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9520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250437

课程名称:

兽医微生物学

英文名称:

VeterinaryMicrobi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时:

63。

其中讲授42学时,实验部分21学时。

学  分:

3.0

适用对象:

动物医学方向本科学生

考核方式:

考试

先修课程:

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等

二、课程简介

兽医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病原性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为学生学习家畜传染病学和动物性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一方面掌握细菌学、病毒学的基础理论,同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临床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掌握一些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通过实验课及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工作,能够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掌握病毒培养的基本技术。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讲授部分:

绪论(2学时)

内容:

1.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2.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微生物学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微生物形态学时期(1683-1870)

第二阶段微生物生理学及免疫学奠基时期(1870-1920)

第三阶段:

近代及现代微生物学时期(1920年起)

3.微生物学理论成就及应用

4.微生物学技术成就及应用

5.兽医微生物学的任务与作用

重点:

讲述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概念定义、发展历史。

现代微生物学进展及学习本课程目的、方法和应用意义等。

第一篇总论(共11学时)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构造(3学时)

内容:

1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2.细菌的基本构造

3.细菌的特殊构造

4.细菌形态和构造的观察方法

重点:

细菌的形态大小,细菌的基本构造和特殊构造及其功能。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2学时)

第一节细菌的营养和代谢

内容:

1.细菌的化学组成

2.细菌的营养与代谢过程

重点:

细菌的营养类型与营养要求。

细菌的酶及其利用。

细菌呼吸及类型、专性厌氧菌、需氧菌、兼性厌氧菌。

了解:

氧化型与发酵型区分及意义。

细菌新陈代谢产物及其作用。

第二节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内容:

细菌生长繁殖可分为4个期:

1.迟缓期:

是细菌初到新环境的适应期。

此时菌体增大、代谢活跃、合成所需酶系统。

2.对数期:

细菌迅速分裂繁殖,活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生长曲线近斜线。

该期病原菌致病力最强,其形态染色及生理均较典型,对抗菌药物敏感。

3.稳定期:

因营养消耗、代谢产物蓄积等,此时新繁殖的活菌与死菌平衡,活菌数最多。

该期形态染色不特异。

产生毒素等代谢产物。

4.衰亡期:

细菌死亡速度加大,繁殖速度变小。

如不移植到新培养基,最终可全部死亡。

此期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

重点:

细菌生长繁殖条件,细菌繁殖方式和生长曲线。

第三节细菌的人工培养

内容:

1.细菌人工培养的条件

2.细菌生化试验

3.细菌生存的调节

了解:

培养基的用途及种类、菌种保存。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1学时)

本章作为一般性了解,讲到的重点内容应掌握。

概念:

灭菌、消毒、防腐、无菌、抑菌、滤过除菌、抗生素等。

1.杀菌作用:

指某些物质或因素具有的杀死微生物的作用。

2.抑菌作用:

指某些物质或因素所具有的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3.抗菌作用:

指某些药物所具有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4.灭菌:

指杀灭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的方法。

5.消毒:

指杀灭物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叫消毒剂或杀菌剂。

6.防腐:

指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品叫防腐剂或抑菌剂。

7.无菌:

指在一定空间内没有活微生物的状态。

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物体的方法,叫无菌法。

以无菌法进行的操作称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

第一节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物理因素:

温度、辐射、干燥、声波、微波、滤过等对微生物的影响。

化学因素:

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及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第二节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抗生素、噬菌体、拮抗、共生、寄生、协同。

重点:

掌握冷冻真空干燥的原理和应用,热力灭菌和紫外灭菌的应用。

第四章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生态(1学时)

内容:

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

3.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

了解:

细菌在土壤、空气、水中来源、分布及检查方法与原则。

了解:

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第五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2学时)

内容:

1.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2.细菌的毒力因子及分泌系统

3.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的现代概念

4.细菌的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掌握:

1.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毒力因子。

2.微生物毒力增强与减弱的方法。

第六章细菌的遗传变异(1学时)

第一节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1.基因突变

2.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重点:

