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0645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教案Word格式.docx

(2)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商场、学校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3)大量的垃圾丢弃后,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4)垃圾需要科学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课堂小结:

讨论并记录通过学习懂得的与垃圾相关的知识,也记录下学习了这节课产生的一些思考。

2、垃圾的处理

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器材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和沙、纸巾或废纸、墨水、塑料瓶(瓶盖上打一些小孔)。

2、现代清洁垃圾填埋场构造图。

3.、填埋场垃圾处理过程的视频资料。

一、导入:

1、出示几张露天堆放垃圾的照片,引导讨论:

生活中的垃圾如果露天堆放会造成什么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

人们通常用挖坑填埋的方法处理垃圾。

出示垃圾填埋场图。

二、简单垃圾填埋的研究

1、教师讲解:

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简单垃圾填埋。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2页的内容,分析填埋模拟实验:

(1)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

(2)实验的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

3、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注意仔细观察,描述其现象。

4、汇报交流:

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处理场,还会对周围的环境带来哪些危害?

三、探索减少污染的垃圾填埋场

1、为了有效地防止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能设计一个更好的垃圾填埋场吗?

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把垃圾和环境隔离起来。

3、分小组尝试设计,记录设计的重点。

4、汇报交流各小组的设计,大家评价。

5、观察真正的垃圾填埋场的构造图,分析它是怎么防止垃圾污染环境的。

6、这样的垃圾填埋场就永远安全了吗?

能在上面种植庄稼、建造房屋吗?

四、垃圾焚烧的分析

1、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处理垃圾呢?

2、提出焚烧垃圾的方法,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3、提出思考,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

五、课堂小结:

整理目前垃圾处理的方法及其利弊,记录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办法。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过程与方法:

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

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利用的好习惯。

1、学生分组收集月饼、茶叶或酒的礼品盒和其他简易商品包装袋。

2、教师准备过度包装的包装盒和简易商品包装袋。

称重的弹簧秤。

包装绳一根。

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艺品,如空罐做的笔筒、饮料瓶做的花瓶等。

一、教学导入

1、谈话:

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

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做汇报。

二、减少丢弃的探讨

2、简单小结学生的讨论如

(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

(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

(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

3、提出焦点问题:

刚才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垃圾是可以减少(教师出示一简易商品包装盒),那请问商品包装可以减少吗?

(引导归纳商品包装的作用:

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等、卫生、美观等。

4、教师出示一礼品商品包装盒提问:

请问你们对这样的商品包装盒有什么想法吗?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此商品包装的意见。

6、教师演示测量礼品包装和简易商品包装盒的重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7、讲解:

一些国家规定企业必须把包装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标准就判为“过度包装”,应该受到处罚。

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些礼品盒的包装的体积超出商品总体积的50%以上的包装垃圾,我们称之为过度包装。

城市调查表明,垃圾中的30%-40%都是商品过度包装。

8、分组讨论:

过度包装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利于环境吗?

我们怎样来看到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你想对商品生产厂家说点什么?

我们在购物时应该怎样选择商品包装?

10、填写给商品生产厂家的建议。

三、废弃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

有些东西已经用过,好像可以丢弃,仔细想想,会不会还有其它的用处呢?

2、教师出示一根包装绳:

你能举出10种重新使用一根包装绳的方法吗?

3、引导学生继续交流生活中一些物品重新使用的方法。

(如:

玻璃瓶、塑料袋、旧报纸、空罐头、旧图书、旧玩具、旧衣服等。

4、思考问题:

物品的重新使用有哪些好处?

四、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板书课堂收获)

2、课堂思考:

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你同意这句话吗?

你是怎样理解的。

板书设计: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商品包装的作用:

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卫生、美观。

课堂收获:

减少商品的包装以及废弃物品重新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数量。

4、分类和回收利用

2、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调查当地废品回收情况。

2、进行垃圾的分类分装,参与回收利用的活动。

3、开展做堆肥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学会分类、分装的有效回收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材料,正确处理有毒垃圾。

【教材处理】

将教材中的调查活动安排在课前来完成,并只安排小部分同学去做,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如果学生在课上对这部分内容已经有比较多的认识,会削减课后再去实践调查的积极性;

二是课上将课文的这部分知识内容让孩子们身边自己的伙伴来讲,比老师的说教要生动,也更具说服力。

三是社会调查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走出校门,在行动和安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只安排了小部分同学去做;

