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4759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Word文件下载.docx

对施工队伍进行入场教育等;

施工现场准备,包括:

控制网、水准点、标桩的测量;

“五通一平”;

生产、生活临时设施等的准备;

组织机具、材料进场;

拟定有关试验,试制和技术进步项目计划;

编制季节性施工措施;

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等。

2、 

事中质量控制具体措施是:

工序交接有检查;

质量预控有对策;

施工项目有方案;

技术措施有交底;

图纸会审有记录;

配制材料有试验;

隐蔽工程有验收;

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

设计变更有手续;

钢筋代换有制度;

质量处理有复查;

成品保护有措施;

行使质控有否决(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无证上岗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等,均应对质量予以否决);

质量文件有档案(几是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调试、试压运行记录,试车运转记录,竣工图等都要编目建档)。

3、事后质量控制

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

组织联动试车;

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

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定;

组织竣工验收;

质量文件编目建档;

办理工程交接手续。

五、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1、技术资料审核

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是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内容有:

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审核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查报告;

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审核交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2、现场质量检验

(1)概念:

 

质量检验

用一定的方法测定出产品的质量特性,将测定结果与有关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并对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作出判断的活动。

简而言之,质量检验就是一种测定、比较、判定质量特性的活动过程。

质量检验标准

就是质量检验方面的规矩和衡量的尺度,它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规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大家共同遵守的质量检验工作的准则和依据,是质量检验的基础。

(2) 

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分类

●技术标准——又称衡量标准。

它明确建筑工程产品质量特性和性能要求。

如各种标准图集,标准做法,各种原材料的技术标准、操作工艺标准,各种构件质量评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等。

其中,尤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最为重要。

如果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不明确或不健全,质量检验工作就会失去目标和根据,就难以判断建筑工程质量的好与坏了。

●管理标准——又称方法性标准,它规定了质量检验工作和现场操作应遵守的准则和做法。

如各种质量检验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工艺条例等。

我国的标准根据其协调、统一的范围及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

国家标准:

是指对全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而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简称“国标”。

专业标准:

即部颁标准,是指全国性的在某个专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简称“部标”。

地方标准:

指具有地方特点,在某省市内统一的标准。

企业标准:

指企业,事业组织范围内统一的标准,一般是指对于尚未颁布国标和部标的产品,由生产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

有时,虽然有国标和部标,但生产企业为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也可以根据国标和部标,制定更先进的质量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标准应该高于国标和部标。

也有些企业标准是对国标和部标的具体补充,使国标和部标的内容更充实、更完善,更便于贯彻执行。

我国自2001年以来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质量标准进行了全面的修订,由原来的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系列转变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系列。

它是由《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组成的。

各验收标准均是由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构成的,而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是由一般规定、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三项构成的。

(3)工程质量检验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施工技术操作规程

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构配件质量检验标准

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文件等

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

(4) 

工程质量检验内容

•开工前检查:

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工序交接检查:

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隐蔽工程检查:

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

● 

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

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原因停工后需复工时,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

●分项、分部工程验收检查:

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允许进行下一工程项目施工;

成品保护检查:

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三、质量管理八大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并创造和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结果。

4、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相互依存,建立良好的互利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四、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1、PDCA循环:

P——计划

D——实施

C——检查

A——处理(改进)

PDCA循环基本形式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即:

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计划

第一阶段是计划阶段,也称P阶段。

(Why)为何制定此措施和计划?

(What)要达到什么目的?

(Where)何处执行此措施和计划?

(When)何时开始执行(何时完成)?

(Who)由谁去执行?

(How)如何执行?

计划:

第一步:

调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

分析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第三步:

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步:

制定改善质量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

和预计效果;

实施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又叫D阶段。

第五步:

按既定的措施下达任务,并按措施去

执行;

检查

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也称C阶段。

第六步:

检查采取措施后的效果;

处理(改进)

第四阶段是处理阶段,又叫A阶段。

第七步:

总结经验、巩固措施,制定标准,形

成制度;

第八步:

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

2、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 

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确定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的过程和职责;

●确定和提供实现质量目标必须的资源;

●规定测量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方法;

●应用这些方法确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

这八个步骤即符合ISO9000八大管理原则中理的系统方法,也符合PDCA循环的方法。

第四章:

安全管理:

所谓安全就是预知危险、消除危害;

安全管理就是告诉人们怎样去识别危险和预防危害的发生。

广义安全管理:

包括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即

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三个方面的管理。

l劳动保护:

侧重从法规和组织上采取措施加强科学

管理,确保劳动者安全和健康的合法权益。

l安全技术:

侧重对生产劳动中的不安全因素,从生产技术

上采取控制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l劳动卫生:

侧重对生产劳动中有害物质因素的管理,通

过防护、医疗、保健等措施,防止有害因素

对劳动者健康造成危害。

一、基本术语

1、安全管理:

狭义安全管理:

在进行生产管理的同时,通过采

用计划、组织、技术等手段,依

据并适应生产中人、物、环境因

素的运动规律,使其积极方面充

分发挥,而又利于控制事故不致

发生的一切管理活动。

2、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 

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企业负责、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群众监督

