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生物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208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9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七上生物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上生物教案.docx

《七上生物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生物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上生物教案.docx

七上生物教案

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合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学习和观察,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和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每个说出自己认识的一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归纳植物的四个类群。

二、合作探究

1、欣赏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请分析:

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

请阅读课本P78第二段回答。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上述现象吗?

2、读P78-79图Ⅲ―1和图Ш―2联系生活实际回答:

(1)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吗?

(2)根据课前的观察,阅读课本P78—79回答:

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它们是怎么生活的?

(3)藻类植物和你平时见到的植物有什么不同?

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

(4)阅读课本P80图Ш―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

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3、各小组观察课前采集到的当地常见的苔藓植物并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苔藓和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有什么主要区别?

(3)如果你生活的地方看不到苔藓植物,你能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吗?

 

三、拓展创新

1、如果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就会长出绿膜,水就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

2、如果你在森林里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来辨别方向?

3、某地修建了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几年后这里许多绿茸茸的苔藓植物都不见了,为什么?

4、现在的蕨类植物还能形成大片的森林吗?

为什么?

 

四、归航拾贝

 

五、达标测试

(一)选择题

1、有些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可以盆栽用于观赏,这些盆栽蕨类应放在( )A室外阳光充足处B室内光线阴暗处C室内光线明亮处D暗室内

2、铁线蕨的茎是( )。

A在地上直立生长B在土中的根状茎

C在土中和地上生长 D尚没有形成

3、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苔藓植物( )。

A.葫芦藓 B、墙藓 C.地钱  D.紫菜

4、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主要原因是(  )。

A.叶子太薄B.茎太细小C.没有真正的根D.靠孢子繁殖

5、葫芦藓的根状物被称为假根,这是因为( )。

A它只能吸收水分而不能吸收无机盐

B它只能吸收无机盐而不能吸收水分

C它主要起固着作用,而很少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

D它既无固着作用,也无吸收作用

6、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 )。

A.陆地上 B.淡水中 C.水中D.海水中

7、大气中的氧气最重要的来源是( )。

  A.藻类的光合作用  B.苔藓类的光合作用

  C.蕨类的光合作用  D.森林的光合作用

8、海洋鱼类的食物最终来源于( )。

  A.海洋藻类 B.小鱼 C.小虾 D.海洋中的种子植物

9、鱼缸长久不换水,缸的内壁上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原因是( )。

 A.水被细菌污染而成绿色B.鱼排出的粪便呈绿色

 C.水中含丰富的二氧化碳和鱼的粪便而长出大量绿色细菌

 D.水中含丰富的二氧化碳和鱼的粪便而长出大量绿色微小的藻类

10、水绵可从下列哪种环境中采集到?

(  )。

  A.小河的浅水边 B.大西洋的海底C.潮湿的土坡上 D.海边的洼地

11、形成地层中煤矿的是( )。

  A.远古时期的苔藓  B.远古时期的蕨类

  C.远古时期的藻类  D.远古时期的被子植物

(二)填空题:

1、我们常见的蕨生长在___和___的阴湿环境中。

2、___植物具有假根;___植物的茎横横卧在地下生长;___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三)分析说明题:

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解放前,在我国某些山区、高原和内陆地区,常会看到这样的人,他们脖子肿大,呼吸困难,劳动时心跳加快,气喘嘘嘘,这种病属于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这种病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而引起的。

早在公元4世纪,我国的中医药就找到了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方法,我国中医提倡食用海藻等海生植物,这对防治这种病有很好的效果。

(1)试列举出能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两种食用海藻:

___和___等。

(2)目前我国大力推广、方便而有效的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办法是:

提倡食用___。

2、在夏季的树林里,人们常发现树干朝北的一面总比朝南的一面苔藓植物长得旺盛些,,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右图中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葫芦藓和蕨的植株,据图回答。

(1)图甲中___(填字母)只起固定作用,图乙中___(填字母)起固定作用外,还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图甲中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__,(填字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是___。

(填字母)

(3)图乙中A、B、C中都有___组织和___组织,能运输___、___和___。

而图甲中的

A′、B′、C′中无此结构。

(4)由此可见,___图中的植株长得比较高大。

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二、合作探究

1、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2、

(1)藻类植物是多种多样的,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吗?

