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1092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doc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林业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理论实践一体化

指导性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大纲是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编写的。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林业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任务是:

使学生掌握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林木良种选育、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种子采集、调制、储运、检验和苗圃生产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林木种苗生产岗位(群)所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职业素质。

本门课程学习后,学生应达到中级及以上种苗工技术水平。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林木遗传的基本规律,懂得林木育种的基本方法。

2、掌握林木良种繁育的基本理论。

3、熟悉常见林木种子的识别、采集、调制、贮运、检验的基本原理。

4、掌握苗圃建设的基本原理。

5、掌握树木实生和无性繁殖的基本理论。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会林木育种的基本技术。

2、学会林木种子园和采穗圃的营建和管理技术。

3、能够识别、采集和调制常见林木种子,会检验林木种子的播种品质。

4、基本胜任林业中、小型苗圃的规划设计工作。

5、能够指导常见树木育苗各种环节的关键技术。

(三)素质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

2.使学生树立发展森林资源,构建和谐社会的观念。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林业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5.使学生养成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范的科学态度。

6.提高学生的林业法律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

单元序号

课程内容

课内学时数

其中

教学实习

理论

讲授

室内实验、实训

项数

学时数

项数

学时数

绪论

2

2

林木良种选育技术

16

8

4

8

6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与管理技术

6

4

2

林木种子生产技术

16

6

5

10

6

苗圃建立

6

2

2

4

6

播种育苗技术

10

4

3

6

6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

12

4

4

8

6

移植苗及大苗培育

4

2

1

2

6

苗木抚育管理

6

2

2

4

苗木出圃

4

2

1

2

3

容器育苗和温室育苗

4

2

1

2

十一

组织培养和无土育苗技术

4

2

1

2

6

合计

90

40

24

50

45

备注:

该课程实习时间为1周,实习每天按6学时计,共30学时。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我国林业种苗工作的现状。

3.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自觉性。

教学内容

1.林木种苗生产的概念和意义;

2.我国林业种苗工作的现状和前景;

3.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

4.如何学习本门课程。

教学建议

在讲授绪论内容时,可选择反映我国林业种苗工作为主题的电教片、图片等穿插到教学内容中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

第一单元林木良种选育技术

第一节林木种质资源

教学目标

1.认识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工作的意义,掌握种质资源的概念;

2.懂得种质资源的分类、搜集、保存、研究和利用方法。

3.学会调查某一特定种质资源的现状并提出利用意见。

相关理论知识

种质资源的概念和意义;种质资源调查搜集;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实训内容

树木种质资源调查(种质资源调查及分类研究;地区种质资源状况分析评价;本地种质资源发展趋势预测。

实训场所

所在地5-10km2行政或自然区域范围内或某(几)种树木的自然分布区。

主要实训设备与材料

选择本地区主要造林树种1~2种,如松、柏、杉、杨、柳、榆等。

记录用品、简单测量用具、测树工具、标本夹及其它采集用具、照相机、天秤、有关工具书。

实训措施

1、每组完成一份本地区有关种质资源名录及检索表。

2、每人写一份本地有关种质的专题报告。

教学建议

本章应着重讲解林木种质资源的概念,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利用。

配合课堂讲授可安排放映相关教学影片。

第二节选择育种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2.掌握实生选择、无性系选择方法。

3.掌握选择育种的程序及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

相关理论知识

园林植物的自然变异;选择育种的方式方法;提高选择效果的基本途径。

实训内容

优树选择

实训场所

实验实习林场

主要实训设备与材料

树种如松、杉、杨、柳、泡桐等林分。

放大镜、游标卡尺或量径尺、钢卷尺、挂牌、记录本、铅笔、毛笔、种子袋、罗盘仪、生长锥、测高器、轮尺、油漆、记载簿、调查员手册、计算器、照相机。

实训措施

教师讲授、实物投影演示与学生观察操作相结合。

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是培养学生具有良种选育基本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优树选择、类型选择及无性系选择应在教学实习中重点安排。

配合课堂讲授可安排放映相关教学影片。

第三节树木引种技术

教学目标

1.熟悉影响树木引种成败的因素。

2.掌握树木引种的步骤、方法。

3.明确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

4.能够正确选择引种材料,会设计具体的引种驯化方案并科学预测结果。

相关理论知识

引种的概念和意义;引种的原理;影响引种成败的因素;种内变异的利用;引种的方法和步骤

实训内容

树木引种因素分析

实训场所

实验室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引种成功植物、引种失败植物和拟引植物种(品种、类型)。

