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018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

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他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不仅远远地超过了我国古人,而且比欧洲科学家取得相同的成果早了一千多年。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乏的贡献也很大。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

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虽然他的历法当时没有被采用,但十年后,“大明历”的先进之处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国家最终还是废除了旧历法,采用了“大明历”。

   此外,祖冲之还是一位能工巧匠。

他制成了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等多种器械。

只可惜这些精巧的器械,都没有流传下来。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分别概述了祖冲之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的成就。

(2)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

(3)你还知道祖冲之哪些方面的发明创造?

写一写。

【答案】

(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

(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3)略

【解析】【分析】

(1)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第一自然段。

(3)了解祖冲之的发明创造,可通过查找资料获得。

故答案为:

(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

(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3)“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月食的探索和研究。

【分析】

(1)考查对自然段的把握能力。

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体会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蚂蚁四重奏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广、数量多的生物之一。

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我曾仔细观察过这种神奇的小动物,发现它有一套简单、实用的生存哲学。

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庭永远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我管这套哲学叫“蚂蚁四重奏”。

第一重:

永不放弃。

如果我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不是翻过或钻过障碍物,就是绕道而行。

总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第二重:

未雨绸缪。

整个夏天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

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

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

第三重:

满怀期待。

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

在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即使是少有的冬日暖阳也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

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洞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

第四重:

竭尽所能。

一只蚂蚁能在夏天为冬天做多少准备?

答案是,全力以赴地工作。

小小的蚂蚁给我们上了一堂多么生动的哲学课啊。

它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

(选自《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2011年第12期)

(1)照样子,写词语。

生生不息(AABC式):

________、________

丰衣足食(含有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请你仿写一句:

________。

(3)蚂蚁是怎样“未雨绸缪”的?

(4)小蚂蚁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5)你从哪些事物中得到过启示呢?

举个例子说一说吧。

【答案】

(1)亭亭玉立;历历在目;良师益友;聚精会神

(2)设问;示例: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这需要你多读好词好句,多读好文章,多写文章。

(3)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

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

(4)蚂蚁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

(5)示例:

我观察过猫捕鼠,猫可以在老鼠洞前一动不动地等待几个小时。

由此我明白了,要想成功就要有耐心、有恒心,坚持下去不放弃。

【解析】【分析】

(1)从给出的词语“生生不息”来看,是AAB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

从给出的词语“丰衣足食”来看,是含有近义词。

(2)先提出为题(一只蚂蚁能在夏天为冬天做多少准备?

),然后紧接着回答(答案是,全力以赴地工作。

),这是设问句。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示例:

亭亭玉立;历历在目;良师益友;聚精会神;

(2)设问;示例: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这需要你多读好词好句,多读好文章,多写文章。

(3)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

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

(4)蚂蚁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

(5)示例:

我观察过猫捕鼠,猫可以在老鼠洞前一动不动地等待几个小时。

由此我明白了,要想成功就要有耐心、有恒心,坚持下去不放弃。

【点评】

(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考查学生对设问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铺,由于他们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着头痛苦地说:

“哎!

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五元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最后终于彻底破产。

当妻子贫困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流着泪,悔恨地说:

“我明白了……”

(1)在文中找出与“红火”意思相近的一个词语,这个词语是:

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①价格便宜,货物又好。

________

②形容气息微弱。

________

(3)丈夫认为“我们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

(4)给短文的结尾补上“妻子”说的话。

我明白了________。

【答案】

(1)兴隆

(2)物美价廉;奄奄一息

(3)诚信。

(4)略

【解析】【分析】

(1)红火的意思是形容旺盛、热闹。

根据意思从文中选择即可。

(2)解答本题首先理解给出的词语的解释,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即可。

(3)解答本题首先要仔细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关键性的语句进行理解。

(4)补充句子:

根据上文的意思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

联系具体语境对句子进行补充和续写。

【点评】

(1)本题主要考查近义词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然后再从文中选出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意思的掌握,解答本题首先理解给出的词语的解释,在理解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与它意思对应的词语。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做题时要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

