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251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炼钢厂工艺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

3.3生铁块干净、干燥、无铁锈,否则拒收或扣杂。

3.4违反3.2、3.3条,考核责任人50元/次。

4、石灰

4.1成份标准(%)

CaO

MgO

SiO2

生过烧率

活性度

≥80.0

≤5.0

≤4.0

≤0.20

≤20

>

180

4.2粒度要求:

5~50mm、小于5mm或大于50mm,各不大于5%,最大粒度不准大于60mm,否则拒收。

4.3使用煤炭烧成石灰、不得带有煤瘤等杂质。

4.4成份、粒度、质量合格后方可卸车,违反者考核50元/次。

5、轻烧白云石(YB2415-81)

5.1成份标准(%)

≥30

≥50

≤2.0

5.2粒度10~40mm,最小粒度不得小于8mm,最大粒度不得大于45mm,不得有生烧现象,否则拒收。

不得夹带泥土,煤瘤及别的杂质物。

5.3成份、粒度、质量合格后方可签字卸车,违反者考核50元/次。

6、矿石

6.1成份要求(%)

TFe

≥56

≤10

6.2粒度10~50mm,最大粒度不得大于60mm。

6.3矿石需干燥、无泥土等杂物。

6.4成份、粒度、质量合格后方可签字卸车,违反者考核50元/次。

7、萤石

7.1成份要求(%)(YB325-81)

CaF

≥80

≤19

≤0.15

0.06

7.2粒度10~50mm,最大粒度不得大于60mm。

否则拒收。

7.3干燥、无泥土等杂物。

7.4成份、粒度、质量合格后方可签字卸车,违反者考核50元/次。

二、合金耐材

1、Mn-Si合金(GB/T4008—1996)

1.1FeMn68Si18合金成份标准(%)

Mn

65~70

17~20

≤1.8

≤0.04

≤0.3

1.2粒度5~80mm,需干净、干燥。

1.3对高磷Mn-Si合金,P不得大于0.70%。

1.3对Mn-Si合金的入厂验收由技术科负责,不合格品拒绝入厂。

库内合金按批料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Fe-Si(GB2272—87)

2.1FeSi75C成份标准(%)

Al

72~80

≤0.4

≤0.035

≤0.02

≤0.1

2.2粒度5~80mm,干净、干燥。

2.3库内合金按批料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硅铝钡(FeAl26Ba9Si30)(YB/T066—1995)

3.1成份标准(%)

Ba

≥9

≥26

≤0.03

3.2单块重量:

0.3~0.5kg/块;

包装10Kg/袋;

粒度60~80mm。

3.3库内合金按批料取样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镁碳砖

4.1产品质量按GB/T4074—91标准执行。

4.2尺寸及数量要求

分类

炉底砖

熔池砖

炉身砖

炉帽砖

型号

1C

7B、8B

6A、6B

2B、3B、5B

材质

MT-14A

尺寸

(mm)

300×

120×

100

7B:

8B:

400×

240×

6A:

187×

139×

2B:

185×

134×

3B:

140×

5B:

105×

数量(块)

400

3208B:

60

11008B:

210

2B:

3003B:

1605B:

50

出钢口砖

调整砖

烧镁砖

加强砖

尺寸(mm)

500×

100×

20400×

30

40400×

230×

115×

40

各30

1150

4.3镁碳砖要求表面光滑、平整,相互接触缝隙不得大于0.5mm。

4.4新炉基础炉龄为700炉,小于700炉即进行补炉,影响炼钢厂产量,由承包厂家负责。

考核承包厂家钢水量20吨/20分钟。

4.5因砌炉质量影响炼钢厂正常生产,考核承包厂家钢水量20吨/5分钟。

5、增碳剂

5.1碳含量要求大于92%。

5.2粒度1~3mm,不准有超标现象。

5.3每小袋重量为5kg,误差不得大于±

0.1kg。

每大袋重量为30kg。

5.4每次进厂增碳剂的验收,由技术科负责,转炉车间参与。

5.5增碳剂未验收前不准进库御车,否则不给予验收,拒绝使用。

5.6因增碳剂质量造成炼钢厂产品质量问题,由供货厂家负责一切损失。

6、喷补料

6.1成份标准(YB411-63)

耐火度(℃)

