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511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记者培训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对小记者能力的要求

能力一:

观察能力强

学会观察,是采访和写作的基础。

通过观察,小记者可以发现许多事物的真相,为接下来的采访和写作铺垫基础。

一个秋日,一位老师问大家,在来学校的路上发现了什么。

有说发现落叶的,有说发现蚯蚓的,还有说发现了雨中的伞格外美丽。

一位同学与众不同,说发现在来的路上,一边是正在拆除的低矮平房,一边是正在施工的摩天大楼。

同样是发现,后者的发现更具有意义,可以为将要进行的采访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如果没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能力二:

分析能力强

小记者在与人们打交道的时候,随时随地都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

遇到问题要学会分析,学会解决。

比如,还是上面的例子。

一路上,大家观察到好多的事物,但是如何区分哪些内容可以去采访写成稿件,哪些内容不能去采访写成稿件,哪些内容不能去采访,更不能写成稿件,这就需要很好的分析和判断了。

缺乏分析的能力,就不知道要写什么,而不知道要写什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记者呢?

能力三:

写作能力强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同学常为不知道写什么而苦恼。

其实要改变这一点并不难,只要你有一双记者的眼睛,就永远会有写不完的东西。

频繁地采访,频繁地写作,时间长了,遇事就要写,不写手都“痒痒”。

这样坚持下去,写作的能力肯定是能提高的。

过去是没题材可写,是老师“强迫”自己写,而现在当了小记者,了解的事情多了,总有写不完的题材,这是不当小记者的同学永远无法想象的事情。

能力四:

社交能力强

同学们通过书本学习知识,了解社会,而做小记者可以直接了解社会,锻炼社交能力。

在所有课外培训活动中,只有小记者培训是最具综合效益的培训。

小记者活动不仅教你怎样动口、动脑、动手,还教你如何与人打交道,当小记者是了解社会的最佳途径。

因此,当了小记者,就要主动和人打交道,要会说话,懂人的心理,这样才能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有一次,一名叫童心的小记者去北京科技馆采访,身上只带了20元钱,连买门票都不够。

怎么办?

是回家去取钱,还是想办法进去,完成采访任务?

他灵机一动,忽然想到身上带的小记者证。

于是,他把它亮给了看门检票的阿姨,没想到阿姨一看乐了,说:

“进去吧,好好报道一下我们科技馆,让更多的孩子来长知识、受教育。

三、小记者的任务

小记者的任务是什么?

第一是采访;

第二是写作。

采访是写作的基础。

我们分两部分谈一谈。

(一)采访

1、有了新闻线索,要去采访,事前要有准备。

首先,要掌握背景材料,就是要把与此线索有关的情况尽可能多的了解到,有文字材料的要用心阅读,这样采访时能够多方面地提出问题。

其次,要列一个采访提纲,就是要把采访哪些人、对每个人提什么问题、观察哪些现场、索取哪些实物和照片等都力求心中有数。

再次,要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准备好采访本、录音机、照相机。

如果需要当事人签名或寄语,要准备笔和纸。

2、有了准备后,还要选准采访对象。

如果采访一个人物,采访对象就是当事人。

如果采访个事件,采访对象可能是几个人。

这些人中有主要的,有次要的。

不管是哪一种采访,最好都采用先“外围”后“中心”的办法进行。

可以先找那些与当事人有关的人,再找当事人。

这样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比如,采访一位获得科学发明专利的同学,先不采访本人,而是先采访他的辅导老师、好伙伴、家长。

评委等。

这些人不是当事人,谈起别人来比较随便,容易把话题展开。

小记者可以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事情的概貌,了解到当事人更多的情况,更好地丰富自己对当事人的提问。

当然,采访外围只是手段,采访当事人才是目的,应当把主要的功夫用在采访当事人上。

要有高质量的提问,是采访的主要方式。

新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通过提问得到的。

3、提问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第一,要抓住要害。

采访开始,小记者要把自己的采访目的和内容直截了当地告诉采访对象,让对方非常清楚你的采访意图,以便配合。

交谈起来,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应当让他广泛地谈。

采访当中,小记者仔细听,发现了重要内容,要在脑子里(或采访本上)记住它,谈到一个段落,再对这些重要内容做进一步采访。

如果对方离题很远,扯起许多与主题不相干的事情,小记者可以巧妙地把话题拉回来。

第二,问题要具体。

问题具体,对方才好回答,才能讲出细节。

比如采访一位数学竞赛冠军,如果你张口就叫:

“请问,你得冠军的原因是什么?