毒力变异与耐药性变异

第二节细菌变异的机制

1.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

2.细菌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

重点:

细菌基因转移的类型、基因工程步骤及在实践中的意义。

第七章细菌的分类和命名(自学)

第一节分类依据

第二节分类方法

第三节微生物命名

重点: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分类方法及命名原则。

第二篇免疫学基础(共12学时)

第八章抗原与抗体(5学时)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

1.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并排除非自身大分子物质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学反应。

2.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规律的一门学科

3.免疫的基本特性:

识别自身与非自身

特异性

免疫记忆

4.免疫的基本功能

⑴抵抗感染:

指动物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免疫防御。

⑵自身稳定又称免疫稳定。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

⑶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自身的变异细胞。

第二节抗原

1.抗原的概念: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之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Ag)。

2.抗原物质具有抗原性包括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

3.构成抗原的条件(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⑴异源性:

又称异物性。

只有非自身物质进入机体才能具有免疫原性。

⑵大分子

⑶分子结构一般结构复杂免疫原性强。

⑷物理性颗粒性抗原的免疫原性通常比可溶性抗原强。

⑸完整性所以抗原物质通常要通过非消化道途径以完整分子状态进入体内,才能保持抗原性。

4.抗原决定簇:

抗原分子表面具有特殊立体构型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

由于抗原决定簇通常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因而又称为抗原表位。

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5.抗原的交叉性

6.抗原的分类

⑴抗原分类

按性质分:

完全抗原、半抗原等

按来源分:

异种抗原、同种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等

⑵微生物抗原

按保护性分:

保护性抗原;非保护性抗原。

按微生物分:

①细菌抗原(包括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抗原、菌毛抗原、毒素抗原)

②病毒抗原(如囊膜抗原、衣壳抗原、可溶性抗原和核蛋白抗原。

第三节抗体

1.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2.Ig的分子结构

3.Ig的种类与抗原性

4.各类Ig的主要特性与功能

5.抗体的制备

⑴人工制备抗体的种类

⑵B细胞杂交瘤株建立与McAb生产技术

⑶基因工程抗体

6.抗体的分类

⑴根据抗原的来源:

异种抗体、同种抗体、自身抗体。

⑵根据有无抗原刺激:

天然抗体、免疫抗体。

⑶按Ig的类型分:

IgG、IgM、1gA、IgE、IgD抗体。

⑷按反应表现分:

沉淀素、凝集素、溶解素、调理素、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保护性抗体等。

第四节抗体产生的克隆选择学说

1.克隆选择学说的基本思想

2.克隆选择学说对几个问题的解释

⑴对抗体产生多样性的解释

⑵抗原的作用

⑶对免疫记忆现象的解释

⑷对免疫耐受性的解释

掌握:

抗原的概念、分类及抗体的本质、类型及其免疫功能。

第九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4学时)

第一节免疫器官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是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组成。

2.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

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第二节免疫细胞

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统称为免疫细胞。

1.免疫活性细胞:

在免疫细胞中,接受抗原物质刺激后能分化增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称为免疫活性细胞(ICC),主要为T细胞和B细胞。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2.免疫辅佐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起重要的辅佐作用,故称免疫辅佐细胞(Acell)。

能捕获和处理抗原以及能把抗原递呈给免疫活性细胞。

如单核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

第三节细胞因子

1.细胞因子(旧称淋巴因子)是免疫细胞受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产生的非抗体、非补体的具有激素样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作用。

2.许多细胞能够产生细胞因子。

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活化的免疫细胞;第二类是基质细胞类,包括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第三类是某些肿瘤细胞。

抗原刺激、感染、炎症等许多因素都可刺激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且各细胞因子之间也可彼此促进合成和分泌。

第四节免疫应答

1.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受到抗原物质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分子的识别并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的生物学过程。

2.免疫应答的三大特点

⑴特异性

⑵具有一定的免疫期

⑶具有免疫记忆

3.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致敏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第五节细胞免疫

