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1180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林建筑师手记.docx

园林建筑师手记

园林建筑师手记之一园林栏杆 

栏干在绿地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绿地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干,很具装饰意义,就像衣服的花边一样,栏干不是主要的园林景观构成,但是量大、长向的建筑小品,对园林的造价和景色有不少影响,要仔细斟酌推敲才能落笔生辉。

如李渔所言:

“窗栏之制,日异月新,皆从成法中变出,腐草为萤,实且至理,如此则造物生人,不枉付心胸一片”。

  ●栏干的高度

  低栏0.2~0.3米,中栏0.8~0.9米,高栏1.1~1.3米,要因地按需而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精神、物质水平提高,更需要的是造型优美,"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导向性栏干、生态型间隔。

切不要以栏干的高度来代替管理,使绿地空间截然被分开来。

相反,在能用自然的、空间的办法,达到分隔的目的时,少用栏干。

如用绿篱、水面、山石、自然地形变化等。

  一般来讲,草坪、花坛边缘用低栏,明确边界,也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和点缀,在限制入内的空间、人流拥挤的大门、游乐场等用中栏;强调导向;在高低悬殊的地面、动物笼舍、外围墙等,用高栏,起分隔作用。

  ●栏干的构图

  栏干是一种长形的、连续的构筑物,因为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常按单元来划分制造。

栏干的构图要单元好看;更要整体美观,在长距离内连续的重复,产生韵律美感,因此某些具体的图案、标志,例如动物的形象、文字往往不如抽象的几何线条组成给人感受强烈。

  栏干的构图还要服从环境的要求。

例如桥栏,平曲桥的栏干有时仅是二道横线,与水的平桥造型呼应,而拱桥的栏干,是循着桥身呈拱形的。

栏干色彩的隐现选择,也是同样的道理,绝不可喧宾夺主。

  栏干的构图除了美观,也和造价关系密切,要疏密相间、用料恰当,每单元节约一点,总体相当可观。

  ●栏干的设计要求

  低栏要防坐防踏,因此低栏的外形有时做成波浪形的,有时直杆朝上,只要造型好看,构造牢固,杆件之间的距离大些无妨,这样既省造价又易养护;中栏在须防钻的地方,净空不宜超过14厘米在不须防钻的地方,构图的优美是关键,但这不适于有危险、临空的地方,尤要注意儿童的安全问题,此外;中栏的上槛要考虑作为扶手使用,凭栏遥望,也是一种享受;高栏要防爬,因此下面不要有太多的横向杆件。

  ●栏干的用料

  石、木、竹、砼、铁、钢、不锈钢都有,现最常用的是型钢与铸铁、铸铝的组合。

竹木栏干自然、质朴、价廉,但是使用期不长,如有强调这种意境的地方,真材实料要经防腐处理,或者采取"仿"真的办法。

砼栏干构件较为拙笨,使用不多;有时作栏干柱,但无论什么栏干,总离不了用砼作基础材料。

铸铁、铸铝可以做出各种花型构件;美观通透,缺点是性脆;断了不易修复,因此常常用型钢作为框架,取两者的优点而用之;还有一种锻铁制品;杆件的外型和截面可以有多种变化,做工也精致,优雅美观,只是价格不菲,可在局部或室内使用。

  ●栏干的构件

  除了构图的需要,栏干杆件本身的选材、构造也很有考究。

一是要充分利用杆件的截面高度,提高强度又利于施工;二是杆件的形状要合理,例如二点之间,直线距离最近,杆件也最稳定,多几个曲折,就要放大杆件的尺寸,才能获得同样的强度;三是栏干受力传递的方向要直接明确。

只有了解一些力学知识,才能在设计中把艺术和技术统一起来,设计出好看、耐用又便宜的栏干来。

 

园林建筑师手记之二城市行道树坛

一、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议推广条状行道树绿带。

  上海的行道树绿带有几种形式:

  1)四平路形式:

绿带宽1.2--2米,砌高0.3-0.4米,上设栏杆高0.4-1米。

这种形式的绿化效果最佳,只要有足够的宽度,建议优先选用。

两侧栏杆的设置和高度,可根据人、车流量来调整。

  2)虹桥路形式:

绿带宽1-1.5米,车行道一侧设栏杆高约0.8米,种攀援植物。

这种形式适合于车流量大且快,人流量一般的地方。

  3)淮海路形式:

绿带宽约1米,树坛向车行道一面倾斜。

这种形式占地较小,适于人流量大、街景要求高的地方。

  以上这几种形式,都可以达到下列目的:

  

(1)创造行道树和林下灌木、地被生长的良好立地条件;

  

(2)变点为线、面,变单株为空间群体;减噪阻尘,分隔人、车行道;

  (3)美化市容街景。

  设计布置时,要事先了解地下管网情况,根据人车流量、人行道宽度的不同,选择不同断面式和栏杆的地位高度、泄水口,按沿途人行横道线、公建、商店等实际情况,划分断口。

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地下地上协调发展,市容美观,行人享受。

  二、在人行道狭窄、人流量又大的地方,常用行道树透空盖板。

  上海的行道树穴盖板有两种材料:

  l、砼预制盖板。

常见有条形格栅,有四块合围成方形树穴的;也有利用植草砖铺砌的。

砼盖板要注意施工质量和防止车压而不致断裂、翘曲影响美观。

  2.铸铁盖板。

有1.2、1.5米规格大小和圆、方外型,其花纹也不失为一种地面装饰。

盖板下常铺一层陶粒以利泄水。

  三、行道树树坛。

  根据行道树的规格,树坛略有大小,一般不小于1×1米。

树坛边缘常有侧石、单砖斜砌、砼预制板、初錾花岗岩条石,到现在的磨光花岗岩都有。

浦东中央大道的行道树坛侧石做圆弧断面,防止行人踏足,是细致的设计。

  行道树树坛内种植现在已引起重视,有种高羊茅草、麦冬,整齐的黄杨绿篱等多种方式。

在人多的地方,也可在树坛四周砌挡土坪,做栏干,成为独立的树坛。

  四、以上第2、3两种行道树绿带,在多排种植时,可组合成雄壮的树阵。

这在广场、干道经常可以见到。

  第一种行道树绿带的引伸,是以曲线、折线组合成空间,形成大树绿地。

在有条件的地方,行道树绿带、树坛还可以和坐凳、园灯、广告栏等结合起来设计,更实用,更富人情味。

五、保护行道树的设施,主要有行道树桩。

  上海用过的行道树桩有预制砼方桩、空心预应力圆桩、钢管桩;双挑和三角、四边木桩等;国外有钢围栏等。

过去还有纠偏的地桩,现在己不多见了。

 

园林建筑师手记之三园灯

白天,园林景观是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

夜晚,除月色外,园林景观则要由精心布置的照明来呈现。

月色如昼,夜色往往是美妙动人的。

宋代诗人苏轼写海棠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有了自然的月光,再加上高烛闪烁,园景更为多情。

近处灯光照耀下的花卉、树丛、人影、地面纹样,和远处的建筑、林冠天际线,所形成可见的园林空间的景观和范围,与白天不同。

照明本身对园景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强烈、多彩的灯光会使整个环境热烈活泼起来,局部而又柔和的照明又会使人感到亲切而富有私密感,暖色光使人感到和睦温暖,冷色光使人清静生畏。

因此,可以说园灯的规划布点和选择设计,是糅合着光影艺术的第二次景观设计,而不局限"灯"的内容。

  在白天,园灯是有装饰效果的建筑小品,在地形、道路、绿化的配合下,可以组成一幅非常优美动人的园景。

夜晚,园灯的作用更是多方面的:

  沿园路布置,按照所在园林的特点,交通的要求,选择造型富于特色、照明效果好的柱子灯(庭园灯、道、路灯)或草坪灯。

定位时既要考虑夜晚的照明效果,也要考虑白天的园林景观,沿路连续布置。

一般柱子灯保持在25-30米,草坪灯6-10米的间距,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喷水池、雕像、入口、广场、花坛、亭台楼阁等局部、重点的照明,要创造不同的环境气氛,形成夜景中的高潮。

园林广场空间常用有足够高度和照度、装饰性强的柱子灯,广场地面可预埋地灯,树下预埋小型聚光灯;入口、雕像、亭台楼阁除了"张灯结彩",还常以大型聚光灯照射,游乐场所、商场以霓虹灯招徕顾客;喷水池有专用的水下灯;古典园林用宫灯、走马灯、孔明灯、石灯笼等。