计算器、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两地气象土壤等资料工具书和表格纸等。

实训措施

教师讲授与学生观察操作相结合。

教学建议

讲授时应尽量应用当地生产实例进行教学。

第四节杂交育种技术

教学目标

1.明确杂交育种的概念;

2.熟悉杂交亲本选配原则;

3.掌握人工杂交的方式、方法,认识树木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4.会收集和储藏花粉,会选用1~2种方法鉴定花粉生活力;

5.掌握授粉技术,熟悉杂种后代选择的主要环节。

相关理论知识

杂交育种的概念和意义;杂交亲本选配和杂交方式;杂交技术;远缘杂交不孕和杂种不育的克服;杂种苗培育;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实训内容

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实训场所

实训基地或校园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修枝剪、硫酸纸袋、纱布、细绳、棉花、标签、铁牌、回形别针、毛笔、授粉器、记载薄、梯子、铅笔等。

各种杨树或柳树的雌雄花枝和已达到开花年龄的杉、松、月季、牡丹等植株。

实训措施

3人一组,合理分工,坚持始终。

教学建议

讲授时应尽量应用当地生产实例进行教学。

第五节育种新技术

教学目标

1.掌握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航天育种概念;

2.明确倍性育种的途径,掌握多倍体诱导的主要方法。

3.了解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航天育种的意义及其过程。

相关理论知识

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航天育种。

实训内容

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

实训场所

苗圃或实验室

主要实训设备与材料

各种园林植物的种子和幼苗。

培养皿、指管,播种箱、木牌、记录本。

实训措施

后续的筛选环节放安排在实验地进行。

有条件时安排参观Co60、Cs137源室。

教学建议

讲授时应尽量应用当地生产实例进行教学。

也可参观当地的航天育种基地。

第二单元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与管理技术

第一节母树林

教学目标

1.了解母树林的选择条件;

2.掌握母树林营建的方法和步骤,母树林的经营管理技术。

相关理论知识

母树林的选择与区划;母树林的营建技术;母树林的经营管理。

实训内容

母树林的调查。

实训场所

实验林场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罗盘仪、测杆、皮尺、角规、测高器等。

实训措施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训。

教学建议

可结合教学实习进行集中训练,也可选择样本进行演示或模拟或参观学习。

第二节种子园

教学目标

1.了解种子园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种子园的建立与管理方法。

相关理论知识

种子园的概念和类型;种子园园址的选择与区划;种子园的建立方法;种子园的管理。

实训内容

种子园的规划设计。

实训场所

实验林场。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罗盘仪、测杆、皮尺、角规、测高器等。

实训措施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设计。

教学建议

可结合教学实习进行集中训练,或参观学习。

第三节采穗圃

教学目标

1.了解采穗圃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2.掌握采穗圃的建立与管理方法。

相关理论知识

采穗的类型与区划;采穗圃的建立;采穗圃的管理。

实训内容

采穗圃的管理。

实训场所

实验林场。

实训措施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训。

教学建议

可结合教学实习进行集中训练,或参观学习。

第三单元林木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种实产量预测

教学目标

1.了解树木的发育周期、特点及其林木结实年龄和影响因子;

2.掌握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和缩短、消除的途径;

3.掌握影响林木结实的因子及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4.掌握林木种实成熟的概念和特征;

5.了解林木物候观察方法,掌握林木结实的各种预测预报技术。

相关理论知识

树木生长发育周期的划分及各特点结实的年龄,林木结实间隔期的概念、形成原因和缩短与消除的途径,影响林结实的因子及提高种子产量的质量的措施;林木种实成熟的概念和特征;林木结实产量的各种预测预报技术。

实训内容

林木种实产量测定。

实训场所

种子生产实训基地。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罗盘仪、测杆、皮尺、测绳、剪枝剪、高枝剪、天平或台称等。

实训措施

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进行独立的操作和计算。

教学建议

根据本地区特点和条件,可选择2种常用预测方法进行实训教学。

第二节林木采种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采种前的准备工作及采种注意事项;

