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2103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8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docx

中学校本教材《陈毅故事集》

校本教材

陈毅故事集

 

秘密谈判1

抗日演义2

陈毅打场沂山民间故事3

陈毅上武功山4

陈毅深夜突围记9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项英与陈毅10

陈毅元帅的故事――星星火种15

陈毅在山东人民中间的故事16

陈毅来到吴大园村18

陈毅元帅的故事19

陈毅和苏联人下国象连胜23

陈毅司令员在永丰的故事24

陈老总关心文博事业故事25

酷爱读书的陈毅31

陈毅文革演讲:

我不迷信毛主席31

一身"豪气"为中国赢得尊严!

34

廉政小故事——陈毅的“补品”36

陈毅与老上海的网球故事37

陈毅与《南征北战》电影趣事39

陈毅戒烟轶事41

陈毅围棋轶事41

陈毅的外交妙语43

陈毅“马门立雨”43

陈毅在龙岩拜师的故事44

倾心育人放手用人——陈毅用人故事45

陈毅不愿为国家添负担48

《示儿女》:

诗化的家训——陈毅元帅教子二三事49

秘密谈判

来源:

网络转载

早在1938年,陈毅曾秘密到青阳做过对国民党军队的统战工作。

当时,他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率领数千健儿活动于苏南的溧阳、金坛茅山山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

   新四军军部当时设在径县云岭。

这儿山高林深,交通不便,后勤供给困难。

更为不利的是这儿四面受敌,东西南三面是国民党第三战区的部队,司令官顾祝同是顽固的反共首领,一向热衷于与新四军争地盘、闹摩擦;北面沿江一线有日伪重兵布防,层层封锁。

   因此,新四军军部与下属部队保持联络就成为很重要的问题。

当时,第三战区驻扎有川军唐式遵的好几个师,唐出任二十三集团军司令,驻青阳。

陈毅在四川见过唐式遵,知道这位川军将领虽一贯反共,却抗日坚决。

唐的部将第一四四师师长郭勋棋与陈毅是川土同乡,有同窗之谊,20年代中期还通过信。

陈毅早闻郭勋棋抗日坚决,反对打新四军,便先设法与郭进行联络。

有了一些往来后,陈又向他提出打算上青阳会见唐式遵,洽谈共同抗日之问题,郭勋棋征得唐的同意后,表示愿意作出安排。

陈毅乔扮成商人,带上两三名随从人员,先到达郎溪川军一四四师师部,尔后由郭派出一个排的部队护送陈毅等人上青阳,同唐式遵秘密谈判。

唐与陈毅达成了口头协议:

允许皖南、苏南新四军人员经过唐部驻地,但每次不得超过一连人;新四军不得上川军驻地招募兵员、占地盘。

陈毅匆回茅山,部署抗日计划。

   从此,皖南新四军军部与苏南山区第一支队之间有了一条经泾县、太平、青阳、郎溪到溧阳的秘密安全通道,避免了许多麻烦和损失。

抗日演义

来源:

网络转载

也是在1938年春天,陈毅在青阳城内西门何家饲堂内的国民党青阳县军政干部训练班上,作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讲话。

   其时,国共合作,全国团结抗日热潮一片。

为培养一批宣传抗日和军民合作的干部,以充实基层力量,青阳县举办了培训班,由县长朱毅生兼任班主任,县政府秘书刘大伦担任副主任。

   一天早上,刘大伦来到教室,高兴地说: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上午,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要来向我们作报告,希望学员们立即作好欢迎的准备。

”学员们异常激动,吃罢早饭,把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整衣静盼。

   约10时许,陈毅头戴八角帽,腰系窄皮带,身穿灰土布军装,脚穿黑土布鞋,登上讲台,以浓厚的川音热情而又亲切地说:

“请同学们坐下!

