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15095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10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题及答案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

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

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

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

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辉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

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

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

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加粗的字选择确切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凝固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

()轻掩①遮盖;②关;③乘人不备。

()

2.文章的主要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作具体说明。

3.给文章分段(用“‖”在原文中表示)并写出段意。

4.文中哪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写下来。

5.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6.读第二自然段文章。

用“____”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小河静态的句子。

用“()”括出一句比喻句;用“[]”括出一句拟人句。

7.读第三自然段文章。

这段文章是围绕“____”这句话写的其中“”这个词是重点词。

这段文章通过对等事物的描写,写了小河“”这一时间的景象。

读下面的话,想一想,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最正确的答案后的括号里打“√”,不正确的打“×”。

“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这句话运用了:

A.比喻方法()B.拟人方法()C.比喻和拟人方法()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

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

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

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又改,改了再写。

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

他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

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

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

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

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悯农》诗。

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

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

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

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

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悯:

同情。

]

1.给短文第四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按文中“‖”所划分的段落,概括段意。

3.李绅写《悯农》诗的原因是:

人们说李绅写《悯农》诗“字字皆辛苦”的原因是:

4.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幸福的回忆

我真幸运,7岁时就见到了全国人民敬爱的邓小平爷爷,还与他老人家合影留念。

那张大照片,一直挂在我家客厅里。

每当我看到那张照片,我就会想到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星期天早上,我和妈妈去展览馆参观。

一路上,我蹦呀跳呀,挺高兴的。

突然,我们发现前面有很多人纷纷汇聚拢来,而且似乎都很兴奋。

妈妈跑上去一打听,原来邓小平爷爷来了,“妈妈我要看邓爷爷,我要看邓爷爷!

”妈妈马上背起我,加快步伐赶上去。

我爬在妈妈背上,伸长脖子往人群里瞧,使出吃奶的劲也没看到邓爷爷。

我忍不住大声嚷起来:

“邓爷爷,邓爷爷,您在哪儿?

我要看看您!

”在场的人听了都笑起来,让出一条缝。

我从妈妈背上跳下来,挤进人群中。

“小朋友,来!

我在这儿。

”听到这个亲切的声音,我更加使劲往里挤。

只见前面站着一位老人。

个儿不高,宽宽的肩膀,花白的头发,红光满面,正笑眯眯地看着我。

他不就是邓爷爷吗?

邓爷爷走过来,握着我的手,亲切地问:

“小朋友,叫什么名字?

”“我叫马千里。

”“哦!

千里马儿日行千里,你跑得真快呀!

”“是呀!

要不怎能见到您呢?

”我调皮地做了一个鬼脸。

“你这小嘴真甜呀!

”说着,一把将我抱起,轻轻地亲了一下我的脸。

“千里马儿在哪儿读书?

”“在育才小学读书。

”“可要听老师的话,不能调皮。

好好读书,头脑里多装点知识,那才是真正的千里马!

”我听了,兴奋得直点头。

“千里马,和爷爷照张相好不好?

”我太高兴了!

连忙转身对妈妈说:

“妈妈,我要和爷爷照相!

我要……”“千里马的妈妈也一起来!

”邓爷爷向妈妈招手。

妈妈挨过来了,周围的人也挨过来了。

我紧靠着爷爷,甜甜地一笑,“咋嚓”,在这幸福的时刻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1.用“~~~~”在短文中画出和短文第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幸福——()高兴——()

3.摘抄描写邓爷爷外貌的句子:

描写邓爷爷的外貌是为突出邓爷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概括三、四自然段的段意。

5.中心思想:

文章记叙了邓爷爷亲切接见作者,并和作者合影的事,赞扬了邓爷爷表达了作者。

小站发生的事

初春的一天下午,小站里来了一位军人,要求托运两箱医用X光胶片。

()站太小了,()连两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傅都从没办过这样的事。

怎么办呢!

“请示上级车站!

”电话接到南口货运室,又接到康庄货运室,得到的回答都干脆极了,胶片、胶卷一样,全是易燃品,不能运。

军人鼻子上沁出了汗珠。

他连说带比划,想对老师傅们说明他托运的()易燃品,()安全胶片。

显然,军人的情绪感染了老师傅,为了对国家负责,也对旅客负责,老师傅们认真地思索着。

忽然,一位老师傅从胶片的包装上得到了启发,电话听筒又一次被拿起。

电流在几百里干线上掠过,通到了胶片产地保定。

“保定车站货运室吗?

请回答……”“……这是安全胶片,可以托运!

”小事的结果充满了喜悦!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填空。

(1)“保定车站货运室吗?

