界很多动物都是雄性比较漂亮,雌性比较普通,人类就相反了。

雄鱼的很容易辨识,专业一点的饲养者会从公鱼的臀鳍来判断,一般来说公鱼臀鳍为异变的臀鳍,呈棒状,就是孔雀鱼雄鱼的生殖器官了,出生约一个月以后就有繁殖的能力。

所以在做育种时,最好能尽快钭公鱼和母鱼分开饲养,主要是为了挑选最漂亮的雄鱼,来担任育种的重任。

当然养来观赏的朋友就不需要这么费功夫了。

母孔雀虽然没有艳丽的颜色,但是在母鱼的臀鳍上方有一块黑色的胎斑,可以用来辨别,大约一个月的小鱼就可以依照特征分辨出公母。

十八、孔雀鱼的基因样式

孔雀鱼的三大基本遗传为:

1.「孟德尔法则」=主要为显性,隐性遗传

2.「限性遗传」=Y染色体的遗体

3.「伴性遗传」=X染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