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0394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docx

北师版世界史知识点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人”的发现)

1、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

商品经济的发展。

2、实质: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性质: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3、主要内容:

核心思想: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时代精神)

4、传播:

从意大利开始,几乎蔓延到西欧所有国家

5、主要人物与著作:

但丁:

意大利长诗《神曲》,无情地揭露教会的黑暗,热情地歌颂现世的生活,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神曲》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意大利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英国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四大悲剧)

▲文艺复兴的先驱:

但丁(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6、文艺复兴作用:

(1)解放了思想,强调发挥人的作用;

(2)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新航路开辟,15世纪末开始,“世界”的发现)

1、根本原因:

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根本目的:

追逐黄金财富。

2、客观条件:

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哥伦布:

意大利人,相信地圆说,认为从大西洋向西航行也能到达东方。

1492年获得西班牙国王资助,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等地,发现美洲新大陆。

他把当地的居民称为:

印第安人,把所到的加勒比海上的岛屿称为:

“西印度群岛”

达·伽马:

最早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麦哲伦:

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

4、影响:

积极影响:

(1)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2)开阔了眼界;(3)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4)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消极影响:

(1)开始了欧洲人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

(2)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背景:

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经过:

1640年,新议会召开标志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3、形成的两大阵营:

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为代表的新贵族。

4、斗争的焦点:

限制王权和保证国会的权力。

5、1649年建立共和国,处死查理一世。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标志:

1688年光荣革命

7、《权利法案》①时间:

1689②目的:

限制王权③内容:

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④作用: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⑤意义:

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最大意义在于以法律权力代替了君主权力。

8、意义:

①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②迅速波及欧洲其它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③意味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1、背景:

根本原因:

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经过:

来克星顿枪声:

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1年,约克镇战役康华利率7000英军向华盛顿投降,军事对抗结束。

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3、《独立宣言》:

起草人杰斐逊,1776年7月4日(后被定为美国的国庆节),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

核心内容有:

①自由平等;②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4、意义:

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

5、华盛顿:

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国父。

(华盛顿成为受人爱戴的总统的原因:

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先河。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1789-1794)

1、根本原因:

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经过:

1789年7月14日(国庆节)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3、1793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上台,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

4、法国大革命结束标志:

1794年热月政变,雅各宾派下台。

3、《人权宣言》:

制宪会议通过。

内容:

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影响: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是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政治特点的法律文献。

4、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但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仅为少数人所享有。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1、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2、《拿破仑法典》:

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目的),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地位:

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影响:

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

3、拿破仑: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法国政权;1804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4、1815年在滑铁卢惨败。

5、拿破仑战争:

其战争具有双重性。

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失败的根本原因),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第二单元: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1、工业革命的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2、工业革命前提条件: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3、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

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

4、工业革命最先开始部门:

棉纺织业。

5、工业革命最主要发明;1769年,瓦特制改良的蒸汽机。

1785年以后,瓦特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其他工业部门随后也广泛使用蒸汽动力。

蒸汽机和工作机连接在一起,使工作机有了强大动力,人类第一次完成了生产劳动中动力的飞跃。

蒸汽的广泛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场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

6、采用机器生产和以蒸汽机为动力,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汽船:

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火车:

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1814年发明蒸汽机车“布拉策号”(世界上第一辆火车);1825年“旅行者号”。

使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也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7、工业革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2、使社会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也改变了世界面貌。

8、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

1、1600年东印度公司建立,性质:

殖民掠夺。

殖民侵略活动代表:

克莱武。

2、1857年,印度土兵起义,发展成为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1857-1859),领导者是封建王公。

英雄人物:

章西女王。

体现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

2、殖民掠夺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英国通过在印度的殖民掠夺,获取了无数的财富。

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同时,英国还掠夺印度的原料和劳动力,向印度倾销大量的商品。

使印度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一切都大大地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欧洲殖民侵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影响:

消极作用:

殖民者掠夺当地的财富,破坏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殖民地人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尖锐,严重阻碍了殖民地的发展。

积极作用:

殖民侵略者客观上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形态,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客观上有利于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

三角贸易

1、简况:

由葡萄牙殖民者开头。

三角贸易的实质是殖民掠夺。

2、影响:

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活动的典型表现,暴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与残酷性,它使非洲深受其害,而给欧洲殖民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促进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烟草

黄金

白银

欧洲

3、示意图:

廉价工业品

黑人

美洲

非洲

4、解放者:

玻利瓦尔。

拉丁美洲独立解放运动的原因:

西班牙殖民者在拉美的残暴统治和大肆掠夺。

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1、英国宪章运动是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早期欧洲工人运动。

英国工人提出一个文件:

《人民宪章》,要求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反对资本家的剥削。

2、《共产党宣言》(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①时间:

1848年②起草人:

马克思、恩格斯

③《共产党宣言》内容:

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④《共产党宣言》意义:

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12课“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

1、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建立时间:

1871年3月28日

3、失败标志:

五月流血周

4、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欧仁·鲍迪埃作了《国际歌》词,曲作者是狄盖特。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4课:

俄国1861年改革

1、根本原因: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

1861年,人物: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改革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

4、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奴;

(2)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用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3)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

4、性质: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实质:

是一次沙皇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影响:

(1)积极影响:

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2)消积影响:

在经济上,农民为了获得自由和土地使用权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人民群众依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6、列宁说: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理解:

这个法令从表面上解放了农奴,但实际上获得自由的农民,为了获得份地,实际上要付出的赎金要高于当时地价的2~3倍。

7、感悟: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第15课:

美国内战

1、根本原因:

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南方:

种植园奴隶制经济北方:

资本主义经济。

矛盾的表现:

劳动力、市场、原料。

焦点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直接原因):

1860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3、时间:

1861——1865年4、开始: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内战初期,北方接连失利,主要是南方准备充分。

5、转折: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6、结果:

1865年北方获得胜利。

7、重要文献: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作用:

提高了广大人民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使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扭转了战局。

8、林肯成为美国历史上受人爱戴的总统原因在于:

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内战的胜利,他为维护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9、历史意义: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国家统一得到维护,为日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10、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个障碍。

又一个障碍是指黑人奴隶制度。

第16课:

日本明治维新

1、根本原因:

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1853年,美国海军佩里首先率领舰队来到日本,打开了日本的大门。

3、时间:

1868年开始人物:

明治天皇

4、目的:

“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内容:

(1)、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

(2)、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买卖;(3)、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称“皇军”,建立警察制度。

(4)、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方面面,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6、为了向西方学习,明治政府派出了以岩仓俱视为首的使团出访欧美。

7、1889年,日本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开始实行有限的宪政统治。

8、明治维新影响:

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也使日本走了一条对外扩张的道路,

9、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强国之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引进先进技术,重视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0、日本的对外政策变化:

闭关锁国----对外开放----对外扩张。

第17、18第二次科技革命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2、特点:

电力的广泛使用。

3、主要领域:

新能源发现和利用(电力、石油)

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电灯,留声机,内燃机)

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飞机、汽车)

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有线电话,电报)

4、电力广泛应用的意义:

(1)、使电力取代蒸汽成为社会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

(2)、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3)、加快了其它工业部门的发展,如钢铁行业,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

5、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6、美国:

爱迪生,发明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被称为“发明大王”。

人们说他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7、德国的卡尔本茨:

1885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1913年美国工程师享利福特在汽车的生产中首先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大幅度提高了汽车的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美国因此被称为“装在轮子上的国家”。

8、汽车普及的意义:

人类在交通运输领域进入“汽车时代”,迅速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8、美国的莱特兄弟:

飞机,被称为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1899年,飞行者1号)

9、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在经济上,人类进入电报时代,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2)在政治上,使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在文化上,西方国家开始逐步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10、结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发展高新科技,将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11、从爱迪生身上学到的精神:

第19课:

缔约结盟的狂潮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陆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是德国和俄法。

俄法成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竞争对手。

2、两大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3、三国同盟的国家:

德、意、奥(德为核心)。

三国协约的国家:

英、法、俄(英为核心)

4、两大集团的性质:

帝国主义政治军事侵略集团

5、两大集团形成的影响: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导致一战的爆发。

6、一战之前一触即发的“火药桶”是巴尔干地区。

7、在欧洲各国掀起缔约结盟狂潮时,英国奉行不结盟的“光荣孤立”政策。

后由于世界形势发生变化;后起的美德实力不断增强,超过英法;英国认识到拥有盟友的重要性,于是1904年放弃了这一政策。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直接原因(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亡。

3、时间:

1914年7月~1918、11。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4、交战双方:

同盟国阵营、协约国阵营

5、1916年,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6、战争的结果:

以同盟国集团失败而告终。

7、一战的性质:

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

8、大战的影响

(1)、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战涉及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

(2)、双方把新式武器飞机、坦克和毒气首次使用,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9、感悟:

我们要珍爱生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

第四单元:

构建文化的圣殿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被称为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是:

人文主义。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被称为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是:

理性主义。

2、代表人物:

(主要是法国):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特别是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

3、影响:

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礼堂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23课:

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

1、牛顿:

英国人,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力学方面。

他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

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因此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2、达尔文:

英国人。

著作:

《物种起源》,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货,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3、爱因斯坦:

德国人。

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

24课:

文学艺术的大师

1、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批斗现实主义巨匠。

擅长心理描写,因此被称为“心理描写大师”。

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他的小说揭露了俄国的社会黑暗,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2、凡·高,荷兰人。

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

代表作:

《向日葵》,在他眼里,向日葵是阳光和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他情感之火的体验。

3、贝多芬,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

代表作:

《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名言: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第一课、俄国向何处去

一、俄国二月革命的结果:

推翻了沙皇专制度

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1、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1917年11月列宁起义的地点彼得格勒,革命的最主要特征: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的结果: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2、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退一步,进两步”【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年),结果:

使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

2、【新经济政策】时间:

1921~1925年;领导人:

列宁;【特点】: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它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结果】:

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3、体现了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二课、苏联的崛起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成就: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二、1、【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

2、实质: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斯大林模式内容:

政治上党政不分,民主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

经济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4、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作用:

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启示: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时间:

1919年1月;地点:

巴黎。

操纵国: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3、《凡尔赛和约》内容:

政治上承认波兰独立。

军事上规定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

领土:

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

海外殖民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4、会议的实质: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内容是:

德国的海外殖民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5、巴黎和会上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西方)。

二、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九下P17-18)

1、时间:

1921—1922年;地点:

华盛顿。

原因:

美国为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

2、操纵国:

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3、《九国公约》(九国代表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文件),内容: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的“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作用:

条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这实际上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也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暂时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作用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秩序。

实质: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体系。

通过和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华体系”。

但这一体系隐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四、对中国的规定说明的处理:

弱国无外交

第4课:

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与罗斯福新政

一、《美国的悲剧》

作者:

德莱塞,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它以锐利的锋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的腐败。

二、“黑色星期四”

1、1924~1929年,资本主义短暂的经济繁荣时期。

2、时间:

1929—1933年;(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主要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

(1)、严重的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