附着率

≤5

≤2.5

1750

90%

6.2喷补料粒度组成按大于1.0mm的占25%,小于1.0mm的占75%配比。

6.3喷补料的使用要求以喷补一次维护8小时以上为标准,且喷补过程中冒黑烟量小,不脱落,否则视该喷补料为不合格品,考核承包厂家钢水量20吨/次。

6.4喷补料在存放,拉运过程中必须封闭完好,不得混入外来杂质。

6.5喷补料包装按1吨/袋包装。

7、补炉砖

7.1补炉砖尺寸要求按目前所定标准执行(115×

300)。

7.2补炉砖要有足够的耐压强度及抗热震性、抗渣性,其体积密度不得小于3.2g/cm3。

7.3贴补一次,大面寿命大于16小时,小面寿命大于24小时。

若影响生产,考核承包厂家钢水量20吨/次。

8、吹氮枪

8.1吹氮枪耐材部分长度为2400mm,内部干燥,无表面撞伤、开裂等缺陷。

全长3900mm。

8.2吹氮枪使用寿命大于40炉/支,否则每少10次扣除1支。

8.3吹氮枪头部透气砖必须确保吹透。

新换吹氮枪前3炉吹不透的,视为不合格产品,给予扣除。

8.4吹氮枪的包装以草绳捆满耐材部位为基准,以便在吊装、运输过程中不受外伤。

钢管使用Φ42mm管

9、挡渣球

9.1尺寸要求:

挡渣球直径按160mm~180mm,开槽深度不小于10mm,宽度不小于15mm。

9.2密度要求在4.2~4.5g/cm3之间,具有足够的强度。

若在1000mm高度自由落地,发生破碎,视为不合格。

9.3挡渣球正常投入炉内时间以出钢至1/2~2/3时投入。

若炉渣黏度较大,可以适当提前投入。

若投入炉内发生炸裂,视为不合格。

10、出钢口填料

10.1成份标准

MgO%

固定C含量%

体积密度g/cm3

80

12

2.9

10.2使用要求

10.2.1要有很好的烧结性能。

套管操作结束后5分钟内要求烧结好、不脱落。

10.2.2要有很好的抗浸蚀性能和耐冲刷性能。

套一次出钢口要求使用寿命在20次以上。

否则视为不合格,每少一次考核承包厂家钢水量1吨。

11、自流补炉料

11.1自流料MgO含量不小于80%,固定碳含量小于10%,粒度为0~5mm,其它成份执行企业标准。

11.2使用过程中要求料要有较好的流动性,投补温度1500℃以上。

投入量在500kg以下,30分钟内要能烧结好,烧结过程中要求冒黑烟量小。

否则不准使用。

11.3补炉一次,使用寿命要求大于50炉。

若在50炉以内发生脱落,视该料不合格。

考核承包厂家钢水量20吨/次。

12、大包覆盖剂

12.1使用要求

12.1.1覆盖剂要有很好的铺展性,投入钢包5秒钟内即能铺展好。

12.1.2要求具有较好的保温性和吸附夹杂物的能力。

钢包过程温降不大于1.8℃/min,视为合格。

12.1.3加入钢包瞬间不能有大量膨胀碳飞起,不准冒黑烟,否则视该产品不合格,不准使用。

12.1.4使用量按不小于1.0kg/t钢进行。

12.2包装要求

每袋重量按7kg包装,且包装袋密封性要好、结实,不准发生覆盖剂泄漏现象。

13、钢包浇注料

13.1浇注料配方以满足我厂使用要求为标准。

13.2钢包使用寿命以100次为底限;

补包壁、包底以80次为底限。

13.3钢包浇注料骨料与粉料混合均匀,打结过程中浇注料要有较好流动性。

13.4浇注料用于补包用时,要有很好的烧结性。

13.5整体包或套浇包在70次包龄以下即进行修补包底、包壁的,扣除该包料的50%作为考核。

在90包龄以下下包的,不给予结算。

13.6钢包干式套浇最多为4次。

13.7铁包浇注料、中包永久层打结料要求与钢包浇注料通用。

13.8出现浇注料断料一次,扣除厂家一个钢包浇注料使用量(10吨)作为考核。

14、钢包透气砖

14.1钢包透气砖尺寸以现行标准进行。

14.2透气砖使用寿命与钢包包龄同步。

若透气砖寿命低于包龄20次,该砖不给结算。

14.3吹透率大于85%,低1.0%考核5吨全钢量。

14.4使用过程中,为确保透气砖透气性好,要求连铸大包组每包必须试吹5分钟以上。

若包底粘渣严重,需用吹氧管吹扫干净透气砖面。

处理后仍吹不透,视该产品不合格。

15、钢包上水口(YB/T5049—93)

