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9315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docx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0

上公开课是每外位教师的从教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青年教师可凭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显示自己的教学功底,奠定自己在同行心目中的地位,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老年教师可通过公开课向人展示自己成功的教学理念或模式,供同行学习取经。

上好一节公开课的先决条件是:

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离开了这一点,一切的做法都是空谈。

教师在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上课的技巧,才能为他的课堂锦上添花。

本人在从教的短短几年中,曾多次承担校、区、市级的公开课,在认真准备好每节课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备教材。

一节课的教法设计是由它的教学内容所决定的。

就拿阅读课必须侧重于理解及分析;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或偏好,选择自己最驾轻就熟,耳熟能长的课型。

这样备课及上起课来都得心应手,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听众。

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千变万化,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都应先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作到心中有数。

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由浅入深,把难点解释清楚。

同时突出重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操练及运用。

学生在掌握知识重点后,其它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而一节重点突出的课,在听众的心中也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备教法。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

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1)善用启发式进行教学。

平铺直叙的讲述剥夺了学生在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并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课堂变得沉闷。

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善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层层诱引,最后让正确的答案或结论从学生的口中得出。

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把“一言堂”变成了人人参与的讨论或交流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有更强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间的交流,发现他们的疑难困惑,及时解释清楚。

同时也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或事物,调动其积极性。

师生默契配合,共同把课堂活动推向高潮。

(3)教学环节要过渡自然。

一节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讲解某个知识点也要经过几个步骤。

教师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或步骤间的的自然衔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

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转折而打断,从而顺畅流动,思维非常活跃,听众也就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

三、备学生。

课堂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

学生是这项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尽量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走近他们的生活,经常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也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绩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有些有经验的教师甚至在备课时便想好:

这个稍易的问题要让成绩略差的XX同学回答;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到时让XX同学总结一下……这样让每个同学都有份参与到你设计的课堂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也能使整节课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中顺利进行。

四、备听众。

公开课顾名思义便是一节供大家观摩、评论的课,有着较强的示范性及表演性。

因此,它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考虑听课者的感受和评价,把他们也融入到你的课堂中来。

这时候,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便给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有些听课者就往往不熟悉所听的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因此在听课过程中较难跟上师生的思路,也就难以对这节课作出正确的评价。

多媒体的课件可通过优美而富动感的设计,直观地把你所讲授的内容、重点及思路跃然“幕”上,使学生及听众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老师还可通过游戏、辩论、表演等多形式的外向型活动,增加听众的参与机会,使他们也了解学生的动态,跟着学生欢笑、迷惑、或恍然大悟,营造一种非常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听众也感心怡神悦。

五、备突发事件。

在课堂当中有时会有些偶发的小事故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考虑得特别周详,尽量把这些偶发事件的发生率控制为零,或事先作好思想准备:

假如事故真的发生了,如何处理?

如:

上课前先去检查要使用的电教设备是否已经安装或调试好,以免到上课时出差错;上课要用的图片、练习题或其它的教具有否准备就绪,并统一放好;万一时间充裕,完成了教学任务却仍未到下课时间,应临时增加哪些活动;又万一时间紧,差不多下课了还未完成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该删掉哪些环节等。

有了多方面的准备就保证了你的公开课能如你所设计的步骤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作好以上几方面的准备后,一节成功的公开课也基本准备就绪。

只待上课铃声的敲响时,教师便可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地迈上讲台,去收获赞美的掌声。

UID

251900 

帖子

1785 

精华

10 

积分

69445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湖北 

在线时间

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28 

最后登录

2008-4-1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以前写过一篇,贴着与紫色偶然儿交流一下新的课程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的需要了。

教师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是迫切解决的问题。

那么上好课的前提必须备好课。

也就是教师首先要“充电”。

(我要指出的是不是单纯的写教案,其实怎么写教案在于教师的灵活把握,但备课不同于写教案,备课是复杂的劳动,有些是内心的积蓄的东西。

)下面我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何挖掘教材,利用教材是首要的任务。

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的价值。

从语文教材呈现的内容上看:

一是知识性,二是人文性。

知识性包货包括语文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

语文内含的知识既字、词、句、段、篇、文体、修辞等。

课外延伸的知识既社会的、自然的、伦理的、道德的等。

人文性是从大语文观来讲的,既教材中所渗透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等。

教师对知识性把握一是来自于课程教材的规定,二是来自于学生实际的需要。

以一篇课文为例,教师要在通读教材基础上,首先看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生字(哪些字是难认的,哪些是字音易混的、难读的,哪些是多音多义的);掌握哪些词语(新出现的、生僻的、难理解的、与生活密切的);哪些句子(主要是含义深刻的、难读通顺的、有感情色彩的、体现修辞格的);其次看所反映的文体知识(篇章、段落、结构等),最后要看课文体现的延伸的知识(主要是学生不易读懂的),也要做充分的准备。