2.掌握采种期的确定方法;

3.掌握种实采集的方法及采种登记方法。

相关理论知识

采种林分的选择方法,采种期确定的原则;采种前的准备工作和采种注意事项,种实采集方法,采种工具的使用;采种登记。

实训内容

林木种实的采集。

实训场所

种子生产实训基地。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采种所需的工具及安全防护用品。

实训措施

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相结合。

教学建议

可结合国庆节假期进行分散采种实践。

第三节种实的调制

教学目标

1.了解种实调制的工序和常见种实调制的机具及使用方法;

2.掌握种实脱粒、干燥、净种、分级的方法。

相关理论知识

种实的脱粒;种实的干燥;净种;种子分级;种实调制常用机具。

实训内容

种实调制方法。

实训场所

苗圃或实验室。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盛种容器、塑料布、各种孔径的筛子等。

实训措施

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相结合。

教学建议

根据各地区情况,可选择2-3种林木种实进行实训。

第四节种实贮运

教学目标

1.了解种子贮藏期间种子的生命活动及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因素;

2.了解我国林木种子区区划情况和已制订林木种子区和未制订林木种子区的种子调拨原则;

3.了解种子包装与运输的有关技术要求;

4.掌握种子的各种贮藏方法。

相关理论知识

种子生命力与环境的关系;种子贮藏技术;种子调拨的原则和方法,种子包装和运输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实训内容

种实的贮藏方法。

实训场所

苗圃或实验室。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盛种容器、铁锹、沙子、稻草及种子消毒药品。

实训措施

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相结合。

教学建议

根据各地区情况,可选择2-3种林木种实进行实训。

第五节 林木种子播种品质检验

教学目标

1.了解种子抽样的有关概念和技术要求,掌握当地主要造林树种林木种实的识别方法;

2.了解种子物理性状测定的意义,掌握种子净度、千粒重和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3.了解种子发芽能力测定的意义,掌握种子发芽能力测定的方法;

4.了解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意义,掌握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方法;

5.了解种子优良度测定的意义,掌握种子优良度测定的方法;

6.了解林木种子检验证书签发的条件及证书的填写要求,掌握林木种子品质评定标准和证书的种类,林木种子品质评定标准。

相关理论知识

种子抽样的有关概念、抽样技术及要求;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测定的意义及测定方法;种子发芽能力测定的意义和测定的方法;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意义和测定的方法;种子优良度测定的意义和测定的方法;林木种子检验证书签发的条件和证书的填写要求。

实训内容

1.本地区主要林木种实的识别;

2.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的测定;

3.种子发芽能力的测定;

4.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5.种子优良度的测定。

实训场所

实验室。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主要林木种实标本20-30种、放大镜、解剖针、镊子、直尺、1/10天平、种子检验版、分样器、分析天平、种子发芽皿、纱布、滤纸、种子消毒药品、烧杯、烘箱、种子光照发芽箱、恒温箱。

实训措施

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相结合。

教学建议

1.有条件时可以利用种子标本室,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识别更多的林木种实,也可以结合教学实习到林地进行识别实训。

2.可选本地区常见林木种实1-2种进行测定。

第四单元苗圃的建立

第一节苗圃的规划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苗圃地的选择条件;

2.掌握苗圃地的调查方法;

3.熟练掌握苗圃的规划和面积计算方法。

相关理论知识

苗圃地的选择条件;苗圃地的调查方法;苗圃的面积的测绘与苗圃地区划;苗圃的面积计算方法。

实训内容

苗圃规划设计书的编制。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

实训措施

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相结合。

教学建议

有条件可结合生产实际安排实训内容。

第二节苗圃施工与管理

教学目标

1.掌握圃路的施工、灌溉渠道的修筑、排水沟的挖掘、防护林的营建、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的方法;

2.苗圃技术档案建立的方法。

相关理论知识

圃路的施工、灌溉渠道的修筑、排水沟的挖掘、防护林的营建、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的方法;苗圃技术档案建立的方法。

实训内容

新建苗圃的施工。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

实训措施

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相结合。

教学建议

有条件可结合生产实际安排此项实训内容。

第三节苗圃地耕作

教学目标

1.了解苗圃整地、施肥、土壤处理及轮作的意义;

