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0296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docx

学年高中化学课时提升作业十五41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

课时提升作业(十五)

原 电 池

(25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5·洛阳高二检测)下列装置不可以组成原电池的是(  )

【解析】选C。

C中的装置不能形成闭合回路。

2.(2015·嘉兴高二检测)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

【解析】选B。

由原电池原理判断金属活动性,①②相连,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②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①>②;①③相连,③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①>③;②④相连,②上有气泡(H2)逸出,②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④>②;③④相连,③的质量减少,③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③>④,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为①>③>④>②,B正确。

3.(2015·桂林高二检测)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CH4(g)+2O2(g)

CO2(g)+2H2O(l) ΔH<0

B.HNO3(aq)+NaOH(aq)

NaNO3(aq)+H2O(l) ΔH<0

C.2H2(g)+O2(g)

2H2O(l) ΔH<0

D.2FeCl3(aq)+Fe(s)

3FeCl2(aq) ΔH<0

【解析】选B。

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从理论上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B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双选)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Fe

C.X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解析】选C、D。

由图示电子流向知X为负极,Y为正极,则电流方向为Y→外电路→X,故A错;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铁,Y为碳棒,B错;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若两电极均为金属,活泼金属作负极,故有活动性X>Y。

【互动探究】

(1)放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如何变化?

提示:

放电一段时间后,H+浓度降低,pH升高。

(2)若将电解质溶液换为NaOH溶液,电极X可选用什么材料?

提示:

可选用铝片。

5.(2015·承德高二检测)X、Y两根金属棒插入Z溶液中构成如图的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棒变粗,Y棒变细,则X、Y、Z可能是下列中的

(  )

编号

X

Y

Z

A

Zn

Cu

稀硫酸

B

Cu

Zn

稀硫酸

C

Cu

Ag

硫酸铜溶液

D

Ag

Zn

硝酸银溶液

【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该装置是原电池,X棒变粗,Y棒变细,说明X为正极,Y为负极,且电解质溶液中要有离子在X极析出使X棒变粗,还要使Y极溶解。

D项中Zn棒溶解,X极上析出Ag,符合题目要求。

【互动探究】

(1)若线路中共转移2mol电子,则两极的质量差变化多少?

提示:

D项中。

转移2mol电子时,溶解的Zn为1mol,析出的Ag为2mol,两极的质量差变化为2mol×108g·mol—1+1mol×65g·mol—1=281g。

(2)若将“X棒变粗”改为“X棒有气泡产生”应该选哪个选项?

提示:

选B。

由题意知X为正极,应该为较不活泼的金属,有气泡产生则电解质为酸,故选B。

6.(2015·西安高二检测)下图甲和乙是双液原电池装置。

由图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d(s)+Co2+(aq)

Co(s)+Cd2+(aq)

B.2Ag(s)+Cd2+(aq)

Cd(s)+2Ag+(aq)反应能够发生

C.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并使两边溶液保持电中性

D.乙图当有1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正极有108gAg析出

【解析】选B。

甲图中Co为正极,Cd为负极,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d(s)+Co2+(aq)

Co(s)+Cd2+(aq),正确;从乙图分析,银作正极,Co为负极,所以Co能置换出银,错误;盐桥可以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保证离子移动,使溶液保持电中性,正确,乙图中当有1mol电子转移时有1mol银析出,即108克银,正确。

7.(2015·东营高二检测)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

Mg2++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Mg为电池的正极

B.负极反应为AgCl+e-

Ag+Cl-

C.Cl-向含有AgCl的电极移动

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解析】选D。

根据题意知Mg为还原剂,是负极、失电子,所以A、B都错误,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C错误。

【方法规律】解答陌生原电池题的基本方法

(1)分析给出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确定还原剂和氧化剂。

(2)还原剂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且若还原剂是金属单质,则金属必作负极。

(3)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按一般的原电池原理进行分析,电子在外电路由负极流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8.(10分)(2015·武汉高二检测)将Fe片和石墨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稀硫酸中,一组插入FeCl3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