1.细胞毒性T细胞与细胞毒作用

2.TD细胞与炎症反应

3.细胞免疫效应

第六节体液免疫

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称为体液免疫,而体液免疫效应是由B细胞通过对抗原的识别、活化、增殖,最后分化成浆细胞并分泌抗体来实现的。

1.抗体产生的动力学

⑴初次应答

⑵再次应答

⑶回忆应答

2.初次应答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具有潜伏期

⑵先IgM后IgG

⑶总量低维持短

3.再次应答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潜伏期缩短

⑵总量高维持长

⑶大部分IgG很少IgM

4.抗体的免疫学功能:

中和作用、免疫溶解作用、免疫调理作用、局部黏膜免疫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对病原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引起免疫损伤等。

5.影响抗体产生的因素

⑴抗原方面:

抗原的性质、抗原的物理状态、抗原用量、接种次数与时间间隔、接种途径、佐剂作用

⑵机体方面:

遗传因素、年龄、其他因素如营养、应激、健康状况等。

掌握:

动物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其功能。

掌握:

机体免疫应答的过程,抗原扑获、抗原递呈、抗原识别、细胞因子、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概念及作用。

难点:

免疫应答过程,抗体形成一般规律

第十章抗感染免疫(1学时)

第一节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1.屏障结构

2.体液抗微生物因素

3.吞噬细胞与吞噬作用

第二节抗细菌感染免疫

病原细菌侵人动物机体后,首先遇到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抵抗,其中以细胞吞噬和炎症反应为主。

随后特异性免疫产生,两者协同,共同把病原菌消灭。

第三节抗病毒感染免疫

参与抗病毒感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类。

非特异性免疫主要为巨噬细胞、干扰素;特异性免疫以抗体中和和T细胞免疫为中心。

第四节抗寄生虫感染免疫

了解:

非特异性免疫因素,抗细菌及抗病毒感染的免疫过程。

第十一章变态反应(1学时)

1.变态反应:

是免疫系统对再次进入机体的抗原作出过于强烈或不适当的异常反应,从而导致组织器官的病理损伤。

2.类型:

根据变态反应参与细胞、活性物质、损伤组织器官的机制和产生反应所需时间等,将变态反应分为Ⅰ-Ⅳ四个型:

过敏反应(Ⅰ型),细胞毒型(Ⅱ型),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和迟发型(Ⅳ型)。

前三型是由抗体介导的,共同特点是反应发生快,故又称为速发型变态反应;Ⅳ型则是细胞介导的,称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第一节过敏反应(Ⅰ型)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引起的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以炎症为特点的反应。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又被称为过敏原。

1.过敏反应的基本过程:

致敏、反应

2.常见的过敏反应及其控制

第二节细胞毒型(Ⅱ型)变态反应

1.Ⅱ型变态反应又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型变态反应,引起Ⅱ型变态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G和IgM,当其与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时,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引起细胞溶解,或者被吞噬细胞吞噬。

2.常见类型:

输血反应、新生畜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等。

第三节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变态反应

1.免疫复合物引起炎症

2.免疫复合物在局部组织沉积

3.常见的免疫复合物疾病:

血清病、自身免疫复合物病等

第四节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

1.经典的Ⅳ型变态反应是指所有在12h或更长的时间产生的变态反应,故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

不同于I、Ⅱ、Ⅲ三型变态反应,这类反应不能通过血清在动物之间转移。

2.种类:

接触性变态反应、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肉芽肿变态反应

了解:

变态反应的概念,四种变态反应机理和常见疾病的病理。

第十二章免疫调节与免疫遗传(自学了解)

第十三章免疫血清学技术(1学时)

第一节概念

1.免疫血清学技术按抗原抗体反应性质不同可分为:

⑴凝聚性反应:

包括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

⑵标记抗体技术:

