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3513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6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理综试题文档格式.docx

A.

葡萄糖是肝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肝细胞中可能发生了脱氨基作用进而产生尿素

C.葡萄糖经氨基转换作用可以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D.氨基酸和葡萄糖在肝细胞内都可以转变成脂肪

4.我国科学家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将病人体内的某种癌细胞与能呈递抗原的细胞进行“杂交”,研制出一种新型“肿瘤疫苗”,这种疫苗能够“教会”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杀伤癌细胞。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能呈递抗原的细胞”中含有原癌基因且处于激活状态

B.人体内能呈递抗原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和记忆细胞

C.可用灭活病毒诱导癌细胞与能呈递抗原的细胞“杂交”

D.“肿瘤疫苗”注入人体后可以直接杀死绝大部分癌细胞

5.在长期干旱条件下,观赏植物蝴蝶兰可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以适应这种恶劣环境。

下图表示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蝴蝶兰CO2吸收速率的昼夜变化,下列据图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叶肉细胞在O〜4时不能合成ATP和[H]

B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10〜16时不吸收CO2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10〜16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全部停止

D.正常条件下蝴蝶兰在6〜20时间段内光合作用都强于呼吸作用

6.天宫一号舱内所用的绝缘材料-——酚醛树脂,是苯酚与甲醛聚合反应的产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体型的酚醛树脂具有热塑性B.苯酚可作食品消毒剂

C.酚醛树脂是一种易降解材料D.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

7.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克水中含有价电子数目为8NA

B.22.4L的N2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数为3NA

C.1molFeCl3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时,产生的胶体中粒子数目为NA

D.含有中子数为6X6.02X1O23个的甲基(一13CH3)中,其质子数为9NA

8右图为干冰及其晶体的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构成干冰的微粒是C原子和O原子

B.CO2为极性分子

C.

干冰溶于水时有共价键要生成

D.干冰中只存在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9.表示下列变化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a2S溶液呈碱性:

B.向饱和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FeCl3溶液:

C.在强碱性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

D.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水溶液:

10.

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molH的能量低于1molH2

B.量热计可测量HCl的能量

C.反应热指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

D.由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11由反应关系式:

,其中A为有机物。

下列分析一定不正确的是

A.取适量A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试管中始终有油层

B.若B与AgNO3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则A可能为氯代烃

C.若B、C均为有机物,则A可能既不是酯也不是氯代烃

D.若B、C均为中学常见有机物,反应条件为酸催化,A不可能为烃类

12.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2(g)和B2(g),发生反应:

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n点的温度低于点

Cm点反应达到平衡点

Dm点的转化率高于n点

13.分别取等质量的镁、铁细小颗粒进行下列操作:

I.将少量镁铁混合均匀后一次性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得到图A、B;

II.分别向盛镁、铁的两试管中逐滴缓慢滴入等浓度稀硫酸(滴速相同),得到关系图为C、D。

则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O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严禁超速"

是为了减小汽车的惯性

B.秒、摩尔、安培均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分子很小,任何情况下都可把它看成质点

D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时,减小两板间的距离,两板间的.电压将增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体的机械能减小时,其内能必定增加

B.分子a从远处由静止释放向固定不动的分子b靠近,当a受到b的分子力为零时,a、b的分子势能最小

C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因此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它得到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16.下列关于人造卫星与宇宙飞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媒娥一号绕月卫星的圆轨道半径和周期,可以算出月球的质量

B.在地面上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发射速度应大于11.2km/s

C.神舟七号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D神舟八号是在天宫一号运行的圆轨道上运行一圈后,再加速追上天宫一号并与之对接的

17.

在电荷量分别为-q和+2q的两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

在两点电荷连线(水平方向)的中垂线上有a、b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均为水平向左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a、b两点的电势相等

D.带正电的试探电荷在a点时具有的电势能比在6点时大

18.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A、B间接触面粗糙,它们以沿斜面向上的相同初速度冲上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

在A、B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上升过程中,B物块受到沿接触面向上的摩擦力

B.下滑过程中,A、B两物块将发生相对滑动

C.上升和下滑过程中,B物块始终不受摩擦力

D.A、B两物块上升至最高点时,它们均处于平衡状态

19.如图所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一条直线上,两个振源A、B相距8m。

在t0=O时刻,A、B开始振动,它们的振幅相等,且都只振动了一个周期,A、B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若A振动形成的横波向右传播,B振动形成的横波向左传播,波速均为10m/s,则

A.t1=O.2s时刻,两列波相遇

B.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遇到大于1m的障碍物,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AB连线中点C处的质点的搌动速度始终为零

