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497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docx

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高中新课程导学学案精编·生物(必修2)·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标定向】

学习目标

1.能由一些具体实例归纳总结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2.能说出基因突变的特点、原因和意义。

3.举例说明基因重组。

4.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提示与建议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同时,学习时要多联系实际,如一些常见的遗传病,如白化、色盲、多指等,这样可将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直观化。

【互动探究】

自主探究

1.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状。

这样的红细胞容易,使人患。

对其血红蛋白分子的研究发现,。

(2)下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图的空缺内容。

(3)由③到④的变化就是一种基因突变,这种现象发生在信息流动的哪个环节中?

(4)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中发生,而引起的的改变。

(5)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若发生在中,一般不能遗传。

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传递。

此外,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的突变,有可能发展为。

2.

(1)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分为三类:

(2)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②;③;④等。

(3)基因突变的不定向表现为,产生一个以上的。

而且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有、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4)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尽管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在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但却是

的;它是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是生物进化的。

3.基因重组是指。

它包括两类:

一类是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从而使雌雄配子结合后发育成的后代产生变异;另一类是发生在。

合作探究

4.为什么说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如何理解?

 

典题精析

5.下面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

C.突变基因一定由理、化或生物因素诱发

D.基因突变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解析:

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有可能是有性生殖细胞,也可能是体细胞,有性生殖细胞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将突变基因传递给子代,但是体细胞一般不能将突变基因传递给子代,所以A错误;由于基因突变既有显性突变(a→A),也有隐性突变(A→a),当发生隐性突变时,例如AA突变成Aa时,仍然表现A性状,并没有改变子代的性状,所以B错;基因突变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理、化或生物因素对基因突变的影响是提高突变率,基因突变并不是必须由诱导因素诱发。

答案:

D

规律方法总结: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其后代的性状有可能改变(发生显性突变的有性生殖细胞),也可能保持不变(体细胞的基因突变或隐性突变)。

6.基因重组是指()

A.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B.各条染色体上全部基因的重新组合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解析:

把握好基因重组概念的实质是做好本题的关键。

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答案:

D

规律方法总结: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归于基因重组:

①减数分裂过程中,减Ⅰ后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②减数分裂过程中,减Ⅰ前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③基因工程中的DNA重组。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蛋白质结构的改变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C.突变基因D.基因重组

2.下列关于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B.在自然情况下,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C.诱发突变能够定向改变物种

D.在自然情况下,基因突变随机发生

3.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

A.卵原细胞B。

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

4.一对夫妇正常,但他们生了一个色盲女孩,这个女孩出现色盲最可能的原因是()

A.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C.父亲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D.母亲的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5.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结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中碱基数目不

变,但(A+T)/(G+C)的碱基比例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说明Bu诱发突变的机理是()

A.使碱基不能配对

B.断裂DNA链中糖和磷酸基之间的化学键

C.诱发DNA链发生碱基种类置换

D.诱发DNA链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

6.下列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红眼果蝇中偶然出现白眼

B.正常细胞发展为癌细胞

C.用高秆抗病和矮秆染病个体杂交获得矮秆抗病个体

D.通过嫁接使一棵树上开多种花

7.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请问造成子女性状差异甚多的原因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D.A、B、C都有可能

8.如果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病的患者血液,输给一个血型相同的正常人,将使正常人()

A.基因产生突变,使此人患病

B.无基因突变,性状不遗传给此人

C.基因重组,将病遗传给此人

D.无基因重组,此人无病,其后代患病

二、简答题

9.1943年,青霉菌产生青霉素只有20单位∕mL。

后来,科学家用X射线、紫外线等射线照射青霉菌,结果绝大部分菌株都死亡了,只有极少数菌株生存下来。

在这些生存下来的菌株中,有的菌株产生青霉素的能力提高了几十倍(目前青霉素产量已经提高到20000单位∕mL以上)。

请回答:

(1)用射线照射青霉菌,能培育出青霉素高产菌株,这是由于射线使青霉菌发生了的缘故。

(2)发生以上变化的化学成分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3)经射线处理后,在存活的青霉菌中,培育出了青霉素高产菌株。

在这一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是。

(4)用射线照射,培育出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式叫做。

【拓展迁移】

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的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

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体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

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能分裂繁殖。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至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通过人工选择获得。

(2)酯酶的化学本质是,基因控制酯酶合成要经过和两个过程。

(3)通过生物工程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这是由于。

(4)请你具体说出一项这一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高中新课程导学学案精编·生物(必修2)·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2节染色体变异

(一)

【课标定向】

学习目标

1.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并能识别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简单图像。

2.简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3.举例说明染色体组的概念、特点。

4.比较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特点,以及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提示与建议

仔细观察教材P85---86染色体结构变异示意图,搞清什么是重复、缺失、倒位、易位,并学会区分易位和交叉互换的区别,这是经常考查,也是失分较为严重的一个知识点。

同时,要学会通过图例来讨论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

【互动探究】

自主探究

1.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区别:

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而

染色体变异是,如、等。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

、、、。

(2)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或发生改变,从而导致。

该种变异对生物大多是的。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①;②。

(2)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但是携带着控制,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3)二倍体和多倍体

叫二倍体,叫多倍体。

自然界中,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

多倍体在中很常见,在

中极少见。

(4)多倍体特点及诱导方法

a:

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是:

b: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如。

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

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导致,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合作探究

4.通过学习染色体组的概念,讨论一下,应从哪些方面来理解染色体组的含义?