包括荧光抗体、酶标抗体、放射性标记抗体、发光标记抗体技术等。

⑶补体参与的反应补体结合试验、免疫黏附试验等。

⑷中和反应病毒中和试验、毒素中和试验。

2.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特异性与交叉性、抗原抗体结合机理

3.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

电解质、温度、酸碱度

第二节凝聚性反应

1.凝集试验: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称为凝集试验。

参与的抗体主要为IgG、IgM。

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优点是操作简便。

2.沉淀试验: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称为沉淀试验。

参与沉淀试验的抗原称沉淀原,抗体称为沉淀素。

抗原可以是多糖、蛋白质、类脂等,抗原分子较小,如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菌体裂解液,病毒的可溶性抗原、血清、组织浸出液等。

第三节标记抗体技术

1.抗体、抗原分子小,在含量低时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是不可见的。

有一些物质即使在超微量时也能通过特殊的方法将其检查出来,如果将这些物质标记在抗体分子上,可以通过检测标记分子来显示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此种根据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和标记分子的敏感性建立的技术,称为标记抗体技术。

2.高敏感性的标记分子主要有荧光素、酶分子、放射性同位素三种,由此建立荧光抗体技术、酶标抗体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抗体技术。

第四节补体参与的试验

第五节中和试验

掌握:

抗原抗体反应的几种类型及其应用。

凝集试验、沉淀试验、标记抗体技术、补反、中和试验等。

第十四章免疫学的应用(1学时)

兽医生物制品指用于动物传染病预防、诊断、治疗的生物制剂。

包括疫苗、诊断液、免疫血清。

第一节免疫诊断与检测

1.免疫血清学技术的应用:

疾病诊断、生物活性物质的超微定量、物种鉴定、生物性状免疫标记与选择育种、免疫增强药物和疫苗研究、抗原抗体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的定位、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

2.细胞免疫检测技术主要包括:

T细胞及亚群的计数(玫瑰花环试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分析)、T细胞活性测定(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致敏T细胞毒试验、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各种淋巴因子的检测以及K细胞、NK细胞活性试验。

3.细胞免疫检测技术通常用于四个方面:

①测定机体细胞免疫状态

②测定细胞免疫反应能力

③筛选药物

④研制淋巴因子

第二节免疫防治

1.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力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前者是动物体在种族进化进程中得到的天然防御能力,后者是动物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受到病原体及其产物刺激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

2.特异性免疫:

又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

用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经主动免疫方式使动物获得免疫力,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和中心工作。

第三节佐剂与免疫增强剂

一、佐剂

1.一种物质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这类物质统称为佐剂或免疫佐剂。

2.佐剂的作用方式

⑴在接种部位形成抗原贮存库

⑵增加抗原的表面积

⑶促进局部的炎症反应

3.佐剂的类型:

不溶性铝盐类佐剂、油水乳剂佐剂、蜂胶佐剂、合成佐剂等。

二、免疫增强剂

1.免疫增强剂是指一些单独使用即能引起机体出现短暂的免疫功能增强作用的物质,有的可与抗原同时使用,有的佐剂本身也是免疫增强剂。

2.免疫增强剂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⑴生物性免疫增强剂

⑵细菌性免疫增强剂

⑶化学性免疫增强剂

⑷营养性免疫增强剂

掌握:

免疫诊断与检测、免疫防治技术。

第三篇细菌各论(共9学时)

第十五章革兰氏阳性球菌(1学时)

重点:

葡萄球菌属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致乳房炎链球菌、马腺疫链球菌的培养特性。

第十六章肠杆菌科(2学时)

重点:

埃希菌属、沙门菌属。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抗原结构、染色、培养特性及鉴别诊断等。

了解耶尔森菌属。

第十七章弧菌科(自学)

了解:

副溶血性弧菌。

第十八章巴氏杆菌科及相关属(1学时)

重点:

巴氏杆菌属、里氏杆菌属、噬血杆菌属。

巴氏杆菌形态、染色特点、致病性。

第十九章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1学时)

了解:

布氏杆菌属、假单胞菌属。

布氏杆菌和鼻疽杆菌、绿脓杆菌形态、染色特点、致病性。

布氏杆菌的培养特性及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第二十章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微需氧菌和厌氧菌(自学)

了解:

空肠弯曲菌属、坏死梭杆菌等。

第二十一章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1学时)

