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09648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设计指导书.docx

桥梁设计指导书

桥梁、涵洞设计指导书

为明确设计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优质、按时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特编制桥涵、分离式立交设计指导书(本设计指导书适用于常规结构,对特殊的桥梁结构要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具体内容如下:

一、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

1、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农村道路桥梁

2、设计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Ⅰ级(二级公路及以上),公路-II级(二级公路以下)

3、设计洪水频率:

特大桥1/300

大、中、小桥、涵洞、路基1/100

注:

其余未列出部分根据桥规定执行

4、地震设计烈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基本烈度为VI度,按Ⅶ度设防。

(湖北省内可适用)

5、被交叉道路净高要求(净宽可根据原路情况调整,净高统一按以下标准标注)。

高速、一级、二级公路净高:

5.00m

三级、四级公路净高:

4.50m

城镇道路主干路

汽通净高:

3.50m,净宽不小于6.0m

机通净高:

2.70m,净宽不小于4.5m

人通净高:

2.20m,净宽不小于4.0m

对现有道路宽度大于标准尺寸的采用现有道路宽度,桥下净高地方有特殊要求的,可能的前提下原则上满足地方要求,但桥型布置图立面中通道净高设置应按照规范要求标准标注。

汽通、机通、人通,净高要求扣除道路路面铺装结构层厚度。

对净高满足、但净宽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通道,列入涵洞工程设置表。

对通道+排灌结合设计的涵洞,边沟侧向应考虑设置护栏设施。

其余技术指标均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执行。

设计深度应满足《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

图表格式应满足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的要求。

图纸右下方文字部分统一称“附注”。

二、施工图设计内容

第四篇桥梁、涵洞

1、说明

2、桥梁设置一览表

3、主要工程数量表

4、桥梁设计图

(1)桥位平面图(桥下有道路穿过的桥梁须示意桩位)

(2)桥型总体布置图

(3)全桥桩位坐标表

(4)桥梁上部构造图(采用标准图的应在桥型图附注说明中说明清楚)

(5)桥台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桥台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横向地形起伏较大时);钢筋图包括肋板、承台、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台帽、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U台侧墙钢筋图及U台台后排水统一绘制通用图)

(6)桥墩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桥墩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横向地形起伏较大时);钢筋图包括墩柱钢筋图、系梁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图统一绘制通用图)

(6)附属结构(桥面系平面布置、护栏、泄水管(集束排水构造)、锥坡、搭板)

(采用标准图的应在桥型图附注说明中说明清楚);

5、涵洞设置表(各种涵洞列同一表)

6、涵洞工程数量表(各种类型涵洞分列)

7、涵洞设计图(各种类型涵洞分别绘制,要求一涵一图)

第六篇路线交叉

1、互通区桥梁设置一览表

2、分离式立体交叉设置一览表

3、分离式立体交叉主要工程数量表

4、分离式立体交叉设计图同第四篇桥梁、涵洞,但桥位平面不出

5、通道、天桥设置、渡槽一览表

三、施工图设计出图要求

1、图纸格式

按制图标准,严格区分线条粗细、类型,要求图纸整洁,布局合理,同一图纸内同一性质的数字及汉字应统一字体类型和大小,图框必须采用标准图框(图框采用外部参照)。

图纸规格一律采用A3标准规格。

2、工程数量表

工程数量表统一按提供的格式填写(见附表,特殊桥梁除外),各材料数量精度统一为:

钢材—0.1kg,混凝土---0.1m3,长度---0.1m,填挖方---1m3。

墩台基础挖方数量(包括底系梁、承台、扩基、锥坡护脚)等挖方数量,不包括桩基)应详细计算,计算原则按:

基础每侧各扩大0.5m、基坑按1:

1的边坡计算。

3、桥位平面图:

a.平面图中应示意桥梁布跨线,斜桥布跨线应按斜角度斜交斜置;

b.标明桥梁名称、配跨、中心桩号,桥梁起终点桩号;

c.锥体护坡应示意出来;

d.路线设计线与被交河流与被交道路的右偏角

e.被交道路路幅布置、行车方向,以及跨越关系;

f.图纸右上角标明指北针;

g.桥位平面图中示出钻孔孔位和编号

h附注:

