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34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4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做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Word文档格式.docx

在完善监督体系方面,各省结合监督工作形势,进一步强化了监督网络建设。

广东省为应对日益繁重的监督任务,加强省市质监站联动,强化质量监督网络,确保全省在建项目得到有效监控。

新疆自治区已把地市质监机构建设纳入了议事日程,着力推进监督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在创新监督模式方面,各地能够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上海港监督站施行了分类指导和差别化监督的模式,努力做到监督资源的合理配置。

贵州省在通村公路项目中采取县交通局派驻监督员的模式,有效解决了通村公路监督难的问题。

对于灾后重建项目,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质监机构,充分发挥援建省份和重建项目所在地市质监机构的作用,强化监督检查,确保了恢复重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转变监督机制方面,辽宁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由靠前监督向集中监督转变,由单项督查向三位合一督查转变,并且建立跟踪落实档案,督促落实,跟踪整改,实现监督闭合,提高了督查工作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福建省针对监督任务重与监督力量不足的矛盾,突出政府监督的宏观管理职能,监督工作重心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工程实体向管理行为转变、由微观监督向宏观监督转变和由注重技术向行政执法转变。

在强化监督措施方面,各质监机构能够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湖南省实行的监督组负责制、监督交底制,对于监督工作自身起到了规范作用。

广东、四川等省对在建项目组织开展质量综合检查评比,充分调动了从业单位积极性。

黑龙江省针对“三年决战”的公路建设形势,采取质量周报制度、材料准入制度。

浙江省针对工程常用产品提出了治理管理实施意见,实行了工程原材料和常用产品质量抽检制度,每季度对抽检结果进行汇总和通报。

甘肃等省采取的“一季一督查,两季一分析”的办法,对于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强化监督效果十分有益。

在质量通病治理方面,河南省在重点公路工程全面开展了“创优质工程”活动,特别是在强化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面,探索了一些具体做法,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取得了良好效果。

陕西省开展了高速公路边坡、隧道排水系统、改性沥青监控等“三项治理活动”,并在近三年通车项目上开展了“质量回头望”活动,全面促进工程质量上台阶。

上海港质监站结合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提出若干攻关课题,组织勘察、设计、监理单位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实施防治措施,建立工程质量的技术支撑体系,提升了工程质量水平。

在监理和试验检测管理方面,辽宁省对高速公路监理人员进行了清理整顿,结合“监理行业树新风”活动和信用评价工作的开展,建立了严格市场准入、严格执业管理、严格动态监管的长效管理机制。

天津市在监理新风建设活动中明确活动内容和目标,召开专题推动会,认真调研分析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重点,积极推动,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江苏等省围绕“第三方检测”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利弊分析,摸索了一些管理经验。

从部质监总站和各省市质监机构质量督查及上半年质量状况统计分析看:

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状况总体稳中有升。

全国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均高于90%,与2008年下半年环比分别提高0.3、0.3和0.5个百分点;

水运工程原材料、桩基码头、航道整治工程抽检指标总体合格率环比分别提高0.5、0.5和1.3个百分点。

今年,部组织了14个省的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共督查了26个高速公路项目,总计2735公里,及部分农村公路和四川灾后重建项目,其中26个高速公路项目共现场抽检7525点,合格率80.9%,较2008年提高1.9个百分点。

水运工程共督查了18个项目,共现场抽检3191点,合格率93.6%,与2008年基本持平。

(二)安全监管工作明显加强。

今年以来,湖南、山西、陕西、黑龙江、贵州等省大量公路水运工程项目集中开工,建设规模空前,不少省份处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

在工程建设规模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全国交通运输建设领域共发生安全事故73起,死亡111人,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1%。

死亡3人以上事故6起,死亡29人,同比分别减少14.3%和6.5%,成绩来之不易。

在健全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方面,安徽省强调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通过健全“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督促、建设单位主导、政府部门监管”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把发挥建设单位主导作用作为工作重点。

贵州省组织研究编制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监理指南》,对发挥监理现场巡视监督作用,规范其执业行为,是非常有益的。

在完善安全监管法规体系方面,各地不断健全和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为依法行政提供了重要依据。

浙江省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列支程序和使用清单,我部进行了转发,对交通运输行业规范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丰富督查手段方面,各省在综合督查基础上,不断丰富督查手段,创新督查方式,除了强化综合大检查、专项督查、整改复查、市际互检、明查暗访等多种方式外,还进行了其他一些卓有成效的督查工作。

福建省今年扎实开展了“一月一督查,一季一分析”活动,得到省厅的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发现的有些重大问题已引起了省厅领导高度重视,并作了批示。

