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4785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HWLTE CQI问题分析详解Word文档格式.docx

PUSCH传输和PUCCH传输。

对于没有PUSCH分配的子帧,周期CQI/PMI/RI上报在PUCCH上发送;

对于有PUSCH分配的子帧,周期上报以随路信令的方式在PUSCH上发送。

如果周期上报和非周期上报将在同一个子帧发生,那么UE在该子帧只能发送非周期上报。

协议规定,CQI有如下几种格式:

1.3 

CQI上报机制

在(PA,PB)一定的情况下,终端上报的CQI是根据测量到的SINR来上报(子带或宽带),如下图所示:

具体SINR和CQI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通过以上可知,CQI是由终端基于下行信道的SINR测量上报的,它的高低取决于SINR,即说明CQI与网络覆盖直接相关。

华为指标统计

2.1 

CQI性能指标统计分类

与CQI相关的性能指标统计包括:

小区全带宽CQI的上报次数

小区单码字全带周期CQI的上报次数

小区单码字全带非周期CQI的上报次数

小区双码字全带码字0周期CQI的上报次数

小区双码字全带码字0非周期CQI的上报次数

小区双码字全带码字1周期CQI的上报次数

小区双码字全带码字1非周期CQI的上报次数

华为CQI各种统计方式差异分析

2.1.1 

单码字(RANK1)与双码字(RANK2)CQI差异分析

均值差异:

一般情况下RANK2的CQI均值要高RANK1。

如下后两列为单码字(RANK1)和双码字(RANK2)的CQI均值数据,可以看到,双码字的CQI比单码字的CQI平均值高1阶左右。

CQI大于7比例差异:

如下后两列所示,码字1(RANK2)的CQI大于7的比例平均约高于码字0 

(RANK1)约10%。

2.2.1 

周期CQI与非周期CQI值差异分析

下行频选开关打开,进入频选的用户会上报非周期CQI。

如下为周期CQI和非周期CQI的均值和大于7的比例。

如第2列和第6列,CQI大于7的比例,非周期CQI高于周期CQI约7个百分点。

均值非周期CQI平均约高于周期CQI0.6阶。

在打开CQI误检优化开关后,周期CQI会提升,两者的差距会缩小。

如下数据,非周期CQI大于7的比例要高于周期CQI平均7%左右。

影响CQI指标的关键参数

如下为涉及到CQI的关键参数,当涉及到CQI问题时,需要重点关注如下参数。

相关参数影响CQI的原理在文档后面有描述,这里不展开叙述。

CQI问题分析定位思维导图

网上问题处理

5.1 

CQI指标变化

5.1.1 

业务模型变化或差异

用户数逐渐增加,引起下行PRB增加

K国L局点,发现从8月1号到8月底,CQI在缓慢的下降(从12.3下降到12.1),如下图所示:

分析关联KPI,如下两图所示:

DLPRBUsageRate(下行PRB利用率)与UserAverage(平均用户数),CQIAverage(平均CQI)与UserAverage(平均用户数)。

当用户数增加的时候,PRB利用率会相应的增加(调度是按照用户业务、按RB为单位分配:

相同的业务量,如果是分给两个用户调度,相比一个用户就会使用更多的RB资源),反之用户数减少的时候,PRB利用率会相应的减小;

CQI随着PRB利用率变化而变化。

注意:

由于M2000只能保存1个月的话统数据,第一次采集的时候未采集到对应的话统,上面的数据都是基于后一个月的话统进行分析。

反之也会成立:

用户数减少,引起下行PRB减少,CQI抬升。

开户速率降低,导致网络下行业务量与PRB降低

K国Z局点,全网CQI从11月22日开始突然抬升,如下图所示:

分析关联KPI,如下三图所示:

1、 

DLPRBUsedAverage(下行PRB利用率)在11月22开始突降;

2、 

UserDLThroughput(用户下行速率)突降,UserAverage(平均用户数)有降低,但是规律不明显;

3、 

CellDLThroughput(小区下行吞吐率)突降;

用户下行速率与小区下行吞吐率降低,下行PRB降低,引起CQI抬升;

经一线了解,在这一天,客户修改了大量用户的开户速率AMBR(从150Mbps降低到125kbps),引起了用户速率降低,至此找到原因。

新建站点未做RF优化,干扰大

K国L局点,观察全网平均CQI变化趋势,发现从1月15日到1月底一直在缓慢降低。

关联KPI分析,如下两图所示:

发现TOP站点的CQI偏低,删除TOP站点后的变化趋势;

