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1458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18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4页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技术标书docWord下载.docx

102锅炉部件试验室及辅助锅炉房工程

建筑面积2607.96平方米,18米+24米+18米三跨单层厂房,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设有10t吊车2台,檐口标高16.1米,耐火二级,抗震6度。

本工程基础采用超流态混凝土灌注桩,桩直径Φ400mm,桩长约22米。

采用轻型钢屋面,墙体采用页岩砖和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

地面主要为自流平环氧砂浆地面、地砖地面;

天棚主要为乳胶漆顶棚、矿棉吸音板吊顶及铝合金条板吊顶;

内墙主要为乳胶漆墙面、瓷砖墙面及矿棉吸音板墙面,外墙面为各种颜色涂料墙面。

主要为木门和塑钢窗。

排水横支管和横干管采用UPVC管粘结;

压力排水管采用涂塑热镀锌钢管丝接或卡箍连接;

雨水管采用HDPE管粘结;

暖通系统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丝接或焊接,通风管道采用镀锌钢板制作。

照明供电电源从厂区照明变压器的低压配电柜引来,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照明为单相二线,均为BV-2*2.5mm2SC15,插座为单相三线,均为BV-3*2.5mm2SC15,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三类。

电话外线电缆由厂区通讯机房埋地引来。

1.2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2.1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

1.2.2本工程合同文件的有关要求及约束;

1.2.3上级有关文件、法律、法规;

1.2.4本工程所涉及的图集、规范、标准、规程,主要如下: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钢筋机械连接应用技术规范》JGJ10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59-96

《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9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204-200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9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3-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0-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现场设备安装、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36-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1.2.5其他:

包括地质勘察报告、施工现场、图纸会审资料及企业标准(企业的各项条例、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哈尔滨市建委关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消防管理的文件及规定。

1.3施工条件

当地主导风向为西南风,4月20日----10月20日为正温天气,3—5月为风季,7—9月为雨季。

施工用水电由甲方提供,已经接入施工现场;

施工用道路已经平整,施工现场已经平整完毕,即施工现场已经达到“三通一平”要求。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承台土方施工深度内未见地下水。

2.施工部署

2.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详见本投标书《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

2.2项目管理主要目标

质量目标:

市优质工程。

工期目标:

我公司计划开、竣工时间为2007年4月20日至2007年10月10日。

其中至2007年7月10日前达到工艺设备安装条件。

文明施工目标:

市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安全管理目标:

认真贯彻ISO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无重大伤亡事故、轻伤控制在1%,坚持“实施科学管理、遵守健康安全法规、实现全员参与、确保健康安全绩效”安全方针。

环境管理目标:

认真贯彻ISO14000环保体系,坚持“实施科学管理、提高环境意识、遵守环保法规、净化周边环境”环保方针,控制噪声、粉尘、废水和垃圾,达标排放,杜绝传染性疾病,建设绿色文明工地-蓝天、绿树、水清、路畅。

保卫工作目标及消防工作目标:

加强治安管理、无材料严重的丢失,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杜绝火灾事故发生。

工程成本目标:

根据施工合同和现行施工定额,精打细算,抓好施工管理,确保本工程成本控制在施工图预算成本以下。

2.3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项目技术人员应认真参加由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新规范新条例等的培训和学习,对相关技术文件应认真学习、熟悉和落实。

学习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和认真编制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在开工前按配置好本工程所需的试验检验器具。

做好各项技术方案编制工作计划。

二、施工现场准备

现场周围设置3.5米宽的道路,路面、砂石堆放场地、模板加工场地,进行砼地面硬铺装。

现场食堂排污水设置隔油池,定期清理污物。

清洗混凝土搅拌机附近设沉淀池,定期清理。

现场职工用厕所设化粪池,定期清理。

布置好施工用水电线路。

料场、办公服务区、主要机械位置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4主要施工机械的选择

本工程计划基础、主体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现场选用2台搅拌机保证砂浆和地面工程混凝土搅拌,2部龙门架卷扬机等,1部塔吊。

详见《主要机具设备计划表》。

2.5施工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组织施工。

根据设计情况分2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即:

101#建筑和102#建筑施工段。

2.6施工总工艺流程

本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定位放线→基础土方→承台及基础梁→排架柱吊装(进场后立即进行排架柱预制)→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脚手架工程→砌筑工程→屋面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墙面装饰工程(内、外)→设备安装工程。

2.7主体、装饰、设备安装等交叉施工管理

一、结构施工与装修的交叉施工

本工程按期完成的关键在于必须采取装修提前插入的原则;

