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1753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规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2.存在或产生可能掩埋进入者的物体;

3.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

4.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和各外委单位项目部以及在本公司范围内按合同作业的所有承包单位。

第二章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第一条凡是符合受限空间作业的工作,必须执行审批程序。

办理《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票》(附表1),安全措施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必须到现场核实安全措施确以执行完毕签字后方可开工作业。

第二条安全与环境监察部职责:

(一)负责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参与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票的审批工作。

(二)建立、健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受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的职责;

(三)负责审查承包受限空间责任单位相关资质和许可证、防护用品检验合格证明、施工工器具年检合格证书等文件和证书。

(四)监督、检查受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五)定期对落实本规定情况进行检查,对于不认真执行受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的情况,有权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考核。

第三条生产技术部职责:

组织制定A/B级受限空间作业四措两方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施工方案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经本部门和安监部主任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

第四条设备维护部职责:

(一)组织制定C/D级受限空间作业标准,并经本部门和安监部主任审核,组织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学习A/B级受限空间四措两方案内容和C/D级受限空间作业标准,掌握整个作业进程,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对受限空间作业全部过程实施管理,对工作过程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实时监测;

(二)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三)做好应急救援工作,不安全事件发生时,应及时启动现场急救方案并通知相关领导;

第五条发电运行部、输煤运行部职责:

(一)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票》中所列的安全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二)对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等按照公司规定进行检测;

(三)批准《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票》作业时间。

第五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职责:

(一)工作负责人职责:

掌握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

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受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立即终止作业。

(二)作业人员职责:

接受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用品;

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三)监护人员职责:

现场监护必须坚守岗位持续监护,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并在受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有权禁止未经批准人员进入受限空间;

当安全条件发生变化时,有权停止作业。

(A/B级由班组组长以上人员担任监护人,C/D级由班组主检以上人员担任监护人)。

第六条禁止三人以上(含三人)在同一受限空间内同时作业,工作需要的特殊情况应经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同时必须制定应急救援措施。

第七条应在受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禁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内,在工作现场设置登记本,并做好进出人员和工器具登记。

第八条作业现场与受限空间联通的管道、阀门等设备必须进行可靠隔离。

水、蒸汽管道用手动阀门锁定,公用系统必须加装堵板;

氨、氨水、氢气、酸、碱管道必须用堵板可靠隔离;

锅炉烟道及脱硫吸收塔和进出口烟道、脱硝反应区及管道内作业必须停炉,确保可靠隔离后方可批准作业。

第九条受限空间内动火作业应按规定办理动火工作票并严格落实安全措施。

第一十条受限空间作业“十不准”

(一)未经批准不准私自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二)作业方案未经安全可靠性论证和审批不准作业;

(三)涉及气体和缺氧环境的受限空间未采取通风和连续监测措施不准作业;

(四)未对作业人员履行危险有害因素告知手续不准作业;

(五)未经专人对现场安全措施进行确认不准作业;

(六)安全监护人员不在现场不准作业;

(七)未经专项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准作业;

(八)未彻底清理残留物不准作业;

(九)应急救援措施和器材准备不到位不准作业;

(十)作业人员、工器具清点不清不准封闭出入口。

第一十一条受限空间作业“十必须”

(一)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票;

(二)必须采取可靠隔断(隔离)和置换措施;

(三)必须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四)必须保持通风设施的正常连续运转;

(五)必须佩戴气体监测仪;

(六)必须配备通讯联络工具,设置安全监护人并保持联系;

(七)必须按照作业标准和单项安全技术措施作业;

(八)高处作业的受限空间必须设置逃生和应急救援通道;

(九)必须保持出入口畅通;

(一十)发生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撤离。

第三章受限空间作业前安全管理

第一条受限空间作业前安全管控9步法:

作业前危险辨识、安全准入、安全隔离、安全置换、安全检测、安全防护、安全监护、安全作业、安全确认。

第二条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受限空间作业实际情况,对受限空间内部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发电运行部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一)盛装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窒息、高温、低温、腐蚀性物质的设备、管道内作业,或作业设备、管道与以上设备曾经联通的,应进行清洗、置换。

(二)作业前强制通风不得少于30分钟,强制通风结束后必须进行取样分析。

氧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符合工业卫生标准的要求方可作业。

作业间隔超过30分钟或连续作业超过4小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三)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受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必须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它情况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

现场经处理并经检测符合要求后,重新进行审批,方可继续作业。

(四)凡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事先由运行值班人员对该受限空间内部进行氧气、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浓度进行检测,检测记录10项内容:

测定日期、测定时间、测定地点、测定方法、测定仪器、测定时的现场条件、测定次数、测定结果、测定人员和记录人员,将检测结果填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票。

(五)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

确保受限空间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其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危害评估依据为《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份:

化学有害因素》(GB/Z2.1)和《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

(六)检测标准:

1)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

10mg/m3;

2)甲烷:

爆炸下限5﹪;

3)一氧化碳:

爆炸下限12.5﹪;

4)煤粉浓度:

爆炸下限35g/m3、要求低于200mg/m3;