15.1上水口为B60型,外径尺寸执行目前标准。

使用寿命要求在15次以上。

15.2水口使用到扩径大于10mm,允许使用填料进行套补处理。

16、钢包滑板,下水口(YB/T5049—93)

16.1钢包滑板为B50型,外形尺寸执行目前标准。

16.2一次性滑板使用过程中不得有裂纹现象。

16.3滑板内孔一次使用后扩径不得大于3mm。

16.4下水口为B50型,尺寸执行目前标准,使用过程中不得有炸裂、穿孔等事故。

一次性水口使用后扩孔不得大于3mm。

16.5上滑板与下滑板,下滑板与下水口平面接触必须紧密,不准有间隙。

16.6滑板、水口装入机构内卡好后,机构的松紧以一人双手握拉杆,力量适中,能拉动为宜。

17、引流沙

17.1引流沙配比及性能执行YB411-63标准。

17.2引流沙的性能以自开率大于90%为衡量标准。

17.3引流沙的灌装以略高于包底平面为准,灌装前要清理干净水口残物。

17.4引流沙的现场贮存装置必须设有烘烤设施,引流沙要保持干燥。

18、中包干式料

18.1使用要求

18.1.1干式料的成份配比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基准,现行我厂干式料中包使用寿命为0#、2#机不小于16小时,1#、3#机不小于24小时。

18.1.2若干式料包达不到上述时间即发生浸蚀永久层,或局部浸蚀严重导致中包壳发红,该包耐材消耗不予结算。

18.2中包干式料打结质量要求

18.2.1中包必须按各铸机所要求干式料层厚度进行打结,各测壁打结厚度要求均匀一致。

18.2.2打结边沿与永久层齐平,流渣口打结高度比侧壁高度低50mm,打结形状以“V”形为准,且内侧略高于外侧,倾斜角不得低于10°

18.2.3中间包流渣口不准有结渣、粘钢。

18.2.4干式料层打结完毕后按要求进行烘烤,不得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疏松、裂纹、脱落等事故。

18.2.5中间包打结质量的验收由技术科负责,连铸车间三修班组具体执行。

18.2.6冲击板尺寸执行目前标准,寿命大于24小时。

19、中间包永久层打结质量要求

19.1中间包永久层使用钢包浇注料打结。

19.2各铸机中间包包底打结厚度为150mm,包壁根据各铸机要求进行打结。

19.3永久层打结完毕后空干24小时,然后使用煤气进行小火烘烤48小时,大于烘烤24小时以上,确保烘干。

19.4永久层在使用过程中损坏深度达到30mm以上,重新打结。

局部损坏达到30mm深、300mm宽以上的需进行修补。

20、塞棒使用及管理要求

20.1塞棒各部位尺寸执行目前标准(YB/T007—91)(见图)。

20.2塞棒使用寿命要求普碳钢大于12小时,棒头浸蚀量不大于5mm,渣线浸蚀量不大于10mm;

