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209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Word格式.docx

9、没有特殊要求的排风机应设在排风管路末端,使整个管路为负压。

二、洁净用房的空调系统设置

1、医院洁净用房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细菌浓度(沉降菌法浓度或浮游菌法浓度)和空气含尘浓度应按表1分级。

换气次数不应超过表规定上限的倍。

表1洁净用房的分级标准(空态或静态)

等级

沉降法(浮游法)

细菌最大平均浓度

个/30min.©

90皿(个/m3)

换气次数

(次/h)

表面最大

染菌密度

个/cm

空气洁净度

I

局部①(5)其他区域(10)

5

局部:

100级共他区域:

1000级

n

(50)

17〜20

10000级③

4(150)

10〜13

100000级③

IV

5(175)

8〜10

300000级③

9、新风系统要设三级过滤,末级过滤应为亚高效空气过滤器。

三、门诊部的空调系统设置

1、门诊部在气候条件合适时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

2、医院的门厅应尽量减少室外空气流入,维持室内合适的空气流动和热环境。

"

!

■■■_・■ui&

nvirwmrwwirwiffirwinirwwwa-irui■・.■■一・.・iai■■■■■!

■■■■■!

■■■&

mwwwwwwwm—wmrvnwimrm

采用中庭形式的门厅,除采用自然通风外,当采用空调时,宜采用分层空调。

3、候诊厅和走廊空调系统宜采用上送上回方式,在化验室、处置室、换药室等污

染较严重的地方设置局部排风。

4、诊室的空调温度应比候诊区高1〜2°

C,冬天温度不低于22°

C。

小儿科候诊室

和诊室对其它区域为正压。

隔离诊室及其候诊前室,当有空调时应采用单独的

空调设备。

当与其他诊室为同一系统时必须单独排气,无回风,必须维持室内

的负压。

四、急诊部的空调系统设置

1、急诊部门应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送风量不低于10次换气,新风量不小于3次,能24小时连续运行。

温度宜在20-26C。

2、急诊隔离区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并有排风系统,相对负压不小于5Pa。

热门诊室的负压应不小于1OPa,排风出口应设在无人流频繁或滞留的空旷场所,

如无合适场所则在排风口处设高效过滤器。

五、住院部的空调系统设置

1、普通病区应满足以下要求:

A、普通病区的病房首先应考虑幵窗(有纱窗)通风。

B、当有条件设置普通空调时,应有新风供应和排风,并尽量减小系统规模。

C、病区洗涤机室、干燥机室、公用厕所、处置室、污物室、换药室、配膳间

10〜15次/小

等应设排风,排气口的布置不应使局部空气滞留。

排风量为时换气,应能24小时运行。

且夜间可以设定小风量运行

11—■-111"

V-1厶——————i—I-11"

—--——"

*-.—--—"

*—■sill"

-—11=_•_=--1I—ill"

.一

2、产科应满足以下要求:

A、分娩室以及准备室、淋浴室、恢复室等相关房间如设空调系统必须能24

小时连续运行。

B、分娩室宜采用变新风的空调系统,可根据需要进入全新风运行状态

D、有条件时,早产儿室NICU和免疫缺损新生儿室宜为川级洁净用房。

如室内

有早产儿保育器时,室内温度夏季设定为27C,冬季为26C,相对湿度夏、

冬季均为50%

3、传染病用隔离病房应满足以下要求:

A、当设置空调系统时,应设置独立的空调和排风,并且能够24小时连续运行。

B呼吸道传染病病房,对单人病房或单一病种病房一般可采用回风设高效过

滤器的空调末端机组,换气次数不低于8次/h,其中新风换气不低于2次

/h,否则宜设全新风系统。

不得设置风机盘管机组等室内循环机组。

送、

排风装置应设置在室外而用风管连接到室内,如因条件限制必须设置在室

内时,室内不得出现负压风管。

并应方便空气过滤器保养和更换。

C呼吸道传染病病房应设缓冲室,其压力梯度应使病房内气流不致通过缓冲

室外溢,排风出口允许设在无人的空旷场所,如无合适场所则在排风口处

设高效过滤器,不得渗漏并易于消毒后更换。

排风机可集中设置,也可一

室一机。

D新风可以集中处理,也可以新风机组的形式直接设在走廊侧墙上。

E、室内气流应做到一侧送风,对侧(床头附近)排(回)风,形成定向流动,避免出现回流气流。

F、非空气途径传染的隔离病房的空调系统可参照普通病房。

G区域应维持有序梯度负压,负压程度由走廊t缓冲室t隔离病房依次增大。

负压差最小为5Pa。

应在每个房间送排气风管安装密闭阀,且与配置风机连锁,风机停止时密闭阀关闭。

H温度20〜27C,相对湿度30%〜60%。

4、重症护理单元(ICU)应满足以下要求:

A、重症护理单元宜采用不低于W级洁净用房的要求,应采用独立的净化空调

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

温度宜在20-26C,相对湿度宜为40%^65%对邻室维持+5Pa正压。

B、重症护理单元病房宜采用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要注意送风气流不要直接送入病床面。

每张病床均不应处于其他病床的下风侧。

排风(或回风)口应设在病床的附近。

."

