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61186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寻甸基础资料汇编.docx

目录

第一章寻甸特色产业园区现状概况 2

一、 自然地理条件 2

(一) 地理位置 2

(二) 气象与气候 2

(三)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3

(四) 地震地质 5

(五) 地质灾害评价 5

二、 资源条件 7

(一) 县城资源特点 7

(二) 水资源 7

(三) 矿产资源 7

(四) 动植物资源 7

(五) 风景旅游资源 8

三、 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9

(一) 金所经济发展状况 10

(二) 塘子经济发展状况 10

(三) 羊街经济发展状况 11

四、 人口资料 11

五、 历史资料 14

(一) 寻甸县历史沿革 14

(二) 历史发展背景 14

六、 交通条件 14

(一) 区域交通条件 14

(二) 规划区内部交通条件 14

七、 现状建设用地资料 14

(一) 金所片区:

15

(二) 塘子片区:

15

(三) 羊街片区:

15

八、 相关规划概况 15



(一) 昆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大纲 15

(二) 昆明城市总体规划大纲 15

(三) 昆明市工业园区布局规划 15

(四) 寻甸县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 15

(五) 寻甸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 16

(六) 特色产业园区可研报告 16

(七) 寻甸县金所片区分区规划 16

(八) 金所片区商贸服务园区修详 16

(九) 寻甸县塘子工业片区规划 16

(十) 寻甸金所工业园区控规 16

九、 现状道路概况 16

(一) 金所片区:

16

(二) 塘子片区:

16

(三) 羊街片区:

16

第二章 附件 17

一、 云南省经济委员会批复 17

二、 小江断裂中段强地震危险及监测预报技术研究 17

(一) 小江断裂带综述 17

(二) 小江断裂内部细结构 18

(三) 历史地震活动与历史强震地表破裂带特征 19

三、 寻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2

第三章 图纸 1

(一) 现状用地分析图 1

(二) 基本农田保护图 1

(三) 现状人口分布图 1

(四) 现状道路分析图 1

(五) 用地适宜性分析图 1

(六) 现状公共设施分布图 1

第一章寻甸特色产业园区现状概况

寻甸特色产业园拟建为 “一园五片”,由金所、塘子、羊街、先锋、柯渡五个片区组成。

其中金所片区为核心区,塘子、羊街片区为近期重点建设区,先锋、柯渡片区为远期发展区。

一、自然地理条件

(一)地理位置

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东部,曲靖市西部,东经102°41′~103°33′、北纬25°20′~26°01′。

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84.5公里,面积3598平方公里。

县域东临马龙县、曲靖市;西接富民县、禄劝

县;南连嵩明县;北与东川市、会泽县接壤。

县政府驻仁德镇,距省会昆明102公里,离曲靖市97公里。

此次规划的金所、塘子和羊街三个片区都处于仁德镇周边,方向分别为仁德镇的西部、南部和西南部。

1.金所片区:

金所乡地处寻甸县中部,位于东经103°7′~103°19′、北纬25°31′~25°41′,东与仁德镇、城关乡、河口乡接壤,南与羊街镇相邻,西与先锋、六哨乡毗邻,北与甸沙乡、功山镇相依,乡政府所在地东距县城10公里。

此次规划的金所片区处于金所乡政府所在地的北侧,用地范围北至天生桥火车站,南至金河大道,东接嵩待公路,西至百家哨-发祖屋-张所村-竹沟沿线,用地面积约为32.64KM2。

2.塘子片区:

塘子镇位于仁德县城东南15公里处,东与曲靖市马龙县接壤,南与嵩明县毗邻,西与寻甸羊街镇相邻,北与城关乡、七星乡山水相连,位于寻甸以南、昆明偏北方向,是由昆明进入寻甸的南大门。

境内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14.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00㎜,无霜期长达320~340天,日照充足,年日照数2000~2500小时。

此次规划的塘子片区处于塘子镇政府所在地,用地范围北至天玉路,南至金河大道,东接嵩待公路,西至百家哨-发祖屋-张所村-竹沟沿线,用地面积约为8.81KM2。

3.羊街片区:

羊街镇位于寻甸县南部,距仁德县城27公里,距昆明62公里。

东临城关乡、塘子镇,南临嵩明县,西靠先锋乡,北金所乡。

羊街最高海拔为2240.15米,最低海拔1912.6米,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年降雨量1214毫米。

此次规划的羊街片区处于羊街镇政府东侧,用地范围北至自然山体通敌,西接嵩待公路,用地东侧及南侧均为自然山体,用地面积约为8.63KM2。

(二)气象与气候

1.气候特点:

寻甸县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冬春两季受平直西风环流控制,大陆季风气候明显,干旱少雨;夏秋季主要受太平洋西南或印度洋东南暖湿气流控制,海洋季风突出。

多雨,夏季凉爽潮湿。

旱、雨季分明,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年平均气温14.4℃,无霜期229天,大于15.1℃持续天数144天,高于20℃天气年平均20天:

地温(5厘米)16.4℃,年均降水量1009.3毫米;相对湿度72%;全年日照2066.3小时,全年太阳辐射总量443899.6焦耳/平方厘米,一年中以南南西风为主,年均风速2.9-3米/秒。

由于县内地形高差大,低谷区与高山区气候差别显著,金源河谷内,与全县其他地区比较,气温偏高,霜期缩短,雨量少,冬暖夏热,具热带气候特点。

2400—3000米以上的高山区气温偏低,霜期较其他地区长。

寻甸县气候另一特点是四季基本分明,候均气温小于10℃的冬季从11月15日开始至次年2月28日,



共105天,没有候均气温大于22℃的夏季。

虽然如此,按统计上常用的方法,仍可划为春、夏、秋、冬四季。

2.气象:

(1)日 照

寻甸县平均太阳幅射量一月35675.7焦耳/平方厘米、二月38215.9焦耳/平方厘米、三月52435.5焦耳/平方厘米、四月50612.1焦耳/平方厘米、五月41165.9焦耳/平方厘米、六月32664.6焦耳/平方厘米、七月35095.4焦耳/平方厘米、八月35361.7焦耳/平方厘米、九月32569.1焦耳/平方厘米、十月29702.8焦耳/平方厘米、十一月27529.9焦耳/平方厘米、十二月32871焦耳/平方厘米,年均443899.6焦耳/平方厘米。

年平均日照时数2066.3小时,年日照率48%。

月平均日照时数一月203.4小时,月日照率60%;二月206.9小时,月日照率63%;三月244.4小时,月日照率68%;四月235.8小时,月日照率63%;五月165.9小时,月日照率47%;六月126.4小时,月日照率29%;七月137.8小时,月日照率33%;八月151.5小时,月日照率37%;九月114.8小时,月日照率32%;十月129.6小时,月日照率36%;十一月158.7小时,月日照率47%;十二月191.1小时,月日照率60%。

历年日照最低为1962年1800.3小时.最高为1969年2300.3小时。

多年月日照最低为1952年6月50.9J'J~时;最高为1987年5月296.3小时。

多年日均日照为5.7小时。

年内日照时数分配不均匀,最高月为三月244.4小时,日照百分率68%,平均每日79小时;最低月为九月114.8小时,平均每日3.8小时。

日照集中于冬、春干季,日照数占全年的60%,为1240.4小时;夏、秋雨季占全年的40%,为826小时。

县内日照以坝区最多2050~2100小时,随坝子面积增大,日照时数随之增加;次为山区和半山区,日照数为2010~2050小时;最少是金源、柯渡河谷地带,日照时数为1700~2000小时。

(2)气 温

多年平均气温14.4℃,最暖年(1969年)平均气温15.2℃,最冷年(1971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最高气温21.4℃,年平均最低气温9.2℃,极端最高气温34.6℃(1960年4月30日,1963年5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13.9℃(1971年2月9日);最热月7月,月平均气温20.1℃。

月平均最高气温在5月,25.6℃,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6. 8℃,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0.3℃。

气温年较差13.3℃,低于国内平原地区。

气温日变化较大,年平均日较差12.2℃,气温平均日较差最大月为4月,16.6℃,7月份最小8.4℃。

(3)地 温

寻甸县年平均地面温度17℃,最高7月23.3℃,最低1月7.8 ℃。

各层地温最低值出现在1月,5、6、7、8四个月地温最高,在19.4~23.7℃之间,12月至第二年2月冬季地温由表层向下逐渐增高,

4-9月地温表层高,下层低。

(4)降 水

寻甸县历年平均降水量1009.3毫米,历年降水量变化小,历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74年,为1328.3毫米,最少的是1988年,为732.5毫米。

季、月降水量变化较大,全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份,为205.1毫米,最少的是1月份为11.2毫米。

历年最少月均降水量为0.1毫米(1968年12月和1974年1月),最大月均降水量为328.9毫米(1974年6月)。

全年降水量的89%集中在5-10月,此期为雨季。

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季.平均雨季开始日为5月20日,终日为10月24日,共156天。