①、本图尺寸均以m计,比例:

1:

2000;

②、本图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20°12′;

③、本图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h.桥位处若有改路、改河等信息,应一并显示。

4、桥型布置图

原则上左右幅错墩布置的左右幅桥型图应分开画,且各幅桥型图中平面应一起表达,若仅有一联是左右幅错墩布置,可只画右幅立面,左幅错墩联在括号中注明桥跨布置,如(左幅:

2450+3000+3000+2450),具体要求如下:

(1)图纸说明的文字内容统一为:

附注:

1)尺寸及标高、桩号单位,若左右幅分开画,应注明是左幅或右幅,如“本图为左幅桥型布置”;

2)上、下部结构及基础型式描述,以及墩台布置方式(法向布置、平行布置、等角度布置);

3)桥梁平面线形描述;

4)桥梁纵面线形描述;

5)支座、伸缩装置设置说明(伸缩装置只给伸缩量,如80型、160型等,不出具体型号或伸缩缝类型);

6)桥面排水设置说明(跨路孔采用PVC管集束排水);

7)搭板设置说明;

8)其它需说明的事项(跨河流、被交道路等)。

9)附注格式示例如下:

1.本图尺寸以cm计,桩号、高程以m计;

2.本桥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I级(或公路-II级);

3.设计高程的位置:

整体式路基段为:

设计高程位于内侧距路线中心线1.0m处;分离式路基段为:

设计高程位于路线设计线处,即距左、右线内边缘0.75m处。

4.本桥平面位于半径R—xxxm的左/右偏圆曲线上(缓和曲线上),纵面R—xxxm的凹/凸形竖曲线上(±xx%的单/双向坡上);

5.本桥平面布置采用弦线法[平分中矢],具体布置见《T梁/预制板平面布置图》。

6.本桥上部构造采用xxm预应力混凝土宽幅空心板(小箱梁、T梁),先简支后桥面连续或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结构;跨径组合为:

0×00+0×00+…;下部构造采用双柱墩、U型桥台、扩大基础以及钻孔灌注桩基础。

7.本桥桥台均设×m搭板。

8.本桥跨越××河和××国道,××河[为×级航道],交叉桩号为K00+000,交角为00°。

通航净空:

B×H=0×0m。

最高通航水位:

00.00m,最低通航水位:

00.00m,设计水位00.00m。

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10、被交道路标注净空及地面高程,被交路下穿主线立交桥设计应充分考虑被交路的等级及规划,其中,二级路宜留有≥12×5m的净空,三级路宜留有≥8.5×4.5m的净空,四级路宜留有≥7×4.5m的净空。

如果被交道路未有规划或路面宽度比上述宽度大,采用实际宽度标注。

(本条如有分离式交叉,需加上)

(2)如桥梁平面位于曲线内,则其立面称为展开立面,平面尽可能按照曲线绘制,若桥梁过长则可以考虑拉直,此时平面称为拉直平面。

跨径以设计线展开为准;

(3)立面图中应绘制被交河流测时水位(LW)、设计水位(1/100或1/300洪水位SW)、最高通航水位(HW)、通航净空;平面图中应绘制被交河流河形、流向以及桥轴线与主流流向夹角,并示出河岸线。