四、这样的活动确实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能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1、有回收标志的不同品种的塑料瓶,如聚醋塑料饮料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酱油瓶其他可回收的不同材料的物品。

2、回收垃圾的有关图片。

3、教师在校园一角选定安放堆肥箱的场地,并放置好空堆肥箱。

【课前活动】

1、开展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活动:

布置一小队同学(4~6人)调查附近的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

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

指导时应注意:

要求调查组同学调查前设计好采访的问题(除了教材中提到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自行设计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要求在采访时做好记录,为在班级汇报做准备,最好老师也能和调查组同学一起参与调查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拍几张调查现场的照片或摄一段采访的录像。

这样能确实汇报活动更生动,更具说服力。

2、指名让三两个学生上网查阅关于“有毒垃圾”的信息,并做好汇报准备。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发现生活中一些看似可以废弃了的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后,马上就能变废为宝,或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切切实实地减少了垃圾的产生。

更多的情况下,有一些物品我们明知道它们进行处理和再次加工后仍可再利用,却苦于手上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不得不将他们废弃。

你们知道老师说的是哪一类物品吗?

(说明:

提到“必要的设备和技术”,宗在让孩子们逐步认识到许多事情得有科学技术的支撑才能实现。

学生思考、汇报。

二、识别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谈话:

生活中有许多废弃物通过回收,是完全可以重新加工利用的。

比如:

金属、塑料等。

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

怎样回收利用它们呢?

学生交流、汇报

1、垃圾回收调查小组的汇报

课前,老师派一小队同学做了一次调查活动,让他们调查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都回收些什么?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调查小组同学的汇报吧!

调查小队的汇报。

师生共同评价调查活动的开展情况

(注意,调查小组汇报前一定要让其他同学充分地思考并交流。

这样自己先动脑参与了,再学习、倾听才会更有收效。

2、了解回收利用垃圾的方法及好处

示教材76页插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塑料、金属、玻璃、金属回收利用的方法和好处。

3、家庭垃圾中可回收材料的识别

提问:

在家庭垃圾中,你发现都包含了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呢?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76页的表格,结合家庭生活经验,进一步识别哪些材料属可回收垃圾。

各组派代表交流。

(注意提醒学生相同的答案不要重复,学生汇报时,老师应板书关键词,使学生对可回收材料有较清晰的总体印象。

三、垃圾的分类和分装

1、垃圾有效回收的探讨

(1)平时,我们家庭垃圾中的一些可回收材料是否都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和再加工利用呢?

为什么?

(2)你认为垃圾应该处理才便于有效回收?

学生思考、讨论,汇报

归纳:

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

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2、垃圾的分类

你们家的垃圾分装了吗?

有没有存放废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的地方?

大家认为可以把垃圾大致分为几类来分装?

每一类包含的是哪些垃圾?

学生思考汇报。

出示垃圾分类表格(见教材77页),向学生做简单介绍,使之进一步明确科学处理垃圾过程中的垃圾分类方法。

垃圾分类、分装还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

大家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毒垃圾吗?

学生汇报

3、资料查阅组同学汇报:

有毒垃圾的相关信息

补充、归纳:

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部分医疗垃圾及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充值卡(手机卡、上网卡、电话卡等)等都是有毒垃圾,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

四、做一个堆肥箱

说到家庭垃圾,有心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家庭垃圾中约有1/3是食物废料,大家知道吗?

它们利用得好,可是宝贝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做一个利用食物废料等垃圾做成的宝贝——堆肥箱(板书:

堆肥箱)

请同学们打开书78页,自学堆肥箱的制作方法。

带学生到生物园建堆肥箱

总结:

垃圾分类、分装并不难!

只要我们人人参与,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周围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洁和美丽。

布置作业:

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为班级、学校或社区设计分类垃圾箱,要求制作适当图片贴在回收箱上。

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小组作品的评比,并落实回收箱放的地方,谁去管理,怎么管理及回收后怎么办。

4、分类和回收利用

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塑料、玻璃、金属、橡胶……

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

垃圾

厨余垃圾

有毒垃圾

垃圾分类、分装,有效回收利用。

做一个堆肥箱

教学后记:

附:

在教学中可向学生渗透的信息:

1、人们对旧电池的危害认识已久,以往常将旧电池收集起来集中处理,经过多年实践发现,这种处理方式反而比分散处理造成的危害更大。

而目前环保电池在市场上占到了更来更大的比例,危害已经不是太大,所以现在国家环保部门已不再提倡将旧电池集中起来处理。

2、各种充值卡污染大,也不宜集中处理。

3、垃圾分装时,不要系紧袋口,因为现在很多城市的垃圾都是采用了“风选”技术,系紧了袋口将导致象塑料袋这样的轻材料不能被风选出来。

5、一天的生活用水

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

1、统计、分析、比较家庭一天的生活用水。

2、提高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习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计划。

【教学难点】

比较科学、准确地测量、统计自己一天的用水量

1、布置课前活动任务:

要求每个孩子测出自己一天的生活用水量

说明:

课前必须教会学生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先教会孩子们自制量杯,并用自制量杯逐项测量每一次的生活用水,累积起来统计出一天用水总量。

因为有些用水较难用量杯测量,如洗衣服的用水,洗澡的用水等,所以还得教给孩子们估计的方法。

(如洗澡用水的测量,可先测出单位时间内水量控制一定时的用水量,再乘以时间。

另外,要提醒学生家人共用的水如做饭的水要除以家人数。

)或先指导学生学会水表读数,再让孩子们回家后在家长协助下,通过查看水表用水前后的读数,用一天的用水量除以家里人口数,算出大致的个人的用水量。

应向学生强调一定得脚踏实地地去做测量,细心地统计并记录,不可盲目地估计。

【教材运用】

在这一课的设计中,我把“刷牙的对比实验”选在课堂进行。

也许,大家会觉得一个开着水龙头,一个不开,结果是显而易见,完全没有必要一定得做出来。

但我想,孩子虽然能认同这种差异,却不一定能知道这种差异到底有多大,在没有一定感性认知之前,是很难达到“要在行动上引起重视”的共鸣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实验不能省。

也曾考虑到教室用水的不便,尤其有的教室可能并不具备水龙头,也曾考虑课前将这个对比实验进珩录像,在课上放给学生看。

但仔细想来终不如课上就让存在这两种用水习惯差异的同学现场来做实验,更有说服力和震憾力。

1、学生准备自制量杯一个(透明玻璃杯或塑料杯贴上刻度),用于家中测量用水量。

3、教师准备一个苹果,一把水果刀。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实际生活中,你家里出现过停水的情况吗?

回忆一下,停水或缺水的情况给家里带来了哪些不便?

如果在非常活跃的班级授课,不妨现场让孩子们模拟一下:

突然停水时,人们处在那种情境中的语言和情绪,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创造力和表现力。

小结:

由此可见,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那么,我们每人每天到底要用多少水呢?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回家做一次认真的测量与统计,下面请几位同学汇报一下。

二、“我”一天用了多少水

1、小组组内交流各人测得自己一天用水量的多少,记录最多的用水量和最少的用水量。

2、每组派一代表汇报,本组当中一天用水量最多的是谁?

用水量最少的又是谁?

3、指名让一两个组当中用水量最多和用水量最少的同学分别站起来说自己测量用水量的方法及结果。

设计说明:

这时候要求用水量差距较大的孩子来做方法及结果的介绍,一是看他们的测量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因为方法的科学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果的科学性,准确度。

而且让用水量差距较大的孩子来进行比较,实则是为后面找原因做铺垫。

注意事项:

每个学生代表汇报的数据老师都应及时记录在黑板上,为后面的用水量比较提供依据。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直接将学生的记录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呈现。

三、同学之间用水量的比较

1、提问:

从同学们汇报的这组数据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并汇报

从同学们的汇报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同学不仅个人用水量不同,他们的家庭用水量也不一样,而且有的差距还比较大。

2、提问:

为什么个人或家庭用水的量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请大家试着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汇报,老师将孩子们说到的原因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3、小结:

同学分析出来的原因有很多,有同学认为可能是记录、统计不准确;

也有同学认为用水特别少同学可能卫生习惯不好,还有同学认为可能是这些同学的用水习惯不同,才导致了用水量之间这么大的差距。

4、提问:

大家在用水习惯上可能存在哪些差异呢?

四、“刷牙”的对比实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用水习惯确实是不一样的。

书上79页为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用水量对比实验。

开着水龙头刷一次牙用多少水?

()毫升用杯子接水刷一次牙用多少水?