一线反馈这些TOP站点都是新建的站点,还未做RF优化,因此存在较大的邻区间干扰,CQI较低。

用户数少,KPI不稳定

用户较少,上报CQI基数不足导致指标不稳定。

用户分布不一致,CQI不一致

A国N运营商,客户反馈LMU393站点A小区平均CQI低,对比另外一个CQI较好的LMYU0555站点A小区,情况如下图:

对比两个小区接入用户的TA分布,LMU393站点A小区的UE接入位置分布范围较广(最远在2808米),而LMYU0555站点A小区的UE接入位置集中在468米以内,因此LMU393站点A小区平均CQI低。

话统的TA值,是用户接入时刻的测量值,能够间接反应这个小区中UE离小区的实际距离范围。

网络频率差异:

高频覆盖范围小,穿墙性能差

K国V局点,做预均衡的特性参数试验,发现执行后吞吐量、用户数和PRB利用率无太大波动情况下,1800M和800M网络的平均CQI有较大幅度下降,如下图所示:

仔细分析1800M与800M网络的变化趋势:

同步用户数在1800M网络中有抬升,800M网络中有降低。

具体的CQI变化趋势,800M与1800M网络都有降低

不同频率的特点:

1.800M的波长比1800M要长,因此在相同的距离与覆盖下,800M的路损更小;

2. 

并且在室内场景,800M有更好的覆盖(穿墙性能)。

如下图,在离小区相同的距离下(远点),800M的RSRP比1800M高了9db。

如下两图所示:

800M网络中,CQI4~15的上报次数都降低了,除了CQI0~3(室内覆盖的场景下,800M信号比1800M信号更好,很可能还是留在800M网络中,本身CQI不会很好:

CQI差的留在了网络中,CQI好的切换到1800M小区);

而1800M网络中,CQI4~7的上报次数抬升了(从800M切换过来引起的,但实际CQI低于平均值),其它变化不大。

5.1.2 

参数变动

同步方式修改

说明:

同步方式由时间同步修改为频率同步后,SINR会抬升,相应CQI也会抬升。

从多个局点的测试数据来看,同步方式修改后,路测SINR会平均抬升2dB左右,CQI会平均抬升约1阶。

实际话统CQI平均值抬升约0.5阶。

话统CQI大于7的比例平均抬升5%左右。

现网数据:

路测:

如下路测数据:

SINR抬升3.5dB,路测CQI抬升2阶。

SINR抬升1.5dB,路测CQI抬升0.5阶。

话统:

同步方式修改,对比修改前后CQI平均值抬升0.44,CQI大于7的比例抬升约4%左右。

PA、PB修改

CQI主要用来反映频谱效率,即实际需要评估PDSCH信道的质量,终端通过测量RS信号的质量来评估PDSCH信道质量时,需要考虑RS与PDSCH的差异,即PA,其中可简化RSSINR+PA=PDSCHSINR,而PDSCHSINR即为CQI,如当(Pa,Pb)从(-3,1)修改为(0,0)后,根据RSSINR=本小区RS/(邻区干扰(RS+PDSCH+公共信道)+底噪),由于邻区RS下降(邻区干扰下降),RS的SINR没有下降3dB,但Pa增加了3dB,从而增大Pa可以提升网络的CQI值。

暂无话统数据。

RS不变,(Pa,Pb)由(-3,1)修改为(0,0),SINR略有降低,但单码字CQI提升约0.5,双码字CQI提升约1.28。

RS降低,(Pa,Pb)由(-3,1)修改为(0,0),SINR降低约2.7dB,但单码字CQI基本不变,双码字CQI提升约0.6。

CQI误检优化算法

韩国LGU+局点中报了一个CQI问题,发现eNB侧和终端侧CQI不一致,CQI存在误检,CQI误检率达10%,导致eNB侧CQI明显比终端侧CQI低0.1~0.4阶。

在7.0SPC128及其以后版本,产品合入了CQI误检算法,针对周期CQI上的全带CQI误检进行优化(不考虑非周期CQI,只影响话统统计)。

算法打开后,对周期CQI的提升在0.3阶左右。

算法打开开关:

MODCELLALGOSWITCH:

LocalCellId=x,DetectionAlgoSwitch=CqiReliableSwitch-1;

算法关闭开关:

LocalCellId=x,DetectionAlgoSwitch=CqiReliableSwitch-0;