请回答……”这句话中,老师傅要求保定车站货运室回答的问题是:

(2)全文已分成三段,请写出每段的段落大意。

3.下面哪一句话正确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思想,请在句后的括号里画“√”。

(1)本文歌颂了铁路工人千方百计为旅客解决困难的精神。

()

(2)本文歌颂了铁路工人遵守制度,对国家负责的精神。

()

(3)本文歌颂了铁路工人为国家、为旅客负责的精神。

()

小站

这是一个在北方山区常见的小站。

月台正面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二百四十一天安全无事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

红榜旁边是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今早广播的新闻和首都报纸摘要。

出站口的旁边贴着一张讲卫生的宣传画。

月台上,有两三个挑着箩筐的农民,正准备上车进城。

几步之外,站上的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

月台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喷水池,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喷水池中间堆起一座小小的假山,假山上栽着一棵尺把高的小树。

喷泉从小树下面的石孔喷出来,水珠四射,把假山上的小宝塔洗得一尘不染。

月台的两头种了几株杏树,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

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

1.解释加粗的词语。

一尘不染:

2.用“点缀”造句。

点缀:

3.写出第一段的六个意思。

4.这三段文字都介绍了小站的月台,叙述顺序是:

先介绍月台的,

再介绍月台的,最后介绍月台的。

5.“月台正面有一张红榜,上面用大字标明了二百四十一天安全无事故的记录,贴着竞赛优胜者的照片”。

这句话要告诉人们的真正意思

6.这几段课文总的讲了什么意思?

小驴儿的理想

小驴儿的理想就是盖一所很高很高、四面都有窗户的房子。

房子里设楼梯和滑梯两条路。

上楼的时候从楼梯往上走,下楼的时候“哧溜”一下就能滑下来。

小驴儿把自己的理想对大伙儿一说,小动物都齐声说好。

燕子说:

“小驴儿,你快盖房吧,到时候我把家安到你的屋檐下,咱们当邻居。

小猴们说:

“小驴儿,你快盖房吧,到时候我们天天到你家滑滑梯。

喜鹊说:

“小驴儿,你快盖房吧,到时候我搬到你的房顶上住,再也不用担心刮风树摇了。

小驴儿心里美滋滋的。

许多年过去了,懒惰的小驴儿没有准备一块砖,没有准备一根木料,甚至连房基地也没有选好呢!

它一遍又一遍地对动物们说着自己的理想。

又是一个春天来了。

小驴儿又遇上了燕子和喜鹊,又对它们说:

“等我修好了房子,咱们当邻居。

”燕子和喜鹊都一声不响地飞走了。

这时,心直口快的小猴凑了过来,对小驴儿说:

“你说干就干吧,不要光说大话了。

小猴的话刺中了小驴儿的要害,它气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老半天,它突然仰起头,顿着脚,发怒地喊:

“我——要,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

小猴和其它动物见小驴儿这样发怒都给吓跑了。

一年一年过去了,直到今天,光说不干的小驴儿还没有盖上它理想的房子,它还在想着:

“我要盖——盖一所最高最高的房子!

”‖

1.按分好的段归纳段意。

2.写出文章中画有横线的词语的反义词。

担心——()懒惰———()

3.“小驴儿心里甜滋滋的”句子中“甜滋滋”一词的意思是

4.仔细地看看文中画有“____”的句子,用“甚至”一词写一句话。

5.读了《小驴儿的理想》一文后,您有什么感想?

我爱旅游

我最爱什么?

——不瞒你说,我呀,最爱旅游了。

我跟着爸爸登过雁荡山,游过西湖,还钻过金华的双龙洞呢!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绍兴。

可是,我一到那儿,却像泄了气的皮球。

因为这儿既没有苏州那样小巧玲珑的园林,也没有无锡那样波光粼粼的湖水。

呈现在我眼前的,只有又深又窄的小巷和式样古老的房屋。

真没劲!

第二天,爸爸带我到鲁迅爷爷少年时读书的“三味书屋”。

爸爸一手搭着我的肩,一手指着书屋里的一张桌子说:

“这就是鲁迅爷爷童年读书的课桌。

他小时候学习很刻苦。

一天,因为上学迟到而受到老师严厉的责备,他就在自己的桌沿上刻了一个?

早?

字,来时时提醒自己,后来,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我凝视着那书桌上的“早”字,顿时浮想联翩。

我仿佛看到少年的鲁迅早早地背上书包来到书屋认真地朗读课文又仿佛看到他放学归来早早地打开作业本仔细地完成当天的作业鲁迅爷爷的这种早字精神真值得我学习

打这以后,我明白了旅游可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它能让我们在游玩中得到启发,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心里藏下了一个愿望:

将来一定要跑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1.挑选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上“√”。

①“我最爱什么?

——不瞒你说”这里的破折号表示:

A.意思的转折()B.声音的延续()

C.表示底下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②“可是,我一到那儿,却像泄了气的皮球。

”这一句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夸张()C.拟人()

2.在文中用“~~~~”画出联想的句子。

3.给文中未加标点的部分加上标点。

4.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我的“小老师”

我的弟弟是我的小老师。

别看弟弟个头还不到我的鼻尖,英语都学了一年啦!