2.了解常见苗圃地耕作机具的种类、构造和使用方法;

3.掌握苗圃整地、施肥、土壤处理及轮作的方法。

相关理论知识

整地的作用、环节和方法;苗床育苗和大田育苗的作业规格和作业方法;苗圃施肥的意义,肥料的种类和性质,苗木的缺素症状及诊断及施肥原则、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菌根菌的接种和根瘤菌的接种方法;土壤高温处理的方法和土壤化学处理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土壤轮作的意义、概念及方法;铧式犁、旋耕机、圆盘耙、筑床机的构造、作用、工作过程及使用方法。

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A新建苗圃地的耕作。

实训项目B苗圃地耕作机具的使用。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腐熟的农家肥、土壤消毒用农药、铁锹、皮尺、草绳、小木桩、耕作机具。

实训措施

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相结合。

教学建议

有条件可结合生产实际安排实训内容,也可结合春季苗圃作业进行实训。

第五单元播种育苗技术

第一节播前的准备工作

教学目标

1.了解播种苗年生长时期的规律和不同播种期的特点;

2.掌握各生长时期的特点、中心任务及应采取的措施;

3.了解播种前准备工作的内容及播前整地的要求和方法;

4.掌握种子消毒和催芽的方法。

相关理论知识

播种苗年生长时期的规律和生长时期的特点、中心任务及应采取的措施;不同播种期的特点;播种前准备工作的内容及播前整地的要求和方法;种子消毒和催芽的方法。

实训内容

种子消毒和催芽方法。

实训场所

实验室和实习苗圃。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种子材料、化学消毒剂、各种盛种和配药用容器、沙子、铁锹等。

实训措施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操作。

教学建议

可结合春季苗圃作业进行实训,也可在校内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操作实训。

第二节播种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苗木密度和播种量的意义及合理密度的确定方法;

2.掌握播种量的计算方法;

3.熟练掌握播种的方法、技术环节和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关理论知识

苗木密度和播种量的意义及合理密度的确定方法;播种量的计算方法、播种的方法、技术环节和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实训内容

播种量的确定及播种各环节的操作。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种子材料、沙子、稻草、化学除草剂、耙子、筛子、铁锹。

实训措施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的独立的操作,直至熟练掌握。

教学建议

可结合春季苗圃作业进行实训,也可在校内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操作实训。

第三节出苗期和幼苗期管理

教学目标

1.了解播种苗出苗期、幼苗期的生长特点;

2.掌握播种苗出苗期、幼苗期管理的技术要求。

相关理论知识

播种苗出苗期、幼苗期的生长特点;播种苗出苗期、幼苗期管理的技术要求。

实训内容

播种苗出苗期、幼苗期的管理。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喷壶、锄头、铁锹等。

实训措施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的操作。

教学建议

可结合春季苗圃作业实习实训,也可在校内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操作实训。

第四节播种机械

教学目标

1.了解播种机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播种机的使用操作技术。

相关理论知识

播种机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播种机的使用方法。

实训内容

播种机的使用。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种子材料、播种机。

实训措施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训练。

教学建议

可结合春季苗圃作业进行实训,也可在校内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操作实训。

第六单元营养繁殖育苗技术

第一节扦插育苗

教学目标

1、了解扦插育苗的意义、插穗成活的原理。

2、掌握环境条件和插穗质量对生根的影响以及促进插穗生根的技术措施。

3、掌握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根插的育苗技术。

4、掌握几个主要树种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相关理论知识

扦插生根原理;影响插穗生根的因素;促进插穗生根的技术;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根插的方法;扦插后的管理;几个主要树种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实训内容

1、采条、制穗。

2、生根粉浓度配制。

3、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根插方法。

4、扦插后的管理。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温室。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修枝剪、喷水壶、生根剂、酒精、量筒、杯、盆、桶。

实训措施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采条、制穗,让学生参加插后的养护管理,并调查插穗生根率。

教学建议

在学校温室或花房进行扦插操作实训,再结合春、夏苗圃扦插作业进行实训。

第二节嫁接育苗

教学目标

1、了解嫁接苗的概念和特点、嫁接成活的原理以及砧木和接穗之间的相互影响。

2、掌握各种因素对嫁接成活的影响、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及接穗的贮藏。

3、掌握枝接、芽接、高接、芽苗砧接等嫁接方法。

4、掌握嫁接后的栽培管理。

相关理论知识

嫁接苗的概念和特点;嫁接成活原理;砧木和接穗之间的相互影响;砧木和接穗的选择及接穗的贮藏;各种因子对嫁接成活的影响;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嫁接后的管理。

