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9828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红树林见习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10

附录3见习相关照片

龙海红树林保护区见习报告

一、见习目的

通过对龙海红树林保护区的参观考察,增强对资源保护和利用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生态环境的理解。

同时能增强对当前面临的资源耗竭、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的局势,激发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

二、见习概况

(一)见习日程

2011年4月23日。

(二)见习地点

龙海红树林保护区,重点考察龙海市的浮宫河口海岸的红树林。

(三)指导教师

xxxxxxxxxx

三、见习内容

龙海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2月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位于龙海市的浮宫、紫泥、角美、港尾四个乡镇的河口海岸,保护对象为红树林。

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植物群落。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

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

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

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

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羔,农田村舍损失甚微。

红树林也是一项珍贵的自然资源,是薪炭、建筑、造船、造纸、化工、医药、饲料、绿肥等的重要原料。

四、龙海红树林保护区

(一)龙海红树林保护区的概况【1】

(附录2)

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龙海市九龙江入海口,涉及紫泥、海澄、浮宫和角美4个乡镇。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

54'

1T〜117°

56'

02"

北纬24°

23'

33〃〜24°

27'

38"

之间。

保护区总面积为420.2hm2,其中核心区面积237.9hm2,包括甘文片、大涂洲片和浮宫片三块。

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湿地鸟类等,属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长期以来受到了厦门大学、国家海洋三所等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开展了多方面的科学考察与交流活动,取得许多研究成果。

建区以来,共接待前来考察、研究、教学实习的专家、学者、大中专学生及青少年夏令营近5000人次,并成为厦门大学重要的教学基地,较好地发挥了自然保护区作为科研、科教培训和科普基地的功能和作用。

1.自然条件

九龙江河口是海洋深入大陆内部形成的形似坛状的河口湾区,北侧为侵蚀-剥蚀台地,南侧为丘陵,西侧为河口段,系冲海积平原,其间因港道河汊发育而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几个区片,呈三角洲状,沉积物主要由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下层为海相淤泥。

东侧为口外海区,水深宽坦,海底以淤泥质沉积为特征。

水深多在5m左右,海底地形由内向湾

口倾斜,坡度约0.1%〜0.2%。

湾内水下沙洲繁育,大部分呈指状向湾口方向伸展。

保护区以潮间带滩涂为主,是九龙江河流自上游泥沙冲积在水道中淤积而形成的潮间滩涂。

保护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暖热湿润,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多年平均气

温21.1C,无霜期328d,年日照时数为2223.82h,年均有雾日数14d,年降水量1371.9mm,降水多在4〜9月。

年平均4次台风。

九龙江河口湿地是九龙江流域多年沉积形成的大片滩涂,区内土壤主要是滨海盐土。

九龙江是北溪和西溪两个河系的共称。

九龙江河口上段分为北港、中港和南港。

下段是咸水区域,盐度相对比较高,保护区的甘文位于北港和中港汇流处,大涂洲位于南港出口与海门岛之间,浮宫片位于南港与南溪汇流处,三片都属于海水和淡水交汇区域。

九龙江河口属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强潮海区。

九龙江河口湾泥沙主要来源于河流输沙和潮流输沙,年平均输沙量为246.1万t。

由于大量泥沙入海,九龙江滩涂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8km2。

2.湿地资源

保护区内湿地资源丰富,有红树林沼泽288.0hm2,潮间淤泥滩涂90.9hm2,潮间盐水沼

泽15.4hm2,河口水域25.9hm2。

3.植被资源

保护区植被类型主要有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滨海沙生植被3个植被型,有秋茄林、秋茄+桐花树林、芦苇盐沼、短叶茳芏盐沼、互花米草盐沼、苦郎树群落、鸡矢藤群落等7个群系。

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查明维管束植物54科107属134种,其中红树植物5科7属10种,分布面积广大的红树植物是主要植物资源。

4.动物资源

保护区动物区系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

已查明野生脊椎动物有21目54科212

种,其中兽类3目3科6种、鸟类16目40科181种、爬行类1目6科17种、两栖类1目5科8种。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卷羽鹈鹕、褐鲣鸟、海鸬鹚、黄嘴白鹭、黑脸琵鹭、黑翅鸢、普通鵟、鹗、小杓鹬、小青脚鹬、褐翅鸦鹃、草鸮等29种。

其中属中日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有96种,中澳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有52种。

此外,保护区还有众多的水生生物资源,包括潮间带生物231种、浮游植物93种、浮游动物60种、鱼类129种、甲壳类36种。

篇二:

漳江口红树林见习报告

见习内容见习类型

见习时间

指导教师

系(院)

专业年级学生姓名

学号

云霄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见习报告

1.见习目的

通过对云霄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的参观考察,增强对资源保护和利用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生态环境的理解。

同时能增强对当前面临的资源耗竭、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的局势,激发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

2.见习概况

2.1见习日程

2013年4月2日。

2.2见习地点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

2.3指导教师

张、朱。

3.见习内容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云霄县漳江口,距离云霄县城10km,地处东经117°

24'

07'

'

