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1506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短新闻两篇新课改优秀教案.doc

<短新闻两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了解新闻的特点。

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⑶了解文章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⑷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

⑴让学生自主寻找香港回归与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⑵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二、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

⑴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涵的丰富感情。

⑵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2、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品读、感悟、教师点拨

4、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香港回归的资料图片等。

5、教学用时:

三课时

本课运用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第二课时教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第三课时归纳总结、对比阅读、课外拓展。

三、教学过程:

别了,不列颠尼亚

1、导入新课

⑴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时的影音资料。

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是啊,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激情万丈,那么,假如我们是记者,目击了这一历史场景,

怎样将我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呢?

小组讨论,形成一篇新闻稿。

⑵讨论前明确:

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

①什么是新闻?

②新闻的特点③新闻的结构

④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①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②新闻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③新闻的结构:

有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④五个“W”和一个“H”

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o何人why何因how何果

⑶从结构出发完成新闻稿的标题和导语------小组讨论成稿,基本掌握新闻的知识。

⑷大家交流新闻稿

⑸对于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

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

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也可以说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①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同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②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③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2、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⑴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瞩凝督荆舰

⑵解释下列生词

掩映:

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陈迹:

过去的事情。

瞩目:

注目。

3、探究课文

⑴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

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⑵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1997年6月30日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1997年6月30日下午6点15分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1997年6月30日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最后一分钟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

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⑶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场景一:

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

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

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

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⑷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

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

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

⑸把这篇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省略了哪些语言?

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

“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5年的彭定康登上了带有皇家标致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交待告别的细节,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

⑹在改写过程中你是否发现本文时间的表述非常精确,但表述形式不一致,为什么?

⑺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

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

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

“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

“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4、小结本文主题和结构:

⑴本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

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⑵题目“别了,‘不列颠尼亚’”表面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实际的意思是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了,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中。

⑶课文的结构:

分为主体和导语两部分。

第一部分:

(1)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第二部分:

(2至结束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5、结束语: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板书设计:

一傍晚降旗

二交接仪式

《别了,不列颠尼亚》三子夜告别

四零点40分

(第二课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交流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认识,自然营造对纳粹愤怒氛围。

⑴先让同学们分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谈谈看法。

之后,请两组代表到讲台上向全班出示最让小组震撼的一张图片,并阐述理由。

⑵让小组派代表来简要阐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⑶让学生一起默读课文,来感悟该新闻写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

(此时气氛沉静而严肃)

2、整体感悟新闻内容

⑴引导学生探索该新闻的视角

①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师生明确:

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②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探究而知,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

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③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

④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

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

让我们每个人都静静地想一想。

注意:

此问题不要让学生回答,而是在静默中沉思。

3、对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的感悟

⑴我们会发现,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

齐读从P42页“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起至结束,哪些是客观的描述,哪些又写出了参观者内心的感受呢?

(各举一例)

⑵请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请同学对该生的朗读作简要点评,既加深对新闻传达出的感情的感受,又利于学生间互动交流。

⑶师生一起探究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

”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⑷“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同学们,你们说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

(老师表情较为严肃,特意留下一点时间空白)这个问题我们想留在课外,让我们用笔来表达,就算是表达对一个像鲜花一样生命的姑娘的追念吧。

⑸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

‘够了’。

”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⑹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

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

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

⑺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

例如: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预设:

学生体味:

“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

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预设: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4、师生共同总结

⑴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

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⑵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

“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⑶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教师组织提升: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5、引导学生思想深化。

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

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

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让我们再次注观着自己搜集的图片,为在此不幸遇难的生命默哀。

(沉默一分钟)

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

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6、作业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

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

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第三课时)归纳总结、对比阅读,课外拓展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请几个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然后师生点评。

2、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写作特点:

⑴文字简练、朴实。

(一般新闻的特点)

⑵视角独特。

从“平静”中找到新闻。

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

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

这是善与恶的对立。

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

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⑶多用否定句:

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

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别了,“不列颠亚”》是一篇特写。

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

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课文对现实场景的描写是从视觉角度、听觉角度、感觉角度多个方面去进行的,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

课文的语言含蓄,标题新颖。

3、课外拓展

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见附件1)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见附件2),你会有何感想。

一、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

2005年01月27日12:

01新京报

1月25日,工作人员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前为即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准备。

1月27日是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纪念日。

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左)抵达本次纪念活动的举行地点奥斯维辛的情景。

据新华社电 国际奥斯威辛委员会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

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

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

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

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

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

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

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

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

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

  

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

2005年01月27日20:

17文汇报

近日,世界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

记者发现日本的同行们却在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报道着这一人类当代历史长卷中极不平凡的事件。

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

《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关注”,这两家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约而同”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产经新闻》在26日的日刊中以较大篇幅对27日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了报道,但它的重点是分析欧洲的扩充前景及影响。

日本媒体对此“独到”的报道,仅仅只是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新闻观吗?

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在此次联大特别会议上表示,日本对其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时日本也有所善举——日本驻立陶宛使馆的一名官员曾经通过签发签证救了近千名犹太人,而且战后的日本已经从联合国的敌人变成了对联合国做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

其言外之意,今天的日本已经完全超脱了那段历史,成为了一个充满功德的国家。

事实果真如此吗?

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

所谓的“独特”、“功德”,其根源正在于对历史的浅层反思,对错误的轻描淡写。

如果说日本已深刻认识到其过去的滔天罪行,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辞。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再次站在善和恶的门槛前,日本到底是“择其善者而从之”,还是继续与撒旦为伍呢?

(本报东京1月26日电文/本报

4、观看电影:

《辛特勒名单》或者《南京大屠杀》

观看电视节目:

香港回归十年

同学们说说观后的感受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