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956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docx

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溶解度复习题1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2.如图是MgS0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MgS0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的MgS04饱和溶

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配置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t1℃

B.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在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与丙,达到饱和时溶解甲的质量大于丙

C.相同温度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关系为:

甲>乙>丙

D.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高温制成热的饱和溶

液,再蒸发结晶提纯甲

5.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B.t1℃时,分别在100g水中溶解了等质量的MgCl2、KCl,两溶液都可达到饱和

C.t2℃时,KCl和Mg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时,均能析出晶体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

A.两种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两种溶液的质量仍相同

C.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甲大

D.乙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比甲多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图.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

乙>丙>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乙>丙>甲

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D.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8.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在t2℃时,b物质的溶解度比a物质的溶解度大

C.在t1℃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在t2℃时,将20g

a物质加

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5g甲

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10.工业上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

酸钠(粗产品为二者混合物),请分析如图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并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上C点两侧,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不同

B.曲线上A、B两点,对应温度下氯化铵与硫酸钠溶解度不同

C.结晶法分离出氯化铵,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上

D.结晶法分离出氯化铵后的母液是硫酸钠溶液

11.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硝酸钾晶体

B.70℃时,在100g水中加入110gKNO3固体,可形成饱和溶液

C.70℃时,KNO3与Na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KNO3与NaCl的热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溶质只含氯化钠

12.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乙物质比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C.分别将a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晶体析出

D.a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A、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方法提纯A;

(3)t2℃时,在100g水中放入  克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4.如图是A、B的溶解度曲线.t2℃时分别将100g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  B(填“>”、“<”或“=”);把t2℃时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g.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a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a2℃时,P点的含义  .

16.

(1)图1是甲、乙两种同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甲”或“乙”填空:

①20℃时,  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②30℃时,把甲、乙两物质各100g分别配制饱和溶液,需要溶

剂质量较多的是  .

③30℃时,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

分别冷却到0℃,则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2)从C、H、O、N、S这5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填空(答案有多种的只需要写出一种即可).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  .

②2个硫酸根离子  .

③相对分子质量为34的化合物是  .

④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肥是  .

(3)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图2提供几种微量元素的相关信息,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种.

②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③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填“阴”或“阳”)离子.

17.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

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A.②④⑥B.③④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18.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的饱和溶液

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  ;

(2)若B中含有少量A,应用  法提纯B;

(3)若将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一定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质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

19.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曲线图,根据图象回答:

(1)t°C,KNO3的溶解度  (填“>”“等于”或“<”)NaCl的溶解度.

(2)KNO3溶液中含少量的NaCl,将KNO3从溶液中析出,常用  (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3)向某温度下的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则KNO3  (填“能”或“不能”)溶解.

(4)读图,你能获取的一条信息是  .

2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35℃时,向l00g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

2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的溶解度为  ;

(2)t3℃时,甲、乙各50g,分别

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3)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B.t2℃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质量分数为10%

C.t3℃时,等质量的

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多的是甲

D.升高丙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2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P点的意义是  ;

(2)t2℃时,甲的溶解度  (填“大于”、“等于”、“小于”)乙的溶解度.

2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

(2)40℃时,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3)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  .

(4)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  方法提纯甲物质.

2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1℃时,将3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烧杯内的物质加热至t2℃,该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25.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水的密度约为1g/cm3).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的是  (填“甲”或“乙”).

(2)20℃时,乙的溶解度为  .

(3)下列实验中:

10ml水

X

Y

Z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X”或“Y”或“Z”);若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用“<”或“>”或“=”表示出来)

26.如图是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氯化钾含有少量氯化钠,若要提纯氯化钾,可采用的方法是  ;

(2)100℃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4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3)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的氯化钠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胶头滴管和  .

A.托盘天平(带砝码盒)B.钥匙C.玻璃棒D.漏斗E.铁架台F.量筒.

27.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  ;

(2)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

(3)在t2℃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2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

(1)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的是  ;

(2)t1℃时,B、C的  相等;

(3)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29.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或“<”或“=”表示)

(2)t2℃时,将30g的a物质放入50mL(水的密度约为1g/cm3)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图二中,试管里预先装有少量生石灰,

当试管里加入适量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某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

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  .(填“a”或“b”或“c”)

 

三、解答题

30.

(1)如图所示是KN0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温度为  ℃时,KN03与NaCl的溶解度相等;

②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③当KN0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若要提纯KN03可采用  的方法(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④t1℃,将15gKNO3固体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B;4.A;5.B;6.D;7.D;8.D;9.B;10.BD;11.C;12.C;

 

二、填空题

13.CBA;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60;37.5%;14.>;100;15.甲>丙>乙;a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6.甲;乙;甲;N2;2SO42-;H2O2;NH4HCO3;三;26;阴;17.A;D;9.1g;<;降温结晶,过滤;偏小;18.

;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B;19.等于;降温;能;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合理均可);20.丙;降低温度;不变;甲溶于水放出热量;21.25g或25g/100g水;甲;降温结晶;AB;22.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15g;大于;23.>;28.6%;甲;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24.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60g;饱和;3:

8;25.甲;36g;Y;c>b>a;26.降温;硫酸镁溶液;CF;27.t1℃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增大;乙>甲>丙;28.C;溶解度;加入A(合理方法均可);29.b>a=c(或b>c=a);75;c;

 

三、解答题

30.t2;KNO3;降温结晶;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