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石莼……

(2)大都生活在水中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不需要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养料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3)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4)释放氧气可食用、药用、做鱼类饲料

3、

(1)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

(2)植株低矮弱小,一般具有茎和叶

(3)苔藓植物的叶子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之生存受到威胁。

4、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且根茎叶中有发达的机械组织和疏导组织,所以,蕨类植物长得高大。

可食用可药用可做绿肥和饲料

5、种子孢子孢子

6、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作用

澡类植物

大都生活在水中

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释放氧,做鱼饵料,食用,药用。

苔藓植物

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有茎和叶,茎和叶内无疏导组织,具假根

检测空气污染程度

蕨类植物

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具有根、茎、叶,体内有疏导组织

食用,药用,用作绿肥和饲料,煤

三拓展创新

1、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鱼的排泄物和粪便是浴缸中的养料增加,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因此使鱼缸中的水变绿。

2、在北方,树干的南面向阳没有,树干的北面背阴生长有苔藓。

3、煤燃烧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由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威胁到苔藓植物的生存,因此燃煤火力发电厂周围看不到绿茸茸的苔藓。

4、不能,因为2亿年前适合高大的蕨类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不见了,所以现在不可能形成大片的蕨类植物森林。

五达标检测

(一)1、C 2、B 3、D 4、C 5、C 6、C 7、A 8、A 9、D  10、A 11、B 

(二)1 森林 山野2、苔藓蕨类 藻类

(三)1、

(1)海带  紫菜

(2)加碘食盐

2、北半球的夏季,北面要比南面背阴些,潮湿些,更适合苔藓植物的生长,因此树干朝北的一面总比朝南的一面苔藓植物长得旺盛。

3、

(1)C′;C

(2)A′;A′(3)输导 机械水无机盐  有机物(4)乙

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种子植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并能说出种子主要结构。

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能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认识种子的传播方式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能运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种子的结构,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观察和研究种子的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的真情实感。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藻类、苔藓和蕨类都是不结种子的植物,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世界种子的这些植物被称为种子植物。

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1.5kg左右,而斑叶兰的种子,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

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迥异呢?

二合作探究

(一)观察种子

1、同学们相互交流课前采集到的果实和种子

2、阅读课本P83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并分组进行实验,填写出实验步骤

(1)观察菜豆的种子

①取一粒浸软的菜豆种子,观察它的。

②剥去种子最外面的一层薄皮,分开合拢着的两片。

③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和,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取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观察它的。

按照图

—8中的虚线,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纵向剖开。

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染成蓝色的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和、、、和。

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3、实验结束后,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填写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的结构           的结构                              

                  

              

(2)种皮有什么作用?

(3)豆类植物的子叶有什么作用?

(4)种子的那一部分将来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5)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什么?

 

(6)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请你根据观察完成下表: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和

玉米种子

4、讨论分析:

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为什么更能适应陆地环境?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观察与思考:

切开苹果、桃梨等果实,观察种子着生的位置。

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

1、那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

那些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果皮对种子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裸子植物?

什么是被子植物?

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举例说明,被子植物的果实有哪些适于传播的特点?

三、拓展创新

1、我们吃的绿豆芽其白嫩部分主要是种子的什么结构发育成的?

2、我们吃的花生油来自花生的什么部分?

我们吃的玉米面又是从玉米的什么部位加工而成?

3、银杏的种子外层有肉质包被,为什么还是裸子植物?

