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0196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docx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试题全套

专题一 浮力的分析与计算

类型之一 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1.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小华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随着盐的溶解,可以看到鸡蛋会上浮,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D )

图1

A.鸡蛋的重力减少,重力小于浮力

B.鸡蛋的质量减少,浮力增大

C.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

D.液体的密度变大,鸡蛋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2.桌面上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的体积相等,如图所示。

水、酒精、木球和铁球密度分别为ρ水、ρ酒精、ρ木和ρ铁。

将木球放入水中、铁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木球和铁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图2

A.若ρ木<ρ酒精<ρ水<ρ铁,则F1>F2

B.若ρ木<ρ酒精<ρ水<ρ铁,则F1<F2

C.若ρ酒精<ρ木<ρ水<ρ铁,则F1=F2

D.若ρ酒精<ρ木<ρ水<ρ铁,则F1<F2

3.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长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此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接着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这个过程中,弹簧弹力F与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ρ水=1.0×103kg/m3,ρ木=0.7×103kg/m3,木块体积为V0,不计弹簧所受浮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图3

A.C点弹簧处于原长

B.CD段弹簧被压缩

C.D点的横坐标d的值为0.3V0

D.点C与点E的纵坐标c、e的绝对值之比为2∶3

类型之二 通过实验测量浮力和密度

4.将一重27N的金属块浸没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N,则它受到的浮力为__10__N;物体的体积是__1×10-3__m3。

现将它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则液体的密度为__1.2×103__kg/m3。

(ρ水=1×103kg/m3,g取10N/kg)

5.小明帮爷爷浇菜园。

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

由此他猜想:

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4所示的探究。

图4

(1)分析图4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__越大__。

(2)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5所示。

(ρ水=1.0×103kg/m3,g取10N/kg)分析图像可知:

图5

①曲线__a__(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__2.7__N,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__2.7×103__kg/m3。

(3)爷爷鼓励小明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请你帮小明选择合适的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

__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盐水、细线__。

实验步骤:

__①用细线拴住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②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③将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在盐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④比较F1和F2的大小,分析得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__。

类型之三 浮力的综合计算

6.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受到水的浮力为F水;把该物体放入某种液体中,待物体静止时,有3/4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此时受到液体的浮力为F液,液体的密度为ρ液(g取10N/kg),则( B )

A.F液=6N,ρ液=2.4×103kg/m3

B.F水=6N,ρ液=0.8×103kg/m3

C.F液=4N,ρ液=0.53×103kg/m3

D.F水=4N,ρ液=0.8×103kg/m3

7.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甲、乙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B )

图6

A.1∶1  B.2∶1  C.3∶1  D.1∶3

8.小明在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时,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示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7

(2)小明将一支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把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图丙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__p__(选填“p”或“q”)点。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对不对?

__不对__。

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丁)、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铅笔的横截面积为S,请你推导出h与ρ液的关系式h=

(用给定的字母表示推导结果)。

9.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某同学发明作品《浮力秤》参加展评,作品可方便称量物体的质量,其构造如图所示。

已知小筒底面积为10cm2,总长为20cm,盘中不放物体时,小筒浸入水中长度为8cm,ρ水=1.0×103kg/m3,g取10N/kg。

问:

图8

(1)小筒和秤盘的总重力是多少牛?

(2)该秤能称出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千克?

【答案】

(1)小筒底面积为10cm2,小筒浸入水中的长度为8cm,故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1=Sh1=10cm2×8cm=80cm3=8×10-5m3;

因小筒和秤盘是漂浮在水面上,故G筒=F浮=ρ水gV排1=1.0×103kg/m3×10N/kg×8×10-5m3=0.8N。

(2)该秤测物体的最大质量时,V排=V筒=Sh=10cm2×20cm=200cm3=2×10-4m3;

此时物体和小筒秤盘的总重力G=F浮总=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10-4m3=2N;

故此时物体的重力为G物=G-G筒=2N-0.8N=1.2N;

