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4792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年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年1月

一、项目概况4

二、项目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5

1、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的业务模式5

2、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的盈利模式6

(1)教育专网服务收入6

(2)互联网接入服务收入7

(3)云数据中心租赁服务收入7

(4)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收入7

(5)专递课堂服务收入7

(6)优质教育资源制作服务8

三、项目达产后的主要使用人群和可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8

四、项目实施背景8

1、本项目符合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方向8

2、本项目的实施符合改善当前吉林省教育现状的迫切需求9

3、布局教育信息化产业是公司产业升级、战略转型和提升持续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10

五、项目可行性10

1、符合国家政策10

2、公司具备良好的技术储备11

3、公司拥有丰富的项目运营经验11

4、公司已完成教育信息化项目的试点建设且效果良好11

六、项目投资概算12

1、教育专网13

(1)主干线和支干线14

(2)传输系统18

(3)数通系统19

(4)校校通19

(5)班班通21

2、教育公共服务平台22

(1)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22

(2)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2

3、教育云平台24

4、各类教育应用系统26

5、教学终端设备27

6、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8

7、预备费用28

七、项目建设进度计划28

八、项目收益情况29

1、营业收入测算30

2、成本费用测算33

(1)营业成本测算33

(2)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测算34

(3)税金及税率34

3、项目收益测算合理性34

一、项目概况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

为此,公司以谋划布局早、站位起点高的战略眼光,将业务转型和企业升级发展定位在社会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上,拟投资建设吉林省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一期)项目(以下简称“教育信息化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53,486.12万元。

教育信息化项目是公司向社会信息化总包商与服务商进行产业升级与战略转型的龙头示范性工程,对吉林全省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以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音视频传输技术为核心,通过吉林省优质教育资源云平台、教学管理云服务平台、I-PON标准下的教育专网和吉视汇通万兆智能接入网关平台的搭建,推进全省“三通两平台”、数字校园及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构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培训和管理等核心业务中的有效应用,创新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项目将全面提升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进程。

项目以“专递课堂”(主要以直播课堂、点播课堂、互动课堂三种方式呈现)的应用形式,为区域范围内学校和师生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和服务,以班级为单位,实现人人互动、人班互动和班班互动,有力支撑“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最终形成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优质资源班班通”的规模化应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覆盖的建设目标。

同时,项目通过各类应用模块的搭建与使用,为教师提供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的教学支持,为学校和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实时监测监管,配合完备的运营服务支撑体系,实现相关数据资源的整合与集成、教育与经济社会数据的关联与分析,为区域内的教育决策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数据支持,为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吉林省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科目和名师、名校的全覆盖,为吉林省基础教育阶段240余万师生提供包括教育专网传输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教育云平台租赁服务、省级数据中心托管服务、专递课堂运营服务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编辑制作等应用服务,并可陆续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拓展和延伸。

教育信息化项目是公司依托自身网络技术优势,创新性地向“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等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布局。

二、项目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1、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的业务模式

本项目是吉林省教育厅依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主要任务及实施方式,并结合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实际情况及教育主管机构对信息化建设及应用需求而制定。

教育信息化作为传统教育教学、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辅助手段,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及多媒体化的技术方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打破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推动教育现代化、公平化。

项目采取“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统一建设、企业投资、分级负担、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推进实施。

公司作为项目投资建设主体,通过搭建“教育信息化平台”,为吉林省基础教育阶段240余万名师生、5,687所中小学校和375个教育直属机构提供教育专网传输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云数据中心租赁服务、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专递课堂(主要以直播、点播、互动课堂三种方式呈现)运营服务以及优质教育资源制作等服务。

相关服务由政府购买。

吉林省财政和地方财政将承担具体服务费用的支出。

项目后续可向幼儿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企业培训等领域延伸。

2、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的盈利模式

项目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专网服务收入

教育信息化项目依托覆盖全省的教育专网,为各中小学校和省内教育主管分支机构组建本地和异地间专网、专线电路等网络接入服务,并按照教育机构和学校节点收取教育专网接入费。

(2)互联网接入服务收入

以教育专网为物理传输通道提供互联网出口,使接入教育专网的省内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校实现互联网访问功能,按照教育机构和学校节点,收取互联网接入费。

(3)云数据中心租赁服务收入

向吉林省内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提供IDC数据机房机柜托管和云虚拟机租赁服务,按照托管资源的单位,收取相应服务费。