历年最早雨季开始日为4月24日(1974年),最晚终日为11月30日(1972年、1977年);历年最晚雨季开始日6月20日(1977年),最早终10月1日(1962、1978年)。

历年平均降水日数1 39.4天,最多年雨日数155天(1967年),最少年雨日数。

107天(1969年)。

平均降水量大体上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增加,海拔1884米以下的坝区和河谷年均降水量均少于1062毫米,1885--,2000米的坝区和丘陵地带年均降水量为1062,-,1124毫米,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山区和半山区降水量均大于1 100毫米,由于清水海水体的调节作用、其附近的年均降水量大于同标高地区的降

1

水量。

全县平均1月降水量11.2毫米、2月14.4毫米、3月12.8毫米、4月28.6毫米、5月89.8毫米、6月205.1毫米、7月192毫米、8月192.1毫米、9月132.9毫米、10月80.9毫米、11月38.1毫米、12月11.4毫米,年平均1009.3毫米。

各乡(镇)驻地年平均降水量,六哨乡海拔2501米年平均降水量1214毫米,联合乡海拔2340米年平均降水量1334毫米,凤仪乡海拔2094米年平均降水量1132毫米,倘甸镇海拔2085米年平均降水量1124毫米,鸡街乡海拔2034米年平均降水量1019毫米,金所乡海拔2017米年平均降水量1116毫米,功山镇海拔1933米年平均降水量1098毫米,先锋乡海拔1925米年平均降水量1086毫米,羊街镇海拔1914米年平均降水量1072毫米,甸沙乡海拔1890米年平均降水量1124毫米,塘子镇海拔1885米年平均降水量。

1102毫米,河口乡海拔1882米年平均降水量1062毫米,七星乡海拔1870米年平均降水量1013毫米,柯渡镇海拔1770米年平均降水量1043毫米,金源乡海拔1590米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

(5)蒸发湿度

1)蒸发量

县内年平均蒸发量为1260.4毫米,蒸发量最大年份为1979年,1483.3毫米,最小年份--1968年

1074.8毫米,全年蒸发量以4月份最大为177.4毫米,10月份最小为65.2毫米。

平均月蒸发量1月88.7毫米、2月114.8毫米、3月176.2毫米、4月177.4毫米、5月152.4毫米、6月98.4毫米、7月91.9毫米、8月88.2毫米、9月69.6毫米、10月65.2毫米、11月66.2毫米、12月

71.4毫米,平均年蒸发量1260.4毫米。

历年蒸发量最高月份为1963年5月252.4毫米,最低月份为1973年11月40毫米。

2)湿度

县内平均年相对湿度72%。

湿度最大的月份为8~9月84%;相对湿度最小的月份为3月52%。

各月平均相对湿度,1月67%、2月61%、3月52%、4月55%、5月66%、6月78%、7月82%、8月84%、9月84%、10月82%、11月78%、12月73%,年平均相对湿度72%。

(6)风

寻甸受季风气候影响,冬春多风,盛行南南西风,年平均风速3.0米/秒,月平均最大风速4.2米/秒,出现在2~3月,为西和北北西风。

最大风速为22米/秒,南南东风,出现在1978年8月。

年平均出现大风(风速>17米/秒)日数最多的月份为3月,最少为9月,全年平均大风日4l天,历年最多大风日数是1969年2月和1966年4月,各发生大风22次。

3.规划区所在乡镇的气候分析

(1)金所乡:

金所乡境内气候温凉,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5℃,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雨量1116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60毫米,全年无霜期226天左右,年日照数2087.4小时。

(2)塘子镇:

塘子镇境内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14.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00㎜,无霜期长达320~340

天,日照充足,年日照数2000—2500小时。

(3)羊街镇:

羊街镇境内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年降雨量1214毫米,日照充足,年日照数2000~2500小时。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工程地质:

(1)地 质

1)地 层

县内从元古界到新生界地层均有出露。

沉积岩占全县面积的60%左右,火山岩占40%左右,元古界厚大于3813米,为昆阳群大黑山头组,鹅头厂组,震旦系上统;古生界厚5409米,有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厚2732米,有三叠系、中、下侏罗统:

新生界厚300米。

其中以二叠系分布最广。

2)地质演变

寻甸县在10~16亿年以前是地槽海盆,距今8亿年时晋宁运动使其褶皱隆起,形成了扬子准地台。

从震旦纪晚期,距今约7亿年左右时,在已形成的扬子准地台上,地壳下沉,开始海侵,从此以后,

沧海桑田,海陆变迁,随着地壳多次上升、下降,海水时进时退,直至三叠纪末期,距今1.95亿年时,受强烈的印支运动影响,海水全部退出县境。

距今6000~8000万年,强烈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其内露出水面的水平岩层褶皱、断裂、隆起,形成现在的构造格局。

县内构造以南北向和北东向断裂为主,小江断裂带呈南北向纵贯县境中部。

该构造带宽达20公里,主要由嵩明一沧溪大断层,寻甸一功山:

大断层及其旁侧的同向褶皱,东西向及北东向断层和新生代盆地组成,分布在县东南和西部。

寻甸县经过十几亿年漫长的地质历程之后,到了第三纪晚期,第四纪时期,陆地大。

幅度上升,成为云南高原的一部分,牛栏江河谷开始形成,构成现代的地形、地貌。

在这时期,小江断裂仍不停地活动,地震不断。

(2)地 貌

1)地 势

寻甸县地处滇东高原中部。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向东南倾斜阶梯状,以走向北东—南西或近南北向的乌蒙山、梁王山、小海梁子等山脉为主,山间点缀着低凹谷地或湖盆。

北部受金沙江水系的河流强烈切割,河谷深切,山势陡峻;中部地势略高,山顶浑圆平坦;东南部低中山丘原之间散布各类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

县内大部分地方在海拔1800~2030米之间,最高点在金源与东川市交界的花石头(巨龙梁子),主峰海拔3294.8米,金源河谷的小树棵最低,海拔1445米,县内最大高差1849.8米。

全县呈现出山原峡谷交替,逶迤连绵的宏伟地貌景观。

2)地貌要素

全县属中山—高原地形,呈尚中山、中山、低中山,高原湖盆及岩溶丘原地貌复台景观。

县内地貌景观差异明显,形成于第三纪至第四纪。

主要受构造、侵蚀、剥蚀、岩溶及堆积作用控制。

可分为构造侵蚀地貌,构造侵蚀、溶蚀地貌,堆积地貌,岩溶地貌等四种成因类型。

(3)山地

山地地貌由构造抬升、侵蚀下切和构造侵蚀及可溶岩层溶蚀形成的1500~3300米的中山地貌,为县内主要地形、地貌形态。

构造侵蚀高中山,分布于金源和功山西和北部,山体走向近南北,切割深,高差大,相对高差可达1850米,地形破碎,山坡坡度大都在30度以上,山坡极不稳定,山体两侧常发生崩塌滑坡,是有名的泥石流分布区。

构造侵蚀和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分布于县境中部功山、先锋、六哨、凤仪、河口、甸沙及西北部联合,山体走向北东一南西,由海拔2400~3030米的向斜山、断块山、单斜山组成,高差600~1030米。

构造侵蚀和构造侵蚀、溶蚀低中山分布于县境西部牛街、马街、鸡街盆地周围和东南部的仁德、金所、羊街、七星、云集一带,大部分海拔在2003~2400米左右,高差小,相对高差200~400米,坡度15~25度。

山峰县内山峰众多,海拔在23002800米的山峰有120座,在28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座。

主要名山有:

青龙山位于仁德镇西部,海拔2152米,明称黄龙山、火龙山,在山脚建瓢形城池,意为“金瓢打

2

水泼火龙"。

清乾隆十八年(1753)建文昌宫于山脚。

后改名青龙山。

大庙山位于联合乡驻地西北6.2公里,海拔326l米,覆盖灌木疏林,早年山上建有一座大庙,故名。

凤龙山位于功山镇驻地东南1l公里,海拔2816.1米。

又称凤梧山。

明《嘉靖寻甸府志》载:

“其巅可望滇池,而众山皆小矣,云气常覆其顶,山顶有云气必有雨”。

云为凤,雾为龙,通称凤龙山。

为寻甸一景。

文笔山 位于先锋乡驻地东北7.4公里,海拔2563.7米,覆盖有云南松疏林。

明朝在此山顶建有一文笔塔,故名。

周围蕴藏有丰富的磷矿、硅藻土及褐煤,硅藻土引起国内外科技界重视,1982年11月2I)日第五届国际磷块岩讨论会、国际地质对比156号项目,有中国、美国、苏联、日本、加拿大、印度、尼泊尔、赞比亚、英国、伊拉克等15个国家80余名中外地质学者曾在此地考察过。

