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2143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运输安全管理作业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安全性则要求识别系统的危险所在,并将它从系统中排除。

此外,故障的发生不一定导致损失,而且,也存在这样的情形,即当系统的所有元件均正常工作时,也可能伴有事故发生

5.道路交通事故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6条规定:

“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具体标准由公安部制定。

”根据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将交通事故分为以下四类:

(1)轻微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机动车财产损失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4)特大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30人以下;

或者重伤11人以上;

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

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

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6.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纳如下:

(1)安全科学要体现本质安全。

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发生故障或误操作,系统仍能保证安全。

安全科学必须适应人类技术发展的要求,提高人类的安全活动效果。

变局部分散为整体、综合。

变事后归纳整理为事前演绎预测。

变被动静态受制为主动动态控制。

(2)安全科学要体现理论性、科学性。

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或推测,要具有科学的理性。

不但要研究实现安全目标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而且要研究安全的理论和策略。

(3)安全科学要体现交叉性。

各种学科的出现和发展都要适应人类社会稳定繁荣的趋向,安全科学就是要把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理论,真正为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安全而服务。

这其中不仅要包括工程科学和技术科学层次的知识,还要包括基础科学理论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知识。

(4)安全科学要体现研究对象的全面性。

当前,安全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类的技术应用导致的灾害或事故。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科学技术的内容,所以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切负效应。

(5)安全科学的目的要体现人、经济、环境和技术功能的最优化。

 

第二章运输安全基本理论

1.什么是可靠性、维修性和有效性?

可靠性的经典定义是:

产品或系统(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一个设备或系统本身不出故障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性”,满足精度要求的概率称为“性能可靠性”。

狭义可靠性通常包括“结构可靠性”和“性能可靠性”。

对于可修复的产品,一旦出现故障是可能修复的,修复的能力通常用维修性表示。

维修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的狭义可靠性和维修性能反映产品的有效工作能力,这一能力称有效性,它是指可以维修的产品在某时刻具有或维持规定功能的能力。

考虑产品的有效性和耐久性就可获得产品的广义可靠性。

其中耐久性是指当按着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产品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操作人员可能受到的应力特征是指哪些?

操作人员可能受到的应力特征是:

①反馈给操作人员的信息不充分,不能确定其工作正确与否;

②要求操作人员迅速地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显示值做出比较;

③操作人员要在很短时间内做出决策;

④要求操作人员延长监视时间;

⑤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所要做的步骤很多;

⑥有一个以上的显示值难以辨认;

⑦要求同时高速完成一个以上的控制;

⑧要求操作人员高速完成操作步骤;

⑨要求根据不同来源收集到的数据做出决策

3.人一机系统分析法的步骤分为哪几步?

第一步,概括系统的功能和目标。

第二步,概括情况特征。

它与人们完成各种任务和工作时必须承受的工效形成因子(即情况特征)有关。

第三步,概括有关系统的人力特征。

它涉及有关系统中人力特征的辨识和估计,例如培训、经验、工作动机和技能等。

第四步,概括由系统人力实现的任务和工作。

第五步,根据表面潜在可能差错条件和其他有关的困难完成任务和工作的分析。

第六步,得出每种潜在差错出现的估计。

第七步,得出对某种潜在差错未被发现的未经校正的可能性分析。

第八步,得出对每种未被发现潜在差错的后果估计。

第九步,对系统提出修改意见。

第十步,重复大部分上述步骤再评价每个系统的修改。

4.差错原因排除程序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差错原因排除程序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1)由管理入员来实施最合适的设计方法。

(2)由管理人员对工人在差错原因排除程序中所起的作用作恰如其分的认可。

(3)对差错原因排除程序所涉的每个人进行教育,使其了解该程序的用处。

(4)人因工程专家和其他专家从费用与价值角度对提出的设计方法做出评估,此外,他们还要从这些方法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法或者提出其他解决办法。

(5)对差错原因排除组的协调员和工人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方面的培训。

(6)人因工程专家和其他专家利用差错原因排除程序的连续输人对生产过程改变的影响进行评估。

(7)工人对差错和可能出现的差错情况提出报告并确定产生差错的原因。

此外,为排除或适当地减少产生这些差错的原因,工人提出解决办法的方案。

5.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哪些?