打开CQI误检优化开关后,CQI均值抬升约0.5左右。

周期CQI大于7的比例抬升约4%左右。

非周期CQI基本不变。

DRX开关

DRX打开,会导致CQI降低。

原因在于DRX打开,导致终端进入休眠期,会增加SR虚警落入休眠期的概率。

SR虚警会导致基站周期性检测CQI,但实际上UE并没有上报任何CQI,因此eNodeB会检测到一个在CQI0~15范围内的随机值。

综上所述,eNodeB将检测到大量的CQI随机值,从而导致CQI的分布以及平均CQI出现波动。

例如在绝大部分用户都在近点,高阶CQI(例如CQI11~15)占比很高的场景下,可能导致平均CQI下降(但不影响实际调度)。

建议关闭DRX开关。

脚本:

DRX关闭:

MODDRX:

DrxAlgSwitch=ON,Sh、tDrxSwitch=OFF;

DRX打开:

DrxAlgSwitch=ON,Sh、tDrxSwitch=ON;

暂无。

MIMO方式修改

在相同SINR下闭环MIMO上报的CQI要比开环高,差异原因在于:

对于闭环,UE遍历寻找最匹配信道H的W(编码矩阵),基于H*W计算均衡后的SINR并估计CQI,因此在相同SINR下(均衡前)闭环的CQI更高。

在低速场景下,闭环MIMO相比开环MIMO对话统吞吐率存在正增益。

在速度比较高场景下(大于30KM/h),开环MIMO要优于闭环MIMO。

中国电信推荐设置为开环MIMO。

如下为某局点,闭环MIMO和开环MIMO分别打开时,路测和话统的值。

闭环MIMO相比开环要高出0.5。

下行频选算法

下行频选打开会增加非周期CQI的上报。

如果不考核非周期CQI,则可以关闭此开关。

如果考核非周期CQI,则建议打开下行频选(如前面现网数据,非周期CQI均值要大于周期CQI,建议考核指标中增加非周期)。

打开下行频选:

MODCELLALGOSWITCH:

LocalCellId=0,DlSchSwitch=FreqSelSwitch-1;

关闭下行频选:

LocalCellId=0,DlSchSwitch=FreqSelSwitch-0;

CQI周期相关算法

华为涉及CQI上报周期的有三种算法:

固定CQI上报周期,周期CQI自适应以及周期CQI自适应优化。

其中固定CQI上报周期默认的CQI上报值为40ms,周期CQI自适应及周期CQI自适应优化的上报周期和占用RB数随用户数不同而不同。

具体如下所示:

影响:

CQI上报周期算法会影响CQI上报个数,具体上报个数的关系是:

周期CQI自适应>

周期CQI自适应优化>

固定CQI算法(默认40ms)。

当算法由固定CQI周期变为周期CQI自适应时,假设现网近中远点用户数分布一致,则修改后近中远点的CQI个数应成比例减少,对CQI均值统计不会有影响。

但如果现网中话务量大的站都分布在近点,则由固定CQI周期修改为周期CQI自适应优化后,会略微降低CQI统计的均值。

另外CQI上报周期变长,在信道质量变化非常快的场景,理论上CQI上报周期变长会导致上报的CQI不能真实反映信道变化,会对拉测时下行吞吐率产生不良影响。

备注:

在某些场景下,可以针对TOP差小区拉长CQI上报周期,TOP好小区缩短CQI上报周期,来优化CQI指标。

进行CQI自适应修改后,从话统来看,CQI个数明显变化。

大于等于7的比例和平均CQI基本不变。

智能预调度开关

DRX打开状态下,开启智能预调度,若持续时长较短,则会导致CQI降低。

原因如下:

假设DRX的inactiveTimer为100ms,智能预调度持续时长为50ms,则DRX状态下关闭和开启智能预调度有如下差别:

1)当DRX开启而智能预调度关闭的时候,数据传输耗时200ms+100ms(inactiveTimer)=300ms为DRX激活时长;

2)当DRX开启且智能预调度开启时,数据传输要比智能预调度开启时耗时缩短,假设为100ms,则DRX激活时长为100ms+50ms(SmartPreAllocationDuration)+100ms(inactiveTimer)=250ms;

如上图所示,DRX状态下智能预调度开启且智能预调度调度时长较短时,会比关闭智能预调度时DRX激活时长要短。

最终会增加SR虚警落入休眠期的概率,而导致平均CQI下降。

建议增加智能预调度持续时长,具体设置多少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确定。

LocalCellId=11,UlSchSwitch=PreAllocationSwitch-1&

SmartPreAllocationSwitch-1;

MODCELLULSCHALGO:

LocalCellId=11,PreAllocationMinPeriod=5;

LocalCellId=11,SmartPreAllocationDuration=1500;