”接着,他滔滔不绝地讲述当前抗日形势,精辟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与斗争情况,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对外,抗日必胜的道理;同时,列举了大量的事例,阐述“敌强我弱必须坚持游击战,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理论根据;最后勉励学员要勤奋学习,不但在课堂里学,还要深入到群众中去,理论联系实际,多做些实际工作,增长才干,发挥聪明才智,为抗日救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陈毅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学员。

   过了数日,训练班领导采纳了陈毅的建议,将训练班搬到离城15华里的山村——杨田乡桥头施家饲堂,改为“青阳县农村工作实施区”,进行农村工作调查和宣传抗日等工作。

陈毅打场沂山民间故事

谈起陈毅,人们很容易联想起这位戎马一生的共和国元帅的大将风度和诗人气质。

他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即便是在弹尽粮绝、身陷重围的时刻,也能吟诵出满怀革命豪情和革命斗志的《梅岭三章》,脍炙人口,激扬后世。

他才思敏捷,立马千言,精于书艺,名列党内四大书法家,素享“儒将”的雅誉,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善于联系群众,同老区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在沂山一带,便流传着陈毅元帅当年帮助老百姓打麦场的故事。

山里人家那是在闻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之后,陈毅元帅和粟裕将军带部队在沂山周围的临朐南部、沂水北部、蒙阴、沂源东北部一带进行休整。

陈毅这个人生性诙谐,喜爱文艺,久闻沂山是一座历史名山,本来是要到山中好好转转的,可是当他来到大关附近,看到当地的老百姓正在忙麦收,就没了游山逛水的兴致,而是挽起袖子,来到一个麦场上,帮着老乡拉起碌碡来。

其随从人员见司令员下了场,也围了过来,拿杈耙的拿杈耙,拿扫帚的拿扫帚,紧跟着忙活起来。

打场的老乡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见来了几个部队上的人帮忙,为首的这个人是大官模样,忙停下脚步,劝他们歇着。

可老乡停下了,陈毅司令员还一个人拉着碌碡骨碌骨碌转哩!

这老汉见果然是自家人,就提过瓦罐来给他们倒水。

这时,陈司令员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端起来咕咚咕咚喝了一大碗,风趣地说:

“老乡,这沂山的水果然是分外甜,浇灌出来的麦子也格外劲道吧?

”“可不是,咱部队上的陈司令员,也吃过俺家麦子做的饽饽呢!

”老汉自豪地说。

“噢?

”陈毅一愣,紧跟着大笑起来。

几个随从人员也笑了起来。

警卫员介绍说:

“老乡,这位是……”陈毅忙打断他:

“不错,老乡,陈司令员正是吃着你家的饽饽打胜仗的!

”这下老汉长脸了,说:

“在穆陵关,俺可是支前模范呢!

宁省自家饿肚皮,也要先支援前线。

就说打孟良崮吧,俺看到麦子要收了,把家里的余粮都捐了。

都知道只有咱部队打胜了仗,咱这麦子才有的收,要不然还不让蒋该死和还乡团收了去!

”一席话说得陈司令员频频点头,他走上前,紧紧地握住了老汉的手:

“老乡,对孟良崮这仗可满意?

”老汉一翘大拇指:

“满意!

消灭了一个王牌师呢,击毙了张灵甫!

这一天,陈毅没有去逛山,帮老乡忙完了麦场,回到部队天已经黑了。

他晚饭也没顾上吃,急忙命令电话员接通了各纵队电话,亲自通知各部将士在休整期间莫忘搞好群众关系,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当地群众割麦、打场。

俗话说:

“三秋不如一夏忙,忙就忙在打麦场。

”眼看要到手的粮食,如果不抢收抢打,碰上连阴天,就有霉烂的危险。

陈司令员一声令下,三军将士紧急行动起来,把战后休整变成了一场新的会战——麦收战役。

陈老总打场的故事也不胫而走,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陈毅打场的故事在临朐一地流传颇广。

改革开放后,临朐县剧团曾根据这一素材创作了一个剧本,获1982年“全国优秀剧本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据此编排后,在全国各地多次演出,产生了广泛影响。

