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576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3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docx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光现象2

2011年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光的折射

1.(2011年福州市)(3分)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5所示。

(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次数

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

1

15

5

7.5

2

8

17.5

3

10

29.0

(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

(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16.(2011年福州市)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___(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___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___辨别出是小玲的。

虚3音色

2.(2011年福州市)自然界的美经常令人陶醉。

如图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C )

6·(2011安徽)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________65

7·(2011安徽)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18、(2011江西)临近毕业,承承所在班级拍摄毕业照是,摄影师看到两边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他及时进行了调整,顺利完成了拍照,请你说说摄影师是怎样进行调整的?

 

10、(2011江西)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

26.(2011宁波)学习光学知识后,小科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科用玻璃

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

具有的(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

(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

(3)小科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中点且垂直AB的位置上,移动光屏到B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透光10

23.(2011苏州)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

所成的(都是实像/都是虚像/―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小于/等于/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23.都是实像小于

22.(2011宁波)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

遥控器发出的信号被电视机接收,电视机发出的声音被人听到,这两个过程中,能量分别是以光波和的形式传播。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电视画面在观众的视网膜上成一个(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

声波倒立

21.(2011苏州)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甲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近视/远视)眼的矫正.

21.乙透镜近视

14.(2011苏州)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笛声,说明光速比声速(大/小);真空中的光速为m/s.14.大3×108

4.(2011苏州)下列光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C

4.(2011成都)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

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

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21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

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

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

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

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

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

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22.(2011成都)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

如图13所示,我们看到的鱼,实际是鱼的像,这是因为。

22.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14.(2011成都)如图7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

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4.D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

19(2011潍坊).(4分)请完成下列作图:

(1)画出小球对水平面压力F的示意图.

(2)O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

18.(2011潍坊)(5分)小丽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他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下图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出一个倒立、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50cm刻度处的______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18.缩小左照相机

11.(2011湛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红外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B.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C.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视力D.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2.(2011潍坊)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属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竿见“影”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D

3.(2011湛江)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3.C

图1

ABCD

 

28.(2011宁夏)如图所示,是第一套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种邮票。

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5厘米B、大于30厘米

C、小于15厘米D、小于30厘米

说明理由:

28、C、(3分)选择理由:

(2分)答出“物距小于15cm时凸透镜可用作放大镜,故选C”的要意,可得2分;若只答出“凸透镜有放大作用,没说出物距小于15cm”的,可得1分。

 

17、(2011广安)(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

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填“5cm”或“10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

(填“虚像”或“实像”)。

17、

(1)亮点10cm

(2)缩小左(3)虚像

3、(2011广安)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

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

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色。

3、漫反射黑

4、(2011广安)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

现在的中学生患近视眼的很多,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透镜片做的眼镜。

4、前凹

13.(2011广安)在图8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虚像。

 

16、(2011威海)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相似。

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       。

 16、照相机  小  

20、(2011威海)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将纸板沿ON向拥不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

20、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看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1分

8.(2011铜仁)刘勇说:

我就是闭是眼睛也同样知道是谁在说话。

可知,刘勇是根据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色不同来判断的;“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站在锦江的河岸上,有时可以看到河中的小鱼游来游去,老师说我们看到的只是鱼的像,这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8、(2011威海)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C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吧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2011南京)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

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C

A.大于10cm小于20cmB.等于20cm

C.小于10cmD.大予20cm

 

16(2011南京).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

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

光的现象.

16.

(1)直线

(2)反射(3)折射

16.(2011大连)近视眼镜的镜片,其中心厚度比边缘_____,这种镜片对光有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16.薄;发散

19(2011大连).如果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__________;如果一个透明的物体是蓝色的,是因为它只_____________。

19.反射红光;透过蓝光20.800;3600

30.(2011大连)(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_________。

(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

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调。

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________(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

30.(5分)

(1)垂直(1分)

(2)光屏中心(1分)

(3)使结论具有普遍性(1分)(4)下;主光轴的下方(2分)

7..(2011台州市)今年3月某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十九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

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

C.太阳光在亮区发生的是镜面反射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

答案:

A

19..(2011台州市)从岸 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答案:

D

26..(2011台州市)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

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

(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

(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

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__________。

答案:

(1)直线

(2)A

10.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

答案:

A

 

3.(2011大连)下列各生活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D

 

16.(2011山东省菏泽)(2分)如图10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请你帮他们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并能垂直照亮井底。

 

 

9.(2011山东济宁)如图3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

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请你在图中用箭

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2.(2011山东济宁)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

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

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2.镜面反射或光的反射

6.(2011山东济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

A.幻灯机B.照相机

C.放大镜D.潜望镜

图5

11.(2011重庆)将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的是近视_眼,应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4.(衢州卷)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

6.(2011临沂)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C

6.(2011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等大、倒立的实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当物距为1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

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

6.

(1)9 

(2)放大;投影仪

9.(嘉兴卷)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D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5.(2011浙江义乌)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这是B

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

2.(2011年广州市初中毕业)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B.放大的C.等大的D.缩小的

15.(2011年广州市初中毕业)图7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放大(填“等大”、“缩小”或“放大”)、倒立(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路。

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40cm.

1.(2011重庆)在图1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B)

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射灯射出的光柱铅笔在水面处“折断”雨后的彩虹

A

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