”他可能一时很难回答。

如果改问:

“你还记得你是什么时候对数学发生兴趣的吗?

”他可能回答:

“我小时候老去买酱油、醋,一次算帐时……”于是讲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

提问中,忌讳问那些”你高兴吗?

”“一你有什么感想?

”之类的话。

第三,要代读者提问。

新闻报道最终是要给读者看的,所以小记者要体会读者想知道什么,站在读者的位置提问。

此时,把记者、采访对象、读者三方面交融在一起,仿佛促膝谈心。

这是一种“近距离交流”,其境况十分美妙。

第四,深挖细节。

细节,是人物思想和品格的生动表现。

没有细节,就没有报道。

细节,有时表现在动作上,有时表现在语言上。

有时甚至表现在表情上。

采访时,要抓住细节多一些提问,甚至请采访对象把当时的情景重新表演一番。

当然,细节不是枝节。

不要抓住一些与主题无关的细枝末叶,当成细节而不厌其烦地提问。

(二)写作

1、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

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

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

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

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

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

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2、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

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3、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

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4、新闻写作遵循“五个W”和“一个H”原则

记得刚开始学写作地时候,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说:

“其实写作文跟解数学题目一样,都是有规律可以遵循地。

”记叙文的三大要素——“起因、经过、结果”基本可以撑起一篇完整的作文。

其实新闻写作也是这样。

19世纪中期,由于电信技术不够发达完善,发报经常中断,新闻记者为尽早将新闻的基本内容发往报社,于是发明了一种将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集中于导语部分的体裁,居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到了1898年,美联社总经理斯通更明确地提出了,新闻包含“五个W”——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此外还有“一个H”——How(如何)

为了及时向同学们反映校园最新动态,信息工程系学生会学习部特此成立了小记者社团。

由于工作需要,现对小记者工作计划作了初步安排,具体内容如下:

1、小记者负责采访工作,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报道学院及系的各项活动。

2、针对各项活动提前做好采访准备,做到采访有针对,有重点,以同学们所关注的话题为主。

3、每周三中午1:

00为小记者例会,进行一周的总结和工作安排。

4、每次采访完毕后,及时地整理采访记录,在校园内进行报道。

5、有采访任务时必须按时到,有事提前请假,无故三次不到者取消小记者资格。

6、每周二晚收看校园生活,总结经验,从中及时发现并改正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

  作为一名小记者,应及时反映校园新闻,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报道。

所以要求所有小记者要以身作则,以一种认真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来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

  为弘扬xx中心小学的办学宗旨及精神指标,丰富校园文化。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扩大文学视野,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促进全校学生文学素质和个性特色的发展。

  二、活动目的

  1、激发我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研究问题的热情、习惯与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展示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语文素养;

  2、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知识的宽松环境,使他们的个性不受压抑,能够充分展示出过人的才华,并促使他们在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进步,为终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作文方法技巧,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勉励、共同进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

  三、任务要求

  1、定期开展各种对每个小记者(社员)有益的专题知识讲座(如请《晋江经济报》的专业记者进行专题培训,请具有文学专长的专家、老师开展文学类讲座)。

  2、通过记者站(文学社)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文学新秀。

  3、把读书、文学欣赏、练笔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

  4、创办社刊《雪莲花》,每学期出版一次。

  5、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全体编委会成员指导下开展好各项文学活动。

  6、积极吸收和扩大记者站(文学社)成员队伍,定期召开小记者(社员)大会。

  7、记者站(文学社)建立Q群,每个成员每个礼拜务必上Q群一览,关注相关通知,并积极配合各项活动。

  8、无特殊情况,每学期安排一次记者站(文学社)的采风活动

  9、表现优秀的成员,期末将荣获“优秀文学之星”的称号。

  四、活动主要内容:

  1、经典诵读:

以《论语》《孟子》《陋室铭》《唐诗宋词》《世界名著》等经典文学名著为主,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下扎实的古文底子。

  2、文学欣赏:

推荐一些优美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学会欣赏其中的意境,学习其表达方法。

  3、指导阅读:

相比大阅读而言,对小记者(文学社成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建立精美的读书笔记本,借此带动班级的读书活动。

  4、写作指导:

在Q群里进行各种写作方法的指导。

如小说、议论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5、社会实践:

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从社会实践中寻找源泉。

  以上活动大部分都会在雪莲Q群里进行,所以每个小记者(社员)都要定时关注Q群里的相关消息。

 小记要懂得知识:

教学目的:

1.让小记者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

2.学会播报发生在身边的新闻,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掌握选材的技巧。

教学流程:

