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250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9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故选:

B。

【点睛】考查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g~400g。

其中,谷薯类食物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B.蛋白质C.油脂D.维生素

【答案】A

【详解】谷类与薯类食品包括米、面、马铃薯、木薯、山芋等。

这类食品富含糖类。

故选A。

4.2020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用淘米水洗菜

B.农业灌溉采用大水漫灌

C.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D.生活中用水杯接水刷牙

【详解】A、用淘米水洗菜是对水的充分利用,也是节约用水的表现,故选项A做法符合这一主题;

B、农业灌溉采用大水漫灌,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B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

C、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C做法符合这一主题;

D、刷牙时使用水杯接水,可以节约用水,故选项D做法符合这一主题。

故选B。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石油分馏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D.石油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详解】A、石油是成分复杂的液态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多种碳、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故A正确;

B、石油分馏是利用了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西气东输”的“气”指的是天然气,不是氢气,故C错误;

D、石油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故D错误。

A。

6.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KNO3B.NH4ClC.Ca(H2PO4)2D.KCl

【答案】C

【分析】

【详解】A、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料,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铵中仅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磷酸二氢钙中仅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D、氯化钾中仅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含有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以上的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

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桂花飘香一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轮胎爆炸—一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干冰升华—一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水通电分解—一分子可以再分

【详解】A、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正确。

B、轮胎爆炸是因为车轮内的空气中的各种分子间间隔变大,向外膨胀引起的,一般情况下分子的大小不发生改变。

错误。

C、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体变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故正确。

D、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了氧原子和氢原子,后分解出的原子重新组合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证明了分子可以再分。

正确。

8.孔明灯燃料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A.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B.燃料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纸张不会燃烧

C.纸质灯罩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详解】A、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符合题意;

B、燃料燃烧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但灯罩能与氧气充分接触,不符合题意

C、灯罩的材料是纸,是可燃物,不符合题意;

D、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不会降低,不符合题意。

9.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SO2B.NH3C.CO2D.NO2

【详解】A、AgNO3中不含有硫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SO2,故错误;

B、AgNO3中不含有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NH3,故错误;

C、AgNO3中不含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是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无刺激性气味,故错误;

D、AgNO3中存在银、氮、氧三种元素,NO2又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有可能,故正确。

10.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所属元素种类不同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丁中x=8

D.乙、丁都是表示原子的结构

【详解】A、甲和乙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说法不正确;

B、甲、乙、丙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似,说法不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x=8,说法正确;

D、乙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质子数是9,电子数是10,所以是阴离子,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1.下列气体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沼气、氮气

C.煤气、空气

D.氮气、氧气

【详解】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

气体遇到明火能否发生爆炸,要看气体混合物中是否有可燃性的气体和氧气同时存在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A错误

B、沼气具有可燃性,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也不发生爆炸,故选项B错误;

C、煤气具有可燃性,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C正确;

D、氮气不是可燃性的气体,氧气能助燃,二者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D错误;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爆炸的条件,掌握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会发生爆炸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金属铁制作导线

D.用活性炭净水

【详解】A.稀有气体非常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作保护气,利用的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以用来切割玻璃,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利用金属铁的导电性制作导线,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净水,利用的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点睛】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一个过程,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物质具有的性质,这点要注意辨别。

1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闻气体

C.测定溶液pH

D.取少量液体

【详解】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1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预防病毒感染,公共场所可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C2H4O3

B.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4:

3

【详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过氧乙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

2+1×

4+16×

3=76,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2):

(1×

4):

(16×

3)=6:

1:

12,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15.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

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选项

方法

示例

观察法

通过观察区分软水和硬水

B

归纳法

水、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推理法

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

分类法

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的种类,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A.AB.BC.CD.D

【详解】A、硬水与软水在外观上没有明显区别,通过观察无法区分,故选项说法错误;

B、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金刚石等;

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的种类,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6.有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乙、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丙产生气泡较快,甲、丁无现象;

再将甲投入丁的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丁析出,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序为()

A.甲>乙>丙>丁B.丙>乙>甲>丁C.丙>乙>丁>甲D.丁>甲>乙>丙

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乙、丙表面有气泡产生,甲、丁无现象,说明乙丙的活动性比氢强,甲、丁的活动性比氢弱,丙产生气泡较快,说明丙大于乙,乙大于氢,再将甲投入丁的盐溶液中,甲的表面有丁析出,说明甲比丁活泼,故甲乙丙丁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丙>乙>甲>丁,故选C。

17.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电池,工业上制取高纯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是HC1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中氯原子个数减少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详解】由工业制取高纯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丁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HCl,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