四归航拾贝

 

五达标测试

1、我们吃的面粉主要来自种子的()

A胚B胚乳C子叶D胚芽

2、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B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

C松树的球果包被这果皮D松树种子裸露,没有果皮

3、种子的主要部分,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的是()

A种皮B胚C胚芽D胚乳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株参天大树也是有一粒种子发育而来的,这是因为种子中包含有发育成一株完整植物的()

A营养物质B无机盐C水分D胚

5、在种子的发育过程中,保护种子免受外界不良环境侵害的是()

A花被B果皮C种子D子叶

6、以下属于被子植物的一组的是()

A菊花牡丹水稻B玉米松树白杨

C云杉苏铁油松D银杏玫瑰小麦

7、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8、我们吃花生,主要是吃花生种子的________。

9、如图所示是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请根据图填写它们的结构名称。

10、在下表中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的不同点。

11、有一个描述花生果实的谜语:

“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

”麻屋子指花生的________,红帐子指的是________,白胖子是指。

参考答案:

二合作探究

(一)观察种子

1、.略2、

(1)①外形②种皮子叶③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2)

外形

中央

胚乳果皮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3、实验结束后,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略(2)保护(3)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4)胚

(5)胚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淀粉(6)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2片,没有胚乳

玉米种子

子叶1片,有胚乳

4、种子的胚有种皮保护,子叶或胚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发育需要,种子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孢子只有一个细胞,只有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萌发,生命力差。

(二)

1、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

槐树杨树玉米小麦牡丹………

保护种子免受昆虫的叮咬等危害,利于种子传播。

2、是裸子植物?

什么是被子植物?

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种子裸露的植物是裸子植物种子包在果实之中的植物是被子植物。

本质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3、有的表面有翅和毛,有的有刺或粘液,有的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汁……

三、拓展创新

1、胚轴2、子叶胚乳3、银杏外层肉质部分是种皮,因此属于种子

五、达标测试

1、B2、D3、B4、D5、B6、A7、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8、子叶

9、A胚芽B胚轴C胚根D子叶E种皮和果皮F子叶G胚芽H胚I胚根

10、

11、果皮种皮胚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能力目标1、会设计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学会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3、动手操作,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

情感目标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完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种子发芽率的测定”两个探究活动,并得出结论。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3、当玉米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

随后,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伸长,发育成茎和叶。

二、导入新课

俗话说: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被子植物的一生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三、合作探究(体现学法指导)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阅读课本P90-91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提前一周进行)

2、展示实验结果,对本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展开讨论:

本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种子?

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本实验共有几个对照组?

分别研究什么样的条件?

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探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与对照组相同?

如果事先已知道2号瓶中的条件是最适合种子萌发的,本实验设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

为什么?

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种子必须是、、、。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阅读课本93探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通过实验小组的展示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采用什么办法?

(2)什么叫抽样检测?

抽样调查?

(3)进行抽样检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怎样计算发芽率?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阅读课本P94最后一段,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或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随后,发育,突破种皮,形成长,发育成和。

四、拓展创新(体现学法指导)

1、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呢?

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

会得出什么结论?

2、我国北方在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对种子的萌发有什么好处?

3、春播时,有许多要注意的事,例如大麦和豌豆就比棉播种早;有些作物的种子在播种前要浸种;土壤需要耕和耙,变得松软,你能说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五、归航拾贝

六、达标检测

1.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A.增加了土壤水分B.增加了空气

C.提高了土壤温度D.减少了阳光照射

2.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

①低温②高温③干燥④潮湿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3.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A.胚芽B.胚根C.胚轴D.胚乳

4.种子萌发时,最先伸长突破种皮的是()

A.子叶B.胚芽C.胚乳D.胚根

5.小东欲测定一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否合格,他选用了4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结果种子合格,发芽的种子数应是()

A.360粒以上B.360粒以下C.320粒以下D.300粒以上

6.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

A.被胚芽吸收掉B.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掉

C.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D.被土壤中的其他生物吸收了

7.将农业生产上准备播种的玉米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同时播种,甲组播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子播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发芽B.同时发芽C.都不发芽D.乙先发芽

8.发育成茎和叶的是种子的()

A.胚轴B.胚芽C.子叶D.胚根

9.为了尽快得到某种植物的幼苗,在选种时一般选()