工业生产中经常采用的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屏蔽措施主要有:

(1)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

(2)限制能量。

(3)防止能量蓄积。

(4)缓慢地释放能量。

(5)设置屏蔽设施。

(6)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

(7)信息形式的屏蔽。

6.什么是事故法则?

其含义是什么?

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

29:

300法则。

即,在每330次事故中,可能会造成死亡或重伤事故1次,轻伤、微伤事放29次,无伤害事故300次。

事故法则告诉人们,要消除1次死亡或重伤事故以及29次轻伤事故,必须首先消除300次无伤害事故。

也就是说,防止灾害的关键,不在于防止伤害,而是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

所以,安全工作必须从基础抓起,如果基础安全工作做得不好,小事故不断,就很难避免大事故的发生

7.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主要包括哪些?

欲做到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要控制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是基础。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元件的可靠性。

(2)增加备用系统。

(3)对处于恶劣环境下运行的设备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4)加强预防性维修。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

3).提高系统的抗灾能力

4).减少人的失误

由于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可靠性远比机电设备差,很多事故大多因人的失误造成的。

降低

系统事故发生概率,必须首先减少人的失误,主要方法有:

(1)对工人进行充分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

(2)以人为中心,改善工作环境,为工人提供安全性较高的劳动生产条件。

(3)提高机械化程度、尽可能用机器操作代替人工操作,减少现场工作人员。

(4)注意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系统设计,合理分配人机功能,并改善人机接口的安全

状况。

第三章运输安全分析方法

1.本章安全分析方法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种种:

(1)统计图表分析

(2)因果分析图

(3)安全检查表

(4)预先危险性分析

(5)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6)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

(7)事件树分析

(8)事故树分析

此外,尚有管理疏忽和风险树分析、原因一后果分析、共同原因分析等方法,可用于特定目的的危险因素辨识。

2.上述各种安全介析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各种安全分析方法都是根据危险性的分析、预测以及特定的评价需要而研究开发的,因此,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一定的适用范围。

(1)统计图表分析。

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适用于对系统发生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便于找出事故发生规律。

(2)因果分析图。

将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分层(枝)加以分析,分层(枝)的多少取决于安

全分析的广度和深度要求,分析结果可供编制安全检查表和事故树用。

此方法简单、用途广泛,但难以揭示各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

(3)安全检查表。

按照一定方式(检查表)检查设计、系统和工艺过程,查出危险性所在。

此方法简单、用途广泛,没有任何限制。

(4)预先危险性分析。

确定系统的危险性,尽量防止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危险性的物质、工艺和设备。

其特点是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损失,当然在系统运转周期的其他阶段,如检修后开车、制定操作规程、技术改造之后、使用新工艺等情况,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5)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以硬件为对象,对系统中的元件进行逐个研究,查明每个元件的故障模式,然后再进一步查明每个故障模式对子系统以至系统的影响。

本方法易于理解,是广泛采用的标准化方法。

但一般用于考虑非危险性失效,费时较多,而且一般不能考虑人、环境和部件之间相互关系等因素,主要用于设计阶段的安全分析。

(6)致命度分析。

确定系统中每个元件发生故障后造成多大程度的严重性,按其严重度定出等级,以便改进系统性能。

本法用于各类系统、工艺过程、操作程序和系统中的元件,是较完善的标准方法,易于理解,但需要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之后进行。

与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一样,不能包含人和环境及部件之间相互作用等因素。

(7)事故树分析。

由不希望事件(顶事件)开始,找出引起顶事件的各种失效的事件及其组合,最适用于找出各种失效事件之间的关系,即寻找系统失效的可能方式。

本法可包含人、环境和部件之间相互作业等因素,加上简明、形象化的特点,已成为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

(8)事件树分析。

由初始(希望或不希望)的事件出发,按照逻辑推理推论其发展过程及结果,即由此引起的不同事件链。

本法广泛用于各种系统,能够分析出各种事件发展的可能结果,是一种动态的宏观分析方法。

(9)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

研究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以及操作控制中偏差的影响及其发生的原因。

其特点是由中间的状态参数的偏差开始,分别向下找原因,向上判明其后果,是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和事故树分析方法的延伸,具有二者的优点,适用于流体或能量的流动情况分析,特别是大型化工企业。

(10)原因一后果分析。

是事件树分析和事故树分析方法的结合,从某一初始条件出发,向前用事件树分析,向后用事故树分析,兼有二者的优缺点。

此方法灵活性强,可以包罗一切可能性,易于文件化,可以简明地表示因果关系。

(11)共同原因分析进行共因失效分析。

共因失效是一种相依失效事件,避免了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仅从单一输人的故障模式的缺点,因此,本方法是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和事故树分析方法的补充。

3.安全检查表具有哪些特点?