其中一部分是固定设施,一部分是节假日临时设施,以达到五彩缤纷、灯红酒绿的效果。

园林供电管网设计,要预留接线点,预留耗电量。

      除了"点"、"线"上的灯,为了游人休憩和管理上的需要,绿地各处还要保持一定的照度,这是"面"上的照明。

间距因地形起伏的程度、树丛的疏密开朗有所不同。

作为估计大致每亩地1盏灯,达到朦胧的照度、约为道路上的1/5即可。

  选择园灯,在重要近观的场所,造型可稍复杂、堂皇,并以多个组合灯头提高亮度及气势;在"面"上,造型宜简洁大方,配光曲线合理,以创造休憩环境并力求效率。

一般园林柱子灯高3-5米,正处于一般灌木之上、乔木之下的空间.广场、入口等处可稍高,7-11米。

足灯型(草坪灯、花坛灯)不耀眼、照射效果也好,但易损坏,多在宾馆房地产开发等专用绿地和公共绿地的封闭空间中使用,其灯具设计有模仿自然,也有简洁抽象的现代造型。

  一般庭园柱子灯的构造,由灯头、灯干及灯座三部分组成。

园灯造型的美观,也是由这三部分比例匀称、色彩调和、富于独创来体现的。

过去往往线条较为繁复细腻,现在则强调朴素、大方、整体美,与环境相协调。

  灯座。

灯干的下段,连接园灯的基础,地下电缆往往穿过基础接至灯座接线盒后,再沿灯柱上升至灯头。

单灯头时,灯座一般要预留20×15厘米的接线盒位置,因此灯座处的截面往往较粗大,因接近地面,造型也需较稳重。

  灯柱。

灯干的上段,可选择钢筋混凝土、铸铁管、钢管、不锈钢、玻璃钢等多种材料。

中部穿行电线,外表有加工成各种线脚花纹的,也有上下不等截面的。

  灯头。

灯头集中表现园灯的面貌和光色,有单灯头、多灯头,规则式、自然式多种多样的外形,和各种各样的灯泡。

选择时要讲究照明实效,防水防尘,灯头型式和灯色要符合总体设计要求。

目前灯具厂生产有多种庭园柱子灯、草坪灯供选用。

自行设计的灯头,要考虑到加工数量的限制,和今后养管所需零件的配套。

  园灯的控制,有全园统一的,面积较大可分片控制,路灯往往交叉分成2-3路控制。

控制室可设在办公(工具)室,也可设在园门值班室,根据园林体制和要求选择。

 

园林建筑师手记之四园林池岸

      近来,环境景观越来越注重水体,无水不灵;有的房地产公司还提出户户开门临水的要求。

而在实际操作上,水面边岸则是易被忽视且不易设计、施工好的项目。

其所占投资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讨。

   

(1)上海园林自然水体的边岸,多数是以石砌驳,以重力保持稳定,防止水土坍坡流失,对池岸基本要求是在外力作用下不推移、倾覆和破坏,因此河驳的设计要经土力计算。

在一般土质、地形条件下,小型河驳可参考图示构造设计,即以深度为准,基础宽度达到其0.45倍。

在自然景观为主的公园,池河驳往往不砌出水面,而在水平面以下5~10厘米用乱石为材,其以上用景观石为料(湖石、英石、风化黄石、大型卵石等),以达到既节约又美观的目的。

此时切切注意图示景观石并非机械环绕水面一周,形同锁链,而是断断续续,忽隐忽现地摆布;在坡缓地方,让地面自然延伸入水,不失为一园林美景;在坡陡地方。

在边岸转折之处,三三两两、三五成群布置景观石,虽由人作,胜似天开,才是师匠杰作。

   

(2)最近有一种新的做法,是设计较平(达l/5-1/6)缓坡,在水位上下线上,或种植耐湿固土地被、水生植物,或布置砾砂卵石,意境来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此在市郊几个高尔夫球场可见。

事实上,上海市郊河川交错,只要内不行舟并不筑路,又有几处是石驳连绵?