(4)这种类型的题,首先要仔细阅读并理解所给出的内容,再确定要补充的内容,写好之后读读是否符合文义。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成功来自信誉

1835年,摩根先生成为一家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

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出现金,只需在股东名册上签名就可以,这正符合当时摩根先生没有现金却想获得收益的情况。

不久,一家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

按照规定,如果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

股东们一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斟酌再三,认为自己的声誉比金钱更重要。

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一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

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已经濒临破产。

无奈之中,摩根先生打出广告:

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不料,客户很快就蜂拥而至。

原来,在人们心目中,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已经成为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

许多年后,摩根主宰了美国华尔街金融帝国。

而当年的摩根先生,正是他的祖父,是美国亿万富翁摩根家族的创始人。

成就摩根家族的并不仅仅是一场火灾,而是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信誉。

还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呢?

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选自《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潮出版社)

(1)按要求写词语。

①“惊慌失措”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②像“蜂拥而至”这样含有比喻义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2)“声名鹊起”的意思是________。

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的原因是________。

(3)画线句换种说法:

________。

用反问这种句式来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

A.让人更容易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B.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C.为了让句子变得更通顺,上下句联系得更紧密。

(4)你怎样理解“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这句话?

说一说。

【答案】

(1)束手无策;惊慌失色;暴跳如雷;胆小如鼠

(2)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3)没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B

(4)只有你讲信用,别人才能信任你,才会帮助你,才会照顾你的生意,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相信你的人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解析】【分析】

(1)①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惊慌失措: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②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2)第一空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第二空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

⑴示例:

束手无;惊慌失色;暴跳如雷;胆小如鼠;⑵形容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退股的股份,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⑶没有什么比让别人信任你更宝贵;B;⑷示例:

只有你讲信用,别人才能信任你,才会帮助你,才会照顾你的生意,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相信你的人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点评】

(1)①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②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

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2)第一空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第二空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渔夫和金鱼(节选)

  从前,大海边泥棚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头子心地善良,老太婆贪婪狡猾。

  一次老头儿出海,打上来一条金鱼。

金鱼请求说:

“您放了我吧,您要什么都可以。

”善良的老头儿就说:

“你走吧,我什么也不要。

  老头儿回家说到了打鱼的事。

老太婆大骂:

“我们那个盆太破了,哪怕去换个好点的盆也好啊!

”老头儿来到海边。

金鱼听了说:

“老太婆会实现这个愿望的。

”老头回去了,老太婆又破口大骂:

“再去要个木屋!

”老头来到海边,金鱼又答应了。

可是,老太婆又要当个贵妇人。

老头跪倒在海边。

金鱼看到老爷爷的样子,答应了。

  两周后,老太婆大叫:

“我要做女皇。

”老太婆要打老头儿。

金鱼出于对老头的同情,又一次满足了老太婆。

  没多久,老太婆又要做女霸王,还要金鱼亲自来伺候她。

这次,金鱼什么话也没有说,直接游走了。

  老头回到家里,看到老太婆衣襟褴褛地坐在门前,而她面前还是那只破木盆……

(1)给下列语境中的“打”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打:

①击,敲,攻击;②放出,发出;③揭,破,凿开;④捕捉,获取。

打上来一条金鱼。

________

老太婆要打老头儿。

________

(2)从哪里能看出老头儿心地善良?

在文中用“  ”画出来。

(3)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④;①

(2)善良的老头儿就说:

“你走吧,我什么也不要。

(3)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不断提出要求,永无止息的人。

我想用贪得无厌、凶狠粗暴来形容她。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只想获得,不想付出,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解析】【分析】

(1)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品质。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⑴④;①;⑵善良的老头儿就说:

“你走吧,我什么也不要。

”⑶文中的老太婆是一个不断提出要求,永无止息的人。

我想用贪得无厌、凶狠粗暴来形容她。

⑷示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得无厌,只想获得,不想付出,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点评】

(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座。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

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我们撑起一方晴空时,我们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我们孤独的心境时,我们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时,我们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2)书写工整规范