等级航道应注明航道净空。

(4)平面中应标注路线设计线、桥梁中心线,拼宽桥梁应在平面、断面图中用虚线示出新老桥分界线,且以“老桥部分、新桥部分”字样加以说明。

(5)对被交道路,立面图中应示意被交道路中心标高和净空并对公路等级(含规划)等内容加以说明;平面图中应注出路名、交叉桩号、交角(右偏角)、路幅布置及行车方向。

桥下道路设置有中央分隔带的,尚应标注中央分隔带的宽度。

主线桥桥墩设置在中央分隔带的,路线往返两侧应设置防撞导向块,墩柱周边尚应设置加强型波形护栏,墩柱截面拟定尺寸的时候应考虑护栏设置空间要求,并严禁侵占建筑限界。

墩柱设置有系梁的,桥型图平、立面应示意明确。

(6)立面中标高精度及地面线

钻孔桩桩底标高及扩大基础埋置深度须按地质情况经过计算确定。

桩底标高、桩顶标高、扩大基础底标高均应精确到0.001米。

平原区域上桥梁地面线可按路线中心线上的地面线来设计;对山区高差较大区域的桥梁,地面线应按左、中、右三条地面线来设计。

(7)桥型图立面上应标上桥梁起、终点桩号及起终点方向。

立面图中应绘制地质柱状图,并标注地层名称(桥型图中每张图均应标注),要求桩底标高应与所在岩层持力层标高一致。

地质柱状图应标注有钻孔号、里程桩号,便于核查。

(8)表格栏

须列出里程桩号、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度、坡长、竖曲线要素、平曲线要素、超高变化等。

(9)三视图比例一律注在各视图名称后,如:

平面图1:

1000。

建议立面和平面比例按1:

1000,断面图可按1:

200/1:

250,若桥长较短的立面和平面可采用1:

500,以图纸布局紧凑、合理为原则。

5、桥墩、桥台一般构造图

(1)桥台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桥台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横向地形起伏较大时);钢筋图包括肋板、承台、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台帽、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U台侧墙钢筋图及U台台后排水统一绘制通用图)

(2)桥墩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桥墩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横向地形起伏较大时);钢筋图包括墩柱钢筋图、系梁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图统一绘制通用图)

附注格式示例如下:

附注:

1、本图尺寸以厘米计,高程以米计。

2、桥墩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帽梁顶支座钢板预埋筋及支座垫石钢筋的设置。

3、本图适用于xx号桥墩,桥墩支座采用xx板式橡胶支座,梁底中心调平块和支座及垫石组合总高度为xxcm。

4、横坡方向为沿路线前进方向从左到右,向上为负,向下为正。

5、图中所标垫石高度为支承中心线处垫石高度,垫石高度适应横坡变化,上缘水平。

6、设计为摩擦桩时:

本桥桩基设计为摩擦桩,单桩桩顶力为XXXKN。

施工时若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时采用的地质资料不符,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及时上报业主及设计单位,对桩长进行调整。

设计为嵌岩桩时:

本桥桩基设计为嵌岩桩,要求桩底嵌入中风化基岩不小于XXm,施工时若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时采用的地质资料不符,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及时上报业主及设计单位,对桩长进行调整。

设计为扩大基础时:

本桥桥墩设计为扩大基础,地基承载力容许值要求不小于XXXKPa。

7、支座垫石钢筋布置图分别参见《xxxx图》。

四、结构设计要点

(一)、上部结构设计

1、一联长度控制

(1)桥梁分联:

空心板一联长度原则上应不大于120m,T梁及小箱梁一联长度原则上不超过150m,每联不超过6跨,结构连续的每联不宜小于3跨;

(2)当桥梁长度小于20m时,不设伸缩缝,采用桥面连续。

(3)对于采用结构连续的桥梁,在桥台处设置伸缩缝。

(4)平缓的盆地地形时,应尽可能控制一联长度在100m以内,采用D80型伸缩缝;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可根据实际墩高分布状况,合理确定过渡墩位置,适当增减每联桥的长度。

(5)原则上主线多孔桥梁,跨径小于等于20m,桥长或联长小于100m的可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型式;其它情况则一般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或连续刚构方式。

2、T、空心板及小箱梁上部结构

ØT、空心板及小箱梁原则上均采用部颁通用图;

Ø部颁通用图钢筋由原通用图中Ⅱ级钢调整为Ⅲ级钢;

(二)、下部结构设计

桥梁墩、台根据上部结构型式、跨径、角度从通用图中选用。

但应注意墩台高度的适用条件。

当墩高超过通用图提供的墩高,应另行计算,合理取用。

正交桥梁:

无论直、曲线桥,单孔按平行布置,多孔按径向布置;

斜交桥梁:

直线桥按平行布置,鉴于本项目平面指标较高,曲线半径大,故曲线桥按等角度布置;