要充分体现结构施工快、装修和设备安装早插入,在具备施工作业面的情况下组织具体实施的原则。

按照上述原则,采取分段施工的方法,分阶段验收,结构施工与装修工程有很多交叉矛盾,施工中要注意解决这些矛盾。

1、工作面交叉

装修插入后要与结构工作面适当隔离,划分区域,有一定的独立性,避免过多的干扰,以不影响结构施工为原则。

2、安全防护设施方面的交叉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局部防护设施妨碍施工,在此情况下可申报现场安全总监请求临时拆除,施工后再恢复,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严禁私自拆除必要的防护设施,以保证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为原则。

二、装修与设备安装之间的交叉施工

装修与设备安装之间的交叉施工,历来是工程施工中最尖锐的交叉矛盾,装修工作与设备安装交叉工作面大、内容复杂,如处理不当将出现相互制约、相互破坏、相互扯皮的不利局面,土建与设备安装的交叉问题是一切交叉中的重点,必须重点解决。

解决此矛盾的原则:

1、设备安装进度必须服从总体进度计划,保证主导工序的施工进度、选择合理的穿插时机,必须根据总体进度计划进行统一组织、安排和协调,使整个工程形成一个和谐高效的有机整体。

2、明确责任,正确划分利益关系。

3、建立固定的协调制度。

4、一切从工程全局出发,各工种应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组织管理和协调下开展施工,互相帮助相互谅解、土建施工要为设备安装创造条件,设备安装要注意对土建成品及半成品的保护。

三、室内外装修的交叉施工

进入装修阶段后,室内和外墙装修同样存在许多交叉点,但总体遵循的原则为先外后内,内装修要为外部装修特别是外窗的安装提供条件和创造工作面,一切内装修施工前的工作都要为保证外装修特别是外窗安装的施工进度为前提。

四、安装、装修与室外管道、道路、绿化和总图的交叉施工

尽管室外工程不在此次招标范围,但我们从整体考虑由于室外工程施工多数由其它专业分包商施工,为保证工程能按期竣工,工程收尾阶段,安装、装修与室外的立体交叉施工处于关键地位。

因此,在场地布置、工序安排、现场道路、临电、临水等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室外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我们解决此问题的目的是要达到工程竣工,业主即可使用。

3.主要施工方法

3.1工程测量

一、测量准备

由技术负责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规划单位联系,根据施工图纸及甲方给定的定位基线标高,制订测量方案,确立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

组织放线测量人员熟悉图纸,将施工图细部尺寸校验后,制定放线方案,并向放线人员交底。

检验进入现场的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及钢卷尺等测量仪器,制定仪器检测计划。

测量设备选用表

名称

型号

数量

精度

用途

全站仪

苏一光OTS

1

<

2″

定位测量

经纬仪

J2

角度测量

水准仪

S3

2

3mm/km

施工水准测量

钢卷尺

100米

经计量局验合格

垂直水平测量

盒尺

5米

6

检测抽查测量

线锤

1KG

5KG

3

垂直度测量

二、引测起始依据

将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作为场区控制依据点。

以坐标控制点为起始点。

作二级导线测量,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以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作等外附合水准测量,将高程引测至场区内。

三、建筑平面控制网布设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采用J2经纬仪和S3水准仪,以导线点为依据,测设出距建筑物外边7米的矩形平面控制网,放出建筑物主要轴线,确定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及一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

在基坑以外3m处设置龙门板、龙门桩,确定控制点,经反复闭合检验后,用红色油漆做好标志,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点必须妥善保护。

四、高程控制

利用高程点进行附合测法在场区内布设不少于八个点的水准路线,这些水准点作为结构施工高程传递的依据。

五、±

0.000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标高传递采用钢尺配合水准仪进行,并控制挖土深度。

挖土深度要严格控制,不能超挖。

清槽后,用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基坑内,并进行校核,校核合格后,以此放出垫层边界线。

按设计要求,抄测出垫层标高,并钉小木桩。

在垫层砼施工时,拉线控制垫层厚度。

地下部分的轴线投测,采用经纬仪挑直线法进行外控投测。

垫层施工完后,将主轴线投测到垫层上。

先在垫层上对投测的主轴线进行闭合校核,精度不低于1/8000,测角限差为±

12〃。

校核合格后,再进行其它轴线的测设。

并弹出承台、基础梁边界线。

施测时,要严格校核图纸尺寸、投测的轴线尺寸,以确保投测轴线无误。

六、±

0.000米以上施工测量

1.轴线竖向传递

本工程的轴线竖向传递采用重锤内控法。

施工至上层平面时,对各主轴线桩点进行距离、角度校核,校核合格后再进行上层平面放线。

放线后,再次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2.高程传递

首层施工完后,将±

0.000米的高程抄测在首层柱子上,且至少抄测三处,并对这三处进行附合校核,合格后以此进行标高传递。

±

0.000米以上标高传递采用钢尺从三个不同部位向上传递。

每层传递完后,必须在施工层上用水准仪校核,合格后,以此作为以上结构施工高程传递依据。

标高竖向传递的误差不应超过±

3mm,超限必须重测。

每层结构施工完后,在每层的柱、墙上抄测出1.000米线,作为装修施工的标高控制依据。

七、装修施工测量

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修工程要求将装饰施工所需要的控制点、线及时弹在墙、板上,作为装饰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据。