重点:

李氏杆菌、猪丹毒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第二十二章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杆菌(1学时)

重点:

芽孢杆菌属(炭疽杆菌)、梭菌属(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等)的形态染色特点、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第二十三章分支杆菌属及相关属(1学时)

重点:

结核分支杆菌抗酸染色特性、培养特性及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第二十四章螺旋体(自学)

第二十五章霉形体(1学时)

第二十六章立克次体及衣原体(自学)

了解:

螺旋体、霉形体(猪肺炎霉形体、禽败血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的特点及与兽医有关的代表种。

第四篇真菌学(共2学时)

第二十七章真菌概述

第一节真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真菌的致病性

第三节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第二十八章病原真菌

第一节感染性病原真菌

第二节中毒性病原真菌

第三节曲霉菌属

了解:

真菌概述,主要的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第五篇病毒学(共6学时)(包括病毒的结构、病毒的复制、病毒的遗传与进化、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的致病机理、朊病毒等)

第一节病毒的概述

病毒(Virus)是在19世纪末才被发现的一类微小病原体。

随着研究的深入,现代病毒学家已把病毒这类非细胞生物分成真病毒(Euvirus,简称病毒)和亚病毒(Subvirus)两大类。

1.病毒是一类超显微、无细胞结构、具有高度侵染性、专性活细胞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或RNA的遗传分子,他们能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

2.病毒的特性:

⑴形体极其微小,一般能通过细菌滤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⑵化学组成简单,无细胞结构,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

⑶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⑷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缺乏独立代谢能力,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组分;

⑸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的繁殖;

⑹具有双重存在方式,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在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毒粒)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⑺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⑻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3.病毒的宿主范围

⑴可以感染几乎所有的细胞生物。

⑵具有宿主特异性,即就某一种病毒而言,它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4.病毒的分类

第二节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理化特性

1.病毒的大小及形态

2.病毒的构造和化学成分

3.病毒结构的对称性

4.包涵体

5.噬菌体

6.病毒的物理性状

7.理化因素对病毒的作用

8.病毒的血凝性与红细胞吸附现象

第三节病毒的增殖

1.病毒的增殖特点

2.病毒增殖的一般过程:

病毒吸附于细胞开始,到子代病毒从感染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病毒复制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replicativecircle)或称复制循环。

病毒的复制周期依其发生的事件顺序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吸附;侵入;脱壳;病毒的分子的合成,包括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复制;装配与释放。

病毒的吸附、侵入和脱壳又称做病毒感染的起始。

第四节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1.病料的收集和送检

2.病毒的分离培养:

动物的接种法、胚的接种法、组织培养法

3.病毒的鉴定:

形态学观察、检查包涵体、细胞病变以及检测某病毒抗原或确证特异性抗体的存在等。

第五节亚病毒

1.类病毒(Viroid):

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目前只在植物体内发现。

2.拟病毒(virusoid):

又称类类病毒(viroid-like)、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satellite),是指一类包裹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3.朊病毒(prion,virino):

又称“普利昂”或蛋白侵染子(prion,是proteininfection的缩写),是一种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同的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重点:

病毒总论。

病毒的概念及其特性;病毒大小及形态;病毒结构及化学组成;病毒增殖。

病毒血凝、血凝抑制的原理及应用;病毒分离培养及鉴定。

病毒干扰现象与干扰素;病毒的致病作用。

了解:

病毒分类与命名;各种动物病毒的特性、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方法。

实验部分:

1.染色液的配制

2.培养基的制备

3.微生物的培养:

球菌、大肠杆菌、弧菌的培养及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4.微生物的染色及形态结构的观察

5.抗生素的效价测定(细菌的药敏试验)

6.免疫学实验:

动物注射-血液的采集-制备血清-凝集反应

7.细菌的生化反应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实验

其他教学环节

绪论

2

2

第一篇

11

12

23

第二篇

12

9

21

第三篇

9

9

第四篇

2

2

第五篇

6

6

合计

42

21

63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

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2001/09)

参考书目:

1.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