D.t2=0.8s时刻,B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2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内阻为r,A、B、C为三个相同的灯泡,其电阻均为2r/3,当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

A.A灯变暗,B灯变亮,C灯变暗

B.A灯与C灯的电流改变量的绝对值相等

C.A灯与B灯的电压改变量的绝对值相等

D.电源输出的电功率减小

21.如图所示,左端面定有轻弹簧的物块甲以3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块乙以4m/s的速度向右运动,甲、乙的质量均为2kg。

当乙与弹簧接触后(不粘连)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5J

B.当甲、乙相距最近时,物块甲的速率为零

C当乙的速率为0.8m/s时,甲正在做加速运动

D.当甲的速率为4m/s时,弹簧为自由长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22.(17分)

(1)小张利用教材上“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将重物连接在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的纸带上,让重物无初速度下落来研究重物的运动情况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直。

他按正确的操作打下并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到E之间的各点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各个点。

已知打点频率为f,该同学测得O到A、C、E各点的距离分别为d1,d2,d3

①打点计时器打D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

②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2)

现要测量一节电动势约为2V,内阻在0.1〜0.3Ω之间的旧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10kΩ

B.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0.3Ω)

C.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0.05Ω)

D.定值电阻R1,(阻值1Ω,额定功率0.5W)

E.定值电阻R2(阻值10Ω,额定功率0.1W)

F.滑动变阻器R3(阻值范围0〜1OΩ,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R4(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0.5A)

小李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利用该电路,小李在实验中正确操作,测出了多组数据,作出了图乙所示的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之同的关系图象。

①在小李设计的电路中,定值电阻选的是_______,为使实验误差较小,电流表应选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只填器材序号字母);

②利用图乙测出的蓄电池电动势E=_______V,内阻r=_______Ω。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3.

(16分)在一种速降娱乐项目中,小王乘坐在吊篮中,和吊篮一起通过滑轮沿一条始终与水平方向成53°

夹角的倾斜钢索,从速降的起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下骨过程中吊篮顶端的钢绳与倾斜钢索保持530夹角不变。

已知速降起点到终点的钢索长度L=112m,小王和吊篮的总质量m=50kg,忽略空气阻力,g=10m/s2,

6求:

(1)下滑过程中钢绳对吊篮的拉力大小。

(2)小王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3)下滑到达终点前瞬间,小王和吊篮所受重力的功率。

 

24.(19分)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轨道与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半圆轨道平滑相接,半圆轨道两端点A、C的连线是一条竖直线,O是圆心,整个装置处于方向水平向右,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

水平轨道上,一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物块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恰好能到达轨道最高点C。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且qE<

mg)。

(1)求物块在A点处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2)求物块运动起点距A点多远?

(3)若水平轨道粗糙(仍绝缘),物块仍从原起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当它运动至A点时,保持电场强度大小不变,而方向立即变为竖直向上,物块也恰能到达最高点C。

求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25.

(20分)如图所示,小车的平板距水平面的高度h=O.8m,其上是固定在小车上,两侧与小车平板相切、中间突起的对称曲面(曲面最高处的切线水平),小车和曲面的总质量为M=3kg,静止在水平面上。

今有一个质量m=1kg、可以视为质点的小球,以v0=4m/s的水平速度从左端滑上小车,恰好能通过曲面的最高点,此后小球沿曲面右方滑下。

求:

(不计—切摩擦,小球在曲面上运动时始终与曲面接触.g=10m/s2)

(1)曲面最高点距小车平板的高度。

(2)小球在沿曲面下滑的过程中,对曲面的压力做的功。

(3)若曲面最高点距小车平板的高度为0.9m,求小球落地瞬间,落点与小车某侧端点的水平距离。

26.(14分)X、Y、Z、W、R、U为六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图:

(1)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1.5倍,R在常温下为气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元素Y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_______族。

②这些元素中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写化学式),这些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能否形成氢键?

______(填“能”或“否”)。

③Y和R形成化合物空间构型是_______;

电子式_______,其固体形成_______晶体(填类别)。

(2)当U为元素周期表第15列的短周期元素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U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

②用W的某单质作电极电解NH4HCO3水溶液,装置如右图。

试写出电极a的名称_______(“阳极”或“阴极"

b电极有两种气体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若a电极周围产生的气体是混合气体,则其化学式分别为______(写化学式)

27.