【答案】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是你让我拥有了勇气;有你真好,是你让我学会坚强;有你真好,让我感觉到安全与温暖;有你真好,有了你我就什么都不害怕了。

小时候,感觉你好高大,站在你的身边,感觉我好小,好需要你保护。

当玩耍时,我会坐在你肩膀上,在你的保护下尽享朝阳的美好。

小学时,感觉你好幽默,常常会令我开怀大笑。

但有时你也会令我烦恼,在那么多人的大街上,你的搞怪会令我生气,还会说,我不认识你。

现在,感觉你好成熟,厉害,虽然在学习上你帮我不多,但在为人处事上,我却学会了很多。

小学毕业的前几天,我被一个人威胁,你就告诉我应该怎么做,直到现在还记忆深刻。

刚上初中不久,我被人家欺负,你也会告诉我不要哭,要坚强。

当我为考试而担忧的时候,你告诉我放松。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那次放风筝,风很乱又很小,那风筝也不好,飞不起来。

而你为了让我开心,就拉着风筝跑,好累。

在那风筝的线上,留下了你的血迹。

尽管手破了,很疼,但你依然坚持着,我佩服你,也是因为这样,我学会了坚持与坚强。

风筝终于飞起来了,因为有你的坚持,它飞起来了,飞的好高好高……你对我说:

“只要你拥有勇气,就会飞得更高。

”是啊,这话是多么的珍贵啊!

风筝飞起来了,而你却累得坐在地上,看着你满头的汗水,我感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风筝在天上飞着,映着夕阳,我好像又一次见到了高大的你,你慢慢地走向夕阳,而我在冉冉升起,就好像那风筝一样。

可像你这样放风筝的人却累了,坐在那看风筝在天空中……有你真好,你教给了我太多太多,我只能一点一点地领会,请你不要走得太快,因为夕阳过后就是黑夜了……

我爱你,爸爸!

有你真好——我的父亲。

【解析】

【详解】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写一篇文章,审题非常重要,首先让我们来看作文的题目:

“有你真好”。

也就可以这样来思考,有了你,我真好,我的生活、我们的世界真好。

也就是说在你的帮助、支持、鼓励、影响下,我变好了,我感到了生活的生命的美好。

这篇作文能说清这个问题就可以了。

就选材来看:

你是谁?

是人——可以是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老师、同学、陌生人等;还可以是物:

书籍,书籍的陪伴;是景,景物的熏陶等,都可以写,只要是写你与他(她、它)之间的一件甚至两三件事,通过这样的事来表现你自己的感觉、感悟——“真好”就可以了。

就所选的材料来看,一般来说,要选那些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最无奈、最无助的时候,别人帮助了你,那种“雪中送炭”式的比较好。

再一点要求就是把事件写清楚,要重点突出为什么真好的?

特别是要通过细节来展现他对你的关爱、体贴、帮助、鼓励、影响等等。

细节描写是衡量这篇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准。

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7.作文:

题目:

一直珍藏在我心中的美

(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直接出现自己的班级和姓名;(3)表达方式以描写、记叙为主

【答案】一直珍藏在我心中的美

珍藏在我心中的,有刻骨铭心的经历,有后悔不已的眼泪,有大获丰收的喜悦,更有无法忘怀的美……

——题记

这是一个夏末秋初的傍晚,空气经过了太阳一天的曝晒,虽然日已西斜,但仍是那么热。

我站在公交站台上,已经等了许久,再加上不时随风袭来的热浪,让我的心情变得烦躁起来。

又过一会儿,我终于看到公交车缓缓地驶来。

赶忙投币上车,因为座位已满,我只好手扶把手站立在车门旁。

这时我看见一个孕妇,手中提着一大包东西,缓慢地挪动着身子,看上去十分吃力,她满头大汗地挤上了车。

此时公交车上响起了温馨的语音提示:

各位乘客,请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语音还没播报结束,一位叔叔起身让出了座位,一切都似乎很和谐。

但还没等他说半个字,旁边的一个少年飞快地抢占了座位,立刻低下头,自顾自地玩手机。

他的行为让车上的人很是不满,都向他投去了鄙夷的目光,少年嘴中只蹦出一个字:

“切!