教师人文性的把握要从课文的内容入手,首先看思想教育的价值是从哪体现出来的,如何体现出来的;再多角度思考还可以给学生哪方面的启迪。

第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认识价值。

第三,跳出教材,加强课外的联系,学科之间的联系。

要说明的是知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主要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淡化训练,强调积累感悟,但作为教师备课必须是全方位的把握,才能灵活贯通。

教师在把握知识性和人文性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难点因文而异(如,知识、情感、能力),因人而异(如,新接触的、离生活远的、含义深刻的)。

2、备语文资源的开发。

语文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语文的资源无处不在,但要遵循课外服务于课内,课外是对课内的补充和延伸。

就一篇课文来讲,理解的角度不同,需要的资源也不同,教师代替不了学生的需要。

那么教师又如何把握呢?

一般是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的选择、准备。

但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我开发。

因为教师是资源,学生也是资源,资源的开发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

例如,《颐和园》教学。

教师要尽可能的准备关于颐和园的历史、背景、景观、文献等资料,同时也要发动学生,让他们广泛的搜集和查阅有关资料。

我觉得现代的课堂教学最大特点是有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包括思维的角度、情感态度、内容的选择、学习的方式等。

开放的程度一切取决于学生,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发现,这样看来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如何顺应孩子的需要,必须有灵活机变的能力。

教师做不了最好,但要做的更好,尽可能满足于学生。

有一句话说的好“教师不在是一桶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江河。

”3、备教学过程的构建。

变程序式课堂教学为建构式课堂教学。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

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

遵循“教无定法,教必得法”的原则。

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的。

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艺术性的引导,教师的导向更重要。

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什么事都是学生说的算,在民主的基础上还要集中,否则是另一个样子(混乱的,无头绪的)。

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主张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教学过程的构建好要遵循教材的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教材的内容不同,呈现的形式不同,采取的教学程序也不同。

例如:

“情境——活动——体验”“问题——讨论——总结”“自择——自悟——交流”等等,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优越性。

无论采取何种程式,都要体现以下特点:

1、是否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2、是否有利于问题的生成。

3、是否有利于自主学习。

4、是否有利于开展合作。

5、是否有利于活动的展开。

6、是否有利于自我体验。

7、是否有利于全体参与。

8、是否有利于拓展实践。

9、是否有利于创新精神生成。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从理论上讲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

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

现代教学主张由结果走向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那么在备课时如何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呢?

我想,首先从教材的整体上把握,弄清文体形式、内容按排、练习设计(如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作文都有各自的特点)。

第二,从内容入手,看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反映的思想情感是什么,哪些是需要训练的,哪些是需要感悟的,哪些是需要积累的,哪些是需要补充的,哪些是需要发散想象的,哪些是要延伸拓展的。

最后还要参考课后练习的设计,看看对学生有什么帮助。

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我们说“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教学理念,而不能理解成教学模式。

所以,“自主、合作、探究”既要整体考虑又要分开考虑,既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体现在某个环节上,该用则用,不适合用则不用。

例如合作学习,不是什么事都需要合作,有的是简单的问题,自己能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合作。

合作应有针对性,一般是对某些问题自我难以解决的,理解课文内容需要角色表演的,语文实践需要操作的,发散思维需要反思的。

又如自主学习,是在老师主导的前提下的自主。

教师要启发情境、创造条件、指明方向,有针对性的对某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自主学习。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做到“实”与“活”的结合,“训”与“练”的结合,“讲”与“读”的结合,“动”与“静”的结合。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灵丹妙药,不是“圣经”。

例如,对学习经验少,还没有形成过多的学习方法的低年级学生则少用,有选择的用,对学习经验相对增多、思维能力强的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多用。

我觉得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接受式和自主式(如,发现式、活动式、体验式、情境展开式)有机的结合。

现在教学中出现的倾向是老师一讲就一棒子打死,这是不尊重客观事实的。

教师备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备问题的设计、备情境的创设、备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自觉的生成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方式,因为在备课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预测到,但不能了解到学生活动实质和展现的方式,这还要靠在实际教学中临场的监测和调空,及时调整策略。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没有问题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

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

反对教师的串问,但不能否定教师的问。

教师的问要问的得法,问到关键,问的有价值。

教师要少问,尽量把问题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问,可以问的新奇、独特。

问题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入点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如阅读中的题目、段落、篇章、词句),但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序进性,体现情境性、启发性、艺术性。

现在教学最难的是备学生的问题,学生会提什么样的问题是不确定的。

有人认为学生的问题不可确定还备它干什么?