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至1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B.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C.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详解】A、将等质量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至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析出的晶体质量甲大于乙,故A错误;

B、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故B错误;

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C正确;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故D错误。

C

19.物质的除杂与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一

方法二

Cu(Fe)

用磁铁吸引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放入红热的木炭

CaCO3(CaO)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烘干

【详解】A、铁能被磁铁吸引,铜不能被磁铁吸引,用磁铁吸引能除去铁;

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能与盐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能除去铁。

该选项方法正确;

B、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盐酸除去杂质;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除去杂质,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C、高温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可以用铜除去杂质;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能用木炭除法杂质。

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D、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用稀盐酸除去杂质;

碳酸钙不溶于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用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除去杂质。

该选项不完全正确。

A.

2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

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D.

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1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密闭空间内,镁元素质量始终不变,故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

1,故正确;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因吸水性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但不会减小至零,故错误;

D、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氯化钠能够继续溶解,溶质质量不断变大,直到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变,故正确。

【点睛】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可简记为:

父(负)亲(氢)正想(氧)儿毕业(2:

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

21.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氧分子:

______________。

②亚铁离子:

③二氧化硫:

______________

④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2)请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______________;

②高温煅烧石灰石:

【答案】

(1).2O2

(2).Fe2+(3).SO2(4).

(5).

(6).

【详解】

(1)①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2个氧分子为:

2O2;

②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Fe2+;

③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硫显+4价,氧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

SO2;

④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应该标在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因为氧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铝显+3价,因此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2)①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②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22.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

现有常见的四种物质:

氢氧化钠、稀盐酸、氮气、氧化钙。

(1)用相应物质(溶液的溶质)的化学式填空:

①常用于金属除锈的物质:

②可作为食品干燥剂的物质:

③其溶液可用来制作“叶脉书签”的物质:

④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作保护气的物质:

(2)利用题中所给的物质,写出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HCl

(2).CaO(3).NaOH(4).N2(5).NaOH+HCl=NaCl+H2O

(1)①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稀盐酸常用于金属除锈的物质,其化学式为HCl;

②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作为食品干燥剂,其化学式为CaO;

③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其溶液可用来制作“叶脉书签”的物质,其学式为NaOH;

④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作保护气,其化学式为N2;

(2)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3.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可用________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2)2019年3月,我国朴玲玉研究员和天津大学马智教授团队成功利用可见光和锐钛矿氧化钛催化剂将水分解,原理如图所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此反应在实践中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碳酸钠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

氢氧化钠

碳酸钠

温度

20℃

40℃

109g

129g

21.5g

49g

酒精

17.3g

40g

不溶

①上述图像表示_____________(选填“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②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③40℃时,将50gNaOH分别投入100g水和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的氢氧化钠的_______(选填“水”或“酒精”)溶液,再将CO2通入所得的NaOH的酒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

(1).肥皂水

(2).2H2O

2H2↑+O2↑(3).资源丰富(合理即可)(4).氢氧化钠(5).大于(6).酒精(7).有白色沉淀生成

(1)在硬水和软水中加肥皂水,硬水出现的泡沫较少,软水出现的泡沫较多,所以可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故填:

肥皂水

(2)水在可见光和锐钛矿氧化钛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该反应在实践中的优点之一是:

原料是水,资源丰富;

资源丰富(合理即可)

(3)①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物质在酒精和水中都溶解,所以如图2的图象表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②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20℃时,在水中,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5g,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在酒精中,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7.3g,碳酸钠不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

大于

③4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29g,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50gNaOH分别投入100g水和100g酒精中,能形成饱和的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

再将CO2通入所得的NaOH的酒精溶液中,会反应生成碳酸钠,而碳酸钠在酒精中不溶解,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酒精;

有白色沉淀生成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査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的菜刀用铁制作而不用铝制作,理由是_____________。

(2)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_____________。

(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废液处理: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

实验室进行操作I时,能起到引流作用的仪器是____。

②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铁

硬度比铝大

(2).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3).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合理即可)(4).过滤(5).玻璃棒(6).银、铜、铝

(1)生活中的菜刀用铁制作而不用铝制作,理由是铁的硬度比铝大;

铁的硬度比铝大

(2)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3)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了防止金属锈蚀外,还有金属的回收利用;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合理即可)

(4)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铝时,铝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①操作I是使固液分离的操作,其名称是过滤;

实验室进行操作I时,能起到引流作用的仪器是玻璃棒;

过滤;

玻璃棒

②向滤渣中滴加桸硫酸,产生气体,是因为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即过程中铝过量,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铝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的银、铜以及过量的铝。

银、铜、铝

【点睛】本题的难度不大,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