(1)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是________。

A.石墨、石墨     B.石墨、Fe片

C.Fe片、Fe片D.Fe片、石墨

(2)写出插入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插入FeCl3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电池总反应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电解质溶液为H2SO4时,总反应为Fe+H2SO4

FeSO4+H2↑,则负极为Fe,正极为石墨,正极反应式为2H++2e-

H2↑;当电解质溶液为FeCl3时,总反应为Fe+2FeCl3

3FeCl2,离子方程式为Fe+2Fe3+

3Fe2+,负极为Fe,正极为石墨。

答案:

(1)A 

(2)2H++2e-

H2↑

(3)2Fe3++Fe

3Fe2+

9.(12分)(2015·宜昌高二检测)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Fe+Cu2+

Fe2++Cu,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电极是原电池的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墨电极是原电极的__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8g,则导线中通过________mol电子。

【解析】

(1)Fe作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

(2)石墨作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

Cu。

(3)若线路中有2mol电子转移时,开始两电极的质量相等,负极质量减小56g,则正极质量增加64g,两极的质量差为56g+64g=120g,所以当两电极质量相差18g时,有

mol=0.15mol,Fe失去电子,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0.3mol。

答案:

(1)负 Fe-2e-

Fe2+

(2)正 Cu2++2e-

Cu (3)0.3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15·无锡高二检测)将铁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置于同一稀盐酸中,并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负极有Cl2逸出,正极有H2逸出

B.负极附近Cl-的浓度减小

C.正极附近Cl-的浓度逐渐增大

D.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不变

【解析】选D。

在该原电池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

Fe2+,正极为Ag,电极反应为2H++2e-

H2↑,整个溶液中Cl-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故D正确。

2.可以将反应Zn+Br2

ZnBr2设计成原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①Br2+2e-

2Br-,②2Br--2e-

Br2,

③Zn-2e-

Zn2+,④Zn2++2e-

Zn,

其中表示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和正极反应的分别是(  )

A.②和③       B.②和①

C.③和①D.④和①

【解析】选C。

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物为Zn,失电子被氧化,正极反应物为Br2,得电子被还原。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AlCl3+4NaOH

NaAlO2+3NaCl+2H2O,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B.Zn和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加快产生H2的速率

C.把Fe片和Cu片放入稀硫酸中,并用导线把二者相连,观察到Cu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u与H2SO4能发生反应而Fe被钝化

D.在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一定作负极

【解析】选B。

A项,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错误;B项,Zn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构成Zn-Cu-H2SO4原电池,加快产生H2的速率,正确;C项,构成原电池,Fe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片作正极,H+发生还原反应,错误;D项,在Al-Mg-NaOH原电池中,Al作负极,错误。

【易错提醒】判断电极时,不能简单依据金属的活泼性来判断,要注意以下特例:

(1)在Al、Mg、强碱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Mg作正极。

(2)在Fe(或Al)、Cu、浓硝酸构成的原电池中,由于Fe、Al被钝化作正极,Cu作负极。

4.下列事实不能说明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的是(  )

A.常温下将铝投入CuSO4溶液中

B.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稀盐酸中

C.常温下将铝和铜不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稀盐酸中

D.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解析】选D。

A项,铝表面析出红色物质,说明铝把铜置换出来,即铝比铜活泼;B项,构成原电池,铝作负极,铜作正极,说明铝比铜活泼;C项,铝与盐酸剧烈反应,铜不反应,说明铝比铜活泼;D项,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反应生成气体的金属,其活动性不一定强,如Mg和Al。

5.(2015·日照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在产生电流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e是正极,C是负极

B.负极反应式为Fe-3e-

Fe3+

C.盐桥中阴离子移向FeCl3溶液

D.导线中的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Fe电极

【解析】选D。

由于Fe+2FeCl3

3FeCl2,所以Fe为负极,C为正极。

负极:

Fe-2e-

Fe2+,正极:

2Fe3++2e-

2Fe2+。

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区域。

【互动探究】

(1)若线路中转移1mol电子时,溶解铁的质量是多少?