(16分)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乙烯。

如图所示,在仪器A中加入约20mL乙醇与浓硫酸(体积比为1:

3)的混合液,加热混合溶液迅速升温到1700C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温度计的作用______。

(2)乙醇与浓硫酸混合的顺序为______;

混合时边摇荡边将容器浸没在冷水中,其原因是______

(3)请设计实验确定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可选用的试剂有:

品红试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溴的水溶液。

(4)该反应中,制备CH2=CH2的反应机理如下:

A分析上述反应机理,浓硫酸在制乙烯过程中起的作用为______,反应①为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B.实验室制备乙烯时常提前几天将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其目的是______。

28.(15分)下列方框中的字母A〜K均代表有机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

(1)已知烃A相对氢气的密度为21,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结构简式是______分子中在同一个平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__个。

(2)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3)常温下a、b均为液体,反应后液体未分层。

则a、b分别是______(写化学式)。

(4)F和D发生酯化反应,写出所有可能生成的酯的结构简式______。

(5)I为F的同分异构体,已知:

其中J、K为六元环状物,且K为芳香族化合物。

①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②J到K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9.(15分)火力发电厂会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

对电厂燃煤废气的处理可实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

某小组设计方案如下:

(1)脱硝:

将氮氧化物(NOr)在催化剂作用下用CH4还原,所得产物均为空气的重要成分。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脱碳:

在一定温度、10L容器中充人1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

经1Omin反应后达到平衡.测得CH3OH为0.75mol。

则:

①O〜1O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②平衡时,反应放出热量______kJ。

③温度一定,平衡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当压强大于P1时,转化率迅速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脱硫:

燃煤废气经脱硝、脱碳后,与一定量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

①硫酸铵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室温时,向0.2mol/L(NH4)2SO,溶液VmL中,滴人0.2mol/LNaOH溶液体积为VmL时,溶液呈碱性。

所得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______;

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

已知该混合溶液PH为a,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H+)的为______mol/L0

30.(20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I.(8分)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图。

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此时溶液呈蓝绿色(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

请回答

(1)一段时间后①号试管中的溶液由蓝绿色逐渐变成黄色,原因是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______,这种产物产生的场所是细胞中的______。

(2)该实验中的葡萄糖为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的营养要素是______。

向培养液中接种酵母菌之前应该对培养液依次进行调整PH和______处理。

(3)设置②号试管的作用主要是排除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乙中最可能正确表示①号试管内玻璃管口气泡释放速率变化的曲线是______

II.(12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人和高等动物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完成该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兴奋在该结构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当兴奋到达突触时,存在______内的递质,只能由______释放。

然后作用于______.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动物的激素调节时,发现若向小白鼠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此做了如下两种不同的假设:

假设一:

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假设二:

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为了探究原因,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若假设一成立,则实验后检测血液中促甲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与实验前相比,A组会______,B组会______。

②若假设二成立,则实验后检测血液中促甲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与实验前相比,B组会______A组会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31.(22分)回答下面的遗传学问题。

I.(10分)下图是根瘤菌细胞内固氮基因进行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①和②所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

若图示表示以甲链为模板合成乙链,则该过程称为______,此过程中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位点在基因的______区。

(3)若甲链中的一段序列为……TTACTTCAAACCGCG……,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是:

甲硫氨酸-赖氨酸一苯丙氨酸一甘氨酸,已知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起始密码),请据此推测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运载甘氨酸的tRNA上与密码子配对的三个碱基是______。

(4)根瘤菌中的固氮基因存在于______上,若将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并成能功表达,那么该转基因水稻的固氮性状在遗传时会表现出______的特点。

(5)若固氮基因的编码区中发生了某个碱基对的替换后,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没发生任何改变,原因是______。

II.(12分)生物的性状有的仅由一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

荠菜(2N=32)是一年生植物,果实的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两种纯合类型的荠菜杂交,F1全为三角形,用F1与纯合卵圆形品种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1:

F1X卵圆形,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三角形:

卵圆形=3:

1;

实验2:

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三角形:

卵圆形=15:

1。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______可推知,莽菜果实的形状是由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对基因控制的。

(2)实验2产生的F2中三角形荠菜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

(3)让实验1得到的全部F2植株继续与卵圆形品种杂交,假设每株F2代产生的子代数量相同,则F3的表现型及数量之比为______。

(4)从实验2得到的果形为三角形的荠菜中任取一株,用果形为卵圆形的荠菜花粉对其授粉,收获所有种子并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

观察这个株系的果形种类及数量比,理论上可能有______种情况,其中果形为三角形:

卵圆形=1:

1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为______。

(5)所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31条的荠菜植株,称为单体荠菜。

分析发现,形成这种单体莽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正常植株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______的异常分裂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