--a---..-.-.-.-m-.-.---._

5、骨髓移植病房应满足以下要求:

A、骨髓移植病房应按医疗要求选用I、U级洁净用房。

一般应采用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方式。

I级病房应采用全室垂直单向流,两侧下回风的气流组织。

当采用水平单向流时,病人活动区应布置在气流上游,休息时头部应朝送风墙,要避免吹风感。

B、各病房应采用独立的双风机并联、互为备用的净化空调系统,24小时运行。

C送风应采用调速装置,至少采用两档风速。

病人活动或进行治疗时风速取

大值(不低于s),病人休息时取小值(不低于s)。

室内温度宜取22-27C,相对湿度取45沧60%。

D、对邻室保持+8Pa的正压。

6、烧伤病房应根据治疗方法的要求,确定是否选用洁净用房。

当选用洁净用房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重度烧伤以上的病房(烧伤面积》70%川度面积50%应按川级洁净用房设计,采用集中布置送风风口,其辅助用房和重度烧伤以下的病房宜按W级洁净用房设计。

B、各病房净化空调系统24小时运行,应设备用送风机。

C、对于多床一室的W级烧伤病房,每张病床均不应处于其他病床的下风侧。

D、温度30〜32C,相对湿度40%~60%

E、对邻室保持+8Pa的正压。

F、病区内的浴室、厕所等应设置排风装置,并要装有中效过滤器,设置与排风机相连锁的密闭风阀。

G洁净病房噪声控制在白天不超过50dB(A),晚上不高于45dB(A)

7、哮喘病病房应满足以下要求:

A、哮喘病病房宜按U级洁净用房设计。

B、各病房应采用独立的净化空调系统,24小时运行。

C、严格控制温湿度波动,全年25C±

仁C,50%t5%

E、对邻室保持+8Pa正压

8、解剖室、标本制作室、太平间应满足以下要求:

A、非传染病尸体解剖室、标本制作室须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

应在室的四周均匀布置下排风口。

解剖室的空调应采用全新风全排气的独立系统。

当标

本制作室和保管室为同一空调系统时,应能根据各室的温度条件,可以独

立控制。

B传染病尸体解剖室应、标本制作室在解剖台上集中送风,按I级手术室要求设计,室内可保持10000级,采用全新风系统。

排风应设高效过滤器。

对邻室保持-10Pa的负压。

室外排风管道应为负压管道。

C太平间应有足够的通风。

设机械排风时须维持负压。

六、手术部的空调系统设置

1、洁净手术部的设计与均应遵循《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技术规范》GB50333的规定。

2、一般手术室应采用末端过滤器不低于高中效过滤器的空调系统或全新风系统。

室内保持正压,换气次数不得低于6次/时。

七、医技科室的空调系统设置

1、检验科、病理科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有单独排风系统,产生有害气体的部位(试剂配置、标本处理、实验装置等)应采用负压洁净工作台,涉及对人体或环境有危害的微生物气溶胶操作,应在二级(含)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B、若采用一般空调系统,温度为22〜26C,相对湿度30%〜60%

2、实验室应满足以下要求:

A、根据实验对象确定是否采用洁净用房。

B涉及危险微生物气溶胶操作的应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C、生殖学中心的体外受精实验室应按I级洁净用房设计,可以采用局部集中

50dB(A)。

级洁净用房设计,并采用局部集中送风;

以上噪声均应不大于其他洁净辅助用房(冷冻室、工作室、洁净走廊等)可按W级洁净用房设

计,局部集中送风。

所有装修材料均不应有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化学源和放射源,不得使用有刺激性气味的设备和材料。

3、检查室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电生理科、超声科、纤维内窥镜科宜设置独立的一般空调系统,温度

22—26C,相对湿度30%-60%

B心血管造影室操作区宜为川级洁净用房。

洁净走廊比操作间低一级。

对邻室保持+8P的正压。

辅助用房采用一般空调。

C、放射科的检查室、控制室采用一般空调,能独立调节,应考虑室内设备发热量的影响。

当采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时不应在机器上方设置任何风机盘管机组等末端装置及其水管。