16Mn等低合金钢使用寿命大于8.5小时,浸蚀量与普碳钢相同。

20.3若塞棒棒头浸蚀量超标,导致浇注失控,责任由供货厂家承担。

20.4塞棒存放必须采用立放,禁止平放。

立放时以

棒头向上,棒尾向下。

存放地点保持干燥。

20.5造棒过程中塞棒不准与平台铁件直接接触,造

棒平台使用胶皮垫好。

20.6装配螺杆过程中力度适中,以紧到牢固为宜,

不得紧固过度而导致塞棒内螺扣损坏。

20.7棒尾紧固碗必须与塞棒紧密接合。

20.8塞棒装入中间包时,必须轻拿轻放,不允许有

冲撞现象。

在装配过程中,塞棒保持直立。

螺杆套入

横臂后,开启开闭器,不准棒头与上水口频繁接触。

塞棒装配采用直棒。

20.9中间包小火烘烤30分钟后验棒1次,开浇前

再验1次。

20.10中间包烘烤时间不得低于2.5小时,其中小火

烘烤时间不得低于50分钟。

以确保塞棒,干式料层预

热好、烘透,同时保证中包工作层烘烤温度大于1100℃。

21、中间包上水口使用及管理要求

21.1中间包上水口铝碳外壳、锆芯各部位尺寸执行目

前标准(见图)。

21.22#机上水口内径为φ28mm,0#机为φ30mm,使用

寿命大于12小时,不得发生锆芯脱落现象。

21.3中间包上水口在安装时,以高出座砖平面10mm为

宜,不得再高。

所涂火泥厚度适宜且均匀。

21.4上水口安装好后,使用烘烤置烘烤一定时间后再安

装塞棒,便于水口较好的固定。

21.5水口伸出中间包外壳部分必须很好的保护,不准其

受外伤。

在浇注过程中不准使用外力敲打水口。

21.6上水口存放点要保持干燥,水口不得受潮,存放以

大头朝下,小头朝上、直立放置。

22、石英、铝碳质水口

22.1水口外形尺寸及性能执行目前标准(YB/T4076—91)。

22.2水口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受到损伤的水口不再使用。

22.3水口的烘烤应以烘透,温度达到使用要求为准,铝

碳水口应烘烤到500℃以上使用。

22.4石英水口使用寿命大于3小时,铝碳水口使用寿

命大于6小时(拉低合金钢)。

22.5水口的存放以碗部向下直立放置。

23、中间包覆盖剂

23.1要求铺展性好,不冒黑烟,要有较好的保温及吸附夹

杂物的性能。

保温性能以中间包温度没有异常变化为基准。

23.2包装密封性好,不得有泄漏现象,单重为10kg/袋。

23.3存放要求干燥,不得受潮。

24、结晶器保护渣

24.1结晶器保护渣理化性能执行有关标准。

24.2保护渣熔速适宜(25~30s),熔解均匀;

消耗量不大于1.0kg/吨钢;

熔渣层厚度8~15mm,结渣圈要少且厚度不得超过1mm;

不能对铸坯质量造成影响。

24.3保护渣不准有结块现象,自出厂到使用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个月。

包装必须采用双层防水包装。

24.4现场存放必须保持干燥,不得受潮。

25、座砖

25.1座砖尺寸执行目前标准,理化性能按YB4074-91执行。

25.2材质采用高铝碳质,寿命30小时以上。

25.3座砖常温耐压强度不得小于30MPa,高温抗扩强度不得小于4MPa。

26、水玻璃

26.1理化指标执行行业标准。

26.2储存容器需密封,不得浸入水份。

26.3比重不得低于1.376kg/m3。

27、快换中包座砖、上水口

27.1座砖、上水口形状及尺寸执行目前图示标准。

27.2使用寿命要求大于30小时。

27.3座砖与上水口接合部位必须紧密。

28、快换中包滑块

28.1滑块形状及尺寸执行目前图示标准。

28.2使用寿命要求大于6小时。

28.3快换中包滑块平面要求光滑,无凹凸现象。

29、热电偶

29.1执行(YB/T163—99)标准,钨铼材质。

29.2型号为KW—1000、KW—600。

29.3使用误差小于0.5%,纸管与偶头粘接牢固,无脱落。

30、考核

违反以上工艺要求,因合金、耐材质量原因引起,按要求考核供货厂家;

因操作原因造成,每次考核岗位工50-200元。

第二部分工艺纪律管理及考核制度

一、混铁炉操作技术管理及考核制度

1、混铁炉的操作要求“慢、平、稳”,不准打反车停炉。

2、往混铁炉兑铁时要求“稳、准”,不得有洒铁现象。

若发生洒铁0.2吨以上,考核天车工、兑铁工各10元/次。

3、混铁炉出铁前确认好铁水包对正情况,不及将铁水洒在包外。

同时按转炉所需重量进行倒铁,误差控制在±

0.2吨以内。

若有违反,考核混操工10元/次。

4、混铁炉班长对炉内存铁量估计要正确,对铁水包包沿结渣及时组织清理,同时负责清理出铁口结渣。

5、领行工对每包铁水重量必须作出准确记录并汇报,班中每隔2小时取送样块一次,每间隔2.5小时测量铁水1次。

负责兑铁过程中指挥天车和摇炉工的操作。

若铁水重量汇报错误,考核20元/次;