~117°

30'

00'

,北纬23°

53'

45'

~23°

总面积达2360hm2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

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

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红树林也是一项珍贵的自然资源,是薪炭、建筑、造船、造纸、化工、医药、饲料、绿肥等的重要原料。

1.了解红树林湿地生境的生态因子。

红树林湿地生境的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红树林分布于生长的环境因子,包括海水温度、海水盐度、海洋水文、海洋环境质量等。

2.调查植物资源。

本地域内,滩涂上生长着5科6属6种红树植物,16科27属29种1变种盐沼植物,59科152属184种3变种1亚种滨海植物(包括栽培)。

3.调查海洋水生生物资源。

本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丰富。

4.见习收获、体会和建议

4.1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现状

4.1.1红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生长的现有红树植物有4科5属5种,它们分别是:

红树科的木榄(b.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candel),爵床科的老鼠簕(a.ilicifolius),

紫金牛科的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马鞭草科的白骨壤(avicenniamarina),原来有的大戟科的海漆(excoecariaagallocha)已不见。

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7],可将红树林划分为六个群系,它们分别是:

白骨壤林、桐花树林、白骨壤+桐花树林、秋茄林、

秋茄+桐花树林、木榄林。

除上述的红树植物外,据厦门大学考察报告[8],保护区还有其他大量的维管束植物75科179属218种(含亚种和变种),其中盐沼植物16科27属29种1变种,滨海植物59科152属184种3变种1亚种(包括栽培)。

4.1.2野生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现已初步查明,野生动物共4纲23目63科218种(不包括昆虫)。

其中哺乳纲4目9科14种、鸟纲15目38科154种、爬行纲3目11科37种、两栖纲1目5科13种。

(1)兽类即哺乳纲动物,有4目9科14种,占福建省兽类总种数的12.73%。

兽类

主要是一些分布于暖水海洋的鲸豚类以及分布于农田和住宅的啮齿类和小型食虫兽类。

其中,

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中华白海豚(sousachinensis)1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宽吻海豚(tursiopstruncatus)、伪虎鲸(pseudorcacrassidens)、江豚(neophocaenaphocaenoides)3种。

(2)鸟类保护区有鸟类15目38科154种,占福建省总种数的28.36%。

保护区鸟类中具有众多的双边国际性协定保护的候鸟,其中中国及日本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77种,中国及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协定保护候鸟41种。

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黄嘴白鹭(egrettaeulophotes)、鸢(milvuskorschun)、黑翅鸢(elanuscaeruleus)、普通鵟(buteobuteo)、白腹鹞(circusspilonotus)、红隼(falco

tinnunculus)、游隼(falcoperegrinus)、小杓鹬(numeniusborealis)、小青脚鹬(tringaguttifer)、褐翅鸦鹃(centropussinensis)10种。

(3)爬行类爬行类3目11科37种,占福建省爬行类总种数的32.17%。

国家一级保护的有蟒蛇(pythonmolurus)1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蠵龟(carettacaretta)、(绿)海龟(cheloniamydas)、玳瑁(eretmochelysimbricata)、太平洋丽龟(lepidochelysolivacea)、棱皮龟(dermochelyscoriacca)5种。

(4)两栖类两栖类1目5科13种,占福建省两栖类总种数的29.55%。

两栖类大多属于水生或湿地物种。

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虎纹蛙(ranarugulosa)1种。

4.1.3水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丰富。

水生生物种类达563种,其中海区浮游植物201种,包括硅藻165种,占82.09%;

浮游动物180种,包括水母类59种,占32.78%,桡足类71种,占39.44%;

游泳动物182种,包括鱼类141种,占77.7%,甲壳类30种,占16.48%,头足类11种,占6.04%。

4.1.4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保护区内土壤和树体微生物资源丰富。

微生物类型主要有10目12科27属45种,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小单胞菌属是细菌和放线菌的主要的优势种;

土壤丝状真菌优势属为青霉属、木霉属、曲霉属;

叶面丝状真菌优势属为镰刀菌属、交链孢属;

红树林内生真菌以拟青霉属、青霉属和芽枝孢属为主要的优势属。

与陆地生境的微生物数量比较,红树林土壤细菌数量高于一般陆地环境。

4.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目前,对于全球或全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所采用的策略和措施涉及到政策的调整、土地的生态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与技术的宣传普及、人口的控制、物种及栖息的保护、环境污染的控制、重要物种的迁地保护、增加保护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3,6,9]。

这些策略和措施对于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同样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2年,并在2003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该说保护区的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尤其在资源保护和本底调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但就全面、科学、系统、有效的保护与管理而言,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应利用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的有利时机,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做好保护区的各种保护和管理工作,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要做好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4.2.1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实施政策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全民保护意识以“植树节”、“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明确“人与自然”、“人与生物圈”

的密切关系。

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

树立人们保护意识,使全社会理解、支持并参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同时千方百计使当地居民了解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懂得许多生物物种的消失是不可逆的过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保护他们自己及其后代的利益。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建设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工程。

认真贯彻实施森林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研究制定颁布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法规和配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实施的有关规定,使之有法可依。