3

举人坟 位于羊街镇驻地东4.2公里,海拔2288.6米。

清道光十一年(1831)杨秀才入学中举,死后与夫人同葬此山,故名。

关索岭 位于塘子镇驻地东南6.3公里,海拔2154米。

原名杨磨山,汉时诸葛武侯南征本征部驻地,即“平蛮会盟处”,诸葛亮曾手植一古柏,植柏之地尚存。

因手下大将关兴镇此,苗民称父日索,故名关索岭(中国地名大辞典)。

后人为纪念诸葛武侯,在此立“英烈武侯庙”。

南有粮米堆山,西20里有孔明当年回马渡,南三里有木密守御千户所故城。

花石头 位于金源乡驻地东南6公里,金源乡与东川市交界处。

主峰海拔3294.8米,为寻甸县最高峰。

山脉走向近南北,东川市称巨龙梁子。

花石头梁子、小海梁子 花石头梁子位于六哨与先锋交界处,海拔2940.3米。

小海粱子位于六哨乡驻地东7.2公里,海拔2996.2米。

由玄武岩组成,为东北、西南走向梁王山脉的二座高峰。

(4)盆地

盆地及河谷低地展布均受构造及河流控制,为堆积地貌,总面积257平方公里,较大的有仁德、功山、沧溪、金所、羊街、鸡街、马街、牛街、柯渡、可郎等。

其形成原因有断陷,构造侵蚀,侵蚀、溶蚀等。

1)岩溶地貌

分布于县大部地区,由碳酸盐岩类岩层溶蚀形成,按组合形态大致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岩溶化中山和低中山 岩溶化中山和低中山分布在联合、六哨、河口、七星、塘子、先锋大片地区,除平缓的山地顶部有较发育的石芽原野、洼地、漏斗、落水洞外,一般山坡之上仅以石芽、坡地和落水洞为主。

地面水源极少,地面水大都由落水洞落入暗河,潘所海落人暗河由三月三暗河流出。

峰丛洼地峰 丛洼地分布于河口东部,柯渡、鸡街一带,呈基座相连的群体峰顶和洼地、漏斗,地形波状起伏,残丘浑圆,漏斗和溶洞极为发育。

主要溶洞:

燕子洞 位于金所乡驻地西15公里,洞口高2米,宽2米,长约5000米。

大落水洞 位于金所乡驻地东南2公里。

大石洞 位于羊街镇驻地东北5.5公里,高6米,宽6米,长约1000米。

天生洞 位于甸沙乡驻地东南6.6公里,洞口高1.3米,长约600米。

龙骨洞 位于功山镇驻地东北19公里,洞口径4米,深约600米,洞内宽200米。

老干洞 位于金所乡驻地西北4.5公里,洞长500米,高10米。

除上述溶洞外,县内尚有许多溶洞景观有待开发。

2.水文地质:

(1)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以岩性为基础,并根据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埋藏条件,将县内地下水划分为三大类型。

1)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分布在仁德、金所、羊街、功山等盆地。

仁德系冲湖积成,第四系厚度43米,单井涌水量小于100立方米/昼夜,富水级别弱;金所系冲湖积成,第四系厚度2.5~14.4米,水位埋深0.67~1.9米,富水级别弱至中等;羊街系冲湖积成,第四系厚度小于14米,水位埋深2.8~17米,单井涌水量178~1440立方米/昼夜,富水级别中等;马街系冲积成,第四系厚度43米,含水层厚度5~53米,水位埋深1一2米,单井涌水量小于100立方米/昼夜,富水级

别弱至中等;可郎街系冲积成,第四系厚度小于40米,含水层厚度5~10米,水位埋深小于2米,单井涌水量大于100/昼夜,富水级别中等;柯渡街系冲积成,第四系厚度20~30米,含水层厚

度5.10米,水位埋深小于2米,单井涌水量大于100立方米/昼夜,富水级别中等;鸡街系冲积成,第四系厚度54.3米,含水层厚度22米,水位埋深217米,单井涌水量500~1000立方米/昼夜,富水级别中等。

2)基岩裂隙水

1

2 l l 1

碎屑岩裂隙水 碎屑岩裂隙水有侏罗系下统(J1)及中统(J2)、三叠系上统(T3)及下统飞仙关组(Tlf)、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及下统梁山组(P L)、泥盆系下统(D)、寒武系下统沧浪铺组(∈1)及筇竹寺组(∈1)为泥岩、沙岩、粉砂岩组成,含弱裂隙水。

各含水层(组)中较厚的砂岩富水性稍好。

地表泉水流量多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