1.地面面层测量:

在四周墙身与柱身上投测出100cm水平线,作为地面面层施工标高控制线。

根据每层结构施工轴线放出各分隔墙线及门窗洞口的位置线。

2.吊顶和屋面施工测量:

以1000m线为依据,用钢尺量至吊顶设计标高,并在四周墙上弹出水平控制线。

屋面测量首先要检查各方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实测偏差,在屋面四周弹出水平控制线及各方向流水坡度控制线。

3.墙面装饰施工测量:

墙面装饰控制线竖直线的精度不应低于1/3000,水平线精度每3m两端高差小于±

1mm,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

3mm。

外墙面装饰用铅直线法在建筑物四周吊出铅直线以控制墙面竖直度、平整度及板块出墙面的位置。

八、施工测量复核

1.测量工作质量控制的核心是测量复核制度,其运作依靠自检、外检和抽检以及验收制度。

测量复核制是质量控制的核心,测量人员都必须遵循复核制的基本要求,在测量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2.施工复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3.各类桩撅要妥善保护,根据情况加固,并在现场作明显标识,以防误用;

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桩要钉设护桩或外移桩,绘制护桩示意图;

定期检查桩撅是否移动、下沉,发现后应采用可靠方法重新补设定位,重新测量。

4.执行有关测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按照规范技术要求进行测量设计、作业、检查和验收,保证各项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5.测量桩点的交接必须由双方持交桩表在现场核对、交接确认。

遗失的坚持补桩,无桩名者视为废桩,资料与现场不符的应予更正。

6.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应认真研究复核,必要时应作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

抄录已知数据资料,必须核对,两计算人应分别独立查阅抄录,并互相核实。

7.各种测量的原始观测记录(含电子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作出,严禁事后补记、补绘。

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

不合格时,应按规范要求补测或重测。

现场实施测量作业,必须使用专业记录簿逐项记录测量数据,必须用铅笔书写,禁止使用易洇水的圆珠笔或钢笔。

测量记录不得涂改、撕毁,如有误可作明显的勘误记号标识。

记录中参加人员、设备、日期、地点、天气、工程地点(部位)等事项应填写完备、清楚,并有施作人签字。

记录数据必须真实反映操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在通常情况下应有计算结果,并附有相应结论。

8.测量的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核条件。

内业工作应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并相互校核,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9.利用已知成果时,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即已知成果检测无误和合格时才能利用。

10.测量工作应根据人员和仪器设备状态选择方法。

在使用全站仪等数字化测量仪器时,必须有误差监测手段,对各种误操作必须有查错功能和纠错能力。

11.坚持贯彻“未经复测的工程不准开工;

上一工序结束,下一道工序未经测量放样时,不得继续施工”的原则。

12.施工技术人员暂离岗位或调转时,必须进行测量工作移交。

在有条件时,进行复测后方可移交。

九、沉降观测。

1.开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沉降观测方案,基准点和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按要求共同确定。

施工单位应对现场测量工作予以配合.

2.必须保证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

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

观测人员要稳定;

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3.及时在基础垫层完工后进行首次观测。

4.施工过程中在以下阶段必须进行观测:

承台完成、排架柱吊装结束、每层楼板混凝土完成、每层砌筑完成、吊车安装完成,其余的观测阶段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按要求共同确定。

而且施工中途停工较长,应在停工和复工前观测;

5.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2)观测成果表、(3)相邻地基沉降的d-s(距离-沉降)曲线图、(4)场地地面等沉降曲线图。

3.2土方工程

一、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之前先进行现场实际场地标高抄测,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根据设计图纸情况,承台土方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边角。

先采用2台反铲挖掘机开挖,挖掘机所在边坡放坡系数为0.71,基坑其余3面放坡系数0.29,挖至设计垫层底标高以上300mm,以免扰动基础持力层,基坑每边各留出30cm工作面,挖出的土用自卸汽车运至建设单位指定的存土地点。