未按要求取样和测温,考核10元/次。

二、辅料上料操作管理及考核制度

1、每种料分别存放于指定料仓,不及发生混料现象。

若发生混料,考核皮带工20元/次。

2、若有停产计划,料仓内存料不能大于4吨。

3、若有大块料,及时检出,不能有卡料现象。

4、根据生产要求,组织上料,不准发生断料现象,若发生断料,考核上料工20元/次。

三、废钢间技术操作管理及考核制度

1、根据生产所需,组织相应的冷料,不能有断料现象发生。

2、若有不合格生铁块(废钢),必须撒开使用,禁止集中装斗,超尺寸大块废钢(边长超过600mm),不能装斗使用。

3、废钢中有密封容器,废旧武器,氧化铁皮,铅、锡、铜等有色金属,带油污严重的废钢,不准装斗使用。

4、对违反以上要求的,考核废钢间操作工10元/次。

四、物料搭配及装入制度

1、物料搭配遵循铁水比例为70~75%,冷料比例为25~30%的原则。

2、装入量为23±

0.5吨,每超欠装1次考核10元。

3、雨雪天冷料潮湿时,采用先装冷料,后兑铁水的装入方法。

4、兑铁时要求天车工、领行工、摇炉工配合协调,不准有洒铁现象。

洒铁在0.2吨以上,考核责任者10元/次,联带考核车间主管领导经济责任制考评分2分/次。

5、兑铁过程中炉子前方60度角内距炉子10米远的范围,不准有人停留,否则考核炼钢工10元/次。

五、造渣料加入操作及考核制度

1、根据铁水、废钢成份及冶炼钢种要求,合理加入造渣剂,禁止盲目地进行大渣量操作。

2、造渣料按两批加入,第一批加入总量的三分之二。

3、轻烧白云石按20Kg/t以上进行加入,禁止少加或不加。

4、铁矿石在吹炼10分钟以后禁止加入。

总加入量不大于15Kg/t钢。

5、拉碳前1分钟禁止加入任何物料。

6、违反以上规定,考核炼钢工及车间主管领导20元/次。

六、氧压控制及考核制度

1、吹炼氧压控制为0.8~0.85Mpa,终点拉碳氧压不大于0.9Mpa。

2、氧压低于0.6Mpa时停止吹炼。

3、违反以上规定,考核责任人50元/次。

七、工序温度控制及考核制度

1、转炉过程温度控制要求均衡升温,禁止某一时段温升过慢或过快。

2、铁水温度低于1200度以下,可干吹1分钟左右再加造渣料。

3、转炉出钢温度根据调度指令温度,结合过程温降来倒推确定。

调度指令温度见工序温度制度表。

如普碳钢:

1570~1590℃(夏季连浇),1580~1600℃(冬季连浇)。

4、转炉氮后温度与指令温度±

10℃度不合,考核责任班组5元/炉;

两者相差40℃,考核责任班组10元/炉。

5、若连铸平台温度低于1550℃,当班调度长组织分析,责任班组写出分析报告。

未组织分析会,考核调度长与责任班组20元/次。

6、连铸平台温度达到拒浇温度而造成吊回回炉、倒浇、折包等事故,考核责任单位100元/次。

八、终点控制制度

1、终点碳的控制

16Mn、普碳Q235、Q215:

≥0.06%

20#钢、20MnSi、S290、D290:

≥0.07%

Q195-L:

≤0.05%

Q195、DL510L:

0.04~0.07%

2、终渣R、MgO、FeO的控制

R:

2.8~3.5,MgO:

8~12%,TFe:

<

20%

3、普碳钢终点温度不大于1700℃(开罐除外),其它任何钢种不大于1750℃(不包含开新炉)。

4、违反以上1、3条两条,考核责任者10元/次,违反2条考核5元/次。

九、脱氧合金化管理及考核制度

1、所有潮湿合金一律不准入包,合金带粉末不能大于5%。

2、除脱氧剂外,其余合金必须出钢至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时加入。

出到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时加完,禁止出钢前加入包内。

3、脱氧剂按0.5公斤每吨钢加入,特殊情况酌情处理,其余合金根据钢种来定。

4、任何情况下严禁用合金加入炉内压渣。

5、违反1、2条,考核责任者10元/次;

违反4条,考核责任者200元/次,屡教不改者交厂部处理。

十、出钢控制

1、炼钢工工确认包况,对不适合出钢要求的钢包,可以要求调换。

2、出钢前禁止向钢包内加入调温废钢。

3、出钢口维护良好,确保钢流圆而不散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