1、桥墩尺寸拟定原则

(1)系梁尺寸;

序号

柱(桩)径

高度

宽度

1

1~1.2

1

0.8

2

1.2~1.4

1.2

1

3

1.3~1.5

1.3

1.1

4

1.5~1.6

1.4

1.2

5

1.6~1.8

1.5

1.3

6

1.8~2.0

1.7

1.5

7

2.0~2.2

1.8

1.6

8

2.2~2.5

2

1.8

(2)、盖梁、墩柱、桩基尺寸

以路基宽度12m(单幅)或者整体式路基(24.5/21.5米),柱间距6~7m(2柱或3柱),台帽肋身间距6~7米(2柱或3柱)为例

跨径

桥墩高度(m)

墩帽(cm)

宽×高

台帽(cm)

宽×高

桥墩-桩基

尺寸(cm)

10m空心板

H≤15

150×110

140×100

D100-D120

15<H≤20

150×110

140×100

D110-D120

13m空心板

H≤15

160×120

140×100

D110-D120

15<H≤20

160×120

140×100

D120-D130

16m空心板

H≤15

160×130

150×120

D110-D130

15<H≤20

160×130

150×120

D120-D130

20m空心板

H≤15

160×135

160×120

D120-D130

15<H≤20

160×135

160×120

D130-D150

25m小箱梁或T梁

H≤15

170×140

170×130

D130-D150

15<H≤20

170×140

170×130

D140-D150

20<H≤25

170×140

170×130

D140-D160

30m小箱梁或T梁

H≤20

170×150

170×140

D140-D150

20<H≤30

170×150

180×140

D150-D180

H>30

170×150

180×140

D160-D180

(3)对于伸缩缝两侧上部结构形式、跨径不同的,支座位置应考虑预偏心,消除墩柱在结构自重作用下的不平衡弯矩。

2、桥台

(1)桥台形式的确定

①、桥台形式选择的一般性原则:

持力层上覆盖层小于3m时,考虑采用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当左右幅地形起伏较大,扩大基础可考虑做成台阶形,以减少挖方量;持力层上覆盖层较厚时,应采用埋置式桥台、桩基础。

桥头填土高度小于5m且桥台不位于不良地质地段时,可采用桩柱式桥台(单排桩基础);桥头填土高度大于5m时,为保证桥台刚度,不宜采用柱式桥台,桥台宜采用双排桩基础(肋板台或承台分离式台)。

当桥台处于软基地段时,台后填土高度满足肋板高度H≥2m时,采用肋式台,当肋板高度H<2m时,采用一字式(即承台分离式)桥台,双排桩基础;

②、肋板台原则上桩基直径取值为1.2m,当跨径较小或者桥台宽度较小时,可以适当减小桩基直径。

(2)桥台耳、背墙设置

①、桥台宽度同路基宽度,耳墙宽度50cm;背墙顶宽:

40cm;

②、背墙高度:

背墙顶与上部结构梁顶齐平;

③、耳墙长度:

耳墙长度确定结合桥台处挡块设置,锥坡按1:

1.5考虑,当桥台前方不需要刷坡时,锥坡采用不对称坡(即前方采用1:

1,侧向采用1:

1.5),耳墙长度取值如下表所示:

跨径

≤20m

25m

30m

40m

耳墙长度(cm)

300

350

350

400

(3)U型桥台

持力层(强风化及以上岩层)埋深小于5m时,可采用用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

U台扩大基础台阶高度:

台高≤5m,每阶高差为75cm,台高>5m,每阶高差为100cm,扩大基础每阶宽差均为正50cm,基础的阶数和承载力要求应通过计算确定。

U台前墙和侧墙斜率3:

1;台高≤5m,前墙外倾10:

1;台高>5m,前墙外倾8:

1。

侧墙尾端根据地形情况确定采用斜墙或直墙。

斜交30°或桥台斜长超过20m时,应根据地基条件设置沉降缝。

倾斜角度大于20度时,结构外露锐角应做5×5cm倒角。

U台侧墙长度大于6m时,侧墙与前墙之间应设承托加强,承托大小由侧墙长度大小定。

3、墩(台)基础

基础型式根据地质条件采用扩大基础或桩基础,特别是靠山墩台基础,应仔细斟酌,对于扩大基础,地形变化较大的可采用台阶式基础,以减少基础挖方量。

对采用扩大基础(地基应为中风化及以上岩层)的柱式桥墩,其基础采用C25,并配置钢筋,桥墩不建议做扩大基础。

墩、台采用扩大基础的先决条件,不仅要求地基允许承载力[σ]>300kPa(结构要求的承载力应通过计算确定),桥墩、台基础均应进行抗滑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的验算。

上述表中桩径或桩数为一般情况下采用,若按计算得出的桩长大大超出常规时(60倍桩径),应加大桩径或增加桩数,建议出图前根据地质钻孔资料对桩长进行计算,避免后期大范围调整,围垦区桥梁桩长计算须考虑负摩阻力影响。

最大柱高6m以下时不设横系梁。

柱高大于6m桩顶地面高程相差小于1m时,设桩顶系梁,桩顶高程以地面高程较低侧为准,山坡上系梁可适当外露0.5m。

地面高程相差大于1m时,设柱底系梁,系梁底与较高侧桩顶平齐,桩顶高程以地面高程为准。

进入中风化、微风化岩层的桩基桩底沉淀土厚度不得大于5cm,其他土层不得大于15cm。

扩大基础的基底应力、桩基础的最大单桩承载力设计应略有富有余,一般富裕15%。

1)当存在陡坡面时,嵌岩桩嵌岩起点及摩擦桩受力起点水平安全距离按≥3d考虑(d为桩径)。

对同一基础范围内高差悬殊,各桩受力很不均匀,虽然采用加强桩顶箍筋及主筋,都不能满足短桩剪力要求配筋时,则以钢护筒调节短桩自由长度,或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采用模板灌注,桩身与孔壁间隙填充沙石,来降低单桩的受力高峰值。

最小桩长L需满足≥6d(d为桩径),且不小于12m。

嵌岩桩嵌入弱风化或微风化基岩层深度应通过计算确定,嵌岩深度不得小于3d。

(见上图示意)

2)墩台承台厚度不得小于1.5m(基桩直径1m或1.2m),桥台承台间设置一根系梁,系梁中轴线与基桩连线在同一轴线上。

桩基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

承台襟边要求:

当基桩直径≤1.5m时,取0.5m;当基桩直径为1.8m时,取0.55m。

桥墩基桩系梁尺寸应满足规范要求,系梁宽度不小于0.6倍基桩直径,系梁高度不小于0.8倍基桩直径。

4、桩基钢筋配置

(1)主筋设置原则

(1)桥台桩基配筋以1%控制。

(2)桥墩桩基配筋:

(a)墩高小于25m,配筋取0.7%;大于25m小于40m取0.8%;大于40m配筋取

0.9%。

(b)同一墩两柱高相差超过40%时,空心板桩基础配筋取0.85%,20m以上跨径取0.9%。

须保证桩基钢筋净距不小于8cm。

Ø摩擦桩

短筋L1:

截断位置须过桩基弯矩“零”点,并要求穿过淤泥层1d。

标准12m桥宽的桩基按弯矩零点控制的短筋截断位置大致如下表所示:

跨径

20

25

30

墩高H(M)

H≤15

15<H≤20

H≤15

15<H≤20

20<H≤30

H≤10

10<H≤20

20<H≤25

25<H≤30

30<H≤40

柱径D1

1.2

1.3

1.3

1.4

1.5

1.3

1.4

1.5

1.6

1.8

桩径D2

1.3

1.5

1.5

1.5

1.8

1.5

1.5

1.6

1.8

2

短筋控制长度位置(m)

18

19

19

19

20

19

19

20

21

22

注:

水域中桥墩桩基,短筋长度应加上水深、冲刷深度,冲刷深度无资料时,按1.0m计。

短筋长度L1(截断钢筋长度):

桩长L≤20m,长筋通到桩底(离桩底20cm);

桩长L≤30m,L1=20m;;

桩长30<L≤45m,L1=25m;