嘿,他和爸爸对起话来,叽哩咕噜能说上一大段呢!

我这个刚学英语的姐姐只得干瞪眼。

我放下姐姐的架子,去求弟弟教我。

调皮的弟弟一听,立刻正经起来,挺严肃地满口答应。

每天晚上弟弟都给我上课。

他发音准,清脆流利和电视英语节目的声音一模一样。

弟弟不仅教得准,而且管得也很严。

我一个字母拼不准,就得反复读几遍;个字母写不好,就得练两行。

他站在一旁,手背后,绷着面孔,拧着眉毛,可认真啦!

不过我对这个小老师越来越尊重了我每次向爸爸汇报成绩爸爸总是乐滋滋地说嗯不错每当这时我总要说这首先得谢谢我的小老师

1.从短文中摘抄出首尾照应的句子。

2.把三、四自然段之间的一个过渡句写在下面。

3.从文中哪些事例说明弟弟当老师教得准,管得严?

4.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我家还缺啥

几个月前,爸爸不知怎么下的决心,买了一台电冰箱。

小小的渔村轰动了,大人、小孩都来看希罕。

有来看样式的,赞不绝口;有来听价钱的,看样子也想买一台;也有询问用法的。

爸爸乐呵呵地回答乡亲们这样那样的问题。

渔村离镇上足有七八里路,菜买多了要变质,买少了有时又没吃的。

有了电冰箱,妈妈再不用为买菜的事发愁了。

冰箱里装满了肉呀菜呀,还有爸爸爱喝的啤酒,弟弟喜欢喝的冷饮。

我和弟弟还自己动手做棒冰。

吃着自家的冰箱冷冻的棒冰,真是凉在嘴里,甜到心上了。

一天,查电表的阿姨来了,阿姨一报度数妈妈皱眉了:

“电冰箱买得起,电费可付不起呀!

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家四口议论开了。

妈妈的意思是把冰箱卖了,买台洗衣机。

爸爸说:

“是得买,但不能卖掉电冰箱。

”弟弟说:

“买台彩电,黑白电视看厌了。

”爸爸说:

“过一阵子准买。

”我说:

“买录音机。

等上了中学,我好去学英语。

”爸爸又点了点头。

妈妈说:

“这也买,那也买,好像咱们家真的发财了!

”爸爸说:

“今年鱼塘搞承包,搞得好,到年底,一个男劳力的收入可能超过5000元。

这不是发财了吗?

”几杯酒下肚,爸爸脸上泛着红光,越说越高兴。

大家议论的结果:

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一样一样买。

“过一两年,你们要的东西置齐了,你们想想,那时还缺啥呢?

”爸爸问。

是呀,房子是新造的,自来水装了,电冰箱有了,家具是成套的。

等有了彩电、洗衣机、录音机,那时我家还缺啥呢?

弟弟眨着眼睛看着我,我看着妈妈,不知说什么好。

爸爸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他说:

“月红呀,你爷爷一个字不识,在旧社会吃了大半辈子的苦;你爸爸只念过小学,现在要学也赶不上了。

”爸爸用期望的目光注视着我:

“你说,咱们家到底还缺啥呢?

“缺少知识。

”我心里一动,脱口而出,“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听了我的话,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

1.解释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①有来看样式的,赞不绝口。

赞不绝口:

②“过一两年,你们要的东西置齐了……”置:

2.按分好的三段写出每段大意。

3.写出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

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

他说:

“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

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

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

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

“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

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

“说得好,以理服人。

”“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

“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意思。

“淘汰”的意思是。

“中国没有被淘汰,中国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

“交口称赞”的意思是大家交口称赞的原因是。

2.本文有一句话既点了题,又点出了文章中心思想,找出来画上“____”。

3.用“‖”把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我爱荷叶

古人的诗文中赞美荷花的确实不少。

荷花固然值得赞美,然而,我却更爱荷叶。

如果没有荷叶,只剩一枝枝光秆荷花,孤独无依地站着,就显得单调。

()没有荷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

看啊,那满塘荷叶,墨绿、浑圆、厚重。

久旱初雨,雨点儿哗啦啦地洒满荷塘。

对像珍珠一样宝贵的水,荷叶一点一滴都沾唇。

它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留给湖中的鱼。

风雨袭来,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吹雨压,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保护荷花。

烈日吐火,它们个个撑起翠绿色的伞,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荫凉处的鱼戏虾游。

荷叶作为药材,可以去热清火。

荷叶作为特别的包装材料,不怕水浸,不怕油污。

用荷叶煮成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

荷叶()功德无量,()它从不居功自傲。

当人们指点欣赏荷花时,荷叶从不计较,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总是默默地尽职尽责。

荷叶是美的,它的心灵更美。

(),我爱荷叶,我觉得荷叶更值得赞美!