提示:

28g

(2)将上题中的铁棒换成铜棒,是否有电流产生?

提示:

是。

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Cu+2FeCl3

2FeCl2+CuCl2,为氧化还原反应,可构成原电池。

6.(2015·常德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的原电池可测量空气中Cl2的含量(原电池的电解质是含有自由移动Ag+的固体物质)。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由Ag电极经外电路流向Pt电极

B.空气中c(Cl2)越大,Ag极消耗速率越快

C.正极反应:

Cl2+2e-+2Ag+

2AgCl

D.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中Ag+数目减少

【解析】选D。

正极为Pt电极,负极为Ag电极,总反应式为Cl2+2Ag

2AgCl,负极反应为2Ag-2e-

2Ag+,正极反应为Cl2+2e-+2Ag+

2AgCl,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空气中c(Cl2)越大,反应速率越快,Ag极消耗速率越快。

负极为Ag电极,溶液中的Ag+数目不变。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7.(10分)由A、B、C、D四种金属按表中装置图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二价金属A不断地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甲、乙、丙均为原电池装置。

依据原电池原理,甲中A不断溶解,则A为负极、B为正极,活泼性A>B;乙中C的质量增加,即析出Cu,则B为负极,活泼性B>C;丙中A上有气体即有H2产生,则A为正极,活泼性D>A,随着H+的消耗,pH变大。

答案:

(1)A-2e-

A2+ 

(2)Cu2++2e-

Cu

(3)变大 (4)D>A>B>C

【互动探究】

(1)请写出丙装置的正极反应式。

提示:

2H++2e-

H2↑。

(2)若用A、B为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原电池,则哪个是负极?

正极反应式是什么?

提示:

由原题解析知金属活泼性A大于B,故A、B组成的原电池,A是负极,B是正极。

正极反应式为Cu2++2e-

Cu。

8.(10分)(2015·常州高二检测)Ⅰ.某化学活动小组利用如下甲装置对原电池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其中盐桥为含有饱和KCl溶液的琼脂)

(1)在图甲装置中,当电流计中指针发生偏转时,盐桥中的离子移动方向为K+移向________(填“A”或“B”)烧杯。

(2)锌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该小组同学提出设想:

如果将实验中的盐桥换为导线(铜制),电流计指针是否也发生偏转呢?

带着疑问,该小组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了实验,发现电流计指针同样发生偏转。

回答下列问题:

(3)对于实验中产生电流的原因,该小组进了深入探讨,后经老师提醒注意到使用的是铜导线,烧杯A实际为原电池,烧杯B成了用电器。

对于图乙烧杯A实际是原电池的问题上,该小组成员发生了很大分歧:

①一部分同学认为是由于ZnSO4溶液水解显酸性,此时原电池实际是由Zn、Cu作电极,H2SO4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而构成的原电池。

如果这个观点正确,那么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是溶液酸性较弱,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的作用,使得Zn、Cu之间形成原电池。

如果这个观点正确,那么原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第(3)问中②观点正确,则可以利用此原理设计电池为在偏远海岛工作的灯塔供电。

其具体装置为以金属铝和石墨为电极,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最终铝变成氢氧化铝。

请写出该电池工作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Zn-2e-

Zn2+  正极:

Cu2++2e-

Cu

所以K+应移向正极区域即移向B烧杯。

Ⅱ.(3)①若是酸性引起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Zn-2e-

Zn2+  正极:

2H++2e-

H2↑

②若是O2作用引起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2Zn-4e-

2Zn2+

正极:

O2+4e-+2H2O

4OH-

(4)Al作负极,石墨为正极,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

4Al-12e-

4Al3+

正极:

3O2+12e-+6H2O

12OH-

总反应式为

4Al+3O2+6H2O

4Al(OH)3。

答案:

(1)B 

(2)负 Zn-2e-

Zn2+

Cu2++2e-

Cu

(3)①2H++2e-

H2↑

②O2+2H2O+4e-

4OH-

(4)4Al+3O2+6H2O

4Al(O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