因此这种设想,在市郊自然、生态绿地、公园可考虑,是上策。

即使岩坡有所冲刷坍落,池坡渐趋缓,水土趋平衡,也无大碍而显天然。

这里的关键,一是控制水位,勿使其上下有过大波动;二是在风口上(尤其上海的西北向),在突出的岸矶,在地形转陡处,都要有加固措施。

   (3)除了石砌驳,还有竹木驳值得考虑。

以树干、毛竹为桩,夯于岸边及摆篱垒土成驳,价廉而富于田园风光。

为持久计,现有以钢砼为芯,外粉仿竹木者代替。

   (4)与池岸相关者,常见仿自然瀑布溢水,自丘而下,由此产生一个设计水平面高出地下水位,且要在填(松)土上解决边岸池底渗漏水问题。

此时有几种方案可供参考:

一是于填土造丘之前,构造钢砼支承梁柱,填土后再筑池岸底板;二是已填土成丘者,无法再寻可靠支承,可考虑由下而上按景观要求构造几个不同标高的开口砼水箱,相互铰接而于重叠处溢水。

通俗比喻,如几个菜碟相互上下搭接,而成水渠、瀑布。

三是待土质较稳之后,按造景要求绑扎钢筋、网片,喷灌水泥浆而成型,再加饰面材料。

四是于接触水体部分,叠置轻型石景,尽量减轻负荷(如GRC、钢丝网水泥塑石等),待成型,再喷灌铺砌防水材料(如自防水膨润土、泡沫填充料等),而于其他部分堆叠真实天然景观石,使之相互交错,真真假假,以假乱真。

五是以PVC、膨润土布等防水材料铺砌池边底板,再堆叠景观石。

此法在国外甚为流行,但价格较昂贵。

详见附图参考。

   (5)从总体看,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一块绿地、一个公园的水体,应服从总体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构思;池岸是自然,抑或是规则?

是隐是现?

有无栏干小径?

要看整体的地域位置、风格面貌而定。

一个园内不同区域,也可有不同的要求。

   二是几种池岸做法,也可相互配合使用。

此岸近广场建筑而规则,彼岸近丘陵丛林而自然,也不失为一种变化和对比,注意点是交接如何过渡。

   三是池岸要考虑安全因素.一般近岸处水宜浅(0.4~0.6米),面底坡缓(1/3~1/5),以求节约和安全。

人流密集地方,如何防止落水,也须多费匠心。

   四是水面使用功能的不同,如观赏鱼、植荷莲、划舟艇、显倒影、喷水、游泳、溜冰等,也会使景观和水深浅、水波浪不尽相同,而影响池岸设计。

   五是选材既关及景观,也决定造价,从经济上也要多加考虑。

 

园林建筑师手记之五园林围墙

园林围墙有两种类型,一是作为园林周边、生活区的分隔围墙;一是园内划分空间、组织景色、安排导游而布置的围墙。

这种情况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是经常见到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破墙透绿"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说明对围墙的要求正在起变化,设计园林围墙时要尽量做到:

  1能不设围墙的地方,尽量不设,让人接近自然,爱护绿化。

  2能利用空间的办法,自然的材料达到隔离的目的,尽量利用。

高差的地面、水体的两侧、绿篱树丛,都可以达到隔而不分的目的。

  3要设置围墙的地方,能低尽量低,能透尽量透,只有少量须掩饰隐私处,才用封闭的围墙。

  4使用围墙处于绿地之中,成为园景的一部分,减少与人的接触机会,由围墙向景墙转化。

  善于把空间的分隔与景色的渗透联系统一起来,有而似无,有而生情,才是高超的设计。

  围墙的构造有竹木、砖、混凝土、金属材料几种。

  5竹木围墙:

竹篱笆是过去最常见的围墙,现已难得用。

有人设想过种一排竹子而加以编织,成为"活"的围墙(篱),则是最符合生态学要求的墙垣了。

  6砖墙:

墙柱间距3-4米,中开各式漏花窗,是节约又易施工、管养的办法。

缺点是较为闭塞。

  7混凝土围墙:

一是以预制花格砖砌墙,花型富有变化但易爬越;二是混凝土预制成片状,可透绿也易管、养。

混凝土墙的优点是一劳永逸,缺点是不够通透。

  8金属围墙:

  1)以型钢为材,断面有几种,表面光洁,性韧易弯不易折断,缺点是每2-3年要油漆一次。

  2)以铸铁为材,可做各种花型,优点是不易锈蚀又价不高,缺点是性脆又光滑度不够。

订货要注意所含成分不同。

  3)锻铁、铸铝材料。

质优而价高,局部花饰中或室内使用。

  4)各种金属网材,如镀锌、镀塑铅丝网、铝板网、不锈钢网等。

  现在往往把几种材料结合起来,取其长而补其短。

混凝土往往用作墙柱、勒脚墙。

取型钢为透空部分框架,用铸铁为花饰构件。

局部、细微处用锻铁、铸铝。

  围墙是长型构造物。

长度方向要按要求设置伸缩缝,按转折和门位布置柱位,调整因地面标高变化的立面;横向则关及围墙的强度,影响用料的大小。

利用砖、混凝土围墙的平面凹凸、金属围墙构件的前后交错位置,实际上等于加大围墙横向断面的尺寸,可以免去墙柱,使围墙更自然通透。

 