1.在文章留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用“‖”把文章分为三段。

3.总结第四自然段段意。

4.按要求画句子。

用“____”画出一对前后照应的句子。

用“~~~”画出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5.填空。

作者通过写荷叶,赞美了精神。

我爱春雨

我爱春雨。

在我家乡,人们常用“春雨贵如油”来比喻春雨是多么宝贵。

细雨如丝,透过一条条的银线,看到远处的建筑物和高山,朦朦胧胧的,就像含羞的少女披上了银色的面纱。

地里的麦苗看见春雨来了,高兴得欢呼起来,春雨热情地对它们说:

“喝吧,麦苗妹妹,喝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等到夏天到来的时候,你们就要为人类做贡献了。

”春雨,悄悄地钻进了泥土里,麦苗喝了雨水,立刻感到浑身是劲,它们使劲往上长,似乎已经悄悄地抽出了两片嫩绿的叶子,一阵风吹来,麦苗发出轻微的声音,好像说:

“春雨,我们决不辜负你对我们的希望。

春雨,也给树木带来了变化。

看,在春雨的浇灌下,桃花妹妹皱巴巴的脸儿舒展了,杨树阿姨碧绿的叶子上,被春雨洗得没有一点灰尘,从远处看,就像换上了一身新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面对无声而下的春雨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是啊春雨虽然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但是它从来没有向人们炫耀过自己的功劳我们辛勤的老师不正像春雨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终于闻到了桃李的芬芳

1.写出近义词:

炫耀()反义词:

平凡()

2.写出第三段的段意:

3.给第四段点上标点。

4.春雨的品格是:

5.“我们辛勤的老师,不正像春雨一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

把什么比作什么?

6.本文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

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

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

狠有气无力地叫着:

“山羊大哥,我渴极了!

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

“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刚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

(难到、难道)你一点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哀求道:

“行行好吧!

山羊大哥。

只要你给我一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

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毫、豪)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

”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1.在括号里选留一个正确的词,把不正确的划去。

2.画线的句子是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保留原句意思)

3.文中加粗词语“要是”,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请写出两个(句子意思不变)

4.短文分两层(已用“‖”线标出),请写出各层意思。

5.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剧痛()哀求()发火()

6.用下列词语造句。

有气无力:

简直:

7.作者怎样三次写山羊头部的动作?

为什么要这样写?

微笑的魅力

在人的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表情中,我发现最为神奇、最有魅力的要数微笑了。

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微笑提问题,我会感觉到一股暖流从心里传遍全身,听课津津有味,做作业格外顺利。

回到家里,当我第一眼看到的是爸爸妈妈的笑容,我会感到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要是我有了病,医生阿姨一边给我治疗,一边微笑着和我谈话,我会觉得连病痛都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微笑(   )能给人温暖,给人幸福和力量,(   )使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呢!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不小心碰掉了同学李丹丹的钢笔,我忙弯腰拣起来。

一看,笔尖弯了!

我早就听说,这支笔是丹丹的爸爸从北京买回来的,她一直当作宝贝那样珍惜,今天却被我摔坏了,她会怎么样呢?

她会哭起来,说不定还会骂我,叫我下不了台……

谁知,当我忐忑不安地找到丹丹,告诉她笔摔坏了,表示要赔她钱时,丹丹先是一惊,脸就变了!

大概是看到我很难过,脸色又缓和了,微笑着安慰我:

“菲菲,不要紧!

一支钢笔值啥?

谁叫咱们是好朋友呢!

”看着这动人的微笑、听着这亲切的话语,一刹那间,我觉得丹丹简直比我的亲姐妹还要亲!

我扑过去,我俩紧紧地搂抱在一起……

啊!

微笑对人们太重要了!

我想,如果人们在生活中都能真诚相待,笑口常开,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津津有味:

忐忑不安:

3.用“‖”把文章分为4段。

4.用“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5.文章具体地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6.“微笑的魅力”具体指的是什么?

(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7.小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泰山上的挑夫

子夜,我和爸爸来到岱宗坊,开始了对五岳之尊泰山的攀登。

天是墨蓝色的,那镶嵌在墨蓝色天幕上的闪烁的繁星是那么明亮。

刀劈斧削般的岩石竟然有那么多奇形怪状。

而山石上耸立的松柏更是云雾般的朦胧。

什么美妙的乐曲能同山涧里潺(chán)潺的溪水声相比呢?

更何况还有蛙鸣,蝉唱,不知名的昆虫的低吟……爸爸拿着手电边走边指点,有时停在一个地方,一讲就是老半天。

我饶有兴味地看着、听着。

红门、王母池、斗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