实训内容

1、练习削芽、削接穗。

2、T字形芽接、带木质贴芽接、方块形芽接。

3、切接、劈接、腹接、芽苗砧接、高接。

4、检查成活、解绑、剪砧。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修枝剪、芽接刀、切接刀、磨刀石、塑料薄膜。

实训措施

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进行削芽、削接穗练习,然后对枝接、芽接方法逐一进行训练,并检查嫁接成活率。

教学建议

春季结合苗圃育苗进行枝接实训,夏季结合苗圃作业进行芽接实训。

第三节分株和留根育苗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株育苗和留根育苗的意义、成活原理及应用范围。

2、掌握分株育苗时期、方法和留根育苗的技术要点。

相关理论知识

分株和留根育苗的意义、应用;分株育苗的时期和方法;留根育苗的技术要点;留根育苗苗期管理。

实训内容

1、分株育苗方法。

2、留根育苗方法。

3、留根育苗苗期管理。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树木园。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锄头、锹、喷水壶、肥料。

实训措施

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进行实训,留根育苗在实习苗圃进行,分株育苗可在树木园进行。

教学建议

分株育苗、留根育苗可与压条育苗、埋条育苗同时进行实习。

第四节压条和埋条育苗

教学目标

1、了解压条和埋条育苗的意义、成活原理及应用范围。

2、掌握压条和埋条育苗时期、方法及苗期管理。

相关理论知识

埋条育苗和压条育苗应用范围;埋条和压条育苗的时期和方法;苗期管理。

实训内容

1、埋条育苗方法。

2、低压育苗方法。

3、高压育苗方法。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树木园。

主要实训备品与材料

锄头、锹、芽接刀、竹筒、塑料薄膜、绳索。

实训措施

在教师指导下先整地作床,再埋条,后灌水;在桂花、梅花、白兰、广玉兰等观赏树种上进行低压、高压实训。

教学建议

可结合春季苗圃杨树育苗进行埋条实训;压条育苗也可在校内观赏树种上进行实训。

第七单元苗木移植与大苗培育

第一节苗木移植

教学目标:

1、了解苗木移植的意义和成活的基本原理;

2、掌握苗木移植的技术。

相关理论知识

苗木移植的意义、时间、次数、密度;苗木移植技术。

实训内容

苗木移植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

主要实训用品与材料

铁锹等

实训措施

将实习苗圃的苗木移植任务按小组划分,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教学建议

可结合春季苗圃作业进行实训,也可在校内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操作实训。

第二节大苗培育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苗的概念及大苗培育的意义;

2、掌握养干及树冠整形技术;

相关理论知识

大苗的概念、培育大苗的意义,养干及树冠整形技术。

实训内容

养干及树冠整形技术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

主要实训品与材料

铁锹、剪、枝剪、修枝剪。

实训措施

将实习苗圃的大苗培育任务按小组划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各项管理任务。

教学建议

可结合苗圃作业进行实训。

第八单元苗木抚育管理

第一节遮阳

教学目标

掌握苗期遮阳的时间和方法要求。

相关理论知识

遮阳的常用方法,遮阳的时间及透光度要求及常用材料。

实训内容

育苗地的遮阳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

主要实训备品材料

铁锹、竹杆、铁丝、遮阳网等

实训措施

将实习苗圃的育苗任务按小组划分,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下独立完成各项抚育任务。

教学建议

可结合春季苗圃作业进行实训,也可以校内进行初步的认识和操作实训。

第二节密度控制

教学目标

掌握间苗的时间、对象、强度及移床、补苗的方法。

相关理论知识

间苗的时间、对象、强度及移床、补苗的方法。

实训内容

育苗地的间苗

实训场所

实习苗圃

主要实训备品材料

小铁铲小土篮等。

实训措施

将实习苗圃的育苗任务按小组划分,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下独立完成各项抚育任务。

教学建议

可结合春季苗圃作业进行实训,也可以校内进行初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