(4)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收入

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向吉林省内中小学提供OA办公、学籍管理、校产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研备课、微课制作、在线学习等丰富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以使用服务教育机构、学校和师生为单位,收取相应服务费。

(5)专递课堂服务收入

专递课堂主要以互动课堂、直播课堂和点播课堂三种方式呈现。

互动课堂,通过布放在教室或教学点内的多机位自动化录播设备和技术及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实现本地课堂和多个远端课堂实时互动交流,并能够将课堂教学过程完成定制化录制存储。

直播课堂,是以光纤机顶盒作为数据接收终端,实时收看远端教学课堂的直播授课内容。

点播课堂,是通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在互联网端和有线电视端,随时随地点播收看优质教育资源。

同时,与专递课堂配套的操作系统,具有提前预定教室、约定上课教师和班级、学校或教学点及教育主管机构间实时开展视频会议等功能。

公司将向使用专递课堂服务的教育机构和班级,收取相应服务费。

(6)优质教育资源制作服务

为吉林省内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音视频的专业编辑制作和存储等服务,以制作学时为单位收取资源制作费。

三、项目达产后的主要使用人群和可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

项目达产后的主要使用人群包括吉林省内375个教育直属机构、5,687所学校和基础教育阶段240余万名师生。

项目达产后可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教育专网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云数据中心租赁服务、专递课堂运营服务和优质教育资源制作服务。

四、项目实施背景

1、本项目符合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方向

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规划。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应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教育信息化“十三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包括完成“三通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大幅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能力;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从服务课堂学习拓展为支撑网络化的泛在学习;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等。

此外,国家和吉林省近年来还出台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政策,具体如下:

2、本项目的实施符合改善当前吉林省教育现状的迫切需求

为加快推进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吉林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纲领性制度文件,并在吉林省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的指导规划下,吉林省教育投资规模逐年扩大,但始终无法形成覆盖全省、资源互通、管理高效的整体教育信息化系统。

吉林省教育信息化水平与国家要求的全面教育信息化仍有一定差距。

具体表现在:

硬件基础设施的覆盖率还远远不足;教育应用软件更新缓慢,维护成本过高,操作易用性与体验性不佳,各个服务应用过于分散;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等。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吉林省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率、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同时,也是公司作为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3、布局教育信息化产业是公司产业升级、战略转型和提升持续盈利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公司主要经营吉林省内的有线电视收视业务、增值业务、工程建设及配套业务和宽带业务。

近年来,公司在主业增长放缓、国家“三网融合”产业政策深入实施等市场环境挑战下,战略性地提出向信息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进行升级转型。

教育信息化项目是公司向社会信息化产业转型的龙头工程,对公司在整个社会信息化产业布局中起着关键性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项目可行性

1、符合国家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教育信息化项目利用公司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经验和优势,通过搭载教育信息化平台进行教育资源共享,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2015年7月26日,公司与吉林省教育厅签署了《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公司负责建设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基础平台、云数据和存储中心、教育专网平台、教育资源分发平台及运营维护。

2、公司具备良好的技术储备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有线数字电视行业新技术的创新、研发与应用,在产品核心技术上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公司拥有30余项专利技术和软件著作权。

公司已掌握教育信息化项目的相关技术,其中教育管理机构及直属单位采用1000M“完整统一、组网灵活、容易扩展、信息安全”的数据专网;智慧教育各项软件系统的基础软、硬件云系统的架构为混合云架构,同时搭载专有云和公共云服务、统一应用服务系统和统一数据服务系统。

3、公司拥有丰富的项目运营经验

目前公司已建成覆盖吉林省全省的智能光网络,总长度为80,469.37公里,为全省552万广播电视用户提供高清、超高清数字电视节目直播、视频点播、宽带接入及各类互联网平台应用等增值业务服务。

公司丰富的智能光网络建设、运营经验及教育信息化的试点建设经验将为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借鉴依据。

4、公司已完成教育信息化项目的试点建设且效果良好

公司已完成长春市和白山地区多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内容包括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直播课堂、互动课堂、点播课堂、学校教育专网接入及校园分配网建设等。

试点建设工作获得良好效果,得到吉林省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高度评价,同时为公司教育信息化项目在全省范围内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宝贵经验。

六、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是吉林省教育厅依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主要任务及实施方式,并结合吉林省教育信息化实际情况及教育主管机构对信息化建设及应用需求而制定。

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公司本部及下属分公司。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教育专网、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云平台、各类教育应用系统及教学终端设备投入等。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53,486.1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145,169.5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6,796.89万元,预备费用为1,519.66万元,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

