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346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docx

《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docx

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热点专题

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

【导语】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成为词调名,属小令。

作为词牌,“菩萨蛮”最早出现在唐代。

唐五代时期,“菩萨蛮”就极为流行。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

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

  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词牌名:

菩萨蛮|朝代:

宋朝|作者:

张先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

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

  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

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古诗简介

  《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

此词以感春怀人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年轻女子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之情。

全词以颜色贯穿全篇,并用以巧妙运思、穿针引线,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在布局谋篇方面自出机杼,别具一格,有陈中见新之处。

  翻译/译文

  心中思念情郎,于是登上高楼远望。

楼前的芳草,一年一绿,如今又是春天来到。

这青翠的绿色仿佛情郎离去时所着衣袍的颜色。

分别时,他不忍离去,回首凝望,衣袖随风飘动。

  一别数年,他崭新的衣袍恐怕已经变旧了吧。

新绿的颜色也已经暗淡无光了吧。

其实韶华易逝,就连镜中的容颜也一年一年地逐渐减色,不像芳草那样岁岁依旧。

【篇二】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词牌名:

菩萨蛮|朝代:

宋朝|作者: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古诗简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

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

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

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翻译/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

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

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篇三】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词牌名:

菩萨蛮|朝代:

唐朝|作者: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连短亭。

  古诗简介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唐五代词中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相传为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

此词写的是深秋暮色之景,全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之中。

其结构呈网状,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各句间含义也相互交织,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

此词受到古人很高的评价,与《忆秦娥·箫声咽》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翻译/译文

  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穿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

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心中泛起阵阵烦愁。

  她在玉梯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鸟儿飞回栖宿多么匆急。

什么地方是你回来的路程?

一个个长亭接连一个个短亭。

【篇四】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词牌名:

菩萨蛮|朝代:

宋朝|作者:

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古诗简介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以寻常词语抒写作者曲折多致的心绪变换。

上片写黄昏后的室内外的景象,及永夜思念家乡的情景;下片写拂晓室内外的景象和女主人难以看到梅花的惆怅,不言愁而愁自见。

全词语言精美,不假雕饰,意境幽远。

  翻译/译文

  大雁南归,声声鸣叫,使人断肠的鸣声消失在布着丝丝残云的碧空中。

窗外飘下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室内垂直地升起了一缕炉烟。

在微微烛光的映照下她头上插戴着明亮的凤钗,凤钗上所装饰的人胜首饰那么轻巧。

  一夜凄凄角声把晓色催来,看晓漏已是黎明时分,斗转星横,天将破晓。

转眼天光大亮,报春的花儿想是开放了吧。

但是时在早春,西风还余威阵阵,花儿仍然受到料峭春寒的威胁,那有心思出来争春!

【篇五】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词牌名:

菩萨蛮|朝代:

宋朝|作者: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古诗简介

  《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是北宋词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集句词,词的上片描摹了一幅溪桥野渔图,表现了渔翁与自然交融的微妙乐趣,下片写江山美景。

这首词效法王安石,巧妙地采用了移花接木的写作手法,通过细腻的文笔汇集唐代诗人杜甫的几句诗,描写出山川、溪桥等自然美景,表达了词人步先哲后尘、隐匿踪迹的决心。

  翻译/译文

  烟雨迷蒙的溪边桥畔,有渔翁正醉酒酣睡,四周阒无声息,没有人惊破他的好梦。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闲适、安逸的生活真是情意绵长。

  美好的江山好像在那儿等着我似的,这种感觉大概只有陶潜能理解吧。

想要问我到底去何方,无可奉告,你随之而来,自然就知道了。

【篇六】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

  菩萨蛮·夏景回文

  词牌名:

菩萨蛮|朝代:

宋朝|作者:

苏轼

  火云凝汗挥珠颗。

颗珠挥汗凝云火。

琼暖碧纱轻。

轻纱碧暖琼。

  晕腮嫌枕印。

印枕嫌腮晕。

闲照晚妆残。

残妆晚照闲。

  古诗简介

  《菩萨蛮·夏景回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十一月。

上片,写少妇挥汗如珠、轻纱裹体的夏日容貌。

下片,描绘了少妇午睡美和晚妆美。

全词,采用渲染、比拟的手法,描写了夏日少妇的体态美、午睡美和晚妆美。

  翻译/译文

  火云夏热凝聚着的汗水散成珠粒,颗粒珠子般的挥汗凝聚成火云。

玉石般的身上,天暖得只穿碧色的轻纱。

轻厚、碧色的衫衣,裹着如玉般的肌体。

  脸颊上泛出的红晕,怕是被枕头印出来的。

印在枕头上的是讨厌的脸上胭脂。

空闲时,对照镜子,一看晚妆残散了。

卸了妆,对着夕阳,也觉得轻闲无享。

经典宋词《菩萨蛮》精选六首.doc[全文共3428字]编号:

100238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