我不那么认为。

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教师也要有预测,预测凭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凭对学生的了解。

这就是说做充实的准备。

有积蓄才能沉着应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准备的问题是一回事,学生提出问题是另一回事。

教师除了必要的几个问题之外,不要把自己准备的其他问题强加给学生。

问题是由学生自己生成,学生的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解决,出乎意料的问题师生都解决不了,可放在课后。

(前文所说备学生的问题,就是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有人说:

“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过程”,我认为还是狭隘了些。

教学应该是:

“教师、载体(文本、媒体、景观、实物)、学生、心灵的对话过程。

”是多维的、立体的、网络的对话。

人与载体的沟通、人与人沟通、人与心灵的沟通。

对话是通过活动来实现的。

学习活动分为内含的和外显的。

内含的如:

思维想象、自我对话、师生的情态对话等。

外显的如:

谈话式、问答式、品读式、讨论式、合作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观察式等,具体一点说就是听、说、读、写、问、画、演、唱。

教师备课时应在什么教学环节上,选择什么样活动方式呢?

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结合儿童的兴趣特点巧妙的按排。

例如阅读教学,导入课文的环节就可以利用谈话式启发情境,使学生产生读书兴趣;进行阅读之前采用商讨式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接下来以合作式学习、交流;汇报时,以品读式为主结合讨论式展开。

教学内容不同采取的形式不同的,如识字,比较适合游戏式和竞赛式。

童话、寓言故事、人物形象鲜明并有情节的课文,可以安排表演式。

尽管教学活动有整体的设计,但在实施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尽量尊重学生的意见组织活动。

因为我们主张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体验课文内容。

例如学生针对某段文字的理解,可以是美读,可以是绘画,可以是表演、可以是歌唱等。

教学活动有设计但不拘泥于设计,教师要有应变的能力,这才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

要强调的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建议在课堂中起主导的作用,另外教师也应参与自主活动的设计,为他们出谋划策,提供条件、资料等。

 

UID

264166 

帖子

5529 

精华

积分

162730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辽宁阜新 

在线时间

1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2-1-8 

最后登录

2008-5-1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现在上一堂公开课,却是一件挺重要的事,就像是一台精心准备的演出,有句话不是说,台上一分钟,台下10年功.短短40分钟的课堂,在课前准备的工作远远比这时间多得多,一开始总是觉得无从下手,两位的心得,我认真的看了,确实有许多的收获.我有一些困惑,当拿到一篇课文时,我不知怎么样来把握他的重难点.很多时候都是泛泛.体现不出重点来现在还提到"整合",到底怎么样来整合呢?

UID

230330 

帖子

65 

精华

积分

1665 

阅读权限

10 

来自

浙江绍兴 

在线时间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25 

最后登录

2005-8-27 

查看详细资料

TOP

紫色偶然儿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如何把握教材,要看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特别是教师个人素养很重要,接着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不能完全去考虑到优等生来学习,而是要考虑到中等到中下等这部分学生,他们在接受新知识会出现的问题。

关于整合,就是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合到你的课堂中,还有其他学科,但是又不能离开语文教学的本,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上。

这都是要自己的把握,和平时教学时要积累的经验。

UID

251900 

帖子

1785 

精华

10 

积分

69445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湖北 

在线时间

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28 

最后登录

2008-4-1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爱因思念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雪花谢谢偶然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这些好东东,期待偶然老师有更多的精彩!

UID

240508 

帖子

132 

精华

积分

3300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14 

最后登录

2006-10-28 

查看详细资料

TOP

风中女孩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还要备一点很重要的——备课堂语言。

优美的教学语言,能感染学生,感染听课老师。

课堂语言的丰富,整个课堂就显得饱满。

曾经执教过《瑞雪》作为公开课,课前就准备了大量的语言进行引导,甚至找来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效果是非常好的。

UID

277395 

帖子

10 

精华

积分

270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4-6-17 

最后登录

2006-9-23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小海轩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听了楼主的一席话,我真是胜读十年书呀!

其中我最大的困惑就是现在的公开课大多是借班上!

对那个班的学生不了解,怎么准备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呢?