在使用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系统安全分析的基础,也是安全检查中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通过预先对检查对象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和全面分析,所制定出来的安全检查表比较系统、完整,能包括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可避免检查过程中的走过场和盲目性,从而提高安全检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2)安全检查表是根据有关法规、安全规程和标准制定的,因此检查目的明确,内容具体,易于实现安全要求。

(3)对所拟定的检查项目进行逐项检查的过程,也是对系统危险因素辨识、评价和制定措施的过程,既能准确地查出隐患,又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从而保证了有关法规的全面落实。

(4)检查表是与有关责任人紧密联系的,所以易于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检查后能够做到事故清、责任明、整改措施落实快。

(5)安全检查表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进行检查的过程,所以使用起来简单易行,易于安全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掌握和接受,可经常自我检查。

2.应注意的问题

(1)检查表中所列项目,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

(2)各类安全检查表都有其适用对象,不宜通用。

(3)各级安全检查项目应各有侧重。

(4)对危险部位应详细检查,确保一切隐患在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之前就被发现。

(5)要落实安全检查实施人员。

(6)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或向上级反映。

4.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预先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

1).明确被分析的系统

明确所分析系统的功能及分析范围。

2).调查、收集资料

包括其他类似系统的资料以及使用类似设备、工艺、材料的系统的资料。

3).系统功能分解

一个系统往往由若干个功能不同的子系统组成,如铁路运输系统由车务系统、机务系统、工务系统、电务系统、车辆系统等组成,为了便于分析,应将系统进行功能分解,弄清其功能、构造、主要作业过程以及选用的设备、物质、材料等。

4).分析、识别危险性

确定系统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危险类型,研究其产生原因、可能发生的事故及伤害,对潜在的危险点要仔细判定。

5).确定危险等级

根据事故原因的重要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

通常把危险因素划分为4级:

I级安全的—暂时不会发生事故,可以忽略。

II级临界的—有导致事故的可能性,系统处于发生事故的临界状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应采取措施予以排除或控制。

III级危险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或控制。

IV级灾难的—会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严重伤亡或财产巨大损失,必须立即设法消除。

6).制定措施

针对识别出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通过修改设计、加强安全措施来消除或予以控制,从而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

7).按照检查表格汇总分析结果

典型的结果汇总表包括主要事故及其产生原因、可能的后果、危险性级别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等。

5.事件树分析法的含义及其分析步骤是什么?

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时序逻辑的事故分析方法,它以一初始事件为起点,按照事故的发展顺序,分成阶段,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每一事件可能的后续事件只能取完全对立的两种状态(成功或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危险等)之一的原则,逐步向结果方面发展,直到达到系统故障或事故为止。

分析步骤如下:

(1).确定初始事件。

初始事件是事件树中在一定条件下造成事故后果的最初原因事件。

它可以是系统故障、设备失效、人员误操作或工艺过程异常等。

一般选择分析人员最感兴趣的异常事件作为初始事件。

(2)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

所谓环节事件就是出现在初始事件后一系列可能造成事故后果的其他原因事件。

(3)画事件树。

把初始事件写在最左边,各种环节事件按顺序写在右面。

从初始事件画一条水平线到第一个环节事件,在水平线末端画一垂直线段,垂直线段上端表示成功,下端表示失败;

再从垂直线两端分别向右画水平线到下一个环节事件,同样用垂直线段表示成功和失败两种状态;

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环节事件为止。

如果某一个环节事件不需要往下分析,则水平线延伸下去,不发生分支,如此便得到事件树。

(4)说明分析结果。

在事件树最后面写明由初始事件引起的各种事故结果或后果

6.什么是事故树分析?