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金额

是否属于资本性支出

工程费用

145,169.56

1

教育专网

96,862.93

2

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5,000.00

3

教育云平台

11,184.28

4

各类教育应用系统

6,972.36

5

教学终端投资

25,150.00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6,796.89

1

建设单位管理费

1,120.68

2

可行性研究费

217.75

3

勘察设计费

2,824.82

4

环境影响评价费

51.00

5

建设工程监理费

2,501.18

6

工程招标代理费

81.46

预备费用

1,519.66

1

基本预备费

1,519.66

项目总投资

153,486.12

-

本项目具体投资数额的测算依据和测算过程如下:

1、教育专网

教育专网是公司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信息安全、带宽充足、传输稳定、独立专用”的高速光纤网络资源具体要求,在公司现有网络基础上投资建设。

基于公司现有基础网络覆盖范围、业务承载能力、技术水平等难以满足本项目需要,本项目将投资建设相关教育专网。

本项目计划建设教育专网主干线7,833公里,支干线37,068公里,并投资建设传输系统、数通系统、校校通和班班通。

教育专网覆盖吉林省基础教育阶段5,687所中小学校和375个教育直属机构,在学校和教育直属机构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形成能够满足数字化教学、研修、管理所需的教育信息“高速公路”。

本项目教育专网总投资为96,862.9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为64,727.56万元,设备购置费为32,004.97万元,安装工程费为130.40万元。

具体投资明细如下:

(1)主干线和支干线

主干线的建设段落为分公司前端机房(或分前端机房)至乡镇接入机房或乡镇接入机房之间位置;支干线的建设段落为:

1、乡镇接入机房至村屯室外OLT下移点;2、乡镇接入机房(或村屯室外OLT下移点)至村屯一级分光点。

教育专网主干线工程为7,833公里,支干线工程为37,068公里。

该工程最终将覆盖长春、双阳、舒兰、磐石、四平、梨树、通化、辉南、柳河、梅河口、集安、白山、江源、白城、通榆等地的680多个乡镇和29,000多个村屯。

具体建设里程情况如下:

主干线建设工程每公里的投资造价为28,000元,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支干线建设工程每公里的投资造价为25,000元,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公司在建设教育专网主干线和支干线过程中统筹考虑教育信息化项目、光纤入户项目及城网新建改造项目的接入需要统一进行建设的情况,并按照各自项目在主干线和支干线所占用的光缆芯数比例对线路投资金额进行分摊。

经测算,教育专网主干线和支干线投资金额分别是3,655.59万元和46,335.00万元,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2)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建设指对公司原有传输系统省干东环、省干西环、本地环网进行扩容,包括新增四路10G线路业务处理板、10G线路业务处理板、单路10G线路业务处理板、4路10G支路业务处理板和2路10G支路业务处理板等板卡。

传输系统投资总额为708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为672.60万元,安装工程费为35.40万元。

传输系统安装工程按照传输系统建设投资总额的5%计提。

设备购置明细如下:

(3)数通系统

数通系统建设指建设覆盖全省教育管理机构、直属单位、基础教育学校等的行业IP数据网,具体包括新增省核心路由器、地市核心路由器、县市核心路由器、汇聚交换机及乡镇交换机设备。

数通系统投资总额为1,900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为1,805.00万元,安装工程费为95.00万元。

数通系统安装工程按照数通系统投资总额的5%计提。

设备购置明细如下:

(4)校校通

校校通建设指对5,687所学校和375个教育局直属机构进行光纤网络接入并将接入光缆敷设至学校指定位置。

校校通建设投资总额为5,184.00万元,其共计将接入学校和教育机构6,062所,其中位于城市内的有1,756所,单个城区学校的校校通投资费用为5,000元,投资金额合计为878万元;位于乡镇和村屯的有4,306所,单个乡镇和村屯学校的校校通投资费用为10,000元,投资金额合计为4,306万元。

校校通单个城区学校线路引接费用为5,000元。

测算过程如下表:

校校通单个乡镇及村屯学校线路引接费用为10,000元。

测算过程如下表:

(5)班班通

班班通建设指建设校园分配网,将光纤接入到共计144,742间教室和办公室,并在其中部署ONU设备和光纤机顶盒设备。

同时,建设项目也将在机房或学校指定位置部署OLT设备。

班班通建设投资总额为39,080.3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为9,552.97万元,设备购置费为29,527.37万元。