此时物体的质量为m物=G物g=

=0.12kg。

专题二 有关溶液的分析与计算

类型之一 溶液的概念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②20℃时,若100g食盐溶液中含有10g食盐,则20℃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③20℃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④20℃时A物质在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50g,70℃时B物质在100g水中溶解了181g刚好饱和,则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

A.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2.有一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液甲,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溶液甲

溶液乙

溶液丙

图1

A.该温度下,甲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该温度下,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该温度下,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该温度下,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科学的学习要注意对概念的理解。

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类型之二 溶解度的含义和计算

4.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图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药匙__,b__烧杯__。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试剂瓶塞正放在桌面上__;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搅拌,加速溶解__。

(3)小刚同学要配制9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9__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_81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4)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并且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__小于__(选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

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溶剂质量将__偏小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现有A物质的溶液400g,冷却到20℃时,有1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析出,析出A物质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求: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

【答案】由S/(S+100)=20%,可得S=25g。

6.20℃时,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75g水,可使溶液饱和。

另一份加入36g硝酸铵也达饱和。

求:

(1)2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

(2)原溶液中硝酸铵的质量。

【答案】

(1)因为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75g水可以达到饱和状态,另一份加入36g溶质同样可以达到饱和状态,因此该温度下,18.75g水中溶解36g硝酸铵达到饱和状态。

所以2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36g/18.75g×100g=192g。

(2)依据题意,原溶液中加入36g×2=72g硝酸铵可以使得原溶液达到饱和,此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100g,根据

(1)中求得的结果,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92g,所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92g-72g=120g。

即原溶液中硝酸铵的质量为120g。

类型之三 质量分数计算

7.农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选种。

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

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B )

 A   B    C     D

8.欲使50g1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 D )

A.再加5g硝酸钾

B.蒸发掉一半的溶剂

C.加入50g10%的硝酸钾溶液

D.蒸发掉25g水

9.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图3

A.硫酸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点A对应的硫酸锌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点B对应的硫酸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

D.4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为41g

10.20℃时,向3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实验编号

A

B

C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9

18

27

溶液质量/g

59

68

68

(1)实验所得3杯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A__(填实验编号)。

(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请计算需加水多少克。

【答案】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根据加水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有0.9%×(59+x)=9,解得x=941g。

11.在常温下向100g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结果精确到0.1%)

【答案】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5%=5g,溶液总质量为100g+5g=105g,所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g÷105g≈4.8%。

12.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95%的硫酸与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来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180g,需要质量分数为95%的硫酸和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各多少克?

【答案】设需要质量分数为95%和5%的硫酸的质量分别为x和y,

答:

需要质量分数为95%的硫酸30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150g。

专题三 大气的压强

类型之一 大气压的存在及影响

1.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图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D )

2.海平面附近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1×105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块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B )

A.1N  B.10N  C.100N  D.1000N

3.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会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D )

A.软木塞受潮膨胀

B.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粘住

D.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4.如图所示,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或书包,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分别用以下四句话:

①大气压强把吸盘紧压在墙上;②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吸盘与墙壁之间空气被挤出;③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④所以塑料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或书包。

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B )

 图1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

5.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

把两个橡胶皮碗扣在一起,用力挤出中间的空气,如图所示,把皮碗悬吊起来,在皮碗下挂重物,逐渐增加所挂的重物,测出最多能挂的物重G,再测出此时皮碗的直径d,皮碗的重忽略不计,则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大气压p的公式是( C )

 图2

A.p=

B.p=

C.p=

D.p=

πd2G

6.如图所示,一只盛有水的瓶子,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橡胶塞的中央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管内水面如图所示。

如果分别将塞在瓶壁上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拔掉,则( B )

 图3

A.a孔有水射出,b孔没有水射出

B.b孔有水射出,a孔没有水射出

C.a、b两孔都有水射出

D.a、b两孔都没有水射出

7.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小实验装置:

一个充气的气球,一个是弹簧测力计测重力,另一个是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用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在玻璃罩内。