剩余深度的土以及基础梁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人工修边角,挖出的土全部用小型农用车运至建设单位指定的存土地点,现场不存土。

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基坑(槽)的侧壁稳定情况,必要时采用支护措施,防止侧壁塌方。

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3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0m。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浇筑基础混凝土垫层(C10混凝土垫层100厚)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

二、基坑排水

本工程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无地下水,因今年雨季来临时,在基坑(槽)一侧设排水沟,每15m左右设一集水坑,遇雨天用水泵及时将水排除。

三、基坑支护

本工程为浅基础,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用钢脚手板及木方临时支撑,基础回填时拆除。

四、回填土工程

本工程回填土采用人工回填,均采用原土回填,用小型农用车将回填土从存土地点运回到建筑物四周,再用手推车运至室内房心回填地点,现场所有土方均填至设计标高。

场地回填应先清除基底上垃圾、草皮、树根,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

回填土夯实采用人工分层夯实,每层回填土厚度不超过250mm,用立式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每层夯打三遍。

做好回填土压实系数的检测及记录。

3.3钢筋工程

一、钢筋的进场检验和原材料的堆放

钢筋全部按计划供应,并按规格分类堆放,底部用240mm厚红砖矮墙垫起不少于200mm,设标识牌。

每批进场的钢筋应在监理的监督下由取样员按规定取样。

并及时送检,待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钢筋加工

现场在钢筋作业区设切断机、弯曲机、调直机。

钢筋加工前根据施工图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翻样,按照图纸说明和标准突图集确定钢筋保护层,保证钢筋下料准确,并编制下料单,经技术负责人对钢筋下料单审核签字认证后,方可进行加工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施工中规范要求。

下料时长短搭配,下好的成品分别堆放在防雨棚内,底部用240mm厚红砖矮墙垫起不少于200mm,按下料单分别标出编号、直径、部位,防止出现混用现象。

三、钢筋施工

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梁主筋采用单面焊接,其余钢筋采用绑扎接头。

对柱、梁、板、节点等各构件的钢筋绑扎,施工前应详细制订绑扎顺序,由钢筋班长和质量员层层把关,杜绝钢筋规格错用及数量缺少。

要求绑扎钢筋的搭接长度,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不得随意丢扣绑扎,为保证骨架刚度,正、反方向转动绑牢。

纵向受拉钢筋,不能在受拉区域截断,当必须截断时,接头位置避开跨中1/3处,并相互错开,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最小锚固长度La的2倍,且不小于300mm。

为有效控制钢筋的绑扎间距,钢筋绑扎时均要求操作工人先划线后绑扎。

用钢筋卡具控制钢筋排距和纵、横间距。

钢筋绑扎后,由专业质检员检查,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按规范与设计要求,针对不同构件,设置合理的铁马,保证构件保护层厚度符合标准,在砼浇注施工中,由专业钢筋工看护钢筋,随时调整补修,保证钢筋位置准确。

梁板及悬挑构件钢筋还要进行结构的实体检验。

四、施工配合

钢筋绑扎的配合,主要是木工及架子工,一方面钢筋绑扎为木工作业提供空间,并提供标准成型的钢筋骨架,使木工支模板时,能保证几何尺寸及位置达到设计要求;

另一方面模板支设应考虑钢筋绑扎的方便,绑扎时应按设计要求绑扎附加钢筋,确保预埋件准确,固定牢靠,更应作好看护工作,以免被后续工序损坏,要求施工时设专人看护钢筋,杜绝因砼浇注及其它电气安装作业,使已绑扎好的钢筋出现偏移或其它质量问题,要与其它专业相配合,协调好穿插作业,协调工作由项目经理与工长负责,必须保证砼保护层厚度与埋件、柱插筋位置正确。

板钢筋必须绑扎铁马,防止上层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被踩踏破坏,铁马采用ф10以上钢筋制作,间距不小于600*600,相临两排交错布置。

铁马形式如下图。

雨蓬等悬挑板必须采用连续的铁马支架,沿悬挑跨度间距600mm一道,以确保负弯距钢筋的位置,形式如下图。

 

3.4模板工程

一、模板选型

本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及现场预制排架柱、地沟盖板采用木胶合板、钢木支撑、油类脱模剂,

二、模板设计

本工程现浇梁、板、柱均采用木胶合板及木楞方,楼梯采用木胶合板木支撑。

模板支撑系统采用钢木支撑。

钢管为φ48×

3.5,对于层高5.5m以上的主体工程,立杆间距1.2m,每米高设水平拉杆一道。

模板计算应考虑截面较大梁计算,从而模板设计才具有代表性,本工程最大梁为截面尺寸为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