在标准化工地建设方面,很多省份推行标准化预制、标准化管理,并召开安全生产现场观摩会,进行标准化定型设施、标准化吊装作业等的推广和普及,加强职民工驻地标准化建设,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推广借鉴。

如上海、浙江、福建、河南、云南等地在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方面成效显著。

在依靠科技进步方面,各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技术密集优势,结合工程项目,对安全监管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福建、安徽、湖南等省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公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公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公路施工安全生产评估等研究,并依托重点工程开展特大桥梁安全成套技术研究,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安全生产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在经验推广和教育培训方面,浙江省推出杭州湾跨海大桥为典型示范工程,总结推广其实现亿元产值“零伤亡”的成功经验。

安徽省以推广实施“单元预警法”为重点,强化施工现场监管的执行力。

甘肃省构建“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进行教育培训试点,开展隧道塌方应急处理演练,推广“路桥质量安全施工控制法”。

(三)省级质监机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目前,全国已有辽宁、浙江、湖北、河北(水运)、海南、贵州、云南、新疆等8个省区的质监机构完成了站改局的改革,相应地增加了监督人员编制。

其他一些省站的改革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监督机构改革工作所取得的可喜进展,说明监督机构的重要性及其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充分重视,说明各地质监机构和广大监督人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严格执法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这些效果的取得,核心还是取决于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监督机构给予的准确定位和支持力度。

辽宁省交通厅就把省质量安全监督局定位为交通厅的“眼睛”,把监督工作看作是工程质量的“纪检”。

通过昨天的交流和座谈,我们充分感受到辽宁省交通厅对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监督工作认识十分到位,对监督机构的定位十分准确,支持力度也非常大,这样的结果使监督工作取得的效果也最为明显。

(四)质监系统“学树创”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7年以来,我们在质监系统开展了“学树创”活动,得到各级交通质监机构的积极响应。

各地纷纷开展各项活动,逐步形成了共学先进、共树新风、共创一流业绩的可喜局面,“严格监督、公正执法”作为质监文化精神内涵和目标准则,被广大监督工作者所认可。

福建省质监站开展了争创“党员先锋岗”等系列活动,召开了省“交通质监风采”报告会;

北京、新疆、兵团、陕西、山西、天津等多个省级质监站在四川汶川地震中开展了爱心救助活动;

广东、重庆、辽宁、黑龙江、江西、河北水运等监督单位以“学树创”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政务公开、监督手段创新、推进廉洁监督;

安徽、宁夏、湖南、湖北、吉林等省开展了交通质监系统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

活动开展两年来,行业文明建设内涵进一步丰富,质监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树立了讲奉献、能吃苦、不怕难、敢碰硬的良好形象,涌现出多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得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在近年来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各级质监机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质量安全形势的稳定好转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年来,通过广大交通建设者的共同努力,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状况和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成绩来之不易。

主要得益于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质量安全工作的一贯重视;

得益于相关部门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从业行为;

得益于各级监督机构工作抓得深入、抓得实在;

得益于广大监督工作者的辛苦努力。

我在此向大家表示真诚的感谢!

 

二、工程质量安全形势平稳,但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工程质量方面,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形势基本稳定,重点建设工程质量总体受控,但由于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工程实体个别抽检指标合格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质量隐患和质量通病仍然存在。

安全生产方面,今年的事故死亡人数虽然得到较好控制,但事故类型和性质不容忽视,有些原本不该发生的事故,反映出很多项目和单位忽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粗放,这些问题更加值得我们警醒。

明年,全国交通大建设、大发展的形势不会改变,建设规模大、项目数量多、监督任务重,制约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客观因素仍然存在,形势不容乐观。

(一)规模因素。

今年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约7500多亿元,同比增长42.5%,公路建设投资增长52.9%,高速公路建设规模持续增大。

目前,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多达400多个,在建里程超过3万公里。

由于建设规模与资源配置失调,建设环境协调难度增大,建设成本持续增加,建设条件更加复杂,最终对工程质量、安全都将形成不利影响。

(二)工期因素。

一些地区和项目工期安排不合理,赶工期、压缩工期现象较为普遍。

有的前期工作不充分,施工中经常受到征地拆迁、阻工事件等建设环境问题影响,项目实施中有效工期更加缩短,个别工程实际工期不足一年。

由于赶工、抢工,合理工期无法保证,现场交叉作业,施工组织无序,路面层间污染难以控制,甚至一些桥梁存在的质量缺陷来不及返工,增加了质量安全风险。

(三)市场因素。

去年以来,各地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规模的建设使从业单位技术和管理力量被稀释,分包转包现象有所增加,施工单位管理薄弱,对分包工程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包代管现象难以避免,质量安全责任制难以落实到位。