UID

201217 

帖子

31 

精华

积分

835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4-5-19 

最后登录

2008-3-4 

查看详细资料

TOP

紫色偶然儿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自己也要参加比赛,再学习一次。

UID

251900 

帖子

1785 

精华

10 

积分

69445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湖北 

在线时间

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28 

最后登录

2008-4-1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紫色偶然儿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希望自己能够发挥最好的状态

UID

251900 

帖子

1785 

精华

10 

积分

69445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湖北 

在线时间

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3-8-28 

最后登录

2008-4-1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如果平时每节课都认真准备,都把它当成公开课那么对待,那么到真上公开课的时候就无须太紧张了。

重在平时的锻炼和积累。

UID

195571 

帖子

3791 

精华

10 

积分

120270 

阅读权限

150 

来自

湖北武汉 

在线时间

113小时 

注册时间

2002-10-7 

最后登录

2008-5-1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嫣然117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引用:

不能这么说吧,公开课能否上好,上出自己的味道,决定于自己平时的教学!

表演的公开课那是作秀,老师累,学生也累!

自己上着这样的课是N郁闷的!

UID

228944 

帖子

1430 

精华

积分

43035 

阅读权限

50 

来自

路人→天空 

在线时间

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2 

最后登录

2008-5-19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

转贴一篇大伙一起分享^_^青年优质课的八大通病  刚从湖北省青年优质课竞赛赛场归来,并且又一次忝列评委之席,聚精会神坐了两天(省优质课评委均由地市级教研员担任,因为余蕾老师年事已高,不便久坐,每次都由我去代劳,至今已有三届,是之谓“忝列”也)。

综观近三届的同类赛事,尽管涌现了不少好课,并不乏闪光之处,但用各地市州最佳人选和省级顶尖赛事的标准来看,诚以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概而言之,起码有如下八大通病。

一:

学无遗力,浅尝辄止。

  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

可我们的许多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

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

譬如:

高晓声的《摆渡》,实际上是在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其寓意相当曲折隐晦,重点全在最后两段话,相对初中生来说,按部就班把作者的本意弄清楚尚有一定难度,更不要说旁及其它了。

可我先后听了多位老师教读这篇课文,竟没有一个人真正解读到位,反倒在“船工的人物形象”,“作家转行对不对”等无关宏旨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其实,都是学力不济惹的祸。

二:

照本宣科,缺乏创见。

  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上一现象的继续,但比上一现象更为普遍,注释怎么讲,我就怎么讲。

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

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解读文本上细琢磨,深钻研。

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

譬如:

宗璞的《花的话》,无论从构思还是立意来看,这都是一篇真正“伪圣化”的作品。

漂亮的百花因为骄傲,所以虽美也丑,朴素的二月兰因为谦虚,所以虽丑也美,臭老九似的教师因为朴素,所以学生在月光下把二月兰采来献给教师,从情节到主题,无不虚假矫情,多么好的求异素材,可就是没见一个老师提出过质疑。

(这篇课文已由本人提议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删去了。

)上届省优质课竞赛中,我市黎胜老师由于本人点拨,就从这一点入手,结果一举夺得一等奖,说明不是评委们缺少发现,还是老师们迈不开步子。

三:

我行我素,强加于人。

  所谓优质课大多是通过再三推敲,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许多老师只能按预案上课,而不能按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来调控教学内容,处理偶发事件,所以经常出现生拉硬扯,强加于人的场面。

一位老师在上《巨人和孩子》时,说到“自私”只能带给人痛苦,“爱心”才能带给人欢乐时,一个学生请老师自己举一个因“自私”而痛苦的事例,该老师却充耳不闻,偏在那里喋喋不休的大讲自己奉献爱心的感人故事。

可见已是自说自话,旁若无人了。

四:

画蛇添足,无端延伸。

  要把一篇好文章读深读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做支撑,需要深厚的教师功底做后盾。

所以,现在大多提倡增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内外衔接,结果导致许多老师画虎不成反类犬,在课堂上游离课文主旨,肆意发挥,无端延伸,冲淡了文本解读,分散了教学重点。

本次竞赛中,有一位老师在教《摆渡》时,前半节课本来引导的非常得法,师生通过质疑、探究,已基本领会了文章的寓意,正待需要聚合信息,加深理解的时候,老师却突然话锋一转,提出了一连串莫名其妙的假设。

如“过了一段时间,乡亲们虽然对作家的真情实意非常感动但他们却强烈要求摆渡人回来摆渡,并派出了代表到城里找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