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图4

(1)充气的气球__逐渐变大__。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不变__。

(3)玻璃杯中的水和塑料片__掉落__。

8.王浩跟同学们一起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定的铁架台未画出)。

用一支容量为2.5mL的针筒,先将活塞的下底面拉到刚好对准2.5mL的刻度线,用橡皮泥封住针口,然后在活塞上加砝码。

他们测出筒上全部刻度的长度为5cm,活塞的质量和活塞与筒壁的摩擦不计,托盘的质量忽略不计,测量数据如表(外界大气压为1×105Pa,g取10N/kg):

图5

实验序号

砝码总质量m/g

筒内气体体积V/mL

筒内气压p/×105Pa

1

0

2.5

1

2

45

2.3

1.09

3

__110__

__2.0__

__1.22__

4

195

1.8

1.39

5

335

1.5

1.67

6

540

1.2

2.08

7

750

1.0

2.5

(1)他们测得的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0.5×10-4__m2。

(2)第三次实验时,所加砝码和活塞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请在表内空格填上数据,并写出筒内气压的计算过程。

【答案】计算过程见解析。

(3)根据实验数据,请在图乙中画出气压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答案】如答图所示。

第8(3)题答图

(4)根据图像可知,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是: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__体积越大,压强越小(或体积越小,压强越大)__。

【解析】

(1)S=V/h=2.5×10-6m3/0.05m=0.5×10-4m2;

(2)托盘和砝码总质量m=110g,筒内气体体积V=2.0cm3,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G=mg=0.110kg×10N/kg=1.10N,外界气体对活塞压力F0=p0S=1×105Pa×0.5×10-4m2=5N,活塞对筒内气体压力F=F0+G=5N+1.10N=6.10N,筒内气体压强p=F/S=6.10N/0.5×10-4m2=1.22×105Pa。

类型之二 大气压对沸点的影响

9.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的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7℃,这可能的原因是( D )

A.容器里盛水太多

B.当地的大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加热的火力太弱

D.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10.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如图所示,小试管B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的盛有沸水的烧杯A中,试管B中的水不能沸腾。

要使试管B中的水沸腾,可采用的两种方法分别是:

 图6

(1)__降低B内水面上方气压(抽气)__。

(2)__增大A内水面上方气压(给A加密封盖)__。

类型之三 大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11.浙江沿海地区经常会有台风(如图所示),市政府要求居民将简易房的屋顶加固,对于这一要求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B )

 图7

A.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B.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C.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D.屋顶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12.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现象是( C )

A.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B.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会上升到嘴里

C.当居室前后两面的窗户都打开时,“过堂风”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的门吹开

D.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能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

13.在五一文艺晚会上,陈思同学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乒乓球将( C )

图8

A.仍静止B.运动到左碗

C.运动到右碗D.无法确定

14.打开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__B__处,压强较小的是__B__处。

图9

15.有一种家庭使用的淋浴器,设备很简单,设计却很巧妙,如图甲所示。

淋浴器有两个进水口,一个是冷水口,一个是热水口,冷水口直接与自来水管连接,热水口的管道很细,插在热水壶或热水瓶里。

使用的时候,拧开自来水龙头,热水会自动向上流,冷水、热水混合后,从喷头里喷出适宜淋浴的温水。

冷水和热水是通过混合阀混合后变成温水的,混合阀像个三通管,冷水管比较粗,在汇合点附近突然变细,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

由于出水口狭窄使水流速度__加快__(选填“加快”或“减慢”),出水口处压强__减小__(选填“增大”或“减小”),水壶里的热水在__大气压__的作用下升到三通管中,与冷水混合后,从喷头喷出。

图10

16.用细线吊起一只空的塑料饮料瓶,用手转动饮料瓶,使它绕对称轴线旋转,转动的塑料瓶四周的空气绕它旋转,如果这时用电扇向它吹风,由于瓶的转动它两侧的风速将不一样,如图所示,则旋转的饮料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