陈毅上武功山

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开始实现第二次合作。

这时,领导湘粤赣边游击战争的项英、陈毅等人,就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义勇军等问题先后在江西赣州、吉安和南昌与国民党当局谈判。

10月2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随后,陈毅来到江西省吉安市筹建新四军吉安通讯处,并去武功山寻找活跃于湘赣边的红军游击队。

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年陈毅独自一人前往武功山寻找红军游击队时,却被游击队当成叛徒捆绑审问,甚至差点被枪毙。

陈毅等人为何要在吉安设立新四军的通讯处?

是什么原因让他在武功山险遭误杀?

后来又是如何化险为夷?

日前,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党史工作者,了解其中的故事。

在吉安设立通讯处

  1937年10月,陈毅赶到吉安,与当地国民党公署专员刘振群会谈,就红军游击队给养、在吉安设立新四军联络办事机构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之后,又在城内召集了几位红军长征后失散的军政干部开会。

这些与党组织失散了多年的干部,见到陈毅就像盼到了娘家来人一样,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

  11月中旬,在陈毅的主持下,新四军吉安通讯处在该市的仁山坪3号正式挂牌成立。

由郭猛任主任,韦瑞珍任副主任。

不久后,又在永新黄冈成立了新四军留守处,接受吉安通讯处的指挥。

那么,陈毅等人为何要在吉安设立通讯处呢?

吉安市委党史办助理调研员周瑞兰告诉记者,当时设立这个通讯处的主要目的是寻找红军失散人员,动员红军游击队下山接受改编,负责新四军内部的联络、接待和后勤等工作。

同时,也可代表我党与国民党地方政府进行政治协商,便于发动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周瑞兰说,该通讯处是中共在吉安市公开挂牌的工作机关,它在远离主力部队的国统区里,不仅为抗日前线输送了兵员、护送干部等,还有力地掩护了吉安市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推动了该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

入深山寻找游击队

当时,武功山上还留有一支游击队。

项英和陈毅也一直在关注这支主力红军长征后留下的、久经考验的部队。

但由于消息闭塞,不太了解上级的政策,第二次国共合作后,要和曾与自己进行过斗争的敌人合作,游击队有的干部怎么也转不过弯来。

对此,周瑞兰介绍说,早在1937年9月,陈毅、项英就曾深入武功山山区各县宣传国共两党联合抗日主张,并到处打听武功山上这支游击队的消息;随后,又派出了湘南游击队的一位曹姓支队长去联络,却也没有音信。

而此时,谭余保领导的这支湘赣边游击队,却依然在袭击国民党的一些区、乡政府。

当地的国民党政府借此指责共产党没有诚意谈判,准备派大军进山去“围剿”,游击队面临被剿灭的危险。

因此,陈毅非常着急,决定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前去武功山寻找游击队,做好收编工作。

  11月初的一天,陈毅从吉安出发,来到安福县武功山下的洋溪镇。

偌大的武功山,游击队又神出鬼没,到哪儿去找呢?

陈毅于是找到洋溪镇国民党区公所区长彭侠民,向其宣传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并要求他提供上山的装备和向导。

对此,彭侠民不敢怠慢,为陈毅找了一名向导,备了竹轿,还派了两名保镖护送他进山。

武功山山高谷深,溪涧纵横,小道崎岖,沿途人烟稀少。

从洋溪镇向南走,陈毅在一个叫茶树坪的地方上山,经陈山、蔡家坪等地直插龙山口,再折九陇山区,走了一天多的山路,陈毅到达了一个叫高坑的地方。

据参与主编《峥嵘的井冈岁月》一书的井冈山学院教授刘文源介绍,当时,陈毅正患脚病,一路上跋山涉水,行走极为困难。

但为了尽快找到红军游击队,他在离开洋溪镇的第二天,就打发走了轿夫和保镖,只留下了向导继续前行。

沿途陈毅住在山区老表家中,帮助老表做事,宣传抗战政策。

很快,陈毅寻找湘赣临时省委和游击队的消息,便传到了游击队在九陇山的团部。

一天临睡前,陈毅对向导叮嘱,要注意夜间的动静。

深夜时分,阵阵的狗叫声没有惊醒酣睡中的陈毅,但向导则判断:

“游击队在行动。

”接着传来的是击掌声和轻微的交谈声,于是向导推醒了陈毅,告诉他发现了游击队。

陈毅故意咳了几声,引起游击队的注意。

果然,一名山民打扮的游击队员走了过来,对他们进行盘问,陈毅一一作答。

接着,游击队员发出暗号后,又有两名同样装束的游击队员走了出来。

他们用布把陈毅和向导两人的眼睛蒙上,将他们带进了深山,安置在一间草棚里“休息”。

游击队难辨陈毅身份

湘赣边游击队负责人段焕竞和刘培善听了有关陈毅上山的情况汇报后,也分不清他到底是共产党干部,还是国民党官员,或是进山做生意的商人。

觉得事情非同小可,就派人将陈毅带进山,当面问个究竟。

刘文源教授介绍说:

“陈毅当时是一副大商人打扮,头戴洋帽,身着长袍,脚蹬尖头皮鞋,架了一副太阳镜,还夹着一个公文包,所以游击队对其身份一时难以断定。

这身打扮给陈毅带来了不少麻烦,让游击队产生了误会,以致险些遭到误杀。

这段历史在郭小川的小说《下山》和电影《陈毅下山》等作品中也有描述。

隔天后,陈毅被带进了山里,但包括段焕竞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认识他。

见此情景,陈毅便作了自我介绍,从皮包里拿出了一张“特派党代表陈毅同志来你们这里联络国共合作事宜”、署名为“项英”的介绍信,并向游击队员散发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段焕竞等看过介绍信后心生疑问:

这“项英”是真是假,上面又没有公章大印,怎么能证实呢?

残酷的斗争现实,使他们不敢轻易相信陈毅。

因为就在同年9月间,有人曾冒充我方人员,寻找游击队和地下党,我方因麻痹大意受骗。

10月,安福县东田村党组织成员和革命群众遭到被捕和杀害,三大队险遭围歼。

段焕竞等人经再三考虑,决定派人将陈毅送往同属于武功山脉的铁境山省委驻地。

被误认是叛徒险遭杀害

铁境山位于江西永新、安福和莲花三县交界的武功山余脉。

崇山峻岭,村庄稀散,湘赣省委机关就驻扎在群山万壑中的3个临时搭建的杉树皮棚子里。

刘文源向记者介绍说,陈毅上铁境山的3天,总是被捆绑着,也没人来理睬他。

到了第四天,来了肃反委员会主任颜福华。

陈毅一见他,便大声质问为什么捆他?