XX电信全网CQI平均值,从11月7日出现下降,从10.2下降到9.6左右,CQI大于7的占比,整网从84%下降至80%(CQI所有个数下降30%),在11月13号22点回退智能预调度和TATIMER后,CQI均值和CQI大于7的比例基本回升到前期水平。

小包降阶扩RB

小包降阶扩RB功能,会抬升下行PRB的利用率,从而引起下行邻区间干扰增加,CQI下降。

无详细的分析报告,待补充。

eMBMS:

边缘小区有CQI负增益

外场路测验证,其中将黄圈内站点都配置为eMBMS小区,红圈与蓝圈之间站点配置为单播小区,黄圈与蓝圈之间站点配置为单播小区/保留小区/eMBMS小区,通过配置不同小区模式,在红圈和蓝圈之间的站点内进行路测。

测试结果如下表:

通过路测分析,eMBMS对业务区外的单播小区的干扰会导致SINR下降1dB左右,下行速率下降4%~6%;

eMBMS外围配置保留小区时,对周边单播小区的干扰会导致SINR下降0.2~0.6dB,下行速率下降0.5%~3.2%。

5.2 

指标优化

5.2.1 

参数优化

5.2.2 

网络覆盖优化

CQI是根据SINR上报,所以可以通过提升SINR来提升CQI,除常规网络优化(包括调整参考信号功率)手段外,SFN也可作为网络优化的一个手段。

数据:

如下为某局点,在常规RF优化,即调整天线角度后,CQI大于7的比例从75%上升到85%左右。

如下为某局点,在开通SFN后,话统下行CQI的变化,平均抬升约0.5阶。

5.2.3 

异常终端

eMBMS开通,高通9200芯片平台会产生测量误差,CQI偏小

高通9200芯片平台不支持MBSFN子帧识别,那么如果终端在不识别MBSFN子帧的情况下,eMBMS使用的MBSFN子帧可能终端产生测量误差、性能下降等不良影响。

从实验室对E392终端(高通9200芯片)的对比测试来看,eMBM开启会导致CQI下降近6。

使用高通9200芯片的主流终端型号,由于现有资料还未涉及国内终端设备厂商情况,需要一线获取现网南京主流终端型号,确认芯片类型。

相关案例

6.1 

无CL邻区导致CQI降低问题

在开启LTE到EHRPD的重定向后,华为产品需要配置LTE到EHRPD的邻区,如果没有配置邻区会导致重定向失败,导致终端处于信号比较差的状态,导致CQI降低。

所以打开LTE到EHRPD的重定向,并配置邻区后,提升CQI提升。

FAQ

7.1 

为什么话统RANK2的CQI均值要大于RANK1CQI

在相同的无线环境下,终端选择RANK1时的CQI会高于选择RANK2的情况,因为RANK2两路有干扰,会导致SINR下降,CQI也下降。

但是话统中,RANK2的CQI要高于RANK1,因为终端只有在SINR比较高的场景才会选择RANK2,选择RANK1本身SINR就比较差,所以统计结果是RANK2的CQI要高于RANK1。

7.2 

周期CQI上报的周期如何判断?

协议中规定CQI/PMI的上报周期和偏置由高层参数cqi-pmi-ConfigIndex指定,并且有如下对应关系。

比如如下,cqi-pmi-ConfigIndex为18,表示CQI的上报周期为20ms。

如下cqi-pmi-ConfigIndex=48,则表示CQI上报周期为40ms。

7.3 

基于QXDM的CQI分析方法

对于涉及到与友商对比的情况,通常方法就是各自在其站点下做QXDM测试来进行分析对比,在QXDMLog中LTELL1PUCCHTxReport和LTELL1PUSCHTxReport记录了终端CQI的上报结果,其中LTELL1PUCCHTxReport记录的是周期CQI,而LTELL1PUSCHTxReport包含了非周期CQI以及走随路的周期CQI结果,如下图所示:

对于LTELL1PUCCHTxReport事件,其都是周期CQI上报,分析起来较为简单,这里就不做赘述,而LTELL1PUSCHTxReport则记录了周期和非周期CQI,区分起来较为麻烦,不过几个字段可以进行区分,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的NUMCQIBITS显示不同的值则代表不同的上报模式和类型:

宽带、开环、周期CQI(不区分RANK1或2);

闭环、周期CQI、RANK1;

闭环、周期CQI、RANK2;

30 

开环、非周期CQI,不区分RANK1或2;

32 

闭环(CQI/PMI),非周期RANK1;

61 

闭环(CQI/PMI),非周期RANK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