在图中标出并解释之。

图11

【答案】如答图所示。

第16题答图

如图所示为瓶的旋转形成的瓶周围空气气流方向和电扇吹瓶形成的气流方向。

对于它的俯视图来说,电扇吹的气流跟瓶的上方气流方向一致,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气流方向相反,流速小压强大;所以瓶上下压强差产生的压力差向上;再加上电扇吹的风的作用力向左,两个力的合力向左上方,因此旋转着的饮料瓶向左上方移动。

专题四 电路和电路的特点

类型之一 掌握电路的连接及特点

1.李海同学骑车上学,因为赶时间经常忘记收起自行车支架便骑车或没有锁车就离开,因此他想设计提醒收支架和锁车的电路。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他请同学们一道设计提醒锁车的电路,要求:

当车的支架支起(开关S1闭合)时,蜂鸣器响起,提醒锁车;当车上锁(开关S2断开)后,蜂鸣器停止发声。

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D )

2.在两只电灯的串联电路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通过一只电灯的电流也一定通过另一只电灯

B.电路中只用一个开关就可以

C.一只电灯短路,会造成另一只电灯短路

D.一只电灯烧坏,会造成另一只电灯开路

3.如图是电冰箱的简化电路图。

图中M是电冰箱压缩机内的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图1

A.S1闭合、S2断开时,照明灯与电动机并联

B.S1、S2都闭合时,照明灯与电动机串联

C.关上冰箱门时,S1自动断开,使得照明灯熄灭

D.冰箱内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S1自动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

【解析】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照明灯不工作,只有电动机工作;开关S1、S2都闭合时,照明灯L与电动机M并联;关上冰箱门时,S2自动断开,照明灯熄灭;冰箱内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S1自动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这是压缩机工作的一般原理。

4.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有两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它们的连接电路在桌面下,无法看到。

要想知道这两只小灯泡是串联还是并联,正确的是( B )

图2

A.闭合开关后,再断开,若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则两灯串联

B.闭合开关后,再拧下一灯泡,若另一灯仍亮着,则两灯并联

C.闭合开关后,再用导线与一灯并联,若另一灯仍亮着,则两灯并联

D.拧下一灯泡,再闭合开关后,若另一灯不亮,则两灯并联

5.育才学校要举办科普知识竞赛,请你设计一个抢答器,要求不论哪一组按开关,主持台上的电铃都要响,而且用不同的灯泡告诉主持人是第几组按开关,按上述要求将图中所给的器件连成实物图。

图3

【答案】如答图所示。

第5题答图

6.如图所示,当只闭合开关S1时,灯__L1____亮;当只闭合开关S2时,灯__L3__亮;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灯__L1、L2、L3__亮,此时是__并__联电路;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灯__L1、L2、L3__亮,此时是__串__联电路。

图4

7.如图是电吹风机的典型电路,电动机通电后可以送风,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

要使电吹风能正常工作,电热丝应装在电动机的__前面__(选填“前面”或“后面”),如果要送冷风,开关应扳到__1__的位置;若要送热风,开关应扳到__2__的位置。

图5

8.电路如图所示:

图6

(1)闭合开关后电路将__短路__(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2)去掉导线a后,电路是__串__联电路。

(3)改变a、b、c三根导线中一根的接法,使电路成为并联电路(先在原导线上打“×”,后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符合要求的导线)。

【答案】如答图所示。

第8(3)题答图

9.小亮和小刚是同班好朋友,又是住在同一幢楼的上下层邻居,他们经常一起去上学。

为了相约方便,他们想连接一个能够相互呼叫的电路,只要一方按下自己书桌上的开关,对方书桌上的电铃就会响。

如图是他们设计的电路,你认为这个电路图__不符合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要求。

如果不符合,改进的办法是__D1与S1互换位置(或D2与S2互换位置)__。

图7

类型之二 能识别电路及电路故障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

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6V。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B )

图8

A.灯L1短路B.灯L2短路

C.灯L1断路D.灯L2断路

【解析】两灯串联,且有一只灯泡发光,不可能是断路,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