颜福华说他是大叛徒,报纸上都登了他向国民党投诚的消息。

陈毅和颜福华争论了起来,但觉得这样下去不会有结果,便要求见湘赣临时省委书记谭余保。

谭余保是一位意志坚定的革命者,大革命时期为推动农民协会打土豪运动,他大义灭亲,亲自批准处决了自己的大财主亲姑母。

1934年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他任湘赣省委副书记兼省苏维埃主席。

期间,他与军区司令员彭辉明完成了掩护红六军团转移和牵制任务后,以武功山为依托,坚持了艰苦卓绝的3年游击战争。

其实,陈毅上山一事谭余保早已知道,但一直没有露面。

当天下午,他们就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处置陈毅。

谭余保认定陈毅在艰苦环境中吃不了苦,已投靠了国民党,成了叛徒,坚决主张将其杀掉。

段焕竞和刘培善则认为陈毅不像叛徒,并将陈毅上山后的活动,及其所说的一些话向谭余保作了汇报。

谭余保也感到杀陈毅事关重大,不敢轻易动手。

第二天上午,省委机关外的空地上坐满了人,陈毅被绑着押上了会场。

谭余保从棚子里走了出来,他头戴褪色的红军帽,身背驳壳枪,手里还拿着一根长竹烟管,神情严肃。

陈毅首先问他是不是谭余保,谭余保回答说是,之后就大骂“陈毅是叛徒,吃不了苦,投降了国民党”。

性格火暴的谭余保甚至扬起烟管要敲打陈毅的脑袋。

陈毅则很沉稳,他一面热情赞许谭余保有坚定的革命立场,一面耐心解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同时指出,湘赣边游击队必须从全局出发,服从决定。

刘文源教授介绍说,尽管谭余保早就知道陈毅在井冈山斗争时,就是一位有名的红军指挥员,这次又带着项英的亲笔信来,但他仍觉得真伪难辨,满腹疑虑。

这一点,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情有可原的。

由于斗争形势错综复杂,无法找到上级党组织证实,游击队对外来人员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但当时陈毅大无畏的气魄,对会场上的人震动很大,人们议论纷纷。

谭余保只好把陈毅押了回去,没有动手杀他。

经查证陈毅获清白

会后,谭余保心里觉得陈毅的话有道理,可自己的思想疙瘩又难解开。

他认为,红军战士换上国民党服装,不就等于摘帽投降?

最让他担心的是,怕叛徒打进内部使革命受到损失。

谭余保决定去试探一下陈毅,便独自来到陈毅身边。

陈毅知道他的来意,大声说“游击队坚持斗争是光荣的,但目前的考虑和做法是很没道理的”。

陈毅又对谭余保说,可以拿上自己的名片,派人下山去了解情况,他仍留在山上当人质,等搞清楚情况后再杀也不迟。

据周瑞兰介绍,第二天上午,湘赣临时省委主要负责人开了个紧急碰头会,决定派刘全荣等两名交通员赶赴吉安。

在吉安新四军通讯处,当韦瑞珍、贺怡两位副主任听说陈毅在武功山遇险后,大吃一惊,忙对交通员说陈毅是党组织派去与游击队联络的,要谭余保赶快放人。

之后,刘全荣背起半麻袋文件、报纸和宣传品,租了一匹快马,日夜兼程赶回了武功山。

游击队接受改编去抗日

谭余保得知真相后,深感愧疚,给陈毅松了绑,并要求关自己3天禁闭。

陈毅对他说:

“你警惕性高,产生了些误会。

但我来得匆忙,手续不全,也有一定责任。

”之后,湘赣临时省委开会,谭余保在会上作了深刻检讨,并果断地表示,坚决服从党的决定,亲自带领湘赣边游击队进行改编。

事后,陈毅高度赞扬谭余保是一个“立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

  1937年11月下旬,谭余保召集了湘赣边党的干部会议,传达中央指示,表示服从党中央的决定,拥护国共合作,摈弃前仇,一致对外,接受改编。

接着,300余名红军游击队员,在谭余保的带领下告别了战斗和生活了3年之久的深山老林,分别从武功山、铁镜山、九陇山等地,来到莲花县陇上集合。

几天后,又到了一个叫神泉的地方,接受延安派来的干部整训。

周瑞兰说:

“1938年2月,湘赣边游击队经过严格整训后,除留下80余人由谭余保领导在湘赣边区继续坚持斗争外,其余300余人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一营,由段焕竞等率领从莲花神泉出发,途经安福、吉安、樟树和上饶等地,开赴浙江开化的抗日前线。

从此,这支队伍驰骋于抗日疆场,在民族抗战的烽火硝烟中,成为一支令日寇闻风丧胆的新四军劲旅。

陈毅深夜突围记

中央苏区的红军主力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江西的云山城立刻被国民党的军队占领了。

江西剿共前线总指挥白将军悬赏五万元通缉留在云山城的红军领导人陈毅(公元1901―1972年),云山的街上贴了无数印有陈毅照片的通缉令。

这一天晚上,陈毅带领一队人马,躲过敌人的搜索,来到章江渡口边。

过了江就是梅岭山区,到了那里就可同敌人周旋了。

可是在这半夜里,到哪里去找船渡江呢?

