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9569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0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docx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习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知识梳理

1.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从正面看形状相同的几何体,其摆法不一定相同。

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在拼摆立体图形的过程中有多种拼摆方法,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是不同的。

2.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还原原来的物体时,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拼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后验证确认。

复习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可能有不同的摆法。

2.能根据给出的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复习重难点

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正方体。

复习方法

1.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复习,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2.复习课不仅要突出知识的综合性,更要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观察物体(三)这一单元里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先想一想,然后与同伴交流。

  指名汇报所学内容。

(可以让2~3名学生汇报)

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第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让学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汇报。

2.师生共同梳理。

(1)复习:

根据一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复习:

根据三个面的摆放,体会摆法的确定性。

3.建构网络。

谈话:

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列举、表格、网络图等)把我们复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最后每小组推荐一位整理得最好的同学介绍自己整理的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知识结构网络。

教师总结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品析】为了改变学生认为复习课就是做题的模式,通过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点,把观察物体(三)这一单元穿插起来,学生想到什么问题就先解决什么问题,每一个知识点紧跟着一个联系紧密的练习题,这样对知识点进行了及时巩固。

让学生明白老师不是在领着他们复习,而是他们在领着老师复习。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在本单元中,同学们认为哪里比较难理解,容易出错呢?

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让学生充分地说)老师再强调摆法的多样性和确定性,只有把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综合考虑,才能形成完整的表象。

四、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芳芳和兰兰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你能判断她们谁搭的对吗?

芳芳           

兰兰

【品析】关注学生是否已扎实掌握观察物体(三)这一单元中的知识点,在巩固应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准确率和速度。

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对于本单元的知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品析】回顾总结,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我的反思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知识梳理

1.因数和倍数:

(1)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最小的是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在查找因数时要利用因数的概念从小到大一对一对地找,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写出。

(4)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2.2、5的倍数的特征:

(1)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2)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3)个位上是0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3.3的倍数的特征:

(1)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如果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后,仍然判断不出是不是3的倍数,可以把相加后所得的数各个数位再次相加。

(3)个位上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4)与2、5的倍数的特征不同,3的倍数的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字。

4.质数和合数:

(1)质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个数叫作因数(或素数)。

(2)合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个数叫作合数。

(3)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质数和合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

(4)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要看这个数含有的因数的个数。

5.奇数和偶数:

(1)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大减小)

(2)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复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复习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复习方法

1.整理归纳法,把学过的知识按模式予以分类、整理,以求系统连贯,便于学生的复习与提高。

2.通过讨论,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复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复习效果。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师: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回忆一下,谁能简单地说一说在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组织学生简单回顾,有困难的可翻看课本。

简单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简单板书:

因数和倍数 2、5、3的倍数的特征 奇数和偶数

质数和合数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1.揭示课题:

看来同学们对这些知识掌握得都不错,今天我们就对这些知识来进行复习。

板书课题:

因数与倍数的复习

2.系统整理,汇报展示。

(1)交流完善。

师:

老师昨天让大家整理出了这部分内容,现在就和你们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整理的?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整理内容与方法)

汇报交流,一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完善,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完善板书:

因数:

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倍数:

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

3的倍数的特征:

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的数。

奇数:

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奇数。

偶数: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作偶数(0也是偶数)。

质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的本身两个因数,叫作质数。

合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的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叫作合数。

(2)补充完善,指导学生进一步明确:

①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区别与概念范围:

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范围是在自然数中研究;而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概念范围是在非0整数中研究。

②求最大公因数和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组织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和同学的补充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展示不同的整理方法,师生共同评价。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选一选。

(1)最大公因数最小的一组数是(  )。

A.2和12   B.36和2   C.16和18

(2)1是下面(  )的最大公因数。

A.3和21B.5和48C.21和42

(3)在下面各数中,(  )是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奇数。

A.75B.95C.90

(4)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

A.质数B.合数C.奇数

(5)x是整数,2x+1是(  )。

A.奇数B.质数C.偶数

(二)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1)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2)食品店运来8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为什么?

汇报交流,教师评价。

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了因数与倍数。

回顾这节课的过程,先回顾知识点,再归纳整理网络,还要把不明白的问题弄明白。

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要尝试着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对知识的整理复习。

【品析:

回顾总结,让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我的反思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知识梳理

1.长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有6个面,分别是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其中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分别是一对相对的面。

每个长方体都有3对相对的面,8个顶点和12条棱。

(2)把长方体放在一个平面上,从任何角度观察,我们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3)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一个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它们的长度分别相等。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条长+4条宽+4条宽=(长+宽+高)×4。

2.正方体的认识:

(1)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2)正方体有12条棱,8个顶点。

(3)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都相等,相对的棱互相平行。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1)长方体每个面面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

在长方体中,相对的面面积相等,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前、后两个面的面积等于长乘高;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等于宽乘高。

(2)正方体每个面的边长与正方体的棱长的关系:

正方体展开图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边长就是正方体的棱长,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每个面的面积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乘棱长。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

S=2ab+2ah+2bh。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

S=(ab+ah+bh)×2。

(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用字母表示为:

S=6a2。

5.体积和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为: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

V=a×a×a=a3。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表示为:

V=Sh。

7.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m3和dm3、dm3和cm3是相邻的体积单位,进率是1000,即1m3=1000dm3,1dm3=1000cm3。

8.容积和容积单位:

(1)容积的含义: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作它们的容积。

(2)容积单位:

升和毫升。

(3)容积的计算方法:

规则容器的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但要从里面测量计算所需的数据。

(4)容积和体积的联系:

容积的大小是通过所容纳的物体的体积显示出来的,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相同。

(5)容积和体积的区别:

意义不同,测量方法不同,有容积的物体一定有体积,但有体积的物体不一定有容积。

9.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求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

利用有刻度的量杯记录下放入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前、后水位的刻度,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复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正确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复习重难点

重点:

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复习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回忆等形式再现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创造性整理;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展现整理成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系统的再建构,进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形,导入复习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整理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并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

根据本章你所学的知识,说说由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能你能想到哪些内容?