(四)人员素质因素。

各地和相关行业都在实施扩内需、保增长,都在扩大规模、增加项目、争取优势从业队伍,整个建设市场资源进一步紧张。

有些省份项目管理队伍原本有限,建设项目陡然增多,管理和技术队伍不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高素质从业队伍缺乏,进入建设市场的从业单位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漏洞和隐患增多,工程质量安全保证度下降。

(五)前期工作因素。

部分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足,相关工作深度不够。

有的工程项目设计文件缺乏必要的优化,工程施工中变更频繁,不可预见性和随意性增大,工程质量安全隐患增多。

(六)农村公路资金因素。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数量多、分布广、差异性大。

国家补助资金有限,而一些地方财力不足,配套资金无法兑现,导致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压力大,技术标准不同程度地有所降低,加之技术和管理跟不上,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安全。

(七)工程项目自身因素。

目前,山区公路、跨海和深水工程项目增多,公路桥隧工程比例增大,中西部山区高速公路项目桥隧比例较高,有的桥隧比例甚至超过70%。

工程地质状况复杂、施工环境恶劣、建设条件艰苦,工程施工难度增大。

而建设管理不到位,分包转包屡有发生,现场安全隐患大量存在,加剧了政府质量安全监管的难度和风险。

三、明年的工作重点

明年是“十一五”的收获之年,交通建设大发展、大建设的势头仍将持续,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仍是重中之重。

注重发展质量,强化精细管理,提高工程品质,是本次会议达成的共识。

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个服务”的要求,认清形势,服务大局,明确职责,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狠抓落实。

要紧密结合中央要求和交通运输部总体部署,抓好突出问题治理工作,继续开展工程质量安全督查,深化砼质量通病治理活动,促进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严格落实施工一线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开展桥隧施工风险评估,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控制事故总量,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为此,质监系统明年应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高度重视工程质量,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只有高质量的建设工程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形势下,交通运输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工程质量工作,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工程质量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由于质监机构的职责和工作性质决定,监督工作不是全天候和全覆盖,过分依赖政府监督势必造成质量责任的缺位和错位。

因此,抓好工程质量,核心是要强化全员工程质量意识,重点在于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键在于制度和责任的落实。

工程质量是系统工程,是建设单位管出来的,是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单位干出来的,强化其质量意识,最终要落实在建设单位的具体管理工作中,体现在从业单位的质量行为上。

只要各从业单位把质量意识认真落实到工程建设实际中,工程质量水平提高绝不是一件多么难办的事。

(二)牢牢把握监督重点,进一步增强监督效果。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建设项目数量激增,给质量监督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监督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转变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手段,把握监督重点,实施差别化管理,进一步增强监督效果。

对于那些投资规模大、项目数量多的省份,部里将重点关注;

对于技术风险高、质量隐患大的大型桥梁、隧道、水下工程,以及桥梁隧道等结构工程比例较高的工程项目,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质监机构应将其作为质量监督重点对象,对其质量管理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加强督查、不留死角,发现其管理和质量问题要认真分析、严肃查处。

各省区监督机构还应结合本地实际,对地市质量管理工作加强督查,研究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监督执法体制。

(三)不断创新监督模式,进一步发挥建设单位主导作用。

建设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于项目法人、项目经理和项目总监这“三个关键人”,其中项目法人尤为关键。

日前,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中治工发[2009]6号)和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安监总局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均对落实建设单位责任提出了要求,明确建设单位是项目实施管理总牵头单位,要求其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定期检查并解决问题,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程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仍将超常规,监督工作也必将超常态。

要苦干加巧干,更要根据质监机构改革和建设形势发展需要,调整工作思路和监督模式。

要落实中央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相关要求,提纲挈领,把握关键,努力实现监督重点由工程实体向管理行为的转变,采取“四两拨千斤”的办法,把项目法人及其管理行为作为主要监督内容,采取项目量化评价、排序等办法,形成激励和竞争机制,进一步发挥其总牵头单位的主导作用。

(四)切实抓好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

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转入崇山峻岭和深水远海地区,公路工程桥隧比例显著增大。

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一定要牢牢把握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把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要按照部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示范项目和示范标段,深化治理活动的开展。

要从原材料质量控制入手,在管理、工艺、工法方面下功夫,因地制宜,完善制度和措施,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提升混凝土质量与品质,提高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

