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144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docx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docx

4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一、两种语言类型:

口语、书面语。

二、三种人称: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三种感情色彩:

褒义、贬义、中性。

四、四种文学体裁:

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五、句子的四种用途:

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六、六种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七、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八、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九、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

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通感.

十、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十一、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十二、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三、记叙线索:

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找线索的方法:

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十四、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十五、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十六、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十七、环境描写分为: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八、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

十九、景物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

二十、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二十一、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

1一般—个别2现象—本质3原因—结果4概括—具体5部分—整体6主要—次要.

二十二、说明语言:

平实、生动

二十三、说明文类型:

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十四、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

二十五、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六、论据: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二十七、论证方法:

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二十八、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九、议论文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十、结构形式:

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三十一、小说情节四部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十二、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三十三、引号的作用:

1表引用2表讽刺或否定3表特定称谓4表强调或着重指出5特殊含义

三十四、破折号用法:

1表注释2表插说3表声音中断、延续4表话题转换5表意思递进

三十五、省略号的六种用法:

1表内容省略2表语言断续3表话未说完4表心情矛盾5表思维跳跃6表思索正在进行

三十六、其他:

(一)某句话在句子中的作用:

文首: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

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文中:

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

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答题格式:

强调了+对象+特性

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

强调,加强语气等

对比:

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

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

为什么?

动词:

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

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不能。

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段意的归纳

记叙文: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

时间+地点+人+事

说明文: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

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议论文:

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

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六)复句关系和常用关联词语:

并列:

既……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

  承接:

便;就;于是

  递进:

不但……而且……;并且;甚至;更;何况等

  选择:

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转折:

虽然……但是……;尽管……却……;然而;却;只是;不过等

  因果:

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假设:

如果……那么……;即使(哪怕)……也……

  条件:

只有……才……;只要……就……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