()毫升

今天,我们就请出两位有着这两种不同刷牙习惯的同学在课堂上来做一做这个对比实验,让我们看一看一个小小的刷牙习惯的不同会导致用水量多大的差异。

因为这个实验要用到水,所以最好能在有水龙头的实验室上。

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可以用请另两名同学在实验同学刷牙时,在一边用“漏斗”帮助其模拟刷牙时开着水笼头的实验。

特别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提出这组对比实验中的变量控制:

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条件不同。

2、指名上台做实验,用量杯比较出不同的水量,得出结论,完成书中填空题。

3、学生发表实验后的感言

2、老师演示:

切苹果

据科学家研究调查发现,假如把一个苹果看做全球的总水量,而真正的可饮用水只相当于十六分之一苹果片上的一层薄薄的苹果皮。

3、引出节水标志,让孩子们谈谈对这个图标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

六、节约用水措施的探讨

具体怎样节水,大家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呢?

3、介绍政府积极节水的事例:

宗在让孩子们意识到:

只有当节水意识转化成为一种积极的节水行为,才能真正达到节水的目的。

4、学生讨论并制定自己的节水计划

注意向学生强调:

制定节水方案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切实可行,能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七、布置作业:

1、关注身边人们的用水情况,发现浪费水的行为及时加以制止。

2、创作一些节水宣传画,张贴在用水处。

3、写一份节水倡议书,张贴到校园和社区的宣传栏,或在学校广播站、电视台进行宣传,号召全校师生或社区的人们一起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注:

这些作业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宗在让学生不光在思想上有触动,还能身体力行,并积极参与到校园乃至社区的节水宣传行动中去。

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我国人民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遍不高,节水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

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技术,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

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单方节水投资会愈来愈大,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

 

4、法制不强。

节约用水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单靠政府行为,没有市场推动,节水必然动力不足;

单靠市场推动,没有政府引导,节水也必然难见成效。

抓好节水必须充分考虑节水工作的特点,既要靠市场推动,也要加强政府行为。

强有力的政府推动和切实有效的广大用水户的积极自觉行动相结合,才可能促进我国的节水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节水小窍门

1、洗手间:

洗漱时应缩短用水时间,用完后立即关闭用水器具;

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要定得太高。

2、洗澡:

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

尽可能先从头到脚冲洗一遍,然后全身涂香皂冲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和洗脚;

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

3、厕所:

发现漏水器具应及时修理;

垃圾不论大小,都应从垃圾道清除,而不应从便池用水冲掉。

如果厕所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

4、洗衣:

用洗衣机洗少量衣服时,水位不要太高;

手洗应先用洗衣粉泡15分钟左右再用手揉搓,漂洗时不要开大水龙头冲,应用一盆水仔细漂洗。

一水多用:

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养鱼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

5、收集废水:

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收集洗衣、洗菜后的废水冲厕所;

6、洗餐具:

最好先用纸把餐具上的油污擦去,用热水洗一遍,最后才用较多的温水或冷水冲洗干净;

7、生活习惯:

刷牙、取洗手液、抹肥皂时要及时关掉水龙头;

不要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

洗水果应先削皮后清洗;

正在用水时,如需开门、接电话等应及时关水龙头。

孩子们每节课上收集到的一些相关信息,在课堂交流之后,不妨整齐地张帖于教室的墙面,让孩子们课余读一读,看一看,时时提醒自己。

6、污水和污水处理

1、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2、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做污水净化实验。

做污水净化实验,理解污水净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

教师收集有关水污染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准备简易的过滤装置(可乐瓶和细沙制作)、生活污水一杯(生活污水可让孩子们选择既有泥沙,又含有油污或洗涤剂的)、自来水一杯。

一、图片导入

1、出示“水污染”组图,提问:

看到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或问题?

学生汇报(老师可在黑板上随汇报板书关键词,使后面的学习更有的放矢。

二、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

课前老师让各组同学准备生活污水和自来水各一杯。

下面,我们就一起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观察方法比较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2、示图介绍“沉淀”、“过滤”的方法,开展分组实验:

要求学生用自己课前制作的简易过滤装置做净化污水的实验。

3、提问:

比较净化前后的水,有什么区别?

经过沉淀和过滤,原来的污水达到自来水的洁净程度了吗?

4、讲述:

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

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一起完成教材82页的网状图。

学生汇报,完成网状图。

2、小结:

那么,如何让我们每天排出的那么多脏水不给水体“添麻烦”呢?

建造污水处理厂就是最主要的措施。

四、污水的处理

1、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污水处理图。

污水处理一般要经过哪几道程序?

在每一个环节当中,污水得到了怎样的处理?

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思考、汇报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1、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

2、学习考察自然水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