园林建筑师手记之六园林花架

一提起花架,很容易联想到宅前屋后的豆棚瓜架;先是生产,而后植花。

      现在的花架,有两方面作用。

一方面供人歇足休息、欣赏风景;一方面创造攀援植物生长的条件。

因此可以说花架是最接近于自然的园林小品了。

一组花钵,一座攀援棚架,一片供植物攀附的花格墙,一个用花架板作出挑的口,甚至是沿高层建筑的屋顶花园,餐厅、舞池的葡萄天棚,往往物简而意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创造室内室外,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浑然一体的效果。

设计花架,要注意几点:

      ●花架在绿荫掩映下要好看,好用,在落叶之后也要好看,好用因此要把花架作为一件艺术品,而不单作构筑物来设计,应注意比例尺寸、选材和必要的装修。

      ●花架体型不宜太大。

太大了不易做得轻巧,太高了不易荫蔽而显空旷,尽量接近自然。

      ●花架的四周,一般都较为通透开畅,除了作支承的墙、柱,没有围墙门窗。

花架的上下(铺地和檐口)两个平面,也并不一定要对称和相似,可以自由伸缩交叉,相互引伸,使花架置身于园林之内,融汇于自然之中,不受阻隔.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是要根据攀援植物的特点、环境来构思花架的形体;根据攀援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来设计花架的构造、材料等。

      一般情况下,一个花架配置一种攀援植物,配置2-3种相互补充的也可以见到。

各种攀援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生长要求不尽相同,设计花架前要有所了解。

例如:

      紫藤花架紫藤枝粗叶茂,老态龙钟,尤宜观赏。

北京恭王府中有二三百年前藤萝架;圆明园图"慈云普护"一节中有"一径界重湖间,藤花垂架",设计紫藤花架,要采用能负荷、永久性材料,显古朴、简练的造型。

      葡萄架葡萄浆果有许多耐人深思的寓言、童话,似可作为构思参考。

种植葡萄,要求有充分的通风、光照条件,还要翻藤修剪,因此要考虑合理的种植间距。

      猕猴桃棚架猕猴桃属有30余种为野生藤本果树,广泛生长于长江流域以南林中、灌丛、路边,枝叶左旋攀援而上。

设计此棚架之花架板,最好是双向的,或者在单向花架板上再放临时"石竹",以适应猕猴桃只旋而无吸盘的特点。

整体造型,纤细现代不如粗犷乡土为宜。

      对于茎干草质的攀援植物,如葫芦、茑萝、牵牛等,往往要借助于牵绳而上,因此,种植池要近;在花架柱梁板之间也要有支撑、固定,方可爬满全棚。

几种常见花架类型

      ●双柱花架好似以攀援植物作顶的休憩廊。

值得注意的是供植物攀援的花架板,其平面排列可等距(一般每50厘米左右),也可不等距,板间嵌入花架砧,取得光影和虚实变化;其立面也不一定是直线的,可曲线、折线,甚至由顶面延伸至两侧地面,如"滚地龙"一般。

      ●单柱花架当花架宽度缩小,两柱接近而成一柱时,花架板变成中部支承两端外悬。

为了整体的稳定和美观,单柱花架在平面上宜做成曲线、折线型。

      ●各种供攀援用的花墙、花瓶、花钵、花柱。

几种常用的建材

      ●在我国十七世纪未《工段营造录》中有记载:

"架以见方计工。

料用杉槁、杨柳木条、薰竹竿、黄竹竿、荆笆、籀竹片、花竹片。

"现已不易见到,但为追求某种意境、造型,可用钢管绑扎外粉或混凝土仿做上述自然材料。

近也流行经处理木材做材料,以求真实、亲切。

     ●混凝土材料,是最常见的材料。

基础、柱、梁皆可按设计要求,唯花架板量多因距近,且受木构断面影响,宜用光模、高标号混凝土一次捣制成型,以求轻巧挺薄。

      ●金属材料,常用于独立的花柱、花瓶等。

造型活泼、通透、多变、现代、美观,惟需经常养护油漆,且阳光直晒下温度较高。

      ●玻璃钢、CRC等,常用于花钵、花盆

 