目前,各省区市和新疆兵团均已确定了示范项目,有22个省市制定了实施方案并报备部总站。

在明年质量督查中,我们要把砼质量通病治理情况和取得的实际效果作为一个重点进行督导。

(五)切实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安全监管工作。

近几年,随着对建设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监督机构陆续承担了安全监管工作。

实事求是地讲,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的确带给我们很大责任和压力。

从现实角度考虑,国家的安全管理模式是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即企业主体和政府监管主体。

主管部门尤其是行政一把手要负总责,承担监管主体责任。

把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合二为一,是一个比较现实和有效的选择,也有利于监督机构的改革和长远发展。

从国外经验看,全面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政府监管的长期方向。

今年5月18日,家宝总理就湖南株洲红旗路垮桥事故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项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都要高度重视安全和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要贯彻始终。

德江副总理在今年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交通运输行业要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实现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协调发展。

无论是从国家、行业发展对质量安全的总体要求,还是从监督机构自身发展完善的角度看,切实抓好安全监管,把握安全工作规律,尽快进入角色,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是要加强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建设,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

目前,大部分监督机构都成立了安全科室,落实了人员,开展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七部委《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政府安全质量监管队伍建设,充实监管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障监督机构经费,建立责权明确、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安全质量监管队伍。

各站、局要按照通知精神和省厅安排,积极争取条件,推动安全监管组织体系建设,全面履行好监管职责。

同时,要高度重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工程项目归根结底是企业干出来的,安全管理工作主动权主要还在企业。

施工企业承担着现场安全管理职责,是最基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一环。

加强政府监管,主要是保持安全生产的外部压力,决不是替代建设和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

立法是一个点,执法是一条线,守法才是一个面。

只有真正建立起以项目管理为主导,以施工企业为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二是要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从源头上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06年以来,部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部署,连续4年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基本理清了公路水运工程的各类重大危险源,找到了主要影响因素和一些深层次原因,进而在07年提出“两项达标,四项严禁和五项制度”等管理办法,对促进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集中开展隐患治理,是从源头和根本上防范事故的有效途径,很多积重难返的问题和沿袭多年的危险做法得到彻底解决。

不少地区以集中治理某种事故隐患为突破口,强化安全管理,杜绝了同类重大事故的发生。

四川省以董家山隧道瓦斯爆炸事故为戒,全面排查瓦斯隧道隐患,在全省瓦斯隧道施工中采取统一的防爆措施,执行严格的进出隧道安检制度。

重庆市认真吸取武隆芙蓉江大桥吊篮坠落事故教训,全面排查高墩大跨桥梁施工隐患,严格规定40米以上高墩施工必须安装载人电梯。

通过专项治理,集中消除了重大事故隐患,推出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真正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三是要保证安全投入,推行工地安全标准化建设。

施工现场必要的基本安全防护设施,犹如避免零星事故发生的防火墙,是保障一线作业人员安全的重要外部条件。

通过近五年3人以下一般事故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一般事故比例偏高,与安全防护措施简陋或缺失有相当的关联度。

我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安全保障缺乏物资前提,是极其危险的。

当然仅有外部的安全防护措施也不是唯一有效的万能药,但是缺少这味药,施工安全风险要呈几何形陡增,道理显而易见。

财政部和安监总局于06年底出台了《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为建设安全生产投入提供了资金来源保障。

部2007年1号令以及“两项达标,四项严禁和五项制度”也强调安全投入和标准化建设。

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和管理,值得借鉴。

同时,要树立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零容忍理念,提倡创建零伤亡工程,积极推进工地安全标准化建设,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尽快制定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和施工人员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标准,开展平安工区达标验收,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管理精细化。

上海港根据《上海市水运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办法》,连续3年开展平安工区创建活动,起到了示范作用。

四是要稳步推进桥隧工程风险评估工作。

很多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的背后都有血的教训。

“8.13”事故后,部领导提出了开展桥隧工程设计和施工风险评估的要求。

痛定思痛,我们深感这项工作意义重大。

今天看来,假如凤凰桥的设计方案经过安全评估,可能就会采用另外一种桥型方案,没必要冒这么大的安全风险。

假如施工阶段进行了安全评估,就会发现施工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多达12种以上的违规操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悲剧的发生。

05年以来的事故统计反映,桥隧事故比例占65%以上。

明年将是交通建设史上新的高峰年,控制好施工安全将是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任务,桥隧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办法和相关指南要尽快出台。

各省要根据实际推动这项工作的起步和开展,逐步实现对桥隧工程施工风险的科学控制和管理。

总的要求是,评估组织要以施工企业为主体,建设单位、主管部门逐级开展;

评估内容要突出危险环节,解决实际问题;

评估方法要简单易行,务求实效。

(六)切实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监督队伍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基础。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各级质监机构人员少、任务重,监督工作难度和强度加大。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有关要求,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