车子在众人的“热议”声中继续前行,孕妇紧靠着车门站着,少年仍在玩他的手机……

随着一声汽笛,车子疲倦地在下一个站点停了下来,我该下车了。

这时,车厢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慢慢起身,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

“姑娘,来,坐到我的位子上吧。

”那孕妇推辞:

“老大爷,不用,我能行。

”老大爷说:

“我到站了。

”说着,随着人流下了车。

下车后,大爷并没有走下站台,我不解地问:

“大爷,您怎么还不走?

”老大爷说:

“我在等车呢。

”我恍然大悟,老大爷为了让孕妇坐上座位,自己提前一站下了车。

我走在回去的路上,心里默默地想着:

我们有时也会让座,但是谁会用这种方式给人让座呢?

把座位让给真正需要坐的人,也许就是老大爷下车的唯一原因吧。

当我回头再看老大爷的身影时,在夕阳的余辉中,竟是如此高大。

在拐弯处,我再一次扭头,他仍然在站那儿等车。

那最后的一抹剪影却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成为了我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先来审题:

抓关键词语。

“心中的”:

记忆深刻的,震撼于心灵的;“美”:

美丽、美好、美满、美妙……;“一直”:

强调时间的久远;“珍藏”:

强调对我的影响。

再来构思:

心中的“美”是什么?

(记叙)“美”具体形象地体现在哪里?

(描写、记叙)为什么说其是“美”的?

(议论)对“美”的感悟(抒情、议论)。

写作的重点:

“美”具体形象地体现在哪里?

(描写、记叙)为什么说其是“美”的?

(议论)根据写作提示的第三点要求:

表达方式以描写、记叙为主,本文适合写记叙文。

写作类型有三种:

集中写一件事情,结尾通过议论抒情表达对“美”的认识感悟;文章写几件事情,每件事后都简短的抒情议论,表达对不同“美”的认识感悟;文章写几件事情,集中写完后,再统一抒情议论。

选材立意一定要新颖别致,才能打动阅卷老师。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

照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

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

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范文: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六月的风拂过发梢,穿过指间,在操场旁的梧桐树下落成一影婆娑。

阳光透过窗棂,像温柔的金沙一般笼在了带有木纹的课桌上。

少年们带着懵懂的笑脸,穿着清爽的短袖衬衫,许下了鸿鹄之志和遥远的诺言。

随着一声清脆的快门声,“咔嚓”,就定格在了那张照片中。

那个六月,是两年前的那个离别和理想的六月。

现在的这个六月,也有阳光,却没有了那件沾满阳光的气味的不合身的白衬衫。

夏终日是灼的。

少年们浴血奋战,沉浸于题海中。

风扇温柔的风吹起了她卷子边缘的一角,吹动着她扑闪扑闪的睫毛。

她转过身来,于我相视一笑,琥珀色的瞳仁闪着金色的光,披肩的头发挑逗似的微微晃动着,蕴藻般的光映照在清亮的白衬衫上。

我也笑,她太美了。

手不自觉的一摆,“咣当”一声,晶莹的蓝色墨水就像海水漫灌一样,浸蓝了卷子,浸蓝了天空,浸蓝了我洁白如雪的衬衫,好一副“蓝天浸染图”。

忽然想起了下午的演讲,毕业店里上面对着全校的演讲。

看着自己狼狈的衣服,狼狈的模样,泪珠已从眼眶中大滴地落在了天蓝的卷子上。

她发现了异样,我尽是呆坐在桌前,无动于衷,任凭墨水浸溢在地。

一只大手,一只温暖的手突然扯回了我的忧愁和不知所措。

她把我拉到了厕所,半掩着门,两只温柔的手交叉着抓住了她衣衫的两角,闭上双眸,向上脱下了他的干净的衬衫。

她半裸着身子,宽阔的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