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依法惩处破坏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违法犯罪分子。

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远期社会发展规划。

从预算内的资金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专项科研基金等方面保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正常运转,并采取优惠政策,如投放贴息贷款、生产扶持资金、减免税费和建立生态补偿费制度等途径,以提高

保护区自身造血功能。

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并加强同国际合作与交流,争取国际援助,支持保护区建设。

度重视保护区内红树林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以及珍稀野生动植物面上保护工作,避免保护区成为生态孤岛严格执行禁止对保护区内红树林的采伐和野生动物的猎捕制度。

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杜绝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现象。

必须加强巡逻和检查,特别是在防火期、防汛期、生态旅游过程中的安全与保护,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不遭受破坏。

4.2.2尽快在保护区建立生态旅游区

根据1992年第一届旅游与环境世界大会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促进保护的旅行(proceedings,1992)。

进一步来说,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特色为目标,通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

提供环境教育等方式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boo,1991;

ceballos-

lascurain,1991;

boo,1992a)。

生态旅游作为近几年新形成的概念己成为全世界热门论题之一。

其形成源于两个独立发篇三:

漳州师范学院见习报告格式

见习报告

见习内容

龙海红树林保护区见习

见习类型

专业见习

2011年4月

23日

张明强夏卓英

周翔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专业年级

环境科

学生姓名

范越

080603207

填写时间:

2011年4月25日

见习报告内容及格式要求

1.见习结束时学生必须提交见习报告,学生应充分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见习经历资料,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2.见习报告要有独立的见解,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1000字。

3.见习报告的资料必须真实,内容应简明扼要,且必须与所学专业内容相关,能反映出见习单位的情况及本人见习的情况、体会和感受。

4.见习报告由封面、正文和附录构成,各部分要求如下:

(1)封面反映学生见习的基本信息。

(2)正文内容必须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见习目的;

2见习概况(日程、见习单位与地点、指导教师等);

3见习内容、过程和完成的任务;

4见习收获、体会和建议。

(3)附录:

如“附录1参考文献”,“附录2见习相关照片”,“附录3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卫星图”等。

5.见习报告的格式要求

(1)a4纸打印,上、左边距一律为2.5cm;

下、右边距一律为2cm。

(2)页眉:

宋体、小五、居中,内容为“漳州师范学院(或专业)见习报告”;

页脚:

正文页码,timesnewroman,小五、居中;

封面不编页码。

(3)正文:

宋体,小四,行间距22磅。

(4)附录:

每一附录均另起页,与正文连续编页码。

6.见习报告必须由校内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亲笔签名,按五级记分制评定;

成绩书写在封面右上方表格内。

1.见习目的通过对龙海红树林保护区的参观考察,增强对资源保护和利用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生态环境的理解。

2.

见习概况

2.1

见习日程

2011

年4月23日。

2.2

见习地点

2.3指导教师

张明强、夏卓英、周翔。

3.见习内容

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

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

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4.1见习收获

这次见习,我了解到龙海市位于龙江入海口的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红树林林地7494亩,占福建省红树林面积近一半,且红树林的主要特点有成块成带;

树种较多,其中常见的有红树科的秋茄.木榄.红海榄.海莲,紫金牛科的桐花树等;

优势树种奇特,其中秋茄是分布在北半球最北源.生长最好的红树林植物,也是最抗寒的种类之一;

生物多样性明显.[1]这是自然赐予我们的美丽风景.

可近几年来,我省每年排放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造成江河湿地和近海地区的污染日益严重,使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失调,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红树林处于海陆交界的敏感带,自然和人为的干扰均易改变其边界和功能。

由于具有较高初级生产力,红树林维系着海岸湿地生态系统中遗传上极不相同的动植物区系,并成为很多重要经济动物栖息和繁育的场所,还是多种废水有效结合在一起的最佳场所[2].

我省海岸线长,是湿地主要树种红树林的地理分布北界,自然分布的湿地红树林树种

有10余种,由于认为砍伐破坏,很少有大面积连片的红树林,研究人员通过人工栽培技术于进一步扩大出口[3],保证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在红树植物多样性恢复方面,胎生种类的繁殖体在母树上就已萌发,成熟繁殖体可直接用于海滩造林,大多数种类已用于红树林恢复;

而非胎生红树植物繁殖体的萌发脱离母树,成熟繁殖体难以直接在海滩造林,其育苗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较少用于红树林恢复,可以通过非胎生红树植物的种子休眠、生理生态和化感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极大限度地增加红树植物生态恢复的种类。

使得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在改造生态系统其它生物组份上不会呈现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

4.2见习体会这次专业实习时间虽短暂,但收获颇多。

专业实习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开拓,使我们更容易将所学与实践联系起来;

实习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知识的缺漏,必须重拾书本,虚心请教老师,弥补自身的不足;

实习使我们对红树林有了更大的了解;

实习使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的方向,必须充分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料、网络来加深自己的专业涵养。

期间,我们收集到了一些专业上的珍贵图片,这是最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专业实习还让我懂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