5)氨气:

爆炸下限15﹪、要求低于10﹪;

6)氢气:

爆炸下限4﹪、要求低于2﹪;

7)空气中氧含量:

要求在19.5﹪--21﹪以内。

(七)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票办理程序:

作业安全措施票负责人填写工作内容和安全措施;

责任部门作业安全措施票签发人(班长或技术员)签字;

检测合格后;

测量人签字;

作业监护人签字;

运行许可人签字;

作业安全措施票负责人签字;

责任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安监部门负责人签字;

公司领导签字;

值长签字;

作业班组成员安全措施交底签字后方可开工作业。

第三条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第四条作业过程安全管理及防护措施:

(一)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必须准确清点人数并记录人员进入时间和离开时间。

(二)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三)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四)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工器具应符合要求。

进入金属容器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12V,需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

(五)作业环境存在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12V的防爆安全行灯,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六)在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禁止使用软梯、木梯、竹、木质脚手架,必要时,工作人员应使用防坠器。

(七)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八)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九)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等。

(一十)在受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一十一)作业中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强制通风,作业间隔超过30分钟或连续作业超过4小时,应重新进行分析,同时应根据受限空间作业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定时轮换,原则上每班作业不得超过2小时。

(一十二)在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一十三)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一十四)进入受限空间危险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使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一十五)当发现缺氧或检测仪器出现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危险作业,作业点人员应迅速离开作业现场。

(一十六)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一十七)当发现有缺氧症状时,作业人员应立即组织急救和联系医疗处理。

(一十八)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一十九)在通风条件差的作业场所,如地下室、煤仓等,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将灭火器放置牢固,禁止随便启动,防止二氧化碳意外泄出,并在放置灭火器的位置设立明显的标志。

(二十)当作业人员在特殊场所内部作业时,如果供作业人员出入的门或盖不能很容易打开且无通讯、报警装置时,严禁关闭门或盖。

(二十一)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应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二十二)在地下室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二十三)高温作业时,应配备相应的防暑降温药品和充足的饮用水,必要时可采取强行机械通风的措施来降低人员中暑的可能性。

第五条作业完毕后,必须由现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分别清点人员、清查工具及废料,以防遗留在容器内部。

第六条事故处理

受限空间作业发生事故后,公司按照国家和本地区有关规定向所在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上级公司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章附则

第一条本规定由公司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负责解释,考核按照公司《两票管理标准》执行。

第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表1: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票(适用于汽机除氧器)》

附表:

1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票

(适用于汽机除氧器)

作业安全措施票编号:

XXXX(A)-XXXX-2016-XX-XX

工作内容

工作负责人

工作班成员

工作许可人

值长

计划工作时间

自年月日时分开始至年月日时分结束

序号

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监护人

清理除氧器内部必须制定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检修技术方案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工作负责人必须组织工作班成员学习施工“四措两方案”,交代现场危险因素及安全措施。

3

准备好现场应急所需物资,全部人员能够正确使用。

4

确认除氧器两端人孔门已打开;

系统隔离措施安全可靠,必要时架设轴流风机进行强制通风降温

5

彻底通风2小时后,检测除氧器内部空气中氧气含量要求在19.5﹪--21﹪以内,温度低于40℃。

6

确认工作班成员身体状态良好,进入除氧器内人数不超过2人,除氧器外必须有1人以上监护,有可靠的联系方式,监护人始终在人孔门处监护,严禁擅自增加工作班成员。

7

进出除氧器内,应严格履行物品登记手续。

8

从除氧器人孔门处观察除氧器内梯子的牢固情况,确认梯子牢固的前提下,方可进入除氧器内部。

9

进入除氧器内应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手套,连体工作服应合身,袖口、裤脚应用带子扎紧或穿专用防尘服,配戴好安全带。

禁止携带火种和易燃物品。

10

工作人员安全带的绳子必须缚在灰除氧器外部固定装置上,安全绳系在安全带上并由监护人手握另一头,并始终保持稍微拉紧状态。

监护人在人孔门处监护并能始终观察工作人员状况,相互喊话能够听到。

11

除氧器内必须使用12V防爆安全行灯,照明充足,电源线和灯头绝缘应良好,行灯不准放入积水内。

12

清理除氧器内积水时,应先放置跳板,跳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宽度,并应放置牢固,人员站在跳板上作业,并架设好梯子。

13

工作时,必须采用自上至下顺序清理,除氧器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14

工作中断期间,封闭除氧器人孔门,并在人孔门上挂“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标示牌。

15

工作结束,清点人数,喊话确认无人后,封闭人孔。

运行值班人员补充的安全措施:

运行值班人员

签字:

A/B级由安监部专责签字,C/D级由维护部专责签字:

审批人

签发人

设备维护部班长

设备维护部

主任

生技部

安监部

公司领导

工作班成员安全措施交底签字栏:

受限空间作业区域(缺氧、硫化氢、一氧化碳、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等):

测量物质:

测量值:

测量时间:

日时分测量人:

测量结果鉴定:

(合格或不合格)测量人签字确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