桩长45<L≤60m,L1=35m;

桩长L>60m,L1=40m(声测管辅助钢筋另见声测管布设图,该部分辅助钢筋不予计量);

所有长筋须穿过软土层(淤泥质粘土层)1d。

水域中桥墩桩基,长筋长度应加上水深、冲刷深度,冲刷深度无资料时,按1.0m计。

Ø端承桩

桩长L≤25m,主筋全部通到桩底;

桩长25<L≤45m,短筋L1按摩擦桩的控制原则,L2通长到桩底(离桩底20cm);

桩长L>45m,短筋L1按摩擦桩的控制原则,L2≤60m,并穿过软土层。

Ø钢筋笼端部处理

为便于钢筋笼下放,钢筋笼端部主筋1.0m长度范围内内倾15cm,端口采用加强钢筋,如右图所示:

(2)钢筋笼构造钢筋设置原则

Ø加强钢筋

加强钢筋直径同主筋,但不大于28,间距为2.0m。

Ø螺旋箍筋

桩径D≤2.0m,墩柱、桩基等箍筋统一采用10,桩径D>2.0m,采用12;

墩柱顶、底箍筋需进行加密,加密段箍筋间距采用10cm,加密段范围不小于2D,(110、120墩柱按2.5m,130~150墩柱按3.0m)。

桩基加密段箍筋范围为自桩顶以下3+3D范围(120、130桩基按7m,140~160桩基按8m,180、200桩基按9m),基础有软基时,加密段需穿过软基。

墩柱主筋净保护层采用4cm。

其余区段为20cm。

Ø钢筋笼定位

采用16的定位钢筋,每隔2m设置一组,设于加强钢筋四周。

(3)声测管、压浆管

桥梁桩基100%埋设声测管,声测管露出桩顶30cm,桩径D≤1.5m,布设三根声测管,桩径D>1.5m,布设四根声测管,声测管采用Φ60×3.5mm无缝钢管;

5、预制结构桥墩挡块设置

考虑到部分桥梁位于曲线上,为方便梁安装且使桥墩盖梁长度统一,桥墩抗震挡块与梁边缘距离为5cm,同时挡块内侧设橡胶垫块。

6、桥台锥坡

一字式桥台、肋式桥台台后填高8m以内宜采用1:

1.5锥坡(正交),大于8m部分采用1:

1.75,重力式桥台路肩边缘第一个8m高度内不宜陡于1:

25,8~12m内不宜陡于1:

1.5。

锥坡顶点统一设置在距耳墙尾端75cm处。

重力桥台锥坡坡脚以不超过前墙外侧为宜,对于台前设置道路的情况,应根据道路宽度需要设置侧墙、耳墙长度。

有斜交角度的,需除以sinα。

桥台两侧设置人行踏步,人行踏步距耳墙尾端1.0m,宽1.0m,采用挡墙边坡路段的桥梁锥坡应设过渡段以和路基边坡一致。

考虑到本项目大部分接线桥梁台后填高均在5m左右,台前不设检修平台,个别桥梁当台后填土高度为8.0~11.0m时,台前溜坡与盖梁前缘相交处设3.0m宽反压护道,反压护道距梁底1.8m,当填土高大于11m时,设5.0m宽反压护道。

桥台锥坡采用六角空心砖(植草),距现状地面50cm内采用M7.5浆砌片石,浆砌片石方量计算按厚度30cm计(台后接挡墙除外)。

锥坡填土计算范围从锥坡顶点(耳墙尾端75cm)起算至台前坡脚。

桥型图、桥位平面图中锥坡绘制应准确。

7、台后搭板

(1)搭板统一采用平置式搭板,不设枕梁;

(2)软基路段一律采用8m搭板,其余路段填高<5m时设置5m搭板;填高≥5m时设置8m搭板,挖方路段采用3m搭板;对于斜交桥梁,搭板尾端做成正交,搭板长度按短边控制。

(3)搭板高度:

35cm;并各留1cm搭板油毛毡垫层的高度。

搭板采用平置,搭板顶标高比设计标高低hcm(即厚hcm的沥青砼铺装层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