A.刚采下的幼嫩种子B.已经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C.正在进行休眠的种子D.刚采下的即将成熟的种子

10.下表是某同学四次测得小麦的发芽率,结果各不相同,你认为他测得的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应是()

1

2

3

4

发芽率

92%

90%

91%

95%

A.92%B.90%C.95%D.91%

11.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的温度、、。

12.埋藏在我国东北地区泥炭沼泽中的古莲子已有1040年历史,仍能萌发。

古莲子在地层中沉睡1040年,是处于状态。

13.抽样检测就是从检测对象中抽取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的情况。

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的影响。

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调查,则叫做。

14.供试验用的水稻种子400粒,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在规定的10天内,有240粒种子萌发;4天后,又有40粒种子萌发。

该种子的发芽率是。

15.下表是某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据下列处理分析回答。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方式

10粒种子,拧紧瓶盖

10粒种子,加适量水,

拧紧瓶盖

10粒种子,加较多水,拧紧瓶盖

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

室温

室温

室温

低温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原因是。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分是

(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的结论又是什么?

 

16、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示意图,请据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空气充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菜豆种子吸收,体积膨大。

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⑵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图C所示,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D图中的[]

⑶胚芽发育成D图中的[]、[]。

⑷4是由种子中的发育而成的。

⑸5所示的结构是,种子萌发后它逐渐干瘪的原因是。

七、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三、合作探究

(一)2、

(1)粒大饱满

(2)不可以,会产生误差,偶然性大

(3)3个1、2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2、3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2、4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4)相同

(5)有必要,2号瓶分别作为1、3、4号瓶的对照组,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它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二)1、饱满的,完整的活的度过休眠期的

四、拓展创新

1、设置1号瓶与2号瓶的装置完全一样,在每个瓶中放上2张餐巾纸,洒少许水,使里面的纸变得潮湿,再向两瓶中放入8粒种子,拧紧瓶盖,在适宜的温度下把一号瓶放到有光的环境中,将2号瓶放到黑暗的环境中,观察种子的萌发现象。

现象:

两者都萌发,结论:

种子萌发与光无关

现象:

1号萌发,2号不萌发结论:

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

现象:

1和不萌发,2号萌发结论:

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

2、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表层土壤的温度,同时可以减少北方干旱的早春土壤水分懂得散失,促使种子提早萌发。

3、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植物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浸种是满足种子萌发对水的要求,耕耙土壤是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选择不同时间播种是满足不同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六、达标检测

1.C2.C3.C4.D5.A6.C7.B8.B9.B10.A11、适宜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12.休眠13.总体少量总体主观抽样调查14.60%

15.

(1),对照2号瓶条件适合种子的萌发

(2)1、2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2、3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2、4号研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3)在实验的基础上设置5号瓶与2号瓶一样,并将5号瓶放到黑暗的环境中,

现象:

两者都萌发结论:

种子萌发与光无关

现象:

2号萌发,5号不萌发结论:

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

现象:

2号不萌发,5号萌发结论:

种子萌发不需要阳光

16、

(1)水分胚芽胚轴胚根⑵胚根3根⑶2茎1叶

⑷胚轴⑸子叶贮存的营养物质被种子萌发消耗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能说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2、能描述枝条的发育过程3、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

能力目标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情感目标1、通过调查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无机盐,学会和他人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情感。

2、初步认识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

学习重难点:

1、探究根的哪个部位长得最快

2、芽和枝条的发育关系以及植物的生长所需无机盐的种类。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

3、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和的无机盐。

二、导入新课

种子萌发后,长出了幼嫩的根、茎、叶,那么,幼苗是怎样长大的呢?

三、合作探究

(一)幼根的生长

阅读课本96页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进行探究,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你的探究实验中,应选择什么样的根?

3、当几位同学获得的实验数据不同时,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应怎样处理?

4、

3、从记录数据中发现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4、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你会发现,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的细胞。

这是因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

分生区的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