一、师生谈话。

记者,很多同学都很羡慕的职业,自已也想当个记者,好让自己写的文章、拍的照片登在报纸上,让自己的同学、老师、爸爸、妈妈看到,那该多神气呀。

可是,当个记者并不简单,除了日常的学习任务外,还有参加社会活动、发现和报道新闻的责任,而且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写的文章要经得起千百万读者的审阅,不能出现一点差错。

所以,你如果有这个美好的愿望,从现在就要努力,了解当一名记者的职责和应具备的条件,培养自己的新闻意识,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

这样,你才能从今天的小记者,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记者。

这一课将向你介绍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即什么是新闻,新闻的体裁、基本要素和如何积累写作材料、选材等。

二、学习新课。

一、什么是新闻

(一)、什么是新闻

大家好!

今天我首先和大家来讨论关于“新闻”的概念。

有人说——“新闻就是新鲜事。

有人说——“人们最想知道的新鲜事就是新闻。

也有人说——“被报纸报道出去的就是新闻。

西方人才逗呢——“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古今中外很多学者都对“新闻”下过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其中美国《纽约太阳报》采访主任博加特曾有趣的定义: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最简洁概括普遍认可使用的是陆定一下的: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

(新+事实+报道)

这里有三个“要点”,一个是“新近发生”,一个是“事实”,一个“报道”。

这是把握什么是“新闻”的关键。

1、新闻首先应该是“新鲜事”

新鲜事一定要新奇,要是过去大家从来没听说的事情。

如果都发生过许多次了,人家再听起来就不会感到新鲜了。

大家可以看下面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新闻:

1、上学路上,我看到了一个老爷爷领着一只狗走过。

2、昨晚的月亮格外亮。

3、今天上午学校来了许多成人记者,来采访一个36岁还来补小学课程的阿姨。

4、我爷爷小时候经常爬树。

5、从昨天开始,我校学生课间可以喝上一碗热豆浆了。

第一件事不是新闻,如果老爷爷领着一只大老虎那就是新鲜事啦;

第二件事也不是,除非连续数个月人们都看不到月亮,此时月亮出来格外亮可以说是新鲜事;

第三件事是新鲜事,因为36岁的阿姨还来补小学的课程,又吸引了那么多的记者来采访,肯定不一般;

第四件事不是新闻,爬树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新鲜事的,除非他爷爷现在每天还爬树;

第五件事应该是,因为据我们小蜜蜂侦察到的情况,过去小学生课间能喝上热水都不简单了……

2、新闻还要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

“新近发生”,是说新闻发生的时间,表现在事实发生或被发现的时间上要新,而不是历史,一般来讲,新闻越新越好。

新闻还要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

记住,越是新鲜的事情,越是早一点告诉读者或是听众、观众、越能吸引他们。

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让大家判断一下哪个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哪个不是?

1、天上正在下雨,并且还伴随着5级的风。

2、路上的车跑得飞快。

3、昨天我们班得了8面流动红旗。

4、我们学校正在铺塑胶跑道。

5、去年的这个月我家买了小汽车。

现在,让我来看看你的回答是正确呢?

第1件事,虽然是正在下雨刮风,是正在发生的事,可是这不属于新鲜事啊;

第2件事,路上车跑得飞快,只要是没有超过标准时速数倍,也不属于新鲜事;

第3件事虽然是昨天发生得,但距今天并不遥远,也可以看作是新近发生得事情;

第4件事是正在发生的新鲜事,铺塑胶毕竟是从来没有的事,又是正在进行的工作,所以这是标准的新闻;

第5件事如果发生在最近,在一定的范围说应该算是新闻,在更大范围内就有算不了什么了。

因为现在家庭买车的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正确答案:

第3、第4件是,别的都不是。

衡量和判断的标准:

它们都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

“新闻是事实”不是我们写作文,更不是自己随意编纂的故事,它必须是客观事实,而且不能都是鸡毛算皮,应该是社会共同关注的事情。

我们新闻工作的最大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3、新近发生的事实并不一定是新闻,必须经过报道出来的才能称之为新闻,即“报道”,指选用恰当的新闻体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传播。

以上三个方面是构成新闻定义的基本内容,缺一则不能构成新闻。

作为一名小记者,因为受到年龄和校园环境的限制,所以,报道的内容常常是发生在校园内的新闻,是大多数同学都关心的新闻,也有人管这们的新闻叫做校园新闻。

例如:

北京×

×

小学的小记者就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的问题专门采访了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爷爷。

这一消息很快在《中国少年报》、《中国小记者报》和《北京教育报&

#8226;

小学生专刊》等多家新闻媒体上见报。

在当时,这条消息是新近发生的,是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事;

这条消息是事实,不是虚构的事情;

而且,以新闻形式报道了出去。

所以,符合新闻的条件,是一条新闻,而且是一条好新闻。

(二)、新闻的几种写作体裁

前面提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发生后,要选择恰当的新闻体裁加以报道。

那么新闻体裁有哪些呢?