“哗――哗――”江水在流动着,忽然有人报告:

“听,江边有船!

伏地细细听,果然有船帮撞击岸堤的声音。

有人说:

“这是渡口,渡口肯定有关卡,船边肯定有伏兵。

 “那么,我们去夺船好了。

陈毅摇摇头说:

”说不定那船是敌人的诱饵呢。

我们过去,不正中了敌人的诡计?

“那怎么办呢?

到了天亮,我们就更难渡过江去了。

陈毅想了想,突然说:

“快绑我陈毅过关卡!

红军战士都吓愣了:

谁能干出这种出卖首长的卑鄙之事!

陈毅见大家不理解他的话,就笑着解释道:

“我陈毅价值5万银元,这可是个大数字呀!

如果你们把我送到敌人面前,他们能不兴高采烈吗?

到时,他们定会放松警戒,这样,你们就可出其不意地拿下渡口了。

”一番话说得大家疑云顿消。

一切准备好了,大家故意咋咋呼呼起来,渡口附近果然响起了枪声。

国民党的伏兵用机枪封锁了渡口和大路。

一个民团头目模样的人向伏兵之处高声叫道:

“别打啦,我们是自己人,我们抓到陈毅啦!

伏兵头目在埋伏处回答道:

“把陈毅押过来!

一群民团押着五花大绑的陈毅走了过来。

伏兵头目用手电筒对准陈毅照射了过去,又对了一下手中的通缉令上的陈毅照片,顿时兴奋起来,果真是陈毅!

也顾不得细想,叫民团再靠拢过去。

谁想这些民团是红军装扮的,他们进入工事后,陈毅迅即摆脱了活扣着的绳子,放在背后的手枪已指到伏兵头目的胸前:

“不许动!

”旁边的红军战士马上夺下重机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伏兵。

拿下渡口后,一叶小舟飘然过江,陈毅率领红军们到达梅岭山区,开展起艰苦的游击战争..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项英与陈毅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反复对游击根据地进行“清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

严酷的斗争环境,深山老林的艰苦生活,使红军内部的少数人感到前途渺茫,对革命产生了动摇。

国民党军趁机利用高官厚禄,收买他们,打击红军游击队,这对革命危害极大。

在这种极其险恶的环境里,项英、陈毅作为留守南方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率领红军和游击队的干部、战士,在同敌人周旋的同时,同革命队伍内部的叛徒坚决地斗争,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巩固了革命队伍。

北山事件1935年10月,在赣粤边区发生了“北山事件”,这是敌人利用叛徒龚楚破坏赣粤边区指挥机关的一个大阴谋。

龚楚曾任代理中革军委总参谋长、中央军区参谋长。

1935年2月,根据中央分局的部署,龚楚与石友生率领红二十四师第七十一团九个连共1200人,从南安江、油山转至湘南,收容红三十四师失散的队伍,并在该地发展游击区。

他们这一路突围后,经马岭、牛岭至信丰之铁石圩,再经油山转出广东梅关、南雄间,进入北山,沿途经过了三次战斗,突破了小股敌军和地方团队的堵截,于3月中旬到达粤北的乐昌、湖南的宜章一带。

由于龚楚率领的游击队在国民党军的“清剿”下,连续受到损失。

龚楚此时产生了对革命悲观失望的情绪,准备叛变。

1935年5月2日,龚楚带着一个连由临武基地赴郴县黄茅村。

当晚,他托辞身体不适,晚饭后早早就寝。

趁红军游击队战士们纷纷酣睡之际,龚楚半夜三更爬起床,悄然逃离黄茅村回到故乡长来村。

龚楚脱离革命队伍后,很快被广东军阀陈济棠请出山,被封为少将“剿共游击司令”。

为了向主子表现自己的能耐,龚楚向陈济棠献媚说:

“现在赣南的‘共匪’,官最大的是项英和陈毅。

我和他们共过事,是他们的参谋长,知道他们的特点和爱好,有办法把他们抓到。

项英、陈毅是蒋介石悬赏5万大洋捉拿的共产党“要犯”,能抓住他们肯定是天大的功劳。

陈济棠一听大喜,立即给龚楚配备了30多人、装备精良的特务队,要他到北山破坏赣粤边游击队的指挥中枢。

1935年10月中旬,龚楚率领着他的特务队,伪装成“红军游击队”,顺着2月突围时走过的路来到北山的天井洞。

他们在这一带转悠了几天,未见到红军游击队的踪影,更不用说项英、陈毅的驻地了。

为了使龚楚的真面目不被暴露,余汉谋(时任粤军第一军军长——编者注)派收编的土匪武装周文山部100来人,到天井洞来配合演戏。

龚楚当即命令他的特务队装模做样同周文山“作战”。

双方枪弹漫无目的地“战斗”一番,周文山就率领土匪“溃退”,一场周瑜打黄盖的戏就草草收场。

这样,龚楚就四处散布,他的游击队打败了余汉谋手下周文山率领的精锐部队。

活动在天井洞一带的红军游击队,不知道龚楚这时已经叛变,成为余汉谋赏识的鹰犬,加上龚楚又和周文山演的这一出戏,就误认为他是与周文山匪部英勇作战的“兄弟部队”。

驻在天井洞的中共赣粤边特委秘密交通员赖文泰,驻天井洞对面山上的北山游击大队队长兼政治委员贺敏学(原红七十一团参谋长、贺子珍的哥哥),游击队小队长刘矮牯(绰号“猛张飞”),以及特委机关后方主任何长林等,都先后同龚楚发生了接触。

龚楚乘机向他们大吹大擂他在湘南扩大游击区的“战绩”,声称这次回来是接项英、陈毅过去,加强对湘南游击区的领导,迫切需要见到他们。

何长林告诉龚楚:

项英、陈毅目前正在北山游击区,但他们行动秘密,和北山游击队不发生直接联系。

要找他们,可写信由交通员转交,请项英、陈毅到天井洞会面。

龚楚一听心中暗喜,送上门来比找上门更好下手,认为不日即可大功告成,以后就可以飞黄腾达了。

项英、陈毅接到由交通员赖文泰转来的何长林签名的信后,非常高兴。

自2月下旬中央苏区留守红军分路突围后,项英、陈毅一直还挂念着突围到湘南的龚楚这一路。

信上说龚楚率领红七十一团九个连顺利到达湘南,并且扩大了游击区,使陈毅产生了疑惑。

按说,龚楚是湘南游击区的主要负责人,游击区扩大了,游击队发展了,他怎么不顾“大好形势”,扔下游击队,只带小股部队来这里“汇报”呢?

早在南昌起义后,龚楚就是陈毅的直接下级,陈毅对龚楚是太了解了,此人一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今天,在湘南干出了点“成绩”,按他的秉性,应该翘尾巴,显自己的功,怎么会一反常态,谦虚起来了,请项英和陈毅去“加强领导”呢?

环境艰苦,斗争复杂。

人心隔肚皮,知面不知心。

已经八个月没有联系,龚楚现在是个怎么样的人,很难说。

因此,陈毅建议项英,先不忙去见龚楚,观察一段再说。

信送走了几天,还未见到项英、陈毅,龚楚心里发虚。

相处了几天,贺敏学、“猛张飞”等,一方面觉得龚楚领来的“游击队”作战勇敢,值得学习;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有些疑点,别的游击队服装杂乱,而他们却服装整齐;别的游击队装备差,长短枪不一,且旧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