4、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企业法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5、三同时

指凡是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五同时

是指企业的领导和主管部门在策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生产经营的时候,应同时策划、布置、检查、总结、评价安全工作。

7、六个坚持

坚持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坚持目标管理

坚持预防为主

坚持全员管理

坚持过程控制

坚持持续改进

8、四不放过

是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员工及事故责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事故隐患不整改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的原则。

9、三个同步

是指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企业深化改革、技术改造同步策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的原则。

三个同步要求把安全生产内容融化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中,以保证安全与生产的一体化,克服安全与生产“两张皮”的弊病。

三、施工现场主要危险因素

与质量管理因素一样,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但主要的是: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反映,主要表现在身体缺陷、错误行为和违纪违章三方面(见33页图)。

物的不安全状态(见34页图)

 

设备、装置的缺陷

作业场所的缺陷

物质自身的危险源

不安全的环境因素

如:

雷、雨、风、雪、高温、严寒等。

管理不善(见35页图)

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内容

安全组织管理

场地设施管理

行为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管理

2、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基本要求

1) 

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安全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2) 

总包单位及分包单位都应持有《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方可组织施工。

3) 

各类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资格,方可上岗。

4) 

所有施工人同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

5)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

6) 

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做到“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验收人。

7)必须把好安全生产措施关、交底关、教育关、防护关、检查关、改进关。

3、施工阶段安全控制要点

基础施工阶段

挖土机械作业安全

边坡防护安全

降水设备与临时用电安全

防水施工时的防火、防毒

人工挖扩孔桩安全

●结构施工阶段

1)脚手架搭拆安全

2)悬空及攀登作业安全

3)模板安装拆除安全

4)钢筋制作安装安全

5)混凝土现浇作业安全

6)临时用电安全

7)材料运输及运输设备安全

8)洞口及临边防护

9)大模板和现场堆料防倒塌

10)施工机械使用安全

11)建筑物拆除安全

● 

装修阶段

●1) 

室内多工种、多工序的立体交叉施工

安全防护

●2) 

外墙面装饰防坠落

●3) 

做防水油漆的防火、防毒

●4) 

临电、照明及电动工具的使用安全

季节性施工

1) 

雨季防触电、防雷击、防沉陷坍塌、

防台风

2) 

高温季节防中暑、防中毒、防疲劳作业

3) 

冬季施工防冻、防滑、防火、防煤气中

毒、防大风雪、防大雾

4、施工现场主要防火安全要求

电焊、气割的防火要求

油漆的防火要求

木工操作间的防火要求

电工的防火要求

熬炼工的防火要求

煅炉工的防火要求

仓库保管员的防火要求

使用喷灯的防火要求

地下工程施工防火

季节性防火要求

5、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1)安全检查内容

应要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制定检查项目、标准。

主要包括:

安全意识

安全制度

机械设备安全

安全设施

安全教育培训

操作行为

劳保用品使用

伤亡事故的处理等

(2)安全检查形式

主管部门(包括中央、省、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进行的安全检查

定期安全检查

专业性安全检查

经常性安全检查

班组进行班前、班后岗位安全检查

各级安全员及安全值日人员巡回安全检查

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同时检查安全

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

施工现场还要经常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

(3)安全检查依据

国家行业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建立的基础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或方案)

安全技术交底书

安全设施任务单(复杂或特殊要求的设施,还应有设计图纸、计算书)

安全设施验收书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安全交底书和安全操作规定

特种作业人员工验证记录

安全检查、隐患整改材料

第六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一、文明施工

二、环境保护

三、环境管理体系简介

是通过对施工现场中的质量、安全防护、安全用电、机械设备、技术、消防保卫、场容、卫生、环保、材料等人、财、物各个方面的管理体现出来的。

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一、文明施工

1、文明施工措施

组织管理

建立管理组织,明确岗位职责。

健全管理制度(培训教育、检查、奖惩、

卫生等专项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

开展“5S”管理活动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目视管理

“眼睛看得见的管理”即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视觉信息来组织和管理现场施工生产活动。

例如:

彩色警示牌,醒目的标志线,形象的宣传教育图片,对检查结果的奖罚告示等。

2、文明施工主要管理内容

一般管理规定

施工区环境卫生管理

划分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区

制定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进行环境卫生定期检查

生活区环境卫生管理

宿舍卫生管理

办公室卫生管理

食堂卫生管理

食品采购运输卫生

食品贮存保管卫生

制售过程卫生

个人卫生

职工饮水卫生管理

厕所、冲凉房卫生管理

二、环境保护

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

搞好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改造作业环境,

保证职工身体健康。

减少原材料消耗,保护自然资源。

对污染源进行控制,防止和降低环境污染。

2、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影响因素

水源污染:

含泥砂及有害物的污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大气污染:

运输车辆扬尘,垃圾渣土清理扬尘等。

 

施工噪声:

对施工人员和周围人群的伤害。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已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环境的保护,我国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世界性问题,ISO于1996年发布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1、环境管理标准的产生

2、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见41页图)

3、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标准内容(见42页图)

4、环境管理体系的PDCA模式(见43页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