D、检查室、控制室和暗室应设排风系统,自动洗片机排风须采用防腐蚀的风管。

排风管上应设止回阀。

E、在设有射线屏蔽的房间,对于穿墙后的风管和配管,应采取不小于设墙壁铅当量的屏蔽措施。

4、治疗操作室应满足以下要求

A、当采用一般空调时,温度22〜26C,相对湿度40%〜60%当在操作区局部设

净化区时,宜不低于川级,对邻室保持不小于5Pa的正压。

B、心脏导管治疗室、导管室、无菌敷料室均应不低于W级空气洁净度设计,

温度22〜26C,相对温度40%〜60%噪声冬55dB(A)。

C、热伤处置室宜按W级空气洁净度设计,温度24〜27C,相对湿度冬60%噪

声冬60dB(A)

D听力检查室若设空调系统必须采取周密的消声减振措施,噪声冬30dB(A)o

一般宜设置集中式空调系统,如条件不允许,应该将末端装置设置在远离

无声室的顶棚内,并采用消声装置、隔声设施;

应降低回风口气流噪声。

无声要求高的检测,可以采用暂时停止空调,隔断气流等方法。

E、磁共振机(MR室宜采用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室内温度宜取22±

2C,

相对湿度60%±

10%o

F、扫描间内必须采用非磁性、屏蔽电磁波的风口,不允许任何建筑设施管道穿越。

G核磁共振机的液氦冷却系统必须设置单独的排气系统,直接连接到核磁共振机的室外排风管。

管道必须采用非磁性材料,管径不小于250mm

H、核医学科(ECT宜采用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扫描间温度宜取22±

2C,

相对湿度60%t10%。

且1小时内的温度变化不大于3C。

I、其他房间可采用一般空调,但排风应按《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120)

和《医用放射性废弃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GBZ133)处理。

J、放射治疗科空调系统必须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种类与使用条件确定。

宜采用单风管的全新风空调方式。

K应保证各室的必要的送排风量。

根据放射物质所规定的室内外浓度计算送排风量,室内外浓度应控制在上限定值以下。

L、新风空调机内应设置粗效和中效以上两级空气过滤器。

如当排气超过排放浓度上限定值时,应在排气侧使用高效过滤器。

M放射性同位素管理区域内,相对于管理区域外要经常保持负压,排气风管的

材料宜采用氯乙烯衬里风管。

并在排风系统中设置气密性阀门。

应在净化处

理装置的排气侧设置风机,保持排风管内负压,排风机后于空调系统关闭。

N、当贮藏室、废物保管室贮藏放射性同位素时,要求24小时排换气。

八、中心供应室的空调系统设置

1、中心供应站应保持有序梯度压差,无菌区相对正压不低于10Pa,清洁区相对正压不低于5Pa,生活或卫生通过区为零压,污染区对外维持不低于-5Pa的负压。

2、中心供应站的无菌区应按川级洁净用房设计,应采用独立的净化空调系统,高

压灭菌器应设置局部通风,低温无菌室(如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器)要有独立排风

系统,并设相应净化(或解毒)器。

温度为18〜20C,相对湿度30%〜50%

3、污染区内发生污染量大的场所应设置独立局部排风,总排风量不低于负压所

要求的差值风量。

污染区内的回风应设置不低于中效的空气过滤器,送风口不作特殊要求。

4、清洁区、生活区和卫生通过区可采用普通空调。

清洁区温度为18〜21C,相对

温度30%~60%

医院暖通空调的目的

1、医院供暖通风及空调的目的是在创建舒适、健康室内环境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院内感染。

2、维持医疗过程中最适宜的医疗环境、卫生环境,实施合适的灾害防止对策,确

保暖通空调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靠性。

3、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前提下采取防止污染扩散和节能的措施。

空调系统节能

1、新风变风量控制,以便在停机时维持洁净用房室内合适的正压。

2、合理的分区和配管,尽量缩短输送距离,减少法兰接头、阀门数量,最大限度

减少不必要的压力降。

3、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所需要的合理送风量,而不要由推荐的换气次数估算送风量。

采用风机变转速运行。

4、对高级别洁净室,区分出空调风量和净化风量,净化风量不需空调箱处理,经过再过滤就可回到洁净室。

对低级别洁净室尽量采用低阻亚高效过滤器。

5、合理利用蓄冷蓄热技术。

6、空调主机实行热回收,产生卫生热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