其具有什么特点

事故树分析(FTA)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事故树分析法具有以下特点:

(1)事故树分析是一种图形演绎方法,是事故事件在一定条件下的逻辑推理方法。

它可以围绕某特定的事故进行层层深人地分析,因而在清晰的事故树图形下,表达了系统内各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单元故障与系统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

(2)事故树分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仅可以分析某些单元故障对系统的影响,还可以对寻致系统事故的特殊原因(如人的因素、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3)进行事故树分析的过程,是对系统更深人认识的过程,它要求分析人员把握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各种潜在因素对事故发生影响的途径和程度,因而许多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就被发现和解决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4)利用事故树模型可以定量计算复杂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改善和评价系统安全性提洪了定量依据。

7.事故树分析中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的作用有哪些?

最小割集在事故树分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①表示系统的危险性。

最小割集的定义明确指出,每一个最小割集都表示顶事件发生的一种奇能,事故树中有几个最小害。

集,顶事件发生就有几种可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小割集越多,说明系统的危险性越大。

②表示顶事件发生的原因组合。

事故树顶事件发生,必然是某个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同时发生的结果。

一旦发生事故,就可以方便地知道所有可能发生事故的途径,并可以逐步排除非本次事故的最小割集,而较快地查出本次事故的最小割集,这就是这就是导致本次事故的基本事件的组合。

显而易见,掌握了最小割集,对于掌握事故的发生规律,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大的帮助。

③为降低系统的危险性提出控制方向和预防措施。

每个最小割集都代表了一种事故模式。

由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可以直观地判断哪种事故模式最危险,哪种次之,哪种可以忽略,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使事故发生概率下降。

④利用最小割集可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方便地计算顶事件发生叫概率。

最小径集在事故树分析中的作用与最小割集同样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表示系统的安全性。

最小径集表明,一个最小径集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都不会发生,就可防止顶事件发生。

可见,每一个最小径集都是保证事故树顶事件不发生的条件,是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的一种途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小径集表示了系统的安全性。

②选取确保系统安全的最佳方案。

每一个最小径集都是防止顶事件发生的一个方案,可以根据最小径集中所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的多少、技术上的难易程度、耗费的时间以及投人的资金数量,来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事故控制方案。

③利用最小径集同样可以判定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和计算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事故树分析中,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应用最小径集更为方便。

就某个系统而言,如果事故树中与门多,则其最小割集的数量就少,定性分析最好从最小割集人手。

反之,如果事故树中或门多,则其最小径集的数量就少,此时定性分析最好从最小径集人手,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经济、有效的结果。

第四章运输安全评价方法

1.安全评价的定义及其含义是什么?

安全评价也称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的危险程度,提出改进措施,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

上述安全评价的定义中,包含有三层意思:

第一,对系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是安全评价的基础,包括安全测定、安全检查和安全分析等;

第二,通过与评价标准的比较,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或程度的评价;

第三,提出改进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达到安全评价的最终目的

2.评价危险源控制情况,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考虑?

评价危险源控制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必须能够防止在装配、安装、检修或操作过程中发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人失误。

(2)对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

一旦人失误可能引起事故时,应能控制或限制对象部件或元件的运行,以及与其他部件或元件的相互作用。

(3)防止故障传递能力。

应能防止一个部件或元件的故障引起其他部件或元件的故障,从而避免事故。

(4)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

发生一次失误或故障则直接导致事故的设计、设备或工艺过程是不安全的。

应保证至少有两次相互独立的失误(或故障)或一次失误与一次故障同时发生才能引起事故。

对于那些一旦发生事故将带来严重后果的设备、工艺必须保证同时发生两起以上的失误或故障才能引起事故。

(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

应能承受运行过程中偶尔可能产生的高于正常水平的能量释放。

(6)防止能量蓄积的能力。

能量蓄积的结果将导致意外的能量释放

3.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

由安全评价的内容可知,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资料收集和研究。

明确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了解同类系统、设备、设施的运作和事故发生情况,以及评价对象的地理、气候条件及社会环境状况等。

对收集到的资料应进行深人研究,研究的深入程度可大大缩短分析和评价的进程。

(2)危险因素辨识与分析。

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辨识和分析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3)确定评价方法,实施安全评价。

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