如何选择这些新闻体裁呢?

这些我们将在后面的内容里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在这里只简单地告诉大家,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来信来电、特写、综述、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

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

我们知道了新闻的定义和几种写作体裁,还要了解一条新闻应该具备哪些基本要素,简单概括起来,新闻的要素就是五个W和一个H。

即“什么时候”(when)、“哪里”(where)、“谁”(who)、“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这跟我们写记叙文的时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是一回事的。

写新闻必须具备这六个基本要素,否则就不是完整的新闻。

三、学会播报身边新闻。

1、每天都在发生,生活中到处都是采访线索,只要我们小记者擦亮双眼,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很多现有的新闻。

下面请同学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与人以新闻的形式进行简单播报。

但有个要求必须围绕今天学的新闻的定义及六个基本要素进行播报。

2、学生播报,集体纠正,教师指导。

写作材料

一、写作材料的来源

1、在读书中积累到的。

(好词、好句、好段、好篇章、积累写作技巧)

2、自己的生活经历。

3、诗句、名言、歌词、故事、童话、谚语、歇后语等

二、积累素材主要方法有三条:

1、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

应该来说在自己的生活圈内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作为观察者应该对这些事、这些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这些人的思想状况;

对这些事和人做出自我的判断和评价。

这样在你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就多起来了。

2、利用现在学生中普遍写随笔的有效方法,随时将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在随笔中反映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感,从而使这些素材形成文字保留下来。

同时,在写随笔时可以集中一个阶段写同一个主题(或话题),形成一个系列。

如“亲情系列”、“秋天的故事”、“往事如烟”……这样可以在同一主题下积累不同的素材,如果在考试中碰到某一类主题的文章就可以从自己的素材库中,提取认为最新鲜、最能表达该主题的材料来,加以构思写成文章,这样在考试中不会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觉得惘然,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

素材的积累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3、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

我们可以从中积累一些自己生活体验相同的间接的素材,为自己所用。

因此,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

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

三、如何选材

1、选熟悉的材料

2、选真实的材料

3、选典型的材料

4、选新颖的材料

5、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课后跟踪训练

一、下面你认为是新闻的在括号里打“√”,并说说理由。

()

()

6、天上正在下雨,并且还伴随着5级的风。

7、路上的车跑得飞快。

8、昨天我们班得了8面流动红旗。

9、我们学校正在铺塑胶跑道。

10、去年的这个月我家买了小汽车。

一、新闻采访时提问的三种方式

一般说来,提问可分为三种形式:

开门见山、启发引导和激将法。

(一)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就是单刀直入地提出想要问的问题,直截了当的说明自己的要求。

这种形式一般适合于两类采访对象,一是记者熟悉的人;

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外事人员等。

前者因为熟悉,情感交流早已建立,过于客套、寒暄反而显得见外;

后者则有相当的社交经验和社会经历,顺应性比较强,容易领会记者的意图。

(二)启发引导

不同的采访对象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如果遇上因口才、性格等原因采访时常卡壳时,记者可运用启发引导的原理和技能,旁敲侧击、循循善诱地促使采访对象围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侃侃而谈。

它不从正面直接发问,而是从侧面或其他方面绕一下,然后再回到中心上来。

这种形式适合三种不同的人,一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人,二是不习惯于接受采访的采访对象,三是有特殊隐衷不便谈的采访对象。

(三)激将法

激将法顾名思义,就是记者提出刺激性问题引起采访对象重视,并且让对方无法回避,非要你马上说出清楚不可的方法。

记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的感觉由“要我谈”转变为“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

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等采访对象。

这个提问方式,在校庆采访中最好不用,因为一旦把握不住分寸,容易招来校友反感。

运用上述三种方法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有:

(一)创建良好的氛围

气氛融洽的采访,对双方来说是一种乐趣。

因此,和访谈对象沟通前,记者应当准备一些幽默开心的事情,问些你知道采访对象很喜欢谈的问题——提问时从对方的兴趣着手,能更快打开话匣子。

另外,提问尽量适应采访对象的职业特征,不说外行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