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高中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611579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高中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二高中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二高中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二高中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二高中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高中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doc

《第二高中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高中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高中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doc

第二高中

中华“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为使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国学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

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原则

(一)模糊性原则:

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二)差异性原则:

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三)自主性原则:

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四)鼓励性原则:

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二、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中学篇)及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高一语文备课组内容安排:

2016年12月29日——12月31日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2017年1月2日——1月8日《诗经》两首离骚诗三首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2017年高一下学期以必修3、4要求背诵的文言经典名篇为主

2017年高二上学期一必修五和古代诗歌散文单元经典名篇为主

2018年高二下学期一先秦诸子散文经典为主

2018——2019年高三学期复习高考必备64篇经典名篇名作

高二语文备课组内容安排:

2016年12月29日——12月31日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2017年1月2日——1月8日长恨歌、蜀相、书愤、一剪梅、春江花月夜、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旅夜抒怀、扬州慢、将进酒、李凭箜篌引、虞美人。

2017年高二下学期

2017年高三上学期

2018年高三下学期

高三语文备课组内容安排:

2017年1月2日——1月7日《》

2017年1月9日——1月13日《》

2017年3月1日——3月4日《》

2017年3月6日——3月11日《》

2017年3月13日——3月18日《》

2017年3月20日——3月25日《》

2017年3月27日——4月1日《》

2017年4月3日——4月8日《》

2017年4月10日——4月15日《》

2017年4月17日——3月22日《》

2017年4月24日——4月29日《》

2017年5月8日——5月13日《》

2017年5月15日——5月20日《》

2017年5月22日——5月29日《》

三、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一)保证学生不少于30分钟的诵读时间。

(二)早读:

正课前15分钟,班干部负责,诵或看书吟诵

(三)语文讲课前3分钟。

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

(四)下午正课前15分钟,班干部负责,诵或看书吟诵.

(五)定期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诵读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四、活动方法

(一)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活动课。

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

通过开展晨读、早读、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

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阅读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二)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组织学校的各种文艺社团积极参与诵读活动

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三)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

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

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四)上好几种课

1、语文阅读课。

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

2、校本、地方等活动课。

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注意学科整合。

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

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

3、研究课:

音乐中的古诗词。

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

其他学科,如政治、历史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中华国学文化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

通过深入开展中华“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人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

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

开展“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的重大演出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

开展“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

要把“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

要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

以班级为点,以年级为线,以学校为面;以个人为根,以集体学习为干,以校园活动为叶;以开创风气为主,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

开展“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用普通话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表现经典内容,通过诵读活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激励人生,演绎时代精神。

4.学校将制定经典诵读的考核评价机制。

将此纳入对学生的个体思想品德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创造性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将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指导教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农垦北安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

2016年12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