园林建筑师手记之七园亭

这里的园亭,是指园林绿地中精致细巧的小型建筑物。

可分为两类,一是供人休憩观赏的亭,另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票亭、售货亭等。

  明《园冶》中说"亭者,停也。

所以停憩游行也。

"说明园亭是供人歇息休憩的地方,这是本文要叙述的对象。

  园亭的位置选择

  建亭地位,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由内向外好看,二是由外向内也好看。

园亭要建在风景好的地方,使入内歇足休息的人有景可赏留得住人,同时更要考虑建亭后成为一处园林美景,园亭在这里往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园冶》中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

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濯足。

亭安有式,基立无凭。

  园亭的设计构思

  园亭虽小巧却必须深思才能出类拔萃。

  首先是选择所设计的园亭,是传统或是现代?

是中式或是西洋?

是自然野趣或是奢华富贵?

这些款式的不同是不难理解的。

  其次,是同种款式中,平面、立面、装修的大小、形样、繁简也有很大的不同,须要斟酌。

例如同样是植物园内的中国古典园亭,牡丹园和槭树园不同。

牡丹亭必须重檐起翘,大红柱子;槭树亭白墙灰瓦足矣。

这是因他们所在的环境气质不同而异。

同样是欧式古典园顶亭,高尔夫球场和私宅庭园的大小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他们所在环境的开阔郁闭不同而异。

同是自然野趣,水际竹筏嬉鱼和树上杈窝观鸟不同,这是因环境的功能要求不同而异。

  再次,所有的形式、功能、建材是在演变进步之中的,常常是相互交叉的,必须着重于创造。

例如,在中国古典园亭的梁架上,以卡普隆阳光板作顶代替传统的瓦,古中有今,洋为我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以四片实墙,边框采用中国古典园亭的外轮廓,组成虚拟的亭,也是一种创造。

用悬索、布幕、玻璃、阳光板等,层出不穷。

  只有深入考虑这些关节,才能标新立异,不落俗套。

这决非是"套用一只"敷衍了事所能比拟的。

  园亭的平立面

  园亭体量小,平面严谨。

自点状伞亭起,三角、正方、长方、六角、八角以至圆形、海棠形、扇形,由简单而复杂,基本上都是规则几何形体,或再加以组合变形。

根据这个道理,可构思其他形状,也可以和其他园林建筑如花架、长廊、水榭组合成一组建筑。

园亭的平面组成比较单纯,除柱子、坐凳(椅)、栏干,有时也有一段墙体、桌、碑、井、镜、匾等。

  园亭的平面布置,一种是一个出入口,终点式的;还有一种是两个出入口,穿过式的。

视亭大小而采用。

  园亭的立面,因款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立面显得开畅通透。

个别有四面装门窗的,如苏州拙政园的塔影亭,这说明其功能已逐渐向实用方面转化。

  园亭的立面,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这是决定园亭风格款式的主要因素。

如:

中国古典、西洋古典传统式样。

这种类型都有程式可依,困难的是施工十分繁复。

中国传统园亭柱子有木和石两种,用真材或砼仿制;但屋盖变化多,如以砼代木,则所费工、料均不合算,效果也不甚理想。

西洋传统型式,现在市面有各种规格的玻璃钢、GRC柱式、檐口,可在结构外套用。

  平顶、斜坡、曲线各种新式样。

要注意园亭平面和组成均甚简洁,观赏功能又强,因此屋面变化无妨要多一些。

如做成折板、弧形、波浪形,或者用新型建材、瓦、板材;或者强调某一部分构件和装修,来丰富园亭外立面。

  仿自然、野趣的式样。

目前用得多的是竹、松木、棕榈等植物外型或木结构,真实石材或仿石结构,用茅草作顶也特别有表现力。

  帐幕等新式样,以其自然柔和的曲线,应用日渐增多。

 

园林建筑师手记之八园林地形

这里谈的地形,是指园林绿地中地表面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

在规则式园林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层次;在自然式园林中,往往因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

这里要叙述的,是后一部分内容。

      上海造园,历来十分注重地形处理。

五六十年代建造杨浦、虹口、长风、和平公园都有"挖湖堆山"的记载。

以后的共青、崇明森林公园和淮海、静安公园改建也都在部分地域堆了山。

最近重点工程虹桥花园、延安中路绿地都有山有水,形成城市山林景观,大树森森,浓荫葱郁。

园林地形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

简单说有4点:

      ●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