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1485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doc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醉花阴》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doc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愁”情。

解读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美,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二、重难点

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

这应该是外太空唯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命名的名字。

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女性,这是一种何等的荣耀啊!

那她凭什么获得如此名誉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词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气。

2、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有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

纪念堂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

两侧有郭沫若题写的楹联: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3、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有《易安居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她是两世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

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宋。

  她是一个勇敢率真的女人;一个特立独行的女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

易安之词,承载了太多太多的爱恨情愁!

国愁、家愁、情愁。

真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4、世人评说:

藕神:

李清照曾被尊为藕花之神。

正宗第一:

正宗易安第一,旁宗幼安第一(明人徐士俊)

婉约宗主:

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清人王士禛zhēn)

博家之祖:

李清照精于棋类、打马等各类智力游戏。

曾发表《打马图经》等作品。

古今才妇第一:

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

(明人陈宏绪)

闺秀词惟清照最优。

(明人周济)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清人沈谦)

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在意境一方面,在风格一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国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李清照是乐府词坛最有力的健将,乐府词的发展,至她始达于最高的造诣与成功。

(民国胡云翼《中国词史略》)

词家三李:

李白、李煜、李清照。

宋代四大女词家:

李清照、朱淑真、张玉娘、吴淑姬。

济南二安: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皆济南人。

5、知人论世,走进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从小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比当时的女孩子有着更为宽松自由的环境。

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

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

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

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

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6、温故知新,说说我们学过的李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藉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

以靖康之乱,宋室南迁为界

前期的词作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与闺阁生活,也抒写了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

后期的词作主要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之感和寂寞愁苦之情,这些作品或触景生情,或托物寓意,委婉而深沉地抒发她的故土之恋、家国之恨。

词调沉郁凄怆、悲凉哀惋。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8、通过对比,体会南渡前后李词的不同风格

《醉花阴》-南渡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武陵春》-南渡后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时节

虽已深秋,却有菊可赏,诗人衣袖尚充溢着”暗香”

正逢暮春,然”花已尽”,只剩下”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的”沉香”

言行

尚有”把酒黄昏后”及填词寄夫君的兴致;

“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既无言可写,亦无行可记

心情

于”薄雾浓云”、佳节重阳之时尚能”倍思亲”

于”暮春三月,江南草长”(丘迟)之际,早已心灰意冷,空叹”事事休”了

形象

因思夫而瘦比黄花

因”物是人非”而苦不堪言

主题

一曲形销骨立的思妇吟唱的两情依依的恋歌,情深调苦

一首老泪纵横的孀妇哭诉的泣不成声的悲歌,哀婉欲绝。

9、静听歌曲――《醉花阴》,体悟情感

10、写作背景

李清照出生在名门望族,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眼界开阔,气质高贵。

而文学艺术的熏陶,又使她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

文化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

幸运的是,在青春年华就遇见了知心爱人——赵明诚。

赵明诚博学多才,是一位翩翩佳公子,两人情投意合,都喜好金石学,结婚后,举案齐眉,感情甚笃。

夫妻俩收集了大量极有价值的金石书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时代,他俩能有这样的爱情结局,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

这首《醉花阴•重阳》就是他们美好爱情的见证: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当时赵明诚在外地做官,夫妻分居,李清照一人在家独守空房,适遇阴历九月九重阳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思夫心切,写下了这首《醉花阴•重阳》,以表相思之情。

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淋漓尽致。

史载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非常的感动,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

他闭门谢客,三日得词五十首,将李清照的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只有三句最好: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自叹不如。

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可想他们夫妻二人是怎样在相互爱慕中享受着琴瑟相和的甜蜜。

李清照用一曲绝唱《醉花阴》来倾诉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借助于景物和生活中的片段,大胆表达了女词人的闺愁,清新典雅,含蓄幽美。

11、详讲:

  一曲绝唱诉相思---李清照《醉花阴》

《醉花阴》是一种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

上下阕各五句。

通常以《漱玉词》为准。

《醉花阴》,曾用名《漱玉词》,现两者通用。

词牌格律对照例词:

《醉花阴》【宋】李清照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

薄雾浓云愁永昼,

中仄平平仄(韵)。

瑞脑消金兽。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东篱把酒黄昏后,

仄仄平平仄(韵)。

有暗香盈袖。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2、初读感悟:

朗读,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运用想象,勾勒出你脑中的画面。

(自由发言)

13、译文: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永昼:

漫长的白天。

瑞脑:

即龙脑。

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

兽形的铜香炉。

(把铜香炉说成是”金兽”,这反映了李清照词的富贵大气)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的一开篇就清楚地点出一个”愁”字。

天空中薄雾浓云,越压越低,从早到晚,愁绪绵绵,该如何打发这长长的白昼呢?

词人在”昼”前冠一”永”字,显现出主观感受。

重阳时节本应是秋高气爽,长天白云,可是词人所处的这个重阳节,却从早到晚都天气阴沉,笼罩着蒙蒙的雾气、浓浓的阴霾;本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是丈夫又远在他乡,值此沉闷的天气,不由得使人心情郁闷、愁肠百结,不知什么时候天气能好起来,心情何时能好转起来。

外面天气不佳,就留在室内吧!