 

典题精析

5.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M、N、0、p、q五个基因,如下图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

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解析:

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重复:

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

(2)缺失: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3)倒位: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4)易位:

染色体上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A项应是缺失,B项应是重复,C项应是倒位,D项应是基因突变:

其中基因N→n,基因O→o。

答案:

D

规律方法总结: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染色体变异一般不牵扯基因本身结构的变化,基因突变牵扯到基因本身结构的变化;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是可见的,而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

(2)注意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易位是指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变异;而交叉互换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某些片段,归到基因重组。

6.某生物正常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解析:

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四个选项中A、B、D都含同源染色体,只有C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

C

规律方法总结:

要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②根据基因型来判断:

在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③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

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花后,经适当处理,则()

①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②结出果实为五倍体

③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可形成无籽西瓜④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体细胞中一半的染色体

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3.很多栽培的绿色蔬菜品种是多倍体,原因是()

A.多倍体植物体形较大B.多倍体植物发育较慢

C.多倍体植物结实多D.多倍体植物需肥较少

4.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各项,其中错误的是()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

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

5.基因型为AaaaBBbbCCCC的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是()

A.3个B.6个C.12个D.4个

6.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从形态和大小方面分为8种,由此可以推知韭菜是

()

A.二倍体B.四倍体C.六倍体D.八倍体

7.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⑤⑥D.①④⑤⑥

二、简答题

8.右图分别为四个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细胞,

请分析回答:

(1)图A的生物是倍体。

(2)图B的生物是倍体。

(3)图C的生物体细胞含个染色体组。

(4)图D的生物体细胞含个染色体组。

9.右图是两种生物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

情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倍体生物,乙是倍体生物。

(2)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条染色体,该

生物的卵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

【拓展迁移】

将基因型为AA和aa的两个植株杂交,得到Fl,将Fl再做进一步处理,如图解所示:

请分析回答:

(1)乙植株的基因型为,属于倍体。

(2)用乙植株的花粉直接培育成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3)丙植株的体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其基因型及比例关系为

 

高中新课程导学学案精编·生物(必修2)·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2节染色体变异

(二)

【课标定向】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单倍体。

2.总结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优缺点。

3.进行探究实验: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并观察植物的染色体变异现象。

提示与建议

只要是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如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本节的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使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等等,都需要将细胞进行解离、漂洗、染色等处理,细胞都变成死细胞,都需要从视野中的各个位置搜寻要观察的目标。

【互动探究】

自主探究

1.单倍体特点

叫做单倍体。

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它的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个染色体组。

但是有的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不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如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则含有个染色体组。

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是。

但是单倍体在育种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

2.单倍体育种过程

育种工作者常常采用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这种方法获得的植株不仅能够,而且。

3.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将洋葱(或大葱、大蒜)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的接触水面。

待洋葱长出cm左右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中浸泡0.5~1h,以固定,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冲洗2次。

(3)制作装片,包括:

、、和4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与“”实验相同。

(4)先用低倍镜寻找形态较好的分裂相。

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为正常细胞的倍。

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观察。

合作探究

4.请思考讨论,单倍体一定是不可育的吗?

为什么?

 

5.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秋水仙素与低温诱导都能使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请查阅有关资料,说明秋水仙素与低温诱导使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异同?

 

典题精析

6.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

A.用鹅蛋孵化出的小鹅

B.用四倍体马铃薯的块茎繁育成的植株

C.八倍体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的幼苗

D.二倍体种子长成的幼苗

解析:

A、B、D三项所形成的植株都还和原来一样,仍然分别是二倍体、四倍体、二倍体。

C项花粉是植物的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属于单倍体。

答案:

C

规律方法总结:

对于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判断依据应是根据其发育的来源,应看到底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还是由配子发育而来,而不是根据细胞内的染色体组的数目。

一个个体,不管其体细胞中有多少个染色体组,只要它是由配子发育而来,那它就是单倍体。

7.已知西瓜红色瓤(R)对黄色瓤(r)为显性。

图中A是黄瓤瓜种

子(rr)萌发而成的,B是红瓤瓜种子(RR)长成的。

据图回答

以下问题:

(1)G瓜瓤是色,其中瓜子的胚的基因型是。

(2)H瓜瓤是色,H中无子的原理

是。

(3)生产上培育无子西瓜的原理是,而培育

无子番茄应用的原理是。

解析:

用秋水仙素处理黄瓤(rr)西瓜的幼苗,使之形成四倍体

的西瓜(rrrr),植株开花后产生的卵细胞为rr。

当它接受二

倍体红瓤(RR)西瓜的花粉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rrrr),瓜瓤

为黄色,受精卵的基因型为Rrr,发育成的胚为三倍体(Rrr)。

第二年,三倍体的西瓜开花后,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

当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后,发育成的三倍体西瓜中没有种子。

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

色体数目变异,而无子番茄的培育原理则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答案:

(1)黄Rrr

(2)红三倍体植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3)染色体数目变异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规律方法总结:

(1)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无子性状可以遗传,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

一种性状能否遗传,要看其遗传物质是否改变,只要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种性状一般就能遗传下去。

(2)一般说来,表现型主要由基因型决定。

植物体的某一部分,若与受精无关,则其基因型与母本一样。

如本题中四倍体的瓜瓤的基因型、三倍体西瓜瓜瓤的基因型;三倍体种子的胚与受精有关,其基因型由精子和卵细胞决定。

(3)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中都用到秋水仙素,但秋水仙素的用法是不同的。

在单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处理的是单倍体幼苗;,而在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处理的是正常物种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将正常物种染色体加倍。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生物属于单倍体的是()

A.由玉米种子发育成功的幼苗

B.由花粉离体培养而成,再经秋水仙素处理的水稻

C.由蜜蜂的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雄蜂

D.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

2.马(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4)和驴(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2)杂交形成的骡子是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A.马和驴的染色体不能共存

B.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C.马和驴的遗传物质有本质区别

D.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联会紊乱

3.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

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三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C.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D.三倍体无籽西瓜是单倍体

5.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用其花药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一种,全部B.二种,3:

l

C.四种,1:

l:

l:

1D.四种,9:

3:

3:

1

6.基因型为DdTt的水稻,用其花药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

苗长成后的自交后代()

A.全部为纯合子B.全部为杂合子

C.1∕16是纯合子D.4∕16为纯合子

7.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改变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⑤2l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l号染色体有3条

A.①④⑤B.②④C.②③④D.①⑤

二、简答题

8.设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为高秆(D、易倒伏)、能抗锈病

(T),另一个为矮秆(d、抗倒伏)、易染锈病(t),这两对相对性状

独立遗传。

现分别用杂交育种法和单倍体育种法来培育矮秆

抗锈病的新品种,请据图分析回答:

(1)a过程为,b过程为。

(2)F2理想的基因型是,在F2代中抗倒、抗锈个体

占;e过程为,理想的配子基因型

是。

(3)g过程是指。

对比上述两种育种方法,得出的结

论是。

【拓展迁移】

蜜蜂的假减数分裂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工蜂是二倍体(2n=32)。

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是单倍体(n=16)。

单倍体的雄蜂是怎样产生精子的呢?

原来,雄蜂在产生精子过程中,它的精母细胞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

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并没有变化,只是细胞质分成大小不等的两部分:

大的那部分含有完整的细胞核,小的那部分只是一小团细胞质。

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则是一次普通的有丝分裂,在含有细胞核的那团细胞质中,成对的染色单体相互分开,而细胞质则进行不均等的分离——含细胞质多的那部分(内含16个染色体)进一步发育成精子,含细胞质少的那部分(也含16个染色体)则逐渐退化。

雄蜂的一个精母细胞,通过这种减数分裂,只产生出一个精子,精母细胞和精子都是单倍体细胞。

这种特殊的减数分裂叫做“假减数分裂”。

高中新课程导学学案精编·生物(必修2)·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3节人类遗传病

【课标定向】

学习目标

1.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2.说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常见类型及各自的遗传特点。

3.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过程、内容、意义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提示与建议

本节内容较简单,进一步熟悉单基因遗传病的判断、几率求法以及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常见类型及特点是本节的重点。

同时要学会进行人群中遗传病的调查;通过图解方式了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互动探究】

自主探究

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由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和三大类。

2.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包括一些,如

等。

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

3.由引起的遗传病叫做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

4.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调查时,最好选取遗传病,

如。

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可靠性,调查时要保证群体足够。

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公式是。

5.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通过和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2)遗传咨询的内容和步骤如图所示:

(3)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是在前,医生用

专门的检测手段,如、B超检查、

以及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

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6.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为,目的是测定人类

基因组的,解

读。

测序结果表明,人类基

因组由大约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个。

合作探究

7.请上网或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讨论一下人类的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有什么异同?

 

典题精析

8.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该病属于什么类型的遗传病?

下列哪些疾病与其属于同种类型?

①单基因遗传病②多基因遗传病③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④线粒体病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⑥原发性高血压⑦并指⑧青少年型糖尿病⑨先天性聋哑⑩无脑儿

白化病

哮喘

A.①,⑤⑥⑦⑨B.②,④⑤⑥⑧

C.③,④⑥

D.②,⑥⑧⑩

解析:

冠心病属多基因遗传病,上述各选项中同属本类遗传病的还有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哮喘、无脑儿和唇裂。

答案:

D

规律方法总结:

本题考查层次属于识记层次。

熟记这些遗传病的类型,有利于快速答题。

为便于记忆,可以记住以下口诀:

常隐白聋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白化病、先天性聋

哑、苯丙酮尿症);色友肌性隐(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常显多并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的有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抗D伴性显(抗VD佝偻病是伴X显性遗传病);唇脑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