1个OLT设备可以覆盖64个教室。

经测算,班班通校园教室分配网(64个教室)的建设成本为172,544元,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根据上表,单个教室班班通的设备投入金额为0.2万元,建筑工程投入为0.07万元。

项目中光纤接入的教室和办公室共144,742间,由此计算出班班通的建筑工程费为9,552.97万元,设备购置费为29,527.37万元,合计投资金额为39,080.34万元。

2、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配套的支撑系统。

(1)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指搭建覆盖省、市、县、乡、校的教育管理平台。

其满足国家五大类36个子系统的部署要求,按照国家统一数据标准并融合本省现有的管理平台及各类系统,通过完善平台应用,从而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

(2)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指搭建覆盖全省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体系。

其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融合本省现有的资源平台及各类系统,通过完善平台应用,建立完整的教育资源体系,最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缩小城乡差距资源均衡发展。

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资总额为5,000万元,其中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投资为3,000万元,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投资为2,000万元。

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3、教育云平台

教育云平台建设主要指部署支撑教育各项软件系统的基础软、硬件云平台、统一应用服务平台和统一数据服务平台。

云平台为全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提供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其底层采用标准的X86服务器,通过部署云操作系统,将各个产品按照集群进行整合,从而对外提供统一的服务。

教育云平台建设投资总额为11,184.28万元,其中教育云平台基础硬件投资金额为5,066.85万元,教育云平台软件服务投资金额为6,117.43万元。

教育云平台基础硬件投资包括安装费用和设备购置费用,其中安装费用金额为253.34万元,设备购置金额为4,813.51万元。

教育云平台基础硬件设备购置投资和教育云平台软件服务投资明细如下:

4、各类教育应用系统

各类教育应用系统建设指以实现全省专递课堂的教学模式,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部署音视频交互及资源发布管理系统、专递课堂教学应用管理系统、专递课堂数字电视点播系统、教育资源制作系统。

各类教育应用系统建设投资总额为6,972.36万元。

具体测算过程如下:

5、教学终端设备

教学终端设备建设包括建设1,000间录播教室,实现精品录播;建设5,200间互动教室,实现教学互动和资源平等;建设100套管理互助终端。

教育终端设备建设投资总额为25,150.00万元,其中教学录播终端投资金额为8,000万元,录播教室辅助设备投资金额为3,900万元,城镇教学互动终端投资金额为9,250万元,管理互动终端投资金额为250万元,村屯教学互动终端投资金额为3,750万元。

具体测算情况如下:

注:

1、1,000间录播教室共需1,000台教学录播终端和1,000套录播教室辅助设备。

2、5,200间互动教室共需互动终端5,200台,其中城镇教学互动终端3,700台,村屯教学互动终端1,500台。

6、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合计为6,796.89万元,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勘察设计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建设工程监理费和工程招标代理费。

具体明细和计算标准如下:

7、预备费用

项目预备费用为1,519.66万元。

预备费用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支出,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以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它费用之和的1%计提。

七、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一期)项目建设预计进度安排如下:

本项目的建设期为3年,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建设:

第一阶段(第1年):

开始建设教育云服务平台、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教育应用系统。

在第一阶段具备服务能力,完成2,350公里教育专网主干线及11,120公里教育专网支干线的建设;建设教育接入网,完成对1,970个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覆盖;建设30套管理互动终端、300间录播教室和1,560间互动教室。

第二阶段(第2年):

对教育云服务平台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扩容,增加接入用户容量。

完成2,350公里教育专网主干线及11,120公里教育专网支干线的建设;完成对1,900个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覆盖;建设30套管理互动终端、300间录播教室和1,560间互动教室。

第三阶段(第3年):

对教育云服务平台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继续扩容,增加接入用户容量。

完成3,133公里教育专网主干线及14,828公里教育专网支干线的建设;完成剩余2,192个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覆盖;建设40套管理互动终端、400间录播教室和2,080间互动教室。

八、项目收益情况

吉林省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一期)项目的建设期为3年。

按照10年的收入计算期,预计该项目自实施日起10年内(含建设期)将为公司新增收入234,868.37万元。

项目建设期第二年服务能力可达设计服务能力的30%,建设期第三年可达设计服务能力的60%。

项目建成后服务能力可达设计服务能力的100%。

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情况如下表所示:

1、营业收入测算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教育专网、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云平台、各类教育应用系统及教学终端设备投入等。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吉林省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科目和名师、名校的教育信息全覆盖,为吉林省240余万师生、5,687所学校和375个教育局直属机构提供教育专网传输服务、互联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