可是室内的空气却又让人感到空虚寂寞难捱,”瑞脑销金兽”写的就是这种境界。

待在室内,能做什么呢?

无心境吟诗作赋,甚至连个说话的人儿也没有,只好独自兀坐,空对着香炉里瑞脑香发出的袅袅轻烟出神,不知不觉,瑞脑香烧完了,也无心去续。

这里,词人巧妙地借天气的阴沉来衬托人物心情的忧郁,用香炉中瑞脑香的燃烧来刻画人物心绪的无聊,把外部环境与内心情感巧妙地融和在一起,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领略着独守空闺的妻子思念远方丈夫的深切而炽烈的情感。

这里以景衬情,用语自然、和谐,而情感的抒发则真切、含蓄、凝重。

这两句的意思是:

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

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

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玉枕:

瓷枕,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纱厨:

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

凉:

既是身体感受,也是内心寒冷。

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常言道: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

一个”又”字,说明分离已不是一两次,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句中的”又”字饱含深沉的情感。

它暗含着昔盛今衰、今非昔比之叹。

比较出名的南唐后主李煜词《虞美人》中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即是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景。

这一句表明,先前的重阳节,夫妻团聚,携手登高赏菊饮酒赋诗,两情依依。

今又重阳,恩爱夫妻却天各一方,两相侯望,怎么不叫人感伤?

”佳节又重阳”,此句从王维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化来,毫无斧凿之痕。

前两句描画白昼思亲,以至百无聊赖,悄然而卧,不能成眠,时至夜半。

那种无法排遣的寂寞孤独,层层深入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词的上片以”愁”字起,用”凉”字结,抒写出白日的愁闷与夜晚的孤寂。

整整一天,词人都沉浸在对丈夫的思念中。

”半夜凉初透”一句,尖新在一”透”字。

它分明暗示了词人的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的形态。

”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

同时,从这里可以看出词人的那种高雅生活情趣。

生活虽然落寞,但情调还是少不了的。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

种有菊花的田圃。

把酒:

端着酒杯喝酒。

暗香:

幽香,指菊花的幽香。

盈袖:

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

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

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

宋时,此风不衰。

所以重阳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

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

“东篱”,语出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黄昏”是有凄迷朦胧之美的视觉意象。

“暗香”,是清新宜人的嗅觉意象,林逋(公元967~1024)有句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便有此种意境。

“盈袖”,此处用典,暗点思夫之情,《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诗中的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一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在李清照这首诗里运用这个典故也用来表达深切的思念与美好的爱情。

但是因为丈夫不在,所以这份思念便变成了孤苦。

重九赏菊,是由来已久的文苑雅事。

不过李清照没有这种兴致,到东篱把酒赏菊,完全是为了派遣离愁,尽管酒喝了,菊赏了,袖间还沾带了扑鼻的幽香,却更勾引起一腔思绪:

过去都有心上人陪着自己,而今却形只影单,此等良辰美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为绝佳三句)

销魂:

形容极度忧愁,悲伤,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帘卷西风:

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

西风,指秋风。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这三句工稳精当,是词人艺术匠心之所在。

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

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

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通过环境和时令的烘托,表现了一番凄清的景象,并暗喻作者自己愁苦的心情。

明确:

用帘外之黄花之瘦比喻人之形体销魂,创意极美。

词的下片以”愁”为暗线,”东篱把酒”为了排遣离愁,”暗香盈袖”更触动愁绪,”莫道”提出”销魂”,正是”愁”的表现,最后落到”瘦”字,是愁的深化,与上片的”愁”相呼应。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4、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画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

李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此为独创。

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人称”李三瘦”:

l在《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之句,清代文人陈廷焯评价为“婉转曲折,煞是妙绝”;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称“‘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

较病酒悲秋为尤苦。

l在《如梦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句,黄蓼园在《寥园词选》中说:

“‘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l在《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

15、总结: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浓的思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忧愁而美丽的画面。

而这种愁情,能穿透时空,引起每一个人内心的共鸣。

这首《醉花阴•重阳》词,全词言情,词中无一处不让人感到词人真情的流露,从而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

李清照《醉花阴•重阳》是她词作中的重要代表作。

此词令人赞叹不已的是全篇字面上却没有一个字是写作者的愁苦和孤独,然而这种情感在全词里又无处不在,显示了文学贵在含蓄的特点。

正如清代陈廷焯在《云韶集》里评《醉花阴•重阳》所赞赏的那样:

”无一字不秀雅。

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宋人王灼也评价说:

”易安居士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碧鸡漫志》卷二)读来如吞梅嚼雪,清新爽口。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

”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李清照——一个万古愁心的乱世美神!

16、课外拓展。

请学生用刚刚学过的方法分析鉴赏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7、板书设计

上片:

愁永昼:

薄雾浓云,瑞脑销金兽——孤独寂寞

佳节重阳,半夜凉初透——思念难眠

下片:

人更瘦:

把酒赏菊,暗香销魂——自怜愁闷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