学生的答案会有很多,让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知识网络图)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按照教材编写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作如下梳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的特征 2.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2.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2.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体积单位和进率。

1.常用的体积单位

2.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容积和容积单位以及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

1.容积的含义和单位

2.容积的计算方法

3.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

4.排水法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汇报长方体特征的相关知识,其他同学补充完成这部分的知识整理。

形体

相同点

不同点

联系

顶点

面的形状

面的面积

棱长

长方体

6个

12条

8个

6个面都

是长方形,

有时相对的两

个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两个面

的面积相等

相对的棱的

长度相等

正方体是一种

特殊的长方体

正方体

6个面都是

正方形

6个面面积都

相等

12条棱都

相等

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常用单位)整理的汇报。

S长方体=2ab+2ah+2bh=2(ab+ah+bh)    S正方体=6a2

常用单位:

m2、dm2、cm2     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常用单位)整理的汇报。

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V长方体=abh      V正方体=a3     V=Sh

常用单位:

m3、dm3、cm3。

     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常用单位)整理的汇报。

  容积:

油箱、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V长方体=abh  V正方体=a3     V=Sh

常用单位:

L、mL。

      1L=1000mL。

四、自主检测,完善提升。

师:

你们还有问题吗?

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如果没有问题,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

做好准备了吗?

(课件出示)

1.鱼缸:

棱是用角钢做的,四周是用玻璃做的,底面是用铁板做的。

长:

6dm   宽:

3dm   高:

4dm   水深:

3dm

(1)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少分米的角钢?

(2)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3)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4)这个鱼缸占多少空间?

(5)这个鱼缸装了多少升水?

2.自己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

3.小组内选一个代表上台汇报。

棱长和:

(6+3+4)×4=52(dm)        底面积:

6×3=18(dm2)

侧面积:

(6×4+3×4)×2=72(dm2)体积:

6×3×4=72(dm3)

水的体积:

6×3×4=54(dm3)

总结提升

我们今天重新复习了哪些知识?

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老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整理复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回顾这节课的过程和知识点,再归纳整理网络,把不明白的问题弄明白。

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要试着运用这些方法对知识进行的整理复习。

我的反思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梳理

1.分数的意义

(1)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2)分数单位的个数: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分数与除法

(1)两个数相除,可以用分数表示商,即a÷b=

 (b不为0)。

反过来说,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商。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

即比较量÷标准量=

得到的商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3.真分数与假分数

(1)真分数的意义: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真分数的特征:

真分数小于1。

(2)假分数的意义: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假分数的特征: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4.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用分子除以分母。

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商就是这个整数;当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5.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6.最大公因数及其应用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最大公因数。

(2)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互为质数。

(3)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为质数,就看它们是不是只有唯一的公因数1。

特殊判断方法:

1和任意大于1的自然数互为质数;2和任何奇数都互为质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为质数;相邻的两个奇数互为质数;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为质数。

(4)求最大公因数的的方法:

①列举法 ②短除法 ③画图法

7.约分

(1)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作约分。

(2)约分的基本方法:

①逐步约分法;②一次约分法。

8.最小公倍数及其应用

(1)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公倍数。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列举法;②筛选法;③分解质因数法;④短除法。

(3)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或互为质数,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①列举法:

分别写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再从中找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②筛选法:

先写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然后从较大的倍数中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圈出小数的倍数,第一个圈出的倍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9.通分

(1)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这个相同的分母叫作它们的公分母,最小的一个叫作最小公分母。

(2)把异分母分数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作通分。

(3)通分的方法:

化成同分母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

10.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有限小数可以直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能约分的应化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分母是整十、整百……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1后面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分母不是整十、整百……的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如果不做特殊要求,一般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还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复习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复习重难点

重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难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的互化;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根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复习方法

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回忆等形式再现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创造性整理;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交流展现整理成果,教师借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系统的再建构,进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里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先想一想,然后与同伴交流。

指名汇报所学内容。

(可以让2~3名学生汇报)

大家真了不起,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就对第四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让学生先自主整理,然后交流汇报。

2.师生共同梳理

(1)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让学生说一说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师出示课件知识系统图)

(2)复习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师:

假分数和带分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之间的性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复习最大公因数。

师: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最大公因数的知识?

师:

互为质数是什么意思?

如果判断,有哪些特殊的判断方法?

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复习最小公倍数。

师:

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是什么?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哪些?

(5)复习约分。

要求学生说一说约分的方法。

(6)复习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师:

谁能来说一说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品析】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同时用简练的文字将学生的叙述罗列出来,以便后续让学生进行整理。

 3.建构网络

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列举、表格、网络图等)把我们复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最后每小组推荐一位整理的最好的同学介绍自己整理的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知识结构网络。

教师总结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品析】为了改变学生认为复习课就是做题的模式,通过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点,把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穿插起来,学生想到什么问题就先解决什么问题,每复习一个知识点紧跟着一个联系紧密的练习题,这样对知识点进行了及时巩固。

让学生明白老师不是在领着他们复习,而是他们在领着老师在复习。

我认为这样会比做题、讲题这种形式好一点。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在本单元中,同学们认为哪里比较难理解,容易出错呢?

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让学生充分地说)老师再强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四、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1.填空。

(1)12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一项工程必须在20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9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11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4